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曲
和 。
(2) 作者不說“半點燈明昏慘慘”,而說“昏慘慘半點燈明”,其表達(dá)效果有什么不同?
(3)“薄設(shè)設(shè)衾剩鐵,孤另另枕如冰”二句,雖未出現(xiàn)思鄉(xiāng)、思親的字眼,但思鄉(xiāng)思親之情卻浸透在字里行
間。請簡要分析。
答案 (1)宮調(diào)、曲牌
(2)通過語序倒裝,強化了“半點燈明”的昏暗情景。或答能與上句構(gòu)成押韻;或構(gòu)成對仗也可。
(3)明寫了詩人在旅店中伶仃影只,衾冷勝鐵、枕冷如冰的凄寒苦楚,暗寫了在家中與親人合衾共枕體溫
心暖的想念
XX年5月更新
1.(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xué)XX屆高三三診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diào))慶東原•京口夜泊
湯式
故國一千里,孤帆數(shù)日程,倚篷窗自嘆飄泊命。
城頭鼓聲,江心浪聲,山頂鐘聲。一夜夢難成,三處愁相并。
注:湯式,生卒年不詳,寧波(今屬浙江)人。元末曾補本縣吏,后落魄江湖間。明成祖朱棣時曾為文學(xué)侍從。
(1)找出這首元曲的詩眼,并闡釋其具體含意。
(2)簡要賞析曲中“城頭鼓聲,江心浪聲,山頂鐘聲”三句。
答案 (1)“愁”,表達(dá)了作者遠(yuǎn)離家鄉(xiāng),流離飄泊的失意悵惘(愁苦也可)之情。
(2)這三名勝由近及遠(yuǎn)的寫出了黑夜中傳來的種種聲意,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格,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以動襯靜,渲染了作才此時長夜難眠的孤寂,深化了作者漂泊的慨嘆(愁苦、愁思亦可)。
2.(遼寧省錦州市XX年高三教學(xué)質(zhì)量檢測三)閱讀下面一首散曲,完成問題。
前調(diào)•閶門①夜泊
陳所聞
風(fēng)雨蕭然,寒入姑蘇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還生,鐘韻俄傳。
烏啼不管旅愁牽,夢回偏怪家山遠(yuǎn)。搖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來一線。
【注釋】①閶門:蘇州城西北的城門。
(1)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營造了怎樣的氛圍?全曲表達(dá)了怎樣的感情?
(2)這首散曲寫夜泊,寫鐘聲,寫烏啼,意境與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有相似之
處。試比較此曲與張繼詩的內(nèi)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案 (1)這首曲借風(fēng)雨夜泊、潮汐鐘韻營造了蕭索、清寒、冷寂的氛圍。詩人表達(dá)的感情是:羈旅之愁
及行人見到曙色的喜悅之情。
(2)內(nèi)容上:張繼詩寫的是半夜不眠;這首曲寫的是從入夜到拂曉似乎都難以入眠,時間跨度長。手法上:
張繼詩純寫羈旅愁懷;此曲結(jié)尾以喜悅反襯夜來的愁悶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勢。
3.(XX年上海市盧灣區(qū)高考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問題。
[中呂]山坡羊
長安懷古
趙善慶
驪山橫岫,渭河環(huán)秀,山河百二還如舊。狐兔悲,草木秋;秦宮隋苑徒遺臭,唐闕漢陵何處有?山,空白愁;河,空自流。
(1)“中呂”是這首元曲的 。
(2)對作品分析恰當(dāng)?shù)囊豁検恰? )
a.“橫”、“環(huán)”二字,用詞精確,凸顯出歷代古都長安景色的靜謐和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