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精選8篇)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1
由于沒有從一開始看《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我便從網上搜找出來了,便開始看了起來。
首先是主持人宋磊介紹蒞臨本次大賽的幾位重量級評審——石玲、劉悅坦、魏新、楊波、董姝。緊接著,選手們個個登場:一號選手王夢憶、二號選手孫榮憶、三號選手任家豪、四號選手周子靖、五號選手于皓凡。他們的介紹各不相同,都富有詩意。而且,他們的形象也是彬彬有禮、不拘小節。
進行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規則為:根據大屏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每次答題限時五秒,答錯即出局,依照出局順序,5位選手分別得到5分、10分、15分、20分、25分,本環節共兩回合。關鍵詞為“風雨”,選手們滾瓜爛熟、倒背如流的好記性呈現在我眼前。可不幸出現了,一號選手王夢億因重復了而沒有及時作答,Out。緊接著,三號選手任家豪也因為這個原因Out。剩下的3位選手出拼搏著。然而,五號選手暫時想不出來,也被out。只剩下2位選手了,二號選手差一點沒有答上,但還是作答了,但4號選手重復作答,out了。第一輪堅持到最后的是——二號選手孫榮憶!
之后,石玲老師給五位選手解釋了“風雨”的意思,評委董姝非常欣賞二號選手,因為她在差一點點就被Out的時刻中回答了,她的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好。
下一組關鍵詞:江湖。先Out的是三號選手任家豪,然后是一號選手王夢憶out,再然后是五號選手out,又剩下兩個人了。最后,四號選手失敗,二號選手獲勝。
第二輪:名家對對碰。
一號選手開始作答,然后答對了。接著,三號選手也答對了,可是五號選手卻不幸的out了,四、二號選手也不幸out。
第三輪:美德大考驗。
“漢寶”哥哥介紹完之后,五名小選手與導演一塊吃飯,在這個房間里有不少“眼線”,究竟哪個小選手會禮讓出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呢?
考研開始,還沒入座,周子靖、孫榮憶就表現出互相謙讓的舉動。然后,于皓凡子大家都坐定以后,主動給每一個同學倒上一杯水。大蝦端上來后,王夢憶發現只有五只大蝦,而有六個人。周子靖與孫榮憶相后謙讓,之后大家都開始謙讓了。之后,開始分雞蛋,五個人開始謙讓,侯磊導演表揚了他們。吃飯結束后,每個人的碗里都有剩菜。最終,大家總結了一下今天的表現,自己要努力去改正缺點。
《國學小名士》給了我很多道理,比如我們要節約糧食、要注意餐桌上的禮儀、懂得謙讓......而且,我們要多記一些古詩詞、名言名句等等,要遵守著中華傳統美德,不能只說,要去做,繼承著中華的傳統美德,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2
中國是文明古國,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像璀璨的顆顆繁星,令人耐人尋味。它們又是煞麗、無窮無盡的瑰麗財富,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領我們開啟國學的道路。
觀看《國學小名士》時,我不禁佩服起詩句語言的鬼斧神工,更佩服寥寥詩句所散發的青草般的細膩芳香,選手們機警應對、學富五車的才藝更令我嘆為觀止。
第一輪是說“國”與“家”。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與地球。我們只有事事關注我們的國家,把握住未來,學好每一堂課,未來才會發出光芒。
第二輪講述的是“親”與“情”,我國絕大多數的詩歌賦詞都是抒情用事,它們使我們的情感流程得到了升華,進步。陶冶了我們對親情的情操,更把它們表達的淋漓盡致。如同“妙筆生花”。
看完后,我對國學誦讀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懂了它的真諦。這個節目讓我更想了解中國燦爛的文化,而且讓我陷入了沉思:中國有無數的唐詩宋詞,它們都是我國綺麗的瑰寶,引領我們去熏陶、認識。只有不斷的閱讀與積累,探索文化結晶,才能成為真正的“國學小名士”!
