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方案(精選3篇)
農機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篇1
一、總則
一)預防為主”方針,編制目的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強化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提高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水平,規范農機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結合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實際,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因碰撞、碾壓、翻履、火災等造成人、畜傷亡、機械損壞或物品損失的農機安全生產事故。造成一次性死亡12人或者重傷三到十人或輕傷十人以上,農機安全生產一般、重大、特大事故概念。指農業動力機械和作業機械在農村作業、場院等地方。或經濟損失在五十萬以下為一般事故;一次性死亡3人以下1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在五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不含一百萬)為重大事故;一次性死亡10以上,經濟損失一百萬以上,其性質特別嚴重,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故為特大事故。
五)實施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1.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作業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
分級負責,2.統一領導。條塊結合,密切配合。街道辦事處領導、協調下,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各農機生產單位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相應的應急機制。
施救與報告同時進行,3.救人高于一切。及時救治,逐級報告。
二、應急處理機構
一)成立某街道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處理指揮組,為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有效實施。統一指揮、協調本轄區內重特大農機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應急處理指揮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服務中心,作為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常設機構。
應急處理組成員:相關科室人員
二)追捕、監控重特大農機作業事故的逃逸人員,相關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協助維護事發生地的社會治安秩序。協助做好危險區域的群眾撤離及安全保衛工作,劃分警戒保護區域,實行交通管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指導現場救護和醫療救治工作情況報送。衛生部門:負責協助事故受傷人員及涉險救援人員的救治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組織力量進行現場應急并及時做好重傷員轉送治療。
協調部分傷員搶救費用。保險部門:負責協助組織參保人員、作業機械的應急救援、事故善后處理和保險理賠工作。
應啟動應急預案聯動機制和工作機制;統一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善后處理及事故調查工作,各社區、村。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控制事態發展,防止、阻止次生事故的發生。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后應立即趕赴現場,道路上發生農機重特大事故。做好救援,負責依法進行現場勘查、記錄、技術原因分析等有關工作。
三)應急處置程序
必須立即以最快形式報告區安監部門和區農委,
1.街道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指揮組辦公室接到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報告或報警后。并迅速提出應急救援決策,啟動應急救援方案。
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等級下達救援指令和要求,
2.下達指令。接到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報告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傳達指令,并調度救援救護隊人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展開救援搶險。
3.立即報告領導小組
4.現場清理。各隊救援搶險工作結束后。接到下達救援搶險工作結束指令,各救援組及時清理現場后拆除。
四)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人員。分管農機安全工作主要領導及相關科、站、中心主要負責人。
五)應急處理指揮組主要職責
提出應急處理具體措施,
1.貫徹落實區政府、有關部門和上級農機部門對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指示。負責相關情況上報協調工作。
協調解決應急處理工作中突出問題。
2.指導監督應急處理工作。
及時調整部署應急措施。
3.掌握應急處理工作動態。
4.完成政府和上級農機部門交辦的其它任務
六)農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小組
現場指揮長:分管農機安全和農機工作的主要領導。
三、事故報告人與報告程序
街道內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為報告人,各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誰發現都有義務準確及時報告街道黨政辦、安監所、農服中心、派出所,不得瞞報、謊報和遲報。
立即向街道黨政辦 報告程序:一經發生或發現。
