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精選3篇)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1
我看了一部令我難以忘懷的電影《寶葫蘆的秘密》。電影里有個叫王葆的小男孩,很愛做夢。一天回家,他做著作業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夢見了……。
王葆推著單車去釣魚。當他走入一片竹林時,很神奇的,有小鳥為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邊。放下釣竿、水桶,想起數學沒有預習,上課又會回答不出問題,同學們又會笑他,不由得對著湖面大喊起來:“我要比他們優秀,最好不要費勁”。話音剛落,王葆居然釣到了一個萬能的寶葫蘆,從此,王葆便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寶葫蘆幫了王葆很多忙,特別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對弈”。王葆邊下棋邊說:“我要吃掉你的馬。”“我要吃掉你的炮。”……躲在樹上助陣的寶葫蘆聽見了,趕緊念起“咒語”,使一顆顆棋子直飛進王葆的嘴里,還納悶的問:“主人,這東西好吃嗎?”王葆邊吐著棋子邊難受的說:“這棋子不能吃。”這短短的幾分鐘,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許多玩具,十分喜歡。寶葫蘆便滿足了主人的愿望,將玩具店里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蕩蕩地送到王葆家里,王葆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生氣地將寶葫蘆罵了一頓。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給了王葆一輛山地車,王葆興奮得手舞足蹈。寶葫蘆看在眼里,失落極了。
數學考試了,王葆不想費勁,卻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寶葫蘆幫忙。寶葫蘆使用魔法,將考得最好的蘇鳴鳳的答案全部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可是連同蘇鳴鳳的名字也一同轉移了過去,讓王葆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更加出丑了。在這一次“倒忙”之后,王葆狠心地離開了寶葫蘆,決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告別了寶葫蘆,依靠自己的勤奮練習,王葆終于在游泳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看了《寶葫蘆的秘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獲最美最甜的果實。正如劉老師所說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個夢,能和寶葫蘆坐著飛機在天空翱翔,能坐著飛船游向太空,那是多么暢快的事啊!不過,還是得自己努力哦!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2
一夜之間,風聲鶴唳,疫情升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城中肆虐。然而在武漢城中仍有一些不乏信念,充滿希望和夢想的青年。
——題記
借光守望。一位初中學子,她的父親是一位農民,可能提供不了學業上的幫助,但卻給了她世上最珍貴的東西——父愛。那份無微不至的愛恰是這位初中學子前進的動力。昏暗的燈光下,相守的父女,沉默的父愛,還有那靜然萌發的夢想……
蹭網圓夢。一位高中少年,家中沒有安裝WiFi,卻每天堅持五點半起床,晨讀學習。上午八點,準時搬個小凳子,在家里平臺的屋頂蹭鄰居的網絡學習。少年強則國強,病毒隔離的校園又如何?隔離不了少年的壯志凌云。網絡隔離了課堂又如何?隔離不了夢想的炙熱激情。
當有些城市人家的孩子在家中恒溫寬敞的暖氣房里享用著無處不在的網絡。一邊埋怨疫情造成的巨大不便無法正常學習,一邊裝模作樣坐在電腦前,做著一些浪費青春年華的庸俗之戲。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時間是公平的,努力也是公平的,我們可以不喜歡分數至上的高考制度,但我們無法否認,高考是平凡人成功逆襲的最好途徑,也是最公平跨入不一樣人生的機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讓將來的自己,討厭曾經的你。不要在滿頭銀絲之際,悔恨當初。
很多時候我們與其他人拼的不是自己的上限——天生的智商,而是自己的下限——努力的程度。即使面對不幸,我們也要努力實現不幸的最小值。只有努力,不斷地拼搏,才能戰勝自己面前的困難與險阻。人生沒有捷徑,我們所要做的是扎根腳下,不斷探尋走往成功之路。而夢想,往往是通往成功最快的道路。很多人感嘆人生太苦,夢想太過遙遠,早早的就放棄了。然而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同命運抗爭,與現實對抗,他們堅信努力之后的啤酒最好喝,努力之后的他們最獨特,努力之后的人生最珍貴。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人的一生像是一個長鏡頭,每一朵花都有最終開放時。讓我們一起追逐夢想,夢圓網課!