中國人一向是勤奮好學,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我們應努力拼搏、完善自我,勤奮向上,以新的姿態迎接每一次的挑戰,爭取開放出最絢爛的花朵,搖曳在群山之中。
我們尚還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朝氣蓬勃的我們像金光閃閃的太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精力。我們應該把美好的花樣年華好好地利用起來,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人生觀,讓這條道路源源不斷地流傳下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棟梁,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學習經典文學塑造文明社會,為未來的良好基礎做好鋪墊。
在以后漫漫的求學之路上,我們應當把中華美德的精髓傳承下去。積累更多的古代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修養,讓我們與文學詩詞為友,暢游古詩天地。用自己的知識點綴祖國的萬里大花園,以高標準、高素質的目標要求自己,領略中華蘊含的文化奧秘!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3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于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倍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多看書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領悟:應未雨綢繆――我無論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 精神的化身。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4
頓挫抑揚的詩韻,優美又帶有靈性的詩句,悠久而又璀璨的國學文化。這是讓我們后人為之感嘆,欽佩不已。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詩分別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字——日,月。國學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記載了許多關于日和月的詩句和詞。古人們總是借皎皎月光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關于月亮的詩句總是透著悲傷,凄涼的情感。
我很喜歡描寫月亮的詩句,因為這樣的詩句會讓我身臨其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
《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許多見識,還真正理解了古詩中的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其中有一項環節是“美德大考驗”,我很喜歡,在我的理解中,即使沒有文化,也要有正能量。知識量再大也不能溫暖人心,可是,正能量多起來卻可以把冷卻的心溫暖的融化掉,這是一種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在“美德大考驗”里,有些選手沒有通過“美德大考驗”,卻靠自己真心的懺悔和積累的國學知識, 以及口齒清晰的表達能力贏得了老師們的心。可有一些選手通過了“美德大考驗”卻因為表達能力不好,而且又沒有使用一些國學知識,這個問題讓評委老師們起了爭議。
我感覺不管怎樣,只要做好自己,認真回答問題,保持自然狀態就好,就像我們平常考試一樣。
以后,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美德好少年,學習國學中的知識,弘揚國學璀璨耀眼的文化。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5
一粒種子,叫做國學經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讓經典誦讀永駐心間;有一條潺潺的溪流,叫做中華美德,讓它滋潤、澆灌著心田,讓中華美德伴隨身邊;有一盞燈,叫做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提著它走過漫漫人生,讓知識在現實中靈活運用,給予你莫大的力量!
誦讀經典
詩人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說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蕭掄謂說過:“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這些詩句就足以證明讀書的重要性,經典誦讀巨大的影響力!
《國學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熟讀、熟背很多的古詩詞,朗朗上口、滔滔不絕,這種境界讓我心中震撼無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呀,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孕育了底蘊深厚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鑄就了經久不衰的藝術瑰寶,猶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鮮花,散發著馥郁的芬芳。到剛勁端莊的方塊字里,感受《水滸》《三國》的英雄豪氣;到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在外婆的歌謠里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女媧、大禹的故事縈繞耳畔。那一曲曲動人心弦的詩詞,會給予我們美好的藝術享受;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給予我們無限的知識,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今后,我要向《國學小名士》中的同學學習,廣泛誦讀經典,牢記于心,我要誦讀國學經典,走進古詩詞的世界里,去感受詩人樸質、真切的情思; 徜徉古詩詞的長河中,去感受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讓經典誦讀永駐心間!
傳承美德
中華美德到底是什么?這個疑惑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觀看了《國學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終于有了答案。
古語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中華之美德——它陶冶人的愛國情操,樹立愛國愛民的遠大志向;它讓人孝順父母,對其充滿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盡自己的全力幫助別人,不圖任何回報……而對于我們青少年,中華美德并沒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個人的修養、品德。
從小生活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進屋要先敲門、吃飯要禮讓、要盡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優良美德我都沒有養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從現在起,我要改掉壞習慣,力爭做一個中華美德的傳承者!今天,中華美德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的手中,將由我們焊接,要靠我們傳承,我定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 讓中華美德伴隨身邊,伴我成長!
