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9篇)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的書桌上放著一只“唐老鴨”工藝品。這只唐老鴨是我爸爸在錫惠公園玩套圈圈的游戲時套到的,它是用石膏做成的。它有二個功能,一是用來當擺設,二是用來儲蓄。
唐老鴨歪著頭,二手叉腰,張著八字腿站立著。它的整個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它的頭上戴著一只綠色的海軍帽,二只眼晴睜得大大的,嘴巴噘得扁扁的,好像在生氣,又好像在點頭致意。身上穿著一件陶紅背心,胸前還系著一個綠色的領(lǐng)結(jié),顯得很神氣。腳和底板連接著。它的背上有一個扁扁的洞,錢幣就從這個洞里放進去。每當我得到了錢幣,總會往它的背上放。
每當我做作業(yè)時,我都看看它,它好像在監(jiān)督我,也好像在問我:“今天的作業(yè)做好了沒有?”這時,我會低下頭“苦干”。等我做完了作業(yè),我又會去觀賞它,這時,它好像在對我微笑,好像在說:“嗯,干得不錯。”它天天陪伴著我,所以它成了我的知心朋友,親密伙伴。
這只唐老鴨又可以儲蓄,又可以做工藝品,我喜歡它!更喜歡它那幽默、滑稽的神態(tài)。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藝術(shù)對于人們特別重要,那些前人留下的寶貴的藝術(shù)作品,至今讓我們得到許多享受。
記得在我上五年級時,語文課上學過一篇叫做《月光曲》的文章,講的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過程。同學們便向老師提出要聽聽這首曲子的請求。老師盛情難卻,就答應了我們的請求。
等老師帶著錄音機來到教室時,同學們都很激動,我當然也不例外。這可是我第一次欣賞大師的作品呀!隨著老師的手指按下播放鍵,一陣優(yōu)美的鋼琴聲便從錄音機中傳出。
一開始,音樂很柔和,我慢慢閉上眼,那音樂就如同海面上有一輪圓月,一半在天上,一半被海水遮住一般,海面上平靜的很,時不時還有幾陣輕風吹過,泛起了幾絲漣漪,月亮的倒影浸顯得模糊不定,更增添了幾分浪漫。
慢慢地,琴聲漸漸變得激昂,仿佛月亮在慢慢升起,而海面上風也更大了,風讓海水跳躍起來,浪花卷著月光舞蹈,時不時還碰了碰沉睡中的礁石。
突然,琴聲放慢了腳步,好像月亮已經(jīng)升到了當空,靜靜地看著下面平靜下來的海面,那月光灑在海面上,如同慈母的手輕撫著兒女的臉頰,那樣溫和,那樣親切。
琴聲漸漸退去,但我們卻還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之中,多么美妙的音樂呀,讓人陶醉!
小時候只知道音樂好聽,卻不知道用語言該如何形容它,但此刻我知道了,那叫“天籟之音”。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我今年八歲了,上小學三年級。我最喜歡聽音樂,因為音樂很歡快、動聽,還能給人以力量,所以我的特長是樂器手風琴。
有一天我想起了一個主意,就是我彈樂曲,用爸爸的錄音機錄下來,彈完后我再聽。
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上白河玩,下了樓我想起忘記拿錄音機了,就趕緊上樓去拿下來。
還有一次,我們出去旅游,一路上,我一直在聽mp3,邊聽邊哼,別人說話也聽不見。
音樂對我們是很有用的,別讓你的耳朵關(guān)閉,多聽聽音樂,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小豆豆是個喜歡音樂的孩子。
有一天清晨,她來到霧朦朦的樹林,帶著她喜歡的小喇叭,吹呀吹呀,多么動聽呀!如果你很傷心,聽了這段音樂后,就不會不高興,不會不開心。如果鳥兒聽見了,就不得不張開小嘴,不得不開始唱著動聽的音樂呀!
就在小豆豆吹得高興的時候,遠出的叢林里傳來了一陣叫聲,小豆豆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有兩只兇猛的大老虎為了一只獵物,竟然自相打斗起來。小豆豆最不想看見同類互相打斗,她看不下去了,就連忙吹起了自己的小喇叭。奇跡發(fā)生了,這兩只老虎不但不打了,還相互舔傷口呢!
