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詩歌鑒賞題型復習
古代詩歌鑒賞題型解析(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詩歌一般借助于具體的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我們讀詩、賞詩,首先要領悟作者在詩中的情感,這是與作者產生共鳴的基礎,也是讀詩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題型有:
1、分析詩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謂分析詩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詩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這句詩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據所選句子的特點,又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設題
(1)借景抒情。抽取詩中景物描寫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出作者借以抒發的情感。如XX年高考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蘊含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是古詩創作中常用的手法,這里作者寫了“極目遠望,水天相接,樹木迢迢,一片帶雨的烏云飄來,遮住了大半個山”之景,其特征遼闊、低沉,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及路途艱險、對朋友前途的關切之情。同時以“雨云埋山”顯示了前途迷茫的郁悶。這種方法考生以前也學過,如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它所抒發的情感與此相仿。據此,此題的答案為:翹首遠望,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險,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郁悶之情。
(2)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比較含蓄,有時理解不一定到位,而扣住直抒胸臆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則比較簡單。如XX年高考全國卷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江南•超然臺①作
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時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趨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登超然臺望見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鄉思,但他無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澀地“咨嗟”不已,無奈地說:“休對”老朋友說什么鄉思之愁,“且將”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題中所列的“咨嗟”、“休對”、“且將”都是直抒胸臆的詞,表達了了作者無奈、苦澀的心情。
再如XX年高考安徽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詞的下片主要是直抒胸臆句,“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作者期待像雄鷹一樣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