知行合一 學以致用
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學而不思則罔 死而不學則殆”;“業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毀于隨”。學會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努力實踐。
人生猶如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的一葉扁舟,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好比那揚起的風帆,幫助你繼續探索、繼續前行;人生仿佛那長長的道路,坑坑洼洼,坎坎坷坷,崎嶇不平,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好似那導航的明燈,為你指明人生的正軌;人生仿佛一片茂盛的大花園,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宛如那綻放的鮮花、翠色欲滴的小草、高大挺拔的大樹,零零星星地點綴著花園,但卻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和光彩!
為此,我有了新的打算和計劃:每次學習了新的知識后,要多練習,做到舉一反三、靈學活用、扎扎實實,在學習生活中穩扎穩打,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知識在現實中靈活運用,讓我受益匪淺,給予我莫大的力量!
我堅信: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奔跑,便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反而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成長為一名知識豐富、道德高尚、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6
歷史是美好的,歷史是偉大的,知識好比是大海,學習就是一面小小的帆船,而歷史,就是船上的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國學小名士》充分的讓學生們展現了自己的歷史才華,更讓我們,對歷史有了一份了解。
看完《國學小名士》總決賽后,我深有感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短短十六字的口號讓我們對國學更有了一份新的認識,來自中國各地的選手們躍躍欲試,經過一輪輪的選拔,選出了十二位能書善畫的小名士,來參加最后的總決賽。比賽中,大家不相上下,比賽結束,大家互相照顧,這才是一種最美的人品,一份最好的美德。
第一輪,我愛記詩詞,根據大屏幕上出現關鍵字,背誦帶有這些字的古文詩詞,大家不相上下,比賽越來越激烈,一連過了好幾十輪,仍未分出勝負,我真為大家的詩詞儲備量感到震驚,隨著比賽的輪數越來越多,選手重復頻出,我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總算,比賽結束了,剩余的六位同學繼續參加下一輪比賽,我的心平靜了下來,想想那些哥哥姐姐對國學的喜愛和認真,我不禁暗暗佩服起他們來。
到了第二輪,賽場上越來越緊張,第二輪的比賽是舞文弄墨,比賽中選手根據提示答題,知道答案便可按下答題器,獲得答題機會的選手,即可用毛筆寫下答案。在這一關中,大家認真聽題、看題,個個都躍躍欲試,用毛筆寫字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第二關過后,場上只剩下四位小名士,在場的觀眾和我都緊張起來。
第三輪是棋逢對手,這個環節每兩人一組,兩人通過答題,與下五子棋相結合,直到五顆五子棋兩連成一條直線,則贏。場上,大家淡定的答題,一點兒也不焦躁,沉著冷靜,而我倒替選手緊張起來,這一輪比賽終于結束了,場上只剩下劉康寧、謝奕晨兩位選手準備進入冠軍爭奪戰,我真替她們高興。
總算到了冠軍爭奪戰:楹聯對決。本關中,根據所提供的上聯,兩位選手分別對出下聯,三局兩勝者即為冠軍。選手們躍躍欲試,更是這輪比拼,讓我知道了寫對聯的很多習俗,比如說要對仗,還有上聯的最后一個字往往都是仄聲,所以,下聯就必須是平聲,經過這一輪的緊張對決,最后劉康寧奪冠。
小時候,詩詞是我們最不愿意接受的東西,國學更是我們不懂的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出:“我們愛詩詞!我們愛國學!因為它們,是祖國的精華!”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7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視類經典誦讀大賽——《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從17市挑選出20個優秀選手,他們不僅不僅在國學上苦苦學習,還參加、組織過許多公益活動,他們當中,有人獲得了20__年感動淄博年度人物,有人曾經去過敬老院去幫助老人,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這個比賽分三個環節,第一個是我愛記詩詞,對弈中華古詩詞。在題中,會指定1-2個字,要打出哈有這個字的詩詞。選手們個個倒背如流。就像是有準備一樣。