又有一次,小豆豆看見了一只孔雀。小豆豆看它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吹了一段樂曲。奇跡又發(fā)生了,這只孔雀竟然自由自在地跳起了舞。
哇!多么神奇,多么美妙的音樂呀!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每當我在鋼琴上彈奏出美妙的`音樂時,我常常在思考:“為什么鋼琴能發(fā)出如此好聽的聲音呢?”于是我打開的琴蓋。
我發(fā)現(xiàn):鋼琴的琴弦是從低到高,從粗到細排列的,粗的像一根筷子,而細的則像一要皮筋那么細,當你按下琴鍵時,琴鍵連動著杠桿,杠桿頂部有一個錘子,錘子就敲打著琴弦,當錘子擊打琴弦的那一瞬間,粗的琴弦震動得很慢,所以發(fā)出來的聲音比較沉悶,而細的音弦震動得很快,所以發(fā)出來的聲音比較清脆明亮。
但是想要奏出美妙的音樂,還需要“踏板”的幫忙。
踏板有三個,左邊一個是柔音踏板,中間是弱音踏板,右邊是延音踏板,他們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但都是讓音樂更完美。
你看,鋼琴是不是很奇妙呀,它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美妙的音樂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聆聽,仔細去品味,就一定能感受得到。
我最喜歡的音樂是彈鋼琴的聲音,因為鋼琴是柔和的,也是歡快的。每當我彈起《獻給愛麗絲》、《夢中的婚禮》時,就會閉上眼睛,身子隨著音樂的旋律搖動著,整個人仿佛就陶醉在這迷人的音樂聲中了。但是,當我彈起《放馬曲》時,眼前就好像有一大群肥肥壯壯的駿馬飛馳而過,而我則騎著一匹渾身潔白的白龍馬,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盡情馳騁,那樣子簡直瀟灑極了。
我喜歡鋼琴的聲音,因為在我疲勞的時候,彈一首鋼琴曲來放松一下,我的疲勞就會跑到九霄云外;在我高興的時候,彈一首歡快的《放馬曲》,就會讓整個屋子充滿歡樂。
所以,當你傷心的時候,當你有困難的時候,當你疲勞的時候,就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去聽一聽美妙的音樂聲吧!那時你就會忘記一切憂愁和煩惱,就會真正感受到生活原來是那么的美好!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7
聽,美妙的音樂正從我們的耳中回旋著。一會兒是這種音樂,一會兒是那種音樂。美妙極了!可是,這些音樂是怎么傳出來的呢?讓我們?nèi)ビ靡浑p明亮的雙眼,去觀察周圍的事情吧!
風吹在玻璃上,形成風流。所以,在家里,呼呼聲,就是風聲。水滴在硬的物品上,就會有沖擊波。沖擊波傳到耳朵里,耳膜就會共鳴。因此產(chǎn)生了滴水聲……
還有一些美妙的音樂,是從樂器里面?zhèn)鱽淼摹4罄鹊泥洁铰暎∧厩俚倪诉寺暎有口琴的絲絲聲,都能組成美妙的音樂。
音樂又傳來了,你聽:嘀嗒,嘀嗒!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8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雪或者刮大風,雖然有些冷,但因為衣服穿得合適,感覺不到。天空很藍很藍,卻惟獨沒有云彩,一眼望去那發(fā)白發(fā)灰的藍色盡收眼底,這倒少了幾分平時有的生機,多了幾分令人心神澎湃的惆悵。
我是頭一次來到798廣場,不知是來參觀,還是來學習,學習也可以說成是一種體驗,體驗攝影師的在平日里去抓拍藝術(shù)的感覺,或者是體驗一件藝術(shù)品,以及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所散發(fā)出的藝術(shù)氣息。我是興奮,興奮到心里總是無法集中精神,眼睛迷茫而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一件東西,仿佛對那東西很感興趣,其實是在想今天應該照些什么,或者是找出來的東西和效果是怎么怎么樣的。
