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業個人評價(精選3篇)
it行業個人評價 篇1
我極富敬業精神、積極開朗、樂觀向上,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能承受壓力,喜歡富有挑戰性和具有發展空間的工作。it行業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行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它也在不斷更新,不僅要會工作還要會學習,我喜歡接受這種挑戰,也愿意從事這方面工作。而且我能認真執行公司決策,服從公司領導,做事能吃苦耐勞,工作積極,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it行業個人評價 篇2
三年it行業工作經驗,熟悉主機板的生產流程、結構功能,對工程表單、bom等工程文件的制作發行都有全面細致的了解,熟悉各種不同的芯片組與motherboard各部件的功能,熟悉各種測試軟件,有較強的bug分析與追蹤能力,同時對cpu、bios、memory、顯卡、網卡、storage等都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性格活潑大方,工作務實認真,誠實守信,有較強的自學與創新能力,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極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此外還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曾多次發表文章并多次參加征文比賽并獲獎。
it行業個人評價 篇3
本人__年12月任副教授職務以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教學工作量飽滿。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不斷進取,__年被遴選為廣西馬克思主義中青年專家培養對象,__年被遴選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生導師,__年獲得中山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任現職5年來,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系統講授6門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課和公共課,學生課評等級均為優秀;在科研上,承擔科研課題12項,其中主持3項,出版了學術專著1部(獨著),發表學術論文18篇,參編教材2部、論文集1部,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人的發展理論與實踐"這個明確而穩定的研究方向。具體鑒定如下:
一、具有良好的師風師德,愛崗敬業,優質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系統講授6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2門選修課程,學生課評等級均為優秀;主持教育教改課題1項,參加精品課程建設1門,參加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教改工程課題1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篇,獲得校級教學軟件比賽三等獎1項,教學成績顯著。
任現職以來,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優質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和教研成績。5年來,作為主講教師先后承擔碩士生、本科生和?粕摹恶R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列主義原著選讀》、《自然辯證法》以及博士生的《馬克思主義與現代科技》等6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任務,開設《醫學美學》、《現代西方哲學》等2門選修課程,授課總學時達到1472學時,減去脫產攻讀博士學位的1年,年均學時達到368學時,教學工作量飽滿。本人深深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堅持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和開展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探索提高教學實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近年來,創造性地把參與性教學方法運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的教學,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學生的人生經驗、課堂體驗和未來生活理想的聯系起來開展教學,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滲透和互動,教學效果好,得到督導員和同行的肯定,學生課評的滿意度高,評價等級均為優秀。指導5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和寫作,論文的質量較高;負責指導的2名碩士研究生學習刻苦,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以及撰寫學術研究論文。主持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課題1項,參加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教改工程項目1項,作為主要參加者參加的校級精品課程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被推薦為自治區精品課程項目。先后發表《參與性方法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中的運用研究》等教學研究論文4篇,其中《關于"原理"課中人的勞動本質觀的教學邏輯新探》發表在專業核心期刊《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上(20__年第4期)。主持設計和制作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多媒體教學軟件獲得廣西醫科大學第四屆教學軟件比賽三等獎,20__年被推薦參加全區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彩一課"講課比賽。
二、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成績顯著。
主持科研課題3項,其中:省級課題1項,地廳級課題1項,校級課題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科研課題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橫向課題3項,校級課題2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獨著),發表有較高質量和一定
創見性的學術論文18篇,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人的發展理論與實踐"這一明確和穩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任現職以來,積極開展科研,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獨立開拓、主持科研課題的能力,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較強,能把握本專業學科的研究熱點和方向,并把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科研與教學的雙向互動,形成并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人的發展理論與實踐"這一明確和穩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18篇(含教學論文),其中:登載在核心期刊6篇,登載在CSSCI刊物5篇,登載專業核心期刊1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人大復印資料專題庫收錄4篇;承擔科研課題12項,主持3項,其中:廣西""規劃課題一項,地廳級課題1項,校級課題1項;主要參加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橫向課題3項,校級課題2項(以上論文和課題詳見:《申報教授報送材料(二)》)。__年獲得廣西醫科大學"十佳青年學術標兵"稱號,20__年被遴選為廣西馬克思主義中青年專家培養對象。研究工作立足于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閾,運用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人的發展的當代問題展開了從理論到實踐的系列研究。
1、圍繞人的當代發展的轉向問題展開研究。提出和論證了人的發展的審美維度,論證了審美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生存體驗是人的生命的本體訴求,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主題,深刻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實踐生存論的審美內涵,論證了審美與人的發展的關聯性,揭示了人的發展的功利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內在統一,并以當代中國社會現代化的實踐為背景,探討了超越人的當代發展困境的基本路徑,提出構建審美的發展方式是人的當代訴求、和諧社會是人的發展的審美自覺、構建和諧社會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當代中國實踐等有創見性的觀點,為人的當代發展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深化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為當代中國人的發展提供了具有實踐意義的思路,研究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展與審美》,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__年10月版),發表了《當代生活審美化與人的發展吁求》等系列研究論文5篇,其中4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
2、圍繞教育現代化與人的發展關系展開研究。針對教育現代化對人的發展的作用與影響,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人學觀點論述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學根據和教育目標,探討了政治現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問題和貧困地區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