第二個環節是名家對對碰,有身著古裝的小朋友出題,提問了一些古代的成語和嘗試,選手們對答如流,有些我好歹能答出幾個,有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個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是比賽的重要環節,這就可以真實的顯示出選手平常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與人為善。有些,我有的時候還可以,而有些我確是做不到。
最終,濰坊選手劉康寧成功奪冠,他的國學知識,和他的中國傳統美德值得我們敬佩。
國學小名士觀后心得總結 篇8
涼風吹起書頁,在清風吹拂中我想起了高爾基的說過的一句話:“走正直誠信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句令人深省的名言,剛好與那一期《國學小名士》的考驗主題相吻合。
在“美德大考驗”的環節中,四位選手依次進入一個密閉的房間里進行考試。在房間里與欄目組提前準備好的“托兒”一起考試。在考試期間,監考老師在兩位考生不經意間離開房間,以此來考驗選手們的誠信度。第一位選手在“托兒”窺探答案時將試卷輕輕向“托兒”的方向挪了挪,“托兒”便輕而易舉地抄到了答案;第二位選手是我最欽佩的一個,不論那個“托兒”怎樣軟磨硬泡,他紋絲不動,依舊專心致志的答著題目,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第三位選手在“托兒”的“糖衣攻擊”下居然在考試前因為膽小而離開了考場,這樣無法做出評判;第四位選手是最值得批評的一位,在考試期間她不但沒有認真答題,還與那個“托兒”有說有笑的商量起了答案,完全忽略了考試期間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紀律。這四位選手都是在普普通通的考場上做出了不經意的動作,他們之所以不經意,是因為早已形成了習慣,可是他們之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距呢?難道不是因為誠信的問題嗎?
說到了誠信,我不得不提起一件我不想面對的事情——那天我在翻閱小學時的作文集,偶然看見了我“寫”的那篇文章,這使我的思緒飄到了六年級的時候:臨近小學畢業前夕,大家都在緊張的準備畢業考試,我也是這樣。可是在這個時候,老師說讓我們每個人寫一篇自己最拿手的文章,選出好的來發表在作文集上面。當時我心想:學習時間這么緊張,哪里有空寫這么一篇沒有太大作用的文章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抄一篇算了,這樣既節省了學習時間,又能夠在小學的歷史上留下光輝而有燦爛的一頁!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作文真的刊登在了作文集上面,我歡呼雀躍,身邊的同學們都在贊揚我的文采好,我心里頓時洋溢著滿滿的幸福和滿足感,這就是我想要的啊!升入初中后的一天,有一個朋友突然對我說:“我好像在一本中考滿分作文上面看到了你作文集上的那一篇文章,你不會是抄的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怎么會呢?”我當時好像真的把那篇文章當成了自己筆下的成果。可是過去了很久以后,我一想:這本來就不是我的啊!我為什么要拿本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得來的贊美而去滿足呢?這件事令我后悔了許久,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做過這種事情。
由《國學小名士》的考試中引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考試互相傳送答案在同學們看來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有一次考試,我的后桌與離他很遠的一個同學傳紙條,只見那個紙團在空中劃過了一個“優美”的拋物線到達了那個需求者的手中,當那個同學欣喜地抄著答案的時候,他是否還記的誠信是什么呢?
因為誠信而鬧出的問題有很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為了博取妃子褒姒的一笑而戲弄了諸侯,最后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小時候聽過的童話《狼來了》中的小孩因為撒謊而致使自己的小羊被吃掉了……
而講誠信的人也有很多:北京的一家彩票店中,有一位彩民中了533萬的大獎,店主在第一時間給這位彩民撥打電話,并把中獎彩票親手交給了彩民;還有商鞅的“立木為信” ……這不都是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嗎?
誠信,“言”和“成”組成了“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承諾的事情就得完成,這是一種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組成了“信”,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也是對他人、對自己、對社會的一種心靈依賴。誠信,是做人的一種閃光品質,它是做人的根本,能夠使你傲骨永存!誠信使人們升起心中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溫暖他人!
天使用誠信作為繃帶,醫好了飛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謊言如果被揭穿,他的魔杖會失靈。誠信不可拋,它是法寶!
身披一襲燦爛,心系一份執著,帶著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