798廣場甚是大了些,何止是798,更還有751,796等等。751是個火車站,咋看那樣式都像是階級戰(zhàn)爭時期,中國物資貧乏,導致材料缺陷而造成這個模樣的的——紅輪子被生銹的橫梁連接起來,黑色的車廂下隱約可以看見那種近代時期特有的發(fā)動機,車廂上面標出的車廂號“上海——”早已模糊不清。真不知這個如此笨重而普通的大家伙,可真能像那個名流綠野的攝影師爺爺所說的,拍出那種所謂的帶著藝術(shù)視覺效果的感覺么?我只是拿著相機擺了一個樣子之后便按下快門,經(jīng)過不同的角度或者說不同的位置以及我這個攝影師本人的姿態(tài)轉(zhuǎn)換,便拍出了許多照片。無論拍得好與差,我也只是擺好了位置便拍,一個也沒有刪除,藝術(shù),也許總會是在無意間就產(chǎn)生的吧,我拍了這么多,或許總會有一張在茫茫如海的“同伴”之中脫穎而出罷。也許是和我的想法一樣,或者是仔細觀察思考之后得出的結(jié)果而導致的,有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阿姨拍出的一張照片引得老師注意,老師端詳了幾眼,便把其他的人都叫了過來,說這張照片怎么怎么有視覺效果,突出了什么地方。這仿佛是一個課堂,所有的學生都在屏息凝視的聽著老師對例圖的講解,本以為這都是小孩子該干的事情,竟也在這群70后以及80后的人群中有所出現(xiàn),看來,活到老學到老。我想著,也看著,也聽著,心眼口三用才是學習。那圖拍得只是一個大紅輪子罷,卻同時拍出了那兩個木頭軌道斜斜的延伸,類似這種的我總在網(wǎng)上見到過的,卻沒有真實的用在這里。而這位阿姨卻通過細膩的觀察能力以及仔細的思考,來了這個奇妙靈感,怕出了這個其他的普通人所沒有想到的圖片,真是值得嘉獎。或許我也應該虛心學習吧,像我那樣瞎拍也是沒意義,終究和常人一樣,并沒有渲染上那神秘的靈感。這靈感真是普通人以及初學者難以尋摸到得,它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只有在靜下心來去觀察思考以及琢磨才可以進入大腦之中的。若不思考,怎來得靈感?
拍得乏了,便起身去工廠那片了。此地本是一個有線電廠,自然少不了那種充滿著機械結(jié)構(gòu)的大工廠,或者是冒著濃濃白煙的大煙囪(在此說一下,我本來以為煙囪都是冒黑煙的,沒想到還會有冒白煙的,這我倒是沒見過,那煙倒是挺像原子彈爆炸似的),要么就是那種裝滿電啊,氣體啊的大罐子。先是大罐子罷,那罐子成橘黃色,差不多有十多個我那么高。地上鋪著雪,那老師在路上就不停的說:“可喜的是,今天我們這里正好下了一場雪。”看來雪這種美妙的而純潔無瑕的物質(zhì)真的很令藝術(shù)家感到興奮,也許正是因為這自然界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才更使自然更完美,正因為它默默地作襯托,才讓那橘紅色而顯得有些太過明亮的罐子,多了幾分寧靜與柔和,人為景色與自然景色的結(jié)合,總會讓那些想辦法用音樂、用繪畫、用攝像記錄下來,這就有了藝術(shù)罷。太陽正照得火熱,照在那罐子上面,相互之間在罐上以及那雪白的地面上形成類黑色的吊影。如此美麗的景色,仿佛處處都是可以拍到具有特殊氣息的感覺,如此又怎能拍出與眾不同的呢?想來想去,好像真的有些不太可能有另外的靈感。這時,有一個例圖新鮮出爐了。我真是有點汗顏,怎么會在這種窘迫時期還會有美好的靈感呢?近眼一看,竟是從兩個罐子下面照的,奇也,妙也!靈感難尋,怎出現(xiàn)在別人腦海之中,而我卻想不到呢,都是初學者,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我倒是有些后悔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我沒有思考呢,我想,藝術(shù)就是在思考中誕生的,只是一張照片,卻需要攝像師幾十年來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再加上他奇妙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富有靈感的大腦,才可以拍出來。這使我對這照相片漸漸有了興趣,也許也是對某種東西的挑戰(zhàn)吧。
接下來就是照人,我對此并沒有太多的興趣,略罷。
后面的時間我便進入了室內(nèi)。這798雖是廣場,卻也如一個小城市般,四處是街道,接到兩旁便是藝術(shù)畫廊或者咖啡廳小商品店。畫廊很多,每一個都有主題,譬如抽象派、印象派、立體主義、現(xiàn)實主義。無論是何表達形式,都是表達著不同的思想,即使是在抽象派那種彩紙上抹顏料也同時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思,我想這雖然只是一幅看起來隨便畫畫的畫,反而是他的特點,通過顏色和花紋,心情被完完全全的表達了出來。我真不知這畫家是如何用這看似亂抹的繪畫方式,竟然能表達出那么多的東西,他的靈感從何而來,又是如何想到往哪里抹或者是用什么顏色抹,竟然能抹出心情,抹出事物的本質(zhì)和輪廓,可能他每日都把自己關(guān)在一件小黑房子里去思考,或者是跋山涉水,走訪民居,看到了美麗的景色或者是窮苦的民居,才激發(fā)了那畫家的心智,總之,必須要付出,要努力。