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說苑·辨物》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觸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問孔子?鬃釉唬"此名萍實,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獲之,此吉祥也。"其后齊有飛鳥,一足,來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又使聘問孔子?鬃釉唬"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溝渠,天將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諸國皆水,齊獨以安。孔子歸,弟子請問?鬃釉唬"異哉!小兒謠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應也。兒又有兩兩相牽,屈一足而跳,曰:'天將大雨,商羊起舞。'今齊獲之,亦其應也。夫謠之后,未嘗不有應隨者也。"故圣人非獨守道而已也,睹物記也,即得其應矣。
《論衡·明雩》 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頃,天果大雨,子路問其故?鬃釉唬"昨暮月離于畢,后日,月復離畢。"孔子出,子路請赍雨具,孔子不聽,出果無雨,子路問其故?鬃釉唬"昔日月離其陰,故雨;昨暮月離其陽,故不雨。"
《論衡·卜筮》 魯將伐越,筮之,得鼎折足。子貢占之,以為兇。何則?鼎而折足,行用足,故謂之兇?鬃诱贾,以為吉。曰:"越人水居,行用舟,不用足,故謂之吉。"魯伐越,果克之。
《論衡·實知》 孔子未嘗見猩猩,至輒能名之。然而孔子名猩猩,聞昭人之歌。
《繹史·孔子類記》四引《沖波傳》 有烏九尾,孔子與子夏見之,人以問,孔子曰:"鸧也。"子夏曰:"何以知之?"孔子曰:"河上之歌云:'鸧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
《廣韻》十三末鴰字注引《韓詩》 孔子渡江,見之異眾,莫能名?鬃訃L聞河上人歌曰"鴰兮鴰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鸧鴰也"。
《北戶錄》上引《白澤圖》 鬼車,昔孔子子夏所見,故歌之,其圖九首。
虞世南撰《夫子廟堂碑》 辨飛龜于石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