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2
作者思念故鄉,尊重故鄉,卻不想再回去。一是因為家里已沒有親人;二是因為所認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認識;三是因為新的正在突起,舊的終歸要消失。
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斷的夢境和悠悠的回憶來化解這種內心世界的矛盾。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夢中每迷還鄉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這兩句詩,使人不禁自然聯想到李白“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的詩句,它們全都浸透著濃烈而纏綿的思鄉之情。
b.文章以詩開頭,從夢境寫起,娓娓道來,情真意切,特別是對“文化大革命”后兩次回老家的描寫,把對老家的思念置于社會的大背景中,使主題得以深化。
c.文章第六段作者從自己的12歲寫起,敘述自己一生各個重要階段和老家若即若離的種種聯系,寫得簡約而概括,形象地表現了作者自始至終的思鄉之情。
d.作者以不斷的夢境和悠悠的回憶,來化解思鄉而又不想再回去這種內心世界的矛盾,通過內心潛意識的沖突來點染思鄉之情,寫得真實可信,富有感染力。
e.文章倒數第二段,作者說:“那總是一個標志,證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會把我忘記了!币幌捯馕渡铋L,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鄉父老遺忘的擔心。
參考答案:ad
《大地山河》閱讀理解及答案大地山河 矛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們,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區域所謂“水鄉”的居民的生活。所謂“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也還不是江南“水鄉”的風光。缺少那交錯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聽說人家的后門外就是河,站在后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總有點難以構成形象的罷?
沒有到過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陜南罷,——如果只看地圖,大概總以為那些在普通地圖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鄉”那些不見于普通地圖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罷?至少總以為這些河終年湯湯,可以行舟的罷?有一個朋友曾到開封,那時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卻還不知道他腳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黃河堤岸;他向下視,只見有幾股細水,在淤黃泥沙中流著,他還問“黃河在哪里?”卻不知這幾股細水,就是黃河!原來黃河在水淺季節,就是幾股細水!
大凡在地圖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淺,就是和江南的溝渠一樣的東西。擺幾塊石頭在淺處,是可以徒涉的。
烏魯木齊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當我看見馬車涉河而過的時候,我驚訝于這就是烏魯木齊河!學生們卷起褲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親見,也覺得可驚,因為延水在地圖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當夏季漲水的當兒,這些河卻也實在威風。延水一次上流漲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橋的一塊幾萬斤重的大石頭沖走了十多丈遠。
光是從天空飛過,你不能具體地了解所謂“西北高原”的意義。光是從地上走過,你了解得也許具體些,然而還不夠“概括”(恕我借用這兩個字)。
你從客機的高度儀的指針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從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歷歷在目,多清楚!那時你會恍然于下邊是高原了。但你還得在地上走過,然后你這認識才能夠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