也許這就是藝術(shù)的魅力所在。正如前面提到的攝像一般,只有從不同的角度,擺出最費勁的姿勢,去最危險的地方,花費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拍出美麗的圖片,才可以保留一瞬即逝的美。我不知為什么,也許是因為時間,也許是因為不了解,許多人(包括我)也只是對一幅畫一掃而過,有時候甚至連看也不看,他們可曾想過,這幅畫是費了畫家的很多時間與精力,才創(chuàng)造出來的呢,這便是藝術(shù)的悲劇。這悲劇比莎士比亞的悲劇更令人催人淚下,人們不懂藝術(shù),沒有人懂我的藝術(shù),反而,在發(fā)現(xiàn)有人正確說出這畫里的含義,總比給那畫家錢財更讓他高興。因為,那藝術(shù),是用他有限的世間,和精力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他們總是希望人們在他的那幅畫面前停留的時間多一些,正是此啊!
藝術(shù)的靈感,是由于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藝術(shù)是要付出的,沒有白來的藝術(shù),更沒有隨手隨口而來的藝術(shù)。798的廣場之上,來來去去又去去來來的人影,顯得匆忙,卻又悠閑,冬日的寒風,終究沒有吹入他們溫熱的心。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9
很多著名的發(fā)明家、數(shù)學家和科學家,還有我們國家的領(lǐng)導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藝術(shù)特長,在我們學習的課本中和課外書中有許多這樣的偉人,這些藝術(shù)特長對他們成為偉人增了光,添了彩。對我印象較深的有愛因斯坦和毛澤東。
愛因斯坦的藝術(shù)特長是拉小提琴和彈鋼琴。他六歲開始學小提琴,曾經(jīng)愛上莫扎特的小奏鳴曲。三十多歲時,對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的曲子都非常酷愛。他每當遇到了困難,拿起琴弓,那優(yōu)美和諧、充滿想象力的音樂有助于他對物理學的深思,引導他在數(shù)學王國作自由、創(chuàng)造性的遐想。愛因斯坦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而且還能彈一手好鋼琴。最令人意味深長的動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貝多芬的作品,他倆共同描繪了物理學。
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藝術(shù)特長是詩詞和書法。毛澤東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尤其在詩詞、書法這兩座民族藝術(shù)宮殿里的跋涉和探索同樣也是不朽的傳奇。毛澤東是杰出的詩人,也是卓越的書法大家,他作詩、寫字,純粹是個人業(yè)余自娛自樂。他是業(yè)余選手,他是圈外人士。然而,就是這位自稱外行的詩詞、書法業(yè)余選手毛澤東,竟然登上了讓許多職業(yè)詩人、書法家都難以企及的藝術(shù)高峰!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藝術(shù)史上乃至世界藝術(shù)史上的一大奇跡。
我自己的藝術(shù)特長是彈吉它和彈鋼琴。空閑的時候,打開琴盒,那優(yōu)美的旋律把我從課外作業(yè)的嚴謹氛圍中擺脫出來;一時做不出的難題,一曲鋼琴或吉它彈奏完畢,思緒打開,難題就迎刃而解……
對比偉人的藝術(shù)特長,我覺得我應該再努力一些,乘著少兒好時光,勤奮學習、鍛煉身體,多學技藝,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我們是三口之家,爸爸、媽媽和我,幾乎個個都有藝術(shù)細胞。
我的爸爸骨瘦如柴,一副苦大愁深的樣子,但你們不要小看他哦~他的歌唱得非常好聽,幾乎能趕上超級歌手的水平。他為我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在我上幼兒園時,爸爸就經(jīng)常被老師請去表演節(jié)目,爸爸也常應此得意非凡!不過爸爸每次唱歌都很“老土”,幾乎都是“濤聲依舊”和“彎彎的月亮”這些老歌,真是太“out”了!
