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自我的評價(通用3篇)
初三自我的評價 篇1
學習方面:學習成績優異,有極強的自我認識能力,能夠客觀評價自己在各個時期各個學科所面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調整與改進。思維靈活,頭腦活躍。學習態度嚴謹,學習品質好,具有上進心與危機意識。
綜合素質方面:作為校學生會的副主席,工作認真并力爭達到完美。具有很強的策劃能力與部署能力,有優秀的創新意識和不拘泥于形式的工作原則,多次大型活動的參與、策劃、組織、籌備、實施、總結都充分的鍛煉了自身綜合素質的才能,多次大型活動的主持增加了內心的自信,親自組織編寫的《師大附中第三屆團·隊·學生聯合會20__—20__學年上(下)學年工作簡報》充分展現了各個方面的能力。工作得到了校領導和年級老師的充分肯定。
經常關注國內外重要時事新聞,注意留意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信息,雖無求甚解,卻也略知一二,有著較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對一些敏感問題、長期爭論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有著較強的溝通能力,善于與人溝通,和同學相處融洽。
生活方面:為人樂觀向上,慷慨大方,待人十分謙遜,為人友善,有一定個性。對生活中不和諧的方面有著深刻的理解與正確的對待方式。
初三自我的評價 篇2
我在七星臺一中度過了初中階段。三年來我努力完成學校交給我的任務,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在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在思想上,積極上進,熱愛祖國,關心國事,關注身邊小事;起到范作用,盡到一個團員應盡的責任。有良好道德修養,并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積極要求進步,于20__年加入中國共青團。
在學習上,我除了學好學校開設的功課外,還經常通過其他途徑拓展我的科學文化知識,保證各方面知識均衡發展。作為一名學生,我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人文方面的修養還很低,于是有意識的通過閱讀、聽講座等途徑彌補。通過努力,我獲枝江市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演講比賽初中組一等獎,并在20__——20__年學度被評為市級優秀學生,在20__念得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上榮獲金獎,在20__年的市初中生英語口語大賽中獲得一等獎······除此之外,我還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在20__年下半年,我積極參與了社會實踐活動,在生豬調查活動中得到了寶貴的經驗。
在生活上,我積極與同學搞好關系,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來與人相處甚是融洽。其次,我崇尚質樸的生活,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派的作風,合理利用自己的生活費從不亂花一分錢。此外,我對時間觀念性十分重視,合理安排好工作、學習、圖書、鍛煉身體及娛樂等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機遇總伴隨著有準備的人。因此我時時刻刻提高自己的素質以迎接挑戰!
在工作中,我積極參加了校里組織的各項活動,用實際行動支持學校團委的各項工作,從20__年入學以來的`各項學校班級活動,我或多或少都有參與。在班級中亦發揮團員的模范作用,幫助班干部、老師做好各項工作,團結同學。
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感覺無比的自豪。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實事求是,戒驕戒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始終保持團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腳踏實地、積極進取、不斷創新、默默的奉獻,力爭使自己在各項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績,努力使自己成為共青團組織的優秀先鋒。
初三自我的評價 篇3
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學生分組實驗的反思
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重視學生對實驗的探究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本事,但從實踐過程中,我覺得新教材在實驗資料安排上,高估了初三學生現階段的實驗本事,也高估了普通中學實驗室的硬件配置和人員配置。下頭我以初三化學二氧化碳性質的學生分組實驗教學經歷為例,談談本人對這方面的反思。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會出現些什么問題呢我想,沒有親身經歷的教師,哪怕他的化學知識多么豐富,實驗本事多么強,都難以想象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出什么問題。
(一)制二氧化碳的鹽酸濃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來說,多數教師只注意到鹽酸濃度不能太高,以防在鹽酸揮出發HCl,混在CO2中,從而影響性質實驗。可是,如果濃度太低了,將會使反應速度太慢,二氧化碳的量太少,從而導致學生不能檢驗到集氣瓶口燃燒的小木條熄滅。異常是對于象我們學校來說,實驗室中長頸漏斗和錐形瓶太少,只能直接用較大試管來組裝反應發生裝置,學生在制二氧化碳的中途才發現稀鹽酸不足,沒法直接添加稀鹽酸,會十分忙亂,甚至心境不好。那么,稀鹽酸以什么濃度才適宜呢以我的經驗看來,3~4molL比較適宜。
(二)學生雖然看過教師演示傾倒二氧化碳滅火的實驗,但仍然會有13的學生不能成功完成這個實驗。原因很多,比如有的學生是傾倒時集氣瓶口沒有向下,只是橫放,這樣會因為蠟燭火焰的熱氣流將二氧化碳帶走,使二氧化碳根本就沒有進入燒杯中,從而使蠟燭熄滅;有的則是先把集氣瓶上方的玻璃片取開,然后拿起集氣瓶再往燒杯中傾倒,這樣做往往由于學生動作粗魯,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甩掉了;有的則是由于收集守二氧化碳后放置時間太長,二氧化碳已經跑掉了一部分;有的則是由于蠟燭太高,火焰高于燒杯。總而言之,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錯誤有很多會超出教師的想象,而教師們又往往高估了學生的實驗本事。從我個人經驗來看,由于初三學生才接觸化學不久,很多實驗還是要先教師演示,再讓學生模仿,至少對于普通中學的初中生來說,學生實驗還是以模仿為主,如果沒有演示和講解,放手讓學生自我探究實驗,往往會使實驗失敗,從而打擊學生做實驗的信心和興趣。
(三)新教材中在探索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這個實驗中,使用石蕊小花和集氣瓶,其實操作十分不方便,原因有二。一是按學生的《實驗報告冊》上的安排,總共要收集三瓶二氧化碳,花費時間太多,所以應當把集氣瓶改為試管;二是實驗室自制的石蕊小花實驗現象不明顯,并且制花成本太高,最好改為藍色石蕊試紙。如果我們不作這個改善,將會使學生把很多時間花在制備二氧化碳上而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其它實驗,并且實驗現象不夠明顯。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生來說,實驗課中還是要以模仿為主要教育方式。原因有如下幾點:
(1)如果你沒有把實驗過程演示一次給學生看,很多學生就會不知如何下手。
(2)如果你沒有布置他們預習實驗,而是要求學生自我邊閱讀《實驗報告冊》邊做實驗,你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不明白要做哪一個實驗。他們甚至懶得問。我發現一些學生收集了兩瓶二氧化碳后,竟然不明白這兩瓶氣體是拿來做什么的。
(3)如果你沒有在實驗演示中讓學生看到藥品的用量,他們就會有的人用太多藥品,有的人用太少藥品。
(4)如果你不反復督促做好實驗記錄,他們就不會想到要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