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2011年校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演練預案
四、演練時間 2011年5月16日至5月19日為各班自行依據疏散演練方案開展演練熟練階段,5月19日下午第三節課為學校統一的正式演練。 五、疏散要求 1、按校園突發事件緊急疏散方案有序地進行疏散。各班主任在演練前,把有關目的、要求必須預告學生,以免造成混亂。同時,要認真開展專題教育,給學生教授逃生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等,真正使活動收到實效。 2、各班級在疏散過程中,班主任總負責(班主任要于學科教師協調分工負責),另必須確定兩名能力強的學生為緊急疏散小隊長,一名在隊前,一名在隊后,協助班主任指揮班級疏散,控制速度,快而不亂。 3、演練前各班先將班級的前后門打開,保持通道暢通,各班要確定離門較近的學生負責。學生離開教室要以中間排劃分,前后排學生就近跑出教室門,邊排隊邊撤離,但班級與班級之間必須嚴格按序行進,不得互相擁擠,爭先恐后,不得亂跑。 4、全體師生在操場上集中,到達集合地點后,清點人數。 5、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執行演練方案,確保演練效果。六、學生疏散路線 1、疏散路線: (1)警報拉響,各班同學迅速從前后門出教室,依據路線疏散。 (2)教學樓左樓梯分成兩部分。三樓樓層的班級順著樓梯扶手成兩路縱隊向操場疏散,強調不得越位。二樓樓層的班級緊挨靠墻成一路縱隊向操場疏散,強調不得越位。(也就是在教學樓左樓梯里,共有兩路縱隊疏散行進。) (3)疏散路線安排: 小學教樓: 疏散地:小學球場(面對校門方站立,每班2路縱隊),指揮教師:、。 中學教樓:疏散地:中學球場(臨中學教樓半場,面對校門方站立,每班2路縱隊)指揮教師:、。 綜合樓:疏散地:中學球場(臨小學球場半場,面對校門方站立,每班2路縱隊)指揮教師:、。 2、集結的位置與要求:學生撤離教學樓后應迅速到操場集結,具體集結地點按照平時做操所站的中間位置集中靠攏排列隊伍、抱頭下蹲。集結后班主任要認真核對人數,并及時將準確情況向指揮組匯報。 七、全校演練程序: 5月19日下午 5:30前,班主任到班級,進行演練前的組織教育;各工作小組人員到位。 5:35 廣播指揮,演練即將開始,提醒各班注意聽信號。 5:40 緊急疏散信號長鳴,疏散開始。 5:45 全體人員到達集合地點,清點人數并逐級報告。 5:50 緊急疏散演練結束,各班回教室,班主任進行小結。八、班級組織演練要領 1、今后每一位學生進出教學樓、教室的路線要以此次疏散演練的路線為依據,養成習慣,貫徹自然。 2、班級教室走廊、前后門、小組間距的過道必須保持通道暢通。 3、班級桌椅排數對半分。在進出教室時,桌椅靠前排(前三行)的同學走前門;桌椅靠后排(后四行)的同學走后門。 4、疏散演練時,縱隊前列的同學要走快些,縱隊前列的同學要走慢些;低層樓層的同學行進要快些,高層樓層的同學行進要慢些。做到緊湊有序、不慌不亂,杜絕插、擠、推、跳等現象的發生,避免在疏散時發生踩踏事件。 5、抓住演練的兩個環節:一練迅速有序出教室;二練迅速有序地按照學校制定的疏散路線從樓梯撤離。在本周二、三、四這三天時間里,各班班主任要取得副班主任的協助配合,每天抽出一節課共同把這兩個環節練好。 6、各班級教室桌椅擺放、教室的位置、學生實際都會有所差異,因此各班主任、科任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學校制定的方案進行調整,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反饋給少隊部,以便作科學有效地調整,力求達到最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