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_孝道文化學習體會與收獲(精選3篇)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_孝道文化學習體會與收獲 篇1
當前,孝道文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孝道之花開遍中國每個角落。是的,百孝篇中講:“孝在街坊人敬仰;孝在家中合家歡;孝字本是百行源;孝貴行動不在言”。人若不孝敬父母及長輩,那還談什么人品?什么道德?什么事業?什么業績?什么貢獻?一個不愛父母及長輩的人,不可能去愛祖國,也不可能去愛人民,更不可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因為他根本不會“做人”。
其實,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來講,“孝”沒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無非就是從眼前的平凡小事做起。我的雙方父母經濟條件都很充裕,兒女不用花多少錢,只不過老人愛吃什么就給買什么,生活用品兒女全包。周末及假日去給父母洗洗衣服,徹底打掃打掃衛生。其實這些能堅持也不容易,記得去年母親腰摔傷了,我每逢周日或節日都去給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因為母親家住農村,所以打掃完屋子,還要打掃庭院,每次下來都累得筋疲力盡。我自己心臟不好,但我知道父母需要我啊!所以就必須全力以赴,這是我的責任與義務。
平日里,我舍不得買什么吃的,但父母喜歡吃的食品,我從不吝嗇。生活中,我也從不給父母添亂,即使自己心情不好,在父母面前也是裝作非常開心,非常幸福的樣子。有時父母愛嘮叨、我便耐心的聽,母親總是把從電視中看到的新聞重復多遍地講給我聽,而我也總是裝作是第一次聽到的神情。母親看到我認真地聽著,很是開心!我覺得對于父母,我很孝順、很體貼。
每個人成了家以后,都有雙方父母。在任何事情的處理中,不要偏心。做為女人,對公婆更要善待。這些年,我為公婆花的錢遠遠超于自己父母。呵護公婆也遠遠超于自己父母。曾記得,前幾年老公的父親得了“腦出血”的重病,我倆把家里所有積蓄都拿出來給老人治病,由于白天要上班,只好每天晚上或夜里及周末護理老人,因為老人做了治療腦出血的手術,所以得把氣管切開,天天敞開著排痰,老人經常把痰液噴到我的頭上、身上……其實真的好臟,但我沒有嫌棄,每天都堅持給老人翻身、敲背、喂飯、擦洗。那時我的右腿還有毛病,不能正常走路,在醫院里只好單腿跳著活動來護理老人。根本就顧不上給自己治腿。院里的好多人都以為我是他的的女兒,后來放寒假了,我干脆就天天護理老人。婆婆很感動,逢人就夸,親戚、鄰居、朋友也都夸好稱贊。其實這是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者應該做的,更何況我還是人民教師,不是更應該為人師表嗎?雖然,老人最后還是離開了人世,但我們沒有遺憾,我們真的竭盡全力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要持之以恒、全心全意、無微不至的照顧好婆婆和自己的父母。讓婆婆和父母過得更幸福些、更快樂些,讓孝敬之花常開。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_孝道文化學習體會與收獲 篇2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助。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侮、配偶的關愛、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恩賜、時代的賦予。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創造并享受著美好生活。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處處享受著來自各方面的“恩賜”。人自有生命的那刻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才會變得如此的和諧和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此變得愉快而又健康。正如感恩墻上一網友的留言):感謝大地給予了我一切。如果總覺得別人欠你的,從來不想到別人和社會給你的一切,這種人心里只會產生抱怨,不會產生感恩。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樂,才能擯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會朝氣蓬勃,豁達睿智,好運常在,遠離煩惱。順風順水的人,想著逆境奮斗的人;無憂無愁的人,想著拮據艱窘的人。只有充滿博愛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說:“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學會分享給予,養成互愛互助行為。給予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更有意義。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優秀品質,是一種道德情操。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他來自對生活的愛和希望。一個懂得感恩并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種健康心態,是一種良知,是一種動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并時時閃爍著純凈的光芒。永懷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涼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人生就會充實而快樂。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賜,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感恩自己的對手,正是他們存在才鑄就了自己成功。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湛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燦爛的陽光,美好的生活,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快樂呢?
心存感恩,因為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并不孤獨!
感恩從心開始,讓愛溫暖人間。。中國第一塊感恩墻。如果你對他(她)感恩,就把他的名字刻在墻上。
孝道文化的心得體會_孝道文化學習體會與收獲 篇3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一定有父母,一定有長輩。小時候,雖然常聽父母教育我“做人要有孝心”,但是,說實話,我對孝心的理解并不深,直到那一天……
幾年前,我爸爸去探望生病的爺爺。爺爺在我眼里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他很愛我,使我感到慈祥可愛,但我卻讀不懂他臉上那深深的皺紋。
路上,我們買了三斤又人又紅的水蜜桃。因為爸爸說,爺爺最近特別想吃桃子。很快到了爺爺家,只見爺爺比以前消瘦了不少。爸爸坐在床邊,陪爺爺聊天。他們談什么,不聽我也知道,盡是些老掉牙的話題,爸爸竟然從不厭煩。
“寧寧,去,給爺爺洗幾個桃子。”爸爸吩咐我。我到廚房洗桃兒。那水蜜桃個兒大、皮薄、汁多,好像一不小心,那汁水就要噴出似的。“哼!待會兒,爸爸一定把最大的給爺爺,我不如先吃掉一個。”我暗自想。于是,我挑了一個最人的,狼吞虎咽起來……吃完桃兒,我三下五去二地洗了四個桃,端到里屋,
果不出我所料,爸爸剝了一個最大的桃子遞到爺爺手中。但是,爺爺又把桃兒遞到我手中。我的臉一下子發燙了,感到手上的桃兒有千斤垂。而爺爺的臉卻舒展開來,露出了他特有的笑容。“爸!你怎么……”爸爸“唉”了一聲,又重剝了一個,親手送入爺爺口中。他一手握著桃子,一手拿起毛巾,不住地擦爺爺嘴角溢出的汁水。我怔怔地望著這一幅平凡卻強烈震撼我心靈的畫而,腦海中出現了兩個人字——孝心。
回家的路上,我拉著爸爸的手,他比我足足高出兩個頭。我感到他越發高人起來,不光是身材,更是心靈上的某些東西。我仰臉人聲告訴爸爸:“爸爸,我從你身上學到了做人要有孝心的道理。”噢,是嗎?”爸爸笑了。我發現他的笑與爺爺的笑很像。我暗卜決心:我要像爸爸對待爺爺一樣對待我的父母及所有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