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中國夢主題征文
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只有當我們的夢都實現時,中國的夢才能實現,我的夢,是中國的夢,中國夢便是我的夢。
我與中國夢主題征文之三:
“夢想”的主要意思有兩個:一個是渴望,夢中的想法,另一個是空想,妄想。我想一個人要是每天都空想,妄想,那么就真成了夢中的想法,可望而不可即。付出努力才能讓夢想有基石的鋪墊。人人都擁有夢想,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他們或是夢想自己有天能坐上,或是未來能當一名家喻戶曉的科學家,又或許是發明出時光穿梭機之類的機器......這些夢想雖然充滿雄心壯志,但是真正實現的又有幾個呢?
但有這么一個人,他也有一個夢想,而他現在已經算得上實現這個夢想了。他的夢想就是讓全中國人名都能吃飽。我想已經有人能猜到他是誰了。沒錯!他就是擁有“雜交水稻之父”稱號的袁隆平院士。
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綠色革命”的大潮中袁隆平院士攻下來“雜交水稻”的難題。他參加工作50多年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的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來杰出的貢獻。在兩千年實現大面積畝產700公斤,xx年又提前一年實現大面積畝產800公斤。而現在他的目標是畝產900公斤。我說的這些雖只有寥寥幾次,但袁院士所付出的艱辛遠非這寥寥幾字可以概括的。有這樣一句話是我從網上看來的,我覺得說的很貼切“有人說,袁隆平院士的字典里沒有‘困難’二字,其實應該說人生的種種困難境遇都被他挺過來了。”
最近大家都在談“中國夢”,我想只有像袁隆平原院士這樣與國家興衰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夢想,才能說是“中國夢”吧。
我只是一名高中生,尚未進入社會發展。雖然也時常看新聞關注國事,但對于國家的困難仍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即便這樣我想我可以為社會和國家做一些小事。有句話說得好:能把簡單的事做好那便是不簡單,能把容易的事做好那便是不容易。我孝盡父母,父母便會為我省心,他們就能全心投入工作中去。工作做好了,有了錢拿才能積極的為國家分憂。如在最近的雅安地震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說小事也能有大作用。我也正在默默地踐行著“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