寶葫蘆的秘密觀后心得初中 篇3
我喜歡電影緩慢、深沉的格調,它會在不經意間將一種細膩的感覺注入到人們心里,讓人被影片感動。電影中的許多臺詞都深深地觸動著我,讓我不由得去思考人性和人生。
“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著光輝。”
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因為妻子與情夫的死而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判無期徒刑,大好的前途被葬送。剛被送到鯊堡的第一天,安迪抬起頭,望著藍天,或許,他也在嘆息,感慨生命的變化無窮。從此,一堵墻將會把藍天與燦爛的陽光擋在外面,而里面只有昏暗。可是,在這世界上,有一種精神,高尚、堅韌,源自生命的本性,在必要的時候會爆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那就是對自由的追求。也正是自由的信念給予了他希望,他用20__年的時間鑿出一條生命隧道,逃離監獄獲得重生。在許多人看來不可能發生的事,在他身上卻成了事實,是他創造了驚奇、創造了神話,讓我們看到了人是能戰勝命運并掌握命運的。他就像一只鳥兒,再結實的牢籠也關不住他。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瑞德,是監獄里不可缺少的一個角色。只要應得的報酬,他可以弄到任何東西,助安迪逃跑的鶴嘴錘就是他弄到的。同時,他也是監獄里的智者,順應監獄里的規則以求自保。在他眼里,希望根本是個奢侈的東西,他想都不敢想,面對如此殘敗的命運,他選擇接受,而不是抗爭。因此,他對安迪說:“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會讓人發瘋。”而安迪說:“希望是美好的。”他要到芝華塔尼歐,告別這里的一切,從頭開始,重新生活。無論面對多大困難,我們都不應該喪失對美好的向往,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片刻的愉悅,還可以像海上的指明燈一樣,為我們指明方向。有了希望,就好像寒冷的冬季有了春的跡象一樣,讓人時時刻刻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望。安迪最終到了芝華塔尼歐,太平洋沿岸。看到這里,我高興地想大聲笑,真為他感到高興。
“至今我仍不知道那兩個意大利女孩唱什么,實際上我也不打算知道。我想她們大概唱著美麗的故事,有些東西美的無法言說,美的讓你我心疼。這些聲音直插云霄,飛的比任何一個人敢想的夢還要遙遠,就像美麗的鳥兒撲閃著翅膀來到我們的褐色牢……”
當費加羅的婚禮緩緩奏響的時候,廣場上的囚犯都停了下來,駐足傾聽,臉上還帶著久違的笑容。長期的嚴格管理下的生活,已經讓他們變得麻木,喪失自我。而此刻,一股東西在他們身體內流動,那就是生命。安迪不顧獄長、獄警們的懲罰,用監獄的廣播放音樂,為的就是喚醒獄友們的靈魂,使他們不再渾渾噩噩的生活著。費加羅的婚禮講述的是一對戀人沖破伯爵的束縛而結婚,或許與他們有著相似的命運吧,這首歌最能引起共鳴,可以讓他們獲得片刻的自由。監獄可以關住他們的思想,可有些東西,監獄是碰不到的,因為已經把它打包藏在心底,并且從此不再寂寞。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
無疑,老布是影片中的悲劇性人物。他在監獄中呆了一輩子,年老的時候卻被放了出來。在監獄里,他的靈魂已經被扼殺,他的自我世界已經被壓縮到最小,而到了外面,看到了與自己相差幾十年的社會,他不適應,與一切顯得格格不入。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半夜還時常被恐懼嚇醒。無奈之下,他在寫下“老布到此一游”后上吊自殺。真不知道這法律制度究竟想干嗎,就這樣摧殘一個人一生嗎?幾十年前,他或許是一個殺人犯,可幾十年后呢?他僅僅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難道就讓他這樣,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告別社會。或許,死亡對他來說真的是一個最好的歸宿。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于不能靜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藍,我希望……”
影片中瑞德與安迪的友誼確實讓人感動。高山流水似的友誼,幾乎每個人都渴望,對方可以猜測出自己的心思,說法方式總和自己有默契。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少,我們應該珍惜身邊人,付出真誠。總會有所收獲。在安迪最難捱的日子,是瑞德陪伴著他,而安迪通過送給瑞德一只口琴給予了他希望,并引導他獲得了重生。影片結尾時,蔚藍的海水,金色的沙灘,兩個人微笑,握手,擁抱,以前的所有悲慘經歷都在此刻煙消云散。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
安迪,的確是一個英雄,他不僅想救贖自己,也想救贖別人。即使身處困境,也想著重新過上美好的生活。在長達20__年的監獄生涯,他發揮自己的特長,給獄長洗錢,辦圖書館,教獄友們寫字。他無時無刻不再忙碌著,誰又能想到,在這忙碌的背后正進行著一個偉大的計劃。最終,他離開了監獄,紅色的敞篷車在太平洋沿岸奔馳。
自由、希望、友情、價值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物質化的今天,要保持自我,維護一方凈土確實很難,甚至有時我們都不曾發覺自己漸漸被同化。真誠的希望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