媽媽也很愛唱歌,并且喜歡聽新歌。說來話長,媽媽還有一定的專業(yè)音樂功底呢。我常聽爸爸提起,媽媽在師范學院曾經(jīng)專門選修過鋼琴。所以一到商場只要碰見哪有鋼琴或電子琴,媽媽都情不自禁地去摸彈幾下,隨即美妙的音樂就飄進我的耳簾。我為此感到無比的自豪!可是有點遺憾的是媽媽唱歌總跑調(diào),有時甚至還將歌詞亂編一通、胡唱一氣。
記得有一天,媽媽又在認真唱歌了。那改得面目全非的歌詞和她那或高或低的音調(diào)讓我聽得簡直有點受不了。于是我忍不住大吼一聲:“不許唱啦,媽媽!”媽媽先是一愣,接著裝作好像沒聽到一樣,而且干脆換了一首“要嫁就嫁灰太狼”。要知道這可也是我最拿手、最愛唱的歌了,所以我也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來。漸漸地,我的歌聲蓋過了媽媽的歌聲。突然,一陣響亮的掌聲傳來,我掉頭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也豎起了大拇指說:“還是我們家通通(我的乳名)唱得最棒!”
瞧,咱們這個具有濃厚藝術(shù)細胞的一家子,名不虛傳吧?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我喜歡音樂,喜歡彈鋼琴,那淳淳的音樂,讓我陶醉不已。音樂的魅力,讓我認識了它—-鋼琴。
在我五歲的時候,媽媽把我送去了學習鋼琴,我的啟蒙老師十分和藹可親,就在那每天的一小時里,在老師的細心了教導下,我的技術(shù)在一天天地進步著。
一個周末,我坐在了鋼琴前面,把昨天老師教的樂曲慢慢地、仔細地彈了一遍,“攔路虎”把優(yōu)美的樂曲阻斷了—一個特別難彈的音調(diào),我仔細地看了看,哦!我再次輕捷地跳動我的手指,誰知,那個可惡的音調(diào)再次切斷了我前進的路,我重復彈了好幾遍,也仍記不住怎么彈。一絲燦爛的陽光從窗口射入,但我覺得她不在燦爛;小鳥在歡快地歌唱,但已不在歡暢,一絲絲厭煩涌上心頭,心里除了無奈,還是無奈。怎么辦呢?我干脆合上了琴。
我慢慢地走回書房,一張“優(yōu)秀學員”證書高高地掛在柜子上,上面凝結(jié)了老師多少辛勤與我的多少汗水啊!身為優(yōu)秀的小鋼琴手,我為我自己剛才的行為而感到后悔、內(nèi)疚,我扣心自問,我難道不應該堅持下去嗎?
于是,我找到了鋼琴老師,她很耐心地為我演奏了一遍,我頓時像一個寒冷的人找到了陽光,就如“久旱逢甘露”,此時的陽光是多么的燦爛;此時的鳥聲是多么的動聽。我笑了,甜甜地笑了,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了。我體會到了音樂帶給我的喜悅,同時也告訴我—-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費!
鋼琴讓我收獲了快樂,也讓我收獲了成功的喜悅:我多次獲得比賽的獎項及我優(yōu)秀通過了中央音樂學院業(yè)余二級的考核。
音樂---能陶冶心靈。我愛藝術(shù),我愛音樂,更愛那鋼琴!音樂伴我成長!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茶余飯后,休息片刻,微調(diào)氣息,吮吸上一口香茗,拿起竹笛,靜靜地吹出一首優(yōu)美的曲子,細細地品著樂曲,優(yōu)雅的音符在茶香中回旋,真乃人間之中舒服至極之事,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在都市的地下通道的兩端各坐著一個乞丐,一個抱著一把陳舊的二胡,一個面前放著一只有些破損的大鐵碗。拉二胡的是個瞎子,而另一個則沒有四肢,動一下都成問題。按理說沒有四肢的乞丐應該會得到更多人的可憐,然而事實卻與之相反。當人們走過地下通道時,聽到那悠揚的二胡聲,就被胡聲吸引了過去產(chǎn),根本無暇理會沒有四肢的乞丐。拉二胡的乞丐總是能吃飽飯,整天沉醉在了自己的樂聲中,快樂似神仙。而沒有四肢的乞丐就在饑寒交迫中悲傷而死,這就百音樂的魅力。
有一次單元考試,我考砸了,非常傷心,不知該如何是好,心神不安,心中思索著該如何向爸爸媽媽交待。于是我一邊踢著小石子,一邊向家的方向走去。當我走到一家手機店門口時,忽然我聽到了那首熟悉的歌,“陽光總在風雨后……”我不由自主地哼了起來,“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忽然有一種觸電的感覺,是呀,事實就是這樣,風雨過后的陽光才是最美麗的,最明媚的,不經(jīng)歷風雨、電閃又怎能見彩虹。我頓時有一種撥云見日的感覺,又投身到的新的.學習中去。這也是音樂的魅力。
音樂的魅力又有幾何……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世間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題記
