2021高考語文提分策略:標點符號
時光飛逝,東風驅走了嚴寒。暖春回到了大地。(該句標點使用錯誤,第一個句號應改為逗號。) (一)相鄰的數字連用表示概數時,中間沒有停頓,不能用頓號。例如:
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此句中“三四里”表示概數,之間不應該用頓號。)
頓號的用法 (二)相鄰數字連用如果是數字略語,中間要用頓號。例如:
省委負責人向退居二、三線的老同志介紹了近兩年來我省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三)句中非并列詞語間或沒有停頓的并列詞語間不能用頓號。例如:
宛南華僑新村位于徐匯區、中山南路與宛平路交會處。(“徐匯區”與“中山南路”之間不是并列關系,不能用頓號,應刪除或將頓號改為“的”。) (四)并列詞語之間如果用了“和”“或”之類的連詞,就不再使用頓號,“和”類連詞一般用在多項并列詞語的最后兩項之間。例如: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以及合成等。 (五)多層次的并列詞語間的停頓,多數是第一層用逗號,第二層用頓號,第三層用“和”類連詞;不能全部用頓號,否則會使層次不清。
(六)并列的定語、狀語間一般用頓號。例如:
年僅三十歲、無兒無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個老紅軍。 但并列的謂語、補語間一般用逗號而不用頓號。例如:
我走后,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這個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分號主要用來隔開并列關系復句內的分句。如果復句中的分句內部已經用了逗號,分句之間就要用分號。例如:
開荒,種莊稼,種蔬菜,是足食的保證;紡羊毛,紡棉花,是豐衣的保證。
分析說明某種事物時,常用分號表示各項之間的停頓。非并列關系的復句有時也用分號。
分號的用法 (一)冒號一般只管到一句話結束,不能管幾個句子。例如:
為了充分利用這僅有的一點業余時間,他暗下決心:不看電視,不聽音樂,不讀小說,經過兩個月的奮戰,終于譯完了這本書。(該句中冒號只管到“不讀小說”,應把“不讀小說”后的逗號改為句號。)
冒號的用法 (二)冒號不能在句內沒有停頓的地方使用,也不能用在非提示性話語的后邊。例如:
我這位朋友平素和人交往甚少,他雖然住在熱鬧的市區,但也稱得上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了。(此句中冒號使用多余,應刪除。) (三)“某某說”若在引文的前邊,它的后邊常用冒號;若在引文的后邊,它的后邊要用句號;若插在引文的中間,前后是同一個人說的話,它的后邊要用逗號。例如:
①焦裕祿笑了笑說:“我不是來休息的,是來工作的,咱們談談這里的情況吧。” ②“大娘,您到哪兒去?”雷鋒趕上前去問道。“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看兒子。”老人喘著氣說。
③“不要怕。”他安慰我說,“這是個誤會,不會把你怎樣的。” (一)普通詞語不能濫用引號。一般情況下,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一些特定的稱謂、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或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才使用引號。例如:
①“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里的稀飯燒滾。
②這一位平時令人討厭的小鎮上的“新聞記者”,今天卻成了大家的“英雄”。
引號的用法 (二)非直接引用不用引號。例如:
吳名早上跟我說:“他腳崴了一下,今天不能來上課了。”(此處顯然是間接引用,是轉述。因此,應去掉引號并改冒號為逗號。) (三)加引范圍不當。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