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通用5篇)
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 篇1
艾滋病的病因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證實死于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20xx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后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后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并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于預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并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預防艾滋病應采取哪些措施
1、預防艾滋病的性傳播。潔身自愛,保持忠貞單一的性關系。發生危險性行為時正確使用安全套。
2、預防艾滋病的血液傳播。不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與別人共用針具吸毒。穿耳或身體穿刺、紋身、針刺療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膚的過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傳播危險。
3、母嬰傳播預防。艾滋病病毒可在懷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養過程中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應避免懷孕,如懷孕應人工流產。孕、產婦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藥物,可降低母嬰傳播的機率
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 篇2
艾滋病日常預防
1、 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 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3、 及早治療并治愈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4、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5、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健康教育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艾滋病毒;不要進行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可使用安全套;不與別人共用針頭,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一、特異性預防
(一)隨著1993年美國CDC分類診斷標準,擴大了AIDS的診斷范圍,有利于AIDS的預防及治療,依據CD4T淋巴細胞減少,給予一定的投藥;
(二)艾滋病疫苗:美國對含有gp120成份的兩種艾滋病疫苗進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試驗,由于已有6人發生了感染,而暫時終止,泰國正進行UBI合成疫苗試驗;
(三)阻斷母嬰傳播:CD4+T 淋巴細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婦,用AIT于產前,產程內及嬰兒治療,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二、綜合預防
(一)普及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了解傳播途徑和臨床表現及預防方法;
(二)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尤其與外籍人員性亂行為,取締暗娼;
(三)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
(四)禁止與靜脈藥隱者共用注射器,針頭;
(五)使用進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時,必須進行HIV檢測;
(六)國內供血者嚴格排選,應逐步做到檢測HIV陰性方能供血,嚴防HIV傳播;
(七)獻血,獻器官,組織及精液者應做HIV檢測;
(八)建立艾滋病檢測中心;
(九)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十)艾滋病或HIV感染者應避免妊娠,出生嬰兒應避免母乳喂養。
并發癥的預防
對于并發癥最好的預防就是及時抗HIV治療。①CD4+T淋巴細胞<200/ mm3的患者,應口服復方新諾明2片/日預防肺孢子菌肺炎,至CD4+T淋巴細胞升至200/ mm3以上3-6個月。②弓形體腦。罕苊馍郴蚴秤梦词焱傅娜忸悾苊饨佑|貓及其排泄物。弓形蟲抗體IgG陽性、CD4+T淋巴細胞低于100/ mm3者可口服復方新諾明預防,至CD4+T淋巴細胞升至200/ mm3以上3個月。接觸開放性結核的患者異煙肼預防。
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 篇3
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愈的藥物和方法,但卻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每個人都掌握預防艾滋病常識,注意以下事項,就可以把傳染艾滋病的危險性減少到最低限度。
1、遵守道德、潔身自愛,不要有婚前和婚外行為;遵守婚前健康檢查的規定;婚前一定要知道對象是否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遵守政府法令,不搞賣淫 嫖娼;
2、不到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的理發店和美容店去理發或美容;浴室的修腳刀一定要消毒,刮臉刀、電動剃須刀必須每個人自備專用,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必須每個人一把。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眼、紋眉、紋身;
4、懷疑自己或對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時堅持使用避孕套;