經調查核實后立即向領導組組長匯報,報告的主要內容: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車輛類型及車牌號、駕駛人姓名、人員、傷亡情況。黨政辦、安監所、農業服務中心、派出所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調查核實。并啟動該預案。
農機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篇2
一.建全科室人員組織機構
組長:鐘雪琴成員:藥房全體員工
二.具體職責
1.藥房的”地震藥事應急預案”小組的工作應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一領導下開展,并按時匯報工作情況。
2.組長負責地震時期藥劑科搶險救災全面的組織協調工作,將工作情況及時向中心領導小組和科室主任匯報。
3.所有員工在地震來臨之際不得以任何形式休假,保持通訊暢通,接到通知30分鐘內必須到達各自崗位,服從領導,聽從安排。
4.藥工、臨時工人須聽從指揮,不得擅自行動,除特殊情況應該有正式職工一道工作。
三.搶險救災程序
1藥房在接到中心災情的通知后立即啟動“藥房地震藥事預案”做好防災工作的一且準備。
2所有部門在保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在組長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將門診西藥房的藥品、微機、藥柜、藥架以及能搬動的其他物品搬到妥善的地方臨時存放,能搬動的其他物品盡量搬離。臨時存放按照“危險藥品、易燃易爆藥品先搬;災情重的區域先搬;藥品價格較昂貴的先搬”原則進行。
3危險、易燃易爆搬運時必須2人在場,臨時工不得搬運上述藥品。
4臨時存放藥品庫房應做到:危險、易燃易爆藥品要單獨存放;須低溫保存的藥品要冰箱儲藏。搬到其它科的藥品須派專人看守。
5如果災情輕微,藥品不需要搬出原地,則正常工作。
6全體員工要隨時待命。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7整個救災過程中,科室要做好工作安排,加強安全教育,盡量避免員工受傷事件的發生。
四.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事預案”
由于地震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因此,藥房在做好科室應急地震預案的同時,還承擔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事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必須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藥事預預案”充分保障救災藥品的準備。
五.地震后期的藥事工作
1.應將在地震期間搬走的藥品如數搬回,恢復正常工作。如有差錯應認真分析原因,書面說明經主任簽字后交財務科。
2.員工在地震期間的表現納入考核,對表現突出的要給予獎勵并報中心;對表現差的本不能評優、評先進;表現特別差甚至臨陣脫逃的要上報中心作出嚴肅處理,觸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3.藥房要對整過救災工作進行總結,查找“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將工作做得更實在。
農機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方案 篇3
1、目的
為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工業中毒事故的發生,防止和減少人員傷亡,特制定本預案。
2、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2.1現場指揮員由安監部消防隊隊長擔任,負責現場的統一指揮。特殊情況,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由安監部經理或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到場的最高領導擔任。
2.2現場安全主管、安全監督員統一服從現場指揮員的調度,協助救援人員開展人員疏散與撤離等救援工作。
2.3單船項目組成員,在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負責與船方溝通,做好急救器材準備和后勤保障等配合工作。
2.4消防執勤人員根據現場指揮員的命令開展緊急救援工作。
2.5醫療救護人員及時到達現場,對中毒病人進行急救。
2.6現場指揮員有權調用企業內任何人力和物資,用于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2.7企業各部門必須嚴格服從和遵守現場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和命令。
3、應急救援程序
3.1當施工現場有人員發生工業中毒時,現場知情人員應及時拔打電話報警(報警電話為企業內應急救援號碼),請求消防隊到場實施救援。
3.2消防隊接警后,立即登車趕赴現場,同時通知醫務人員趕赴現場待命。指揮員到場后,立即按以下程序開展工作:
3.2.1對事故現場采取有效通風措施,將其他人員疏散到上風方向或安全地帶;
3.2.2立即將消防隊員組成數個救援小組,佩戴好個人防毒面具,進入事故現場實施救援;
3.2.3把中毒者抬出事故現場,呼吸新鮮空氣,解開衣服,給予靜臥、保暖;
3.2.4醫務人員對中毒病員進行深一層次的專業護理:
a.對呼吸衰竭者進行人工呼吸;
b.對心跳呼吸停止者進行胸外心臟按摩及口對口人工呼吸;
c.脫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和肥皂水清洗污染皮膚,對皮膚受損害的部位,給予3—5%硫代硫酸鈉濕敷;
d.眼睛受污染后,用大量清水沖洗不少于10分鐘,對眼部損害者,以2%的硼酸液沖洗;
e.對中毒較重者,立即首批送上救護車到就近醫院救治。
3.2.5調動行政部車隊立即派遣足夠的車輛到場,由消防救援人員組織將所有中毒病人送往醫院就診;
3.2.6查找原因,排除事故根源。
3.3項目組人員有序地將發生中毒事故的隊伍撤離到安全地帶,集中點名,了解情況,各部門施工隊領隊向部門工程主管匯報,部門工程主管向安全主管匯報,安全主管根據匯報情況,向指揮員報告,并且維護好現場的秩序。
3.4現場指揮員及時調動行政部保衛科,緊急增派人員協助安監部穩定人員情緒,維護事發現場的治安秩序。
3.5現場總指揮到達現場后,消防隊長向總指揮報告現場處置情況,總指揮再根據情況作出相關決定。
3.6當現場指揮員發出撤離命令后,單船安全主管根據指揮員的命令組織人員按順序撤離下船。
3.7現場總指揮根據現場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向市衛生部門請求支援。
3.8搶險救援結束后,要對現場進行有毒氣體檢測,經檢測合格后,現場方可解除禁令。現場指揮員要對現場進行仔細檢查,查找發生險情的主要原因,并在戰后進行總結,吸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