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專題復習:話題作文審題
話題作文審題話題作文雖然淡化了審題,降低了審題的難度,但不是不要審題,審題同樣是第一關,不得不審,一定要繃緊心弦,要懂得,命題中給出的文字都是必要條件,必須符合這些條件去行文,千萬不能馬虎!認真揣摩命題的四個方面,各有各的用處。
1.審材料
(1)材料幫助理解話題的。
如“和而不同”有人就不理解,這就需要材料和提示語。
如XX年廣東高考作文“紀念”話題:
紀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對人對事表示懷念。/它既可以是國家、民族對已有榮譽的回憶,對過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個人對往事對親朋表示的懷念。/紀念又不同于懷念,它不僅僅是內心情感的涌動,它還是思想與行動的結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節日慶典是紀念,樹碑立傳是紀念,種一棵樹或寫一篇文章也是紀念……形式或許不同,但意義同樣真切。/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回響,是歷史的回音;它堅守信念,傳遞勇氣;它珍藏感動,分享幸福;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
這些材料或提示語“是什么……”“不同于……”“真正的……”在幫助你、告訴你對話題意思的理解,對話題近義詞的分辯……
(2)材料是可用可不用的。
常規的話題作文命題里的材料只是舉一些例子,作一點提示,給一點啟發……考生行文時是可用可不用的,最好不用。如:
蘇格拉底讓一群尋找快樂的年輕人造一條大木船,從工作中感受到了快樂。其中有蘇格拉底一句話:“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到。”請以“尋找快樂”為話題……
考生如果用這則材料,無論是從材料中提煉出立意,或是將材料作為議論論據,構思行文都可能會受到限制,因為材料中蘇格拉底所言,只是一種為我們少見而難以論述的尋找快樂的方式,而尋找快樂是有很多常見而又易于論述的方式的。
話題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樣,是立意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可以說,在弄準了話題之后,材料和提示語的任務基本完成。
2.審提示
這幾年話題作文,常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話題”的前面,用處是對話題構思行文思路的開拓,考生一定要注意這些提示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這些提示信息,可以幫助我們輕松地理解話題作文提示的方向,指引的范圍,從而寫出切合題意的作文來。
3.審話題
(1)話題才是核心。
原教育部國家考試中心張偉明在《談話題作文》中說:“話題作文所給的材料僅僅是對話題的一個說明、一個解釋,或者說是一個例子,目的在于幫助考生理解話題。話題作文的核心是話題,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據話題的要求而無需照顧材料的內容來作文。”
話題作文的“材料”也可叫“話料”,它只是命題者引發考生思考的一個“由頭”,是啟發考生打開思路的一個“例子”,是“舉一反三”的“一”。
話題作文中的“材料”對話題的立意沒有約束性,只有啟發性,例說性——所以才叫舉一反三的“一”;沒有材料或提示語也可以命出話題作文的,如:請以“欣賞”為話題……
如果考生不了解這一點,拋開話題,只注意材料,那么,很多寫作的新空間將不能涉及,不會涉及,不敢涉及,是很可惜的;甚或隨意從材料中自行引出一個觀點作文,那么很可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