5、不以任何方式吸毒;有毒癮者暫未戒除前切勿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6、醫療時使用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檢查、治療器械;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證的診所、醫院去打針、拔牙、針炙或手術;兒童打預防針必須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在救護流血傷員時,要設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到 自己的皮膚或粘膜上;
7、不要擅自從國外帶入血液制品,不要使用未經檢驗的進口血液制品;有必要輸血時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驗合格的血;
8、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婦女不要懷孕。
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 篇4
由于水痘可并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在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進行化療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較易并發以上并發癥,所以要加倍小心,如病毒在體內長期潛伏,可再次發作(即為帶狀皰疹)。因此,控制水痘流行重在預防。為防范校園水痘流行,特提出建議:
1.一旦出現發熱、皮疹(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2.由于水痘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已經發病的學生或兒童要進行嚴格隔離,可采取住院或在家隔離,隔離期到皮疹全部結痂為止,以免傳染給更多的學生或兒童。
3.注意保暖,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因瘙癢難耐而抓破水皰,以防繼發感染。
4.若嬰幼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5.飲食原則: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粥、面片等,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宜多飲開水及飲料。
6.家庭居室和學校教室、集體宿舍等場所應經常開窗通風,有病人的居室或教室還應開展室內空氣消毒,以切斷空氣傳播。
7.未發病的學生、兒童如5年內未接種過水痘疫苗,可到當地疾控中心接種水痘疫苗。
8.已經發生疫情的學校、幼兒園要做好晨檢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艾滋病的預防措施方法 篇5
水痘(varicella)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接觸到病患的皮膚或吸入其傳染性口沫,約10至20天后發病。沒發生過水痘的訪客要戴手套、口罩,避免被感染;颊邞韪綦x,在家臥床休息,至燒退、結痂開始脫落才免隔離。 成人被感染水痘時發燒、倦怠較兒童嚴重?、咽、臉、頭皮、軀干皆可發生水泡,四肢少見。病程為:全身性陸續起紅疹-->水泡-->膿庖-->結痂,7-14天內痂脫落,才可免除隔離。 婦女懷孕六個月內感染水痘可能導致胎兒畸型,可服用抗組織胺止癢與退燒藥以減輕癥狀。
水痘預防 水痘是一種具高度傳染性、帶有發癢的紅斑與水皰的疾病,是孩童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能傳染給孕婦。水痘的疫苗含弱化的水痘病毒,用來促使接種者產生抗體,形成對此疾病的防護。有以下情況者不宜接種水痘疫苗: 對藥品或其他物質產生過敏性反應,如發癢的疹子、氣喘、臉或舌浮腫 已懷孕或有意在一個月之內懷孕的婦女 由于異常的血液狀況、癌癥、或某種藥療導致免疫力低的人士 處于嚴重感染并發高熱者 過去一個月之內曾接種病毒類疫苗,如麻疹、腮腺炎、或風疹者 水痘疫苗接種的方法是在上臂或大腿處注射入皮層下。成人通常須兩劑、間隔一至兩個月注射。水痘疫苗接種后可能產生如下的副作用,但一般都很輕微: 注射處發紅、浮腫、疼痛 稍微發燒 在接種一個月以內出現類似水痘的紅疹,但癥狀較輕 過敏反應,通常都很輕微 水痘疫苗是否一定能預防水痘? 最近的研究顯示,疫苗防止水痘發生的成功率為95%;其防止嚴重性并發癥(如肺炎)的成功率則為100%。即使有少數的接種者過后仍出水痘,但其癥狀都很輕微,一般只引發幾日的輕微發燒和少許丘疹。 水痘疫苗是否持久有效? 日本的研究結果顯示有效期可長達二十年。
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水痘傳染性極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亦可因接觸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嬰幼兒多見,集體兒童亦為易感人群,托兒所、幼兒園、小學校等容易發生局部暴發流行。水痘的平均潛伏期14—21天,多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觸病人后約90%會傳染發病,病初癥狀較輕,可出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后,軀干皮膚、粘膜分批出現和迅速發展為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臟器,還可并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等。本病一般預后良好,極少數人出現嚴重并發癥。部分病人恢復后體內可潛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誘因可引起復發成為帶狀皰疹。主要預防措施: 1.加強水痘防病宣傳,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節學校的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流通。 3.學校每天晨檢,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報告,隔離傳染源,患病學生必須在家隔離治療,待結痂干燥后方能復學(自發病起21天左右)。 4.對易感兒童接種水痘疫苗,接種疫苗后15天產生抗體,30天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峰,抗體陽轉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