欣賞,是一個藝術(shù)的話題;欣賞,是一門永恒的藝術(shù)。萬物因為有欣賞而美麗,因為有欣賞而頗有價值。
也許,黃金的珠寶是美麗,也許名人的古畫是美麗,也許,一首旋律是美麗,也許,一澗山泉也是美麗。
我在街上看到許多字畫在出售,我頓時停了下來,陶醉在龍飛鳳舞的筆墨中,看到那一叢叢小樹,那一株株薔薇,我浸在藝術(shù)的.美感中很久很久。
欣賞是一種陶冶。傍晚出門,步入小橋流水的清幽,看那五色石在棉柔的沖刷中綻放清潔的光芒,感到頓時遠離了都市的喧囂,遠離了復雜的恩怨,遠離了無邊的世愁,讓靈魂融入在這恬靜的景色中。
欣賞是一種提高。但看到名山大川的氣勢,磅礴宏大的氣概震撼著心靈,當我們欣賞的時候,仿佛能感受到它威嚴的氣魄透在粗獷的線條中。似乎身心也應像著高聳的山峰一樣,得到無數(shù)的景仰。
欣賞是一種收獲。當我們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優(yōu)美的散文中,浪漫的詩歌中,我們感受到的、欣賞到的,是一種超越任何物質(zhì)享受的美感,是緣于心底的、無可比擬的樂趣。收獲的是快樂,是高雅。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認為應補充一句:“世界上最寶貴的不是眼光,而是欣賞的眼光;不是眼界,而是藝術(shù)的眼界。”
欣賞,因為藝術(shù)而高貴;藝術(shù),因為欣賞而升華。
欣賞,一門永恒的藝術(shù)。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小時候,我常常聽著音樂發(fā)呆,嘴里也跟著咿咿呀呀地亂唱,手還在空中不停地比劃著什么,就像樂隊前面的指揮一樣。媽媽見我這樣癡迷于音樂,便讓我上了特長班學習彈電子琴,那時我還不滿7歲。
剛學時,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架電子琴,我覺得很新鮮,每天做完作業(yè)后,都要坐在電子琴前,瞎按上面的按鈕,然后再正經(jīng)地練習曲子。也就是一時興起,學了不到幾個月,就覺得枯燥、乏味了,但是還是經(jīng)不住媽媽的再三哄騙,最終,也發(fā)現(xiàn)了琴聲的妙處。
有一天,我在練習換音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用不同音色彈出的不同感受,還喜歡上了這種感受。于是我每當有時間的時候,我都會用不同的音色練習曲子,不厭其煩。我的進步讓媽媽和老師大吃一驚,還不長時間,我就已經(jīng)可以背著彈許多曲子了,這也讓我大吃一驚!
我知道,是因為我感受到了音樂給我?guī)淼目鞓贰R魳返镊攘κ菬o窮的。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音樂讓我有很了大的收獲。喝一杯白開水,聽著唐磊的丁香花,那優(yōu)美的旋律,將我陶醉,那不快不慢的歌詞,既潮流又有些瑯瑯上口。音樂是一種語言的結(jié)晶,它比語言更進一步,它是一種風格表現(xiàn),就如麻吉的口吃伶俐,一分鐘唱500個字;像唐磊緩慢地表現(xiàn)其旋律。音樂以它的新潮、浪漫吸引著我們,是我們對它念念不忘、對明星崇拜。就這一點,音樂極其深刻地影響了我。音樂深深地將我的心陶冶。
歌詞是音樂必不可少的,歌詞也是音樂的“前鋒”,它的文字表現(xiàn)突出了一首音樂的主題,就像“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歌詞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養(yǎng)育之心,兒子對母親的報答。歌詞是吸引我們的一大亮點。歌詞啟發(fā)了我,有些歌詞講述人生哲理,使我心潮起伏,讓我的人生修養(yǎng)受到了熏陶。
音樂不僅僅只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也是受人們歡迎的一個種類。就讓我們敞開心思來談談這兩種音樂的含義。
流行音樂,眾所皆知,要讓你說出幾位流行歌手,就是小菜一碟,因為這些新新人類已經(jīng)聽慣了流行歌曲……我是流行歌曲的忠實聽者,電腦里、車里……播放的都是流行歌曲,除了跟上時代,我也從中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的良心用苦,為了讓我們大飽耳福,盡力開發(fā)新的概念,創(chuàng)造流行、再流行的歌曲!流行音樂,一種音樂專家開發(fā)音樂最高境界的成果,換句話說,我們對崇拜的明星,不都是流行音樂的宣傳者么?
古典音樂,音樂的另一杰作,“杰作”,也許在人們看來,根本就是——爛。我卻不這么認為。古典音樂的好處——讓我們了解歷史。古典音樂表現(xiàn)的不但是一種音樂風格,從古典音樂的旋律、歌詞之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歷史的發(fā)展,那么,我們學習歷史不僅不會枯燥,還可以走進那悠久的歷史,不是嗎?
音樂不是文字和旋律的合作曲,它還有更深刻的一面,使我們獲益匪淺。音樂影響了我,音樂是我學會了人生哲理、使我豐富了課余生活……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剪紙是一門藝術(shù),但很少有人懂它。現(xiàn)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shù)之一,根據(jù)考證,證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過去剪紙常用于民俗活動和宗教儀式。而現(xiàn)在,剪紙更多地是用于裝飾,也可以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
由于地域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國各地剪紙存在不同的風格,而廣東佛山剪紙就是其中的一種。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朝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藝術(shù)在民間廣泛流傳,并遠銷南洋各國。佛山剪紙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別有銅襯、紙襯、紙寫、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染色、純色等九大類。剪紙分為陰刻和陽刻兩種不同的剪紙表現(xiàn)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動物等。
要想學好剪紙,先要學好它的基本功:繪畫,等繪畫過關(guān)后就可以開始學習最簡單的用剪刀來剪。剪紙藝術(shù)中的基本符號有小圓孔、月牙形、鋸齒形、柳葉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繪畫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練得很好之后,就可以嘗試著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時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讀的學校三年前就開始開設了剪紙這門學科,因此學校的同學和老師的剪紙都非常出色。《圣誕琴聲》、《收獲》、《花舞》等作品都是我們學校的師生精心創(chuàng)作出來的,在多次剪紙比賽中獲獎。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shù),現(xiàn)在已被列為省首批文化遺產(chǎn)重點搶救對象,讓我們用心去學,用心去剪,做好剪紙傳承的接班人吧!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前些天,我與幾位同學參觀了開封市博物館,欣賞了不少美麗的藝術(shù)品,領(lǐng)略了中國古代與現(xiàn)代藝術(shù)品的魅力。
我們先參觀了三樓北廳“明清皇家用品展”,從青花瓷到五彩瓷。到用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的各種玲瓏的玉器。從乾隆的馬鞍腰刀到繡工精致的道光的龍袍……看的我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其中,我最感性趣的是一個用和田玉籽料雕成德名為“青玉山子”的玉器。這件藝術(shù)品十分精致,整塊玉白潤,光滑。長27。5厘米,寬6。5厘米,高21。1厘米。“青玉山子”拔地而起兩座大山,四面都有景色,有飛流直下的瀑布,一座接著一座的亭臺樓閣。中心的蒼松加上山澗中正在一心一意打坐的仙人。為這塊寶玉增添了不少生機。
看完三樓的藝術(shù)品,我們又來到了二樓的“館藏文物”展廳進行參觀。這里展出的有陶器,唐三彩,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等等。
看!“三彩陶陀”的駱駝好像在沙漠中不緊不慢的走著,“娃娃臥蓮瓷枕”枕面上可愛的小娃娃使我浮想聯(lián)翩,“鴛鴦戲水瓷枕”枕面上的兩對鴛鴦似乎在池邊戲水,“朱漆仿古菊瓣盤”仿佛菊瓣香飄十里……
這么多歷史悠久的古代藝術(shù)精品中,有一件我非常喜歡。那就是一個釉色明亮,紅、藍色交織,宋代的鈞瓷碗。它十分美麗,那朦朦朧朧的藍色花紋好似一望無際的大海,那火紅的紅色如同片片紅霞映照在大海中。這可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俗話說:“家有黃金萬貫,不如宋鈞一片”。而“鈞瓷帶紅”,更是“價值連城”。這個碗就是極為珍貴的宋代鈞瓷碗。據(jù)說鈞瓷的制造工藝十分復雜,往往十窯之中,有九窯都是失敗的。鈞器坯剛放入窯中的時候無顏色,后來由于窯中溫度不斷升高,窯內(nèi)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使鈞瓷碗變化出不同顏色,而這種帶紅的鈞瓷碗更是鈞瓷中的極品!
往里走,往左拐,展柜里面有一個歷史悠久的瓷瓶靜靜的立在那里,那就是乾隆年代的“青花山水瓷瓶”,我十分喜歡它白亮的瓶身上,有淡雅的青花圖案——連綿不斷的山峰上若隱若現(xiàn)著一條山間小路,山間的云霧迷蒙,幾間田園小屋前有一條溪水“嘩嘩”的流淌著,橋上有過路的行人,藍天蒼鷹翱翔著,這幅美麗的山水圖,令人浮想聯(lián)翩。
這次藝術(shù)欣賞活動使我增加了知識,開擴了視野,使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歷史文化,受益非淺。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音樂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每當一個個音符在我耳邊響起,我便不由自主的被音樂陶醉,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
聽陜北民歌,每一個音符都是那么的美妙,每一個音符都包含著一種自然的、原生態(tài)的美,它們或高亢嘹亮,或深沉低回,或纏綿悱惻,歌聲中都滲透著陜北農(nóng)民如黃土般質(zhì)樸的感情。聽著那些天簌之音,仿佛置身于美麗的黃土高坡,與山民們一起體會這個世界的美麗。歌聲回蕩在山谷之間,令人疾迷,讓人沉醉。
聽現(xiàn)代歌曲,歌手們一個個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讓我懂得青春的美好。在青春的歲月里,我們要敢于拼搏,努力奮斗、讓青春如花般綻放。一句句富于哲理的語言讓我思考人生,珍愛生命、珍惜友情……在這或富激情或具哲理的歌曲聲中,我身上下充滿了力量,隨時準備直面人生的困難與挫折。
聽大自然的歌聲,沙、沙、沙……下雨了,大地上的一切都籠罩在濛濛雨霧中,遠遠望去點點綠色映入眼簾,如畫般美麗。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仿佛一個個音樂家,知了則在一旁附和著,自然界各種聲音交織成一曲悅耳動聽的交響曲。大自然是最美妙的音樂家,它的歌兒仿佛有魔力一般,讓我沉醉其中,留連忘返。
“嘭、嘭、嘭……”聽,命運在敲門,貝多芬以他殘缺之軀在與命運搞爭,他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從《生命交響曲》中我能體會到他與命運抗爭的萬丈豪情與他那永不言棄、對生活充滿信心的精神。
音樂伴我成長,我的生命也因有了音樂的襯托而更加絢麗多彩、豐富深刻,我被音樂深深地陶醉著……
網(wǎng)上美育大講堂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我是一個喜歡收藏的男孩。在我眾多的工藝品中,有一只瓷龜與眾不同。我非常喜歡它。
瓷龜身長約二寸,寬約半寸。瓷龜碧綠的龜背上背著一只小瓷龜,小瓷龜光滑的背上還背著一只更小的瓷龜。遠遠望去,像一座高低起伏的小山丘;近看,又宛如一幅和諧的家庭圖。
這只瓷龜寄托了長輩對我的期望。一天早上,我的外公拿出一只瓷龜,語重心長地說:“這只瓷龜送給你。我希望你在學習的道路上一步步踏實地走,勇攀學習之巔峰。”
從此,我更加刻苦地學習,爭取第一。如果一沒精神,我就看一下瓷龜,頃刻之間又來了勁。因為這樣才能報答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啊!
它,雖然老了,全身落滿灰塵。在一片嶄新的工藝品中,它完全被淹沒了。可是,我不會嫌棄它。三年的光陰,它陪我度過。你說我會嫌棄一只鼓勵我學習的瓷龜嗎?
瓷龜,我想對你說:“你雖然舊了,可是卻天天鼓勵我學習,你是我最最真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