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通用9篇)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1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于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游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游稱之為“游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后,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為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后,各自都“碩果累累”,忙著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游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云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眾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杰。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云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
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炫轉星宿搖,花蔓斗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愿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為你作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為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2
轉眼間又到了端午節,大街上響起了兒童們的歌謠聲:“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今天,我和我母親來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訴我說:“傳說曾經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包粽子了!”母親叫了一聲。外婆趕緊帶我走進了廚房,我看到地上擺著蘆葉、肉、米粒等材料,母親已經有模有樣的包起來了,外婆也開始教我包粽子了:“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就好了。”外婆繪聲繪色地邊說邊給我演示。我也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錯過某個細節。聽完,我也認認真真地做了起來。我第一個粽子剛放米粒的時候,下面漏了一條縫。第二個粽子剛綁線時炸了開來米粒撒了一地。母親瞪了我一眼,對我說:“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不久之后,種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說:“快燒吧,為了吃粽子,我早飯還沒吃呢!”不久之后終于好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燙燙!”趕緊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夾道房間,吹著空調,開著風扇,粽子很快涼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粽子,輕輕地咬了一口,味道有點咸,粘在嘴里,很有韌性,慢慢咽下去,感覺棒極了。接著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個
真希望下次端午節來得快一些。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3
傳統端午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當到了端午時節,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傳統端午佳節也是我最愛的節日:好吃的粽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著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還有雄黃酒、小香囊¨¨¨粽子是傳統端午佳節的象征,嘉興的五芳齋馳名中外,肉粽味道咸鮮、豆沙粽子甘甜不膩,還有好吃的火腿粽子。我的外婆在傳統端午佳節時還會做幾只粽子給我吃,外婆先把豬肉切成大約五厘米的細條,用醬油、米酒浸泡一夜,糯米則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包粽子的時候,外婆先把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之后,就是煮粽子了。1小時后香噴噴的談氏粽子就完成了,那味道真是令人難忘。
賽龍舟真熱鬧,所有人都跑去南湖邊看龍舟賽,萬人空巷。只見在遠遠的湖對岸有一排龍舟,龍舟中站著幾個大漢,他么正活動著身軀,準備著馬上要開始的比賽。裁判一聲哨聲,幾十條龍舟一起進發,每一個選手都努力的劃著,和著那鼓手的鼓點,努力的劃著。那鼓手也認真的敲著鼓,鼓聲就像雷鳴一樣,震耳欲聾。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就像幾條巨龍在水上掠行。漸漸地那條插著白旗的龍舟在眾龍舟中脫穎而出沖在了最前面。岸邊也有許多人在為他搖旗吶喊。正當大家都在為“白龍”的優勢呼喊的時候,“藍龍”沖了上來。它“吼聲”更響,氣勢更足。“藍龍”上的勇士也更有精神頭。“藍龍”慢慢超了上來,但“白龍”不愿那么輕易地被趕超,鼓手更用力的擊起了鼓,勇士們也更賣力的劃龍舟。“白龍”的支持者又振奮了起來,搖旗吶喊。這一次的龍舟賽,不到最后一刻是決不出誰是最后的贏家。最后“藍龍”最先奪標,沖過了終點,“白龍”的支持者頓時泄了氣。其實輸贏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看賽龍舟中的快樂心情。
傳統端午佳節給我們帶來了那么多歡樂,我們也要了解一下傳統端午佳節的由來。傳統端午佳節的來歷,有紀念屈原、紀念曹娥、紀念伍子胥等幾種說法。紀念屈原是最多的說法。據說,愛國詩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人們每逢五月初五投五色絲粽子,以驅蛟龍。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在我的記憶里,這傳統端午佳節就是傳統端午佳節,快樂而有趣。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4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為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粽跟涼粽。在母親的潛意識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為粽子的清香跟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后,決心救人民于危難之中。于是,他乘一葉扁舟,踏著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為國的那座圣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回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為后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著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著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著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著中華大地,成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跟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跟,處處跟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為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么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筑屋而棲,于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于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著品嘗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粽,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么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避免屈原悲劇再次上演,同時好好過端午佳節,靜靜懷念屈大夫,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5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是一個有味道的節日。它帶著淡淡的草藥味,飄著清甜的粽子香。
當姥姥把新鮮的菖蒲、艾草掛在大門上時,我就知道,哦,原來是端午節到了呀!我問姥姥:“為什么要掛這些呢?”姥姥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把這些草藥掛在門上,可以驅蟲避邪,乞求平安的。”
每當端午時節,重慶大街小巷的集市都格外熱鬧。賣草藥的攤子一家挨著一家。竹筐里的草藥堆得又高又滿,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子新鮮勁。它們帶著泥土的氣息,發出淡淡的清香,綠得仿佛能擰出汁來。姥姥說,在露水沒干,太陽還沒出來之前采摘的草藥是最靈驗的。用來熬水洗澡的話,小孩子不生病,不長痱子。農民們說,今天的百草皆是藥,好得很呢。這一天,人們都拎著各色的草藥回家,空氣中都飄著淡淡的草藥香。(原創投稿)
城市里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新奇的,這些草藥對我來說,就像寶貝一般。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種草,長著爬山虎般的葉子,有著細細彎彎的觸角,上面還掛著一串串青色的小花椒,仿佛一串串的小鈴鐺。我一開始的時候并不認識,總是說:“姥姥,這個花椒給我玩吧?”姥姥笑著說:“哪里是花椒呢?這叫“貓抓刺”。藤上有很多小刺,可要小心,不然會扎到手。”草藥熬好的水是淡黃的。用草藥水洗澡之后,皮膚感覺有點滑滑的,很舒服。每次洗的時候我都特別高興,也很虔誠,因為我相信它會讓我不生病,免去了打針、吃藥的煩惱。
端午節的另一個味兒是粽子香。每一個粽子都是一個脆綠的小蓮蓬。剝開綠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露了出來,清新的香味飄了出來。蘸一點白糖放到嘴里,美味瞬間在舌尖蔓延開來,又清又甜。
端午的時候,小區前擺了一個粽子攤,做新鮮的粽子。每天放學經過時,我都要看上半天。翠綠的粽子葉,雪白的圓糥米,金黃的咸蛋黃,紫紅的大棗。包粽子時,他們先取二、三片葉子卷成一個蛋卷的模樣,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放個蛋黃,或是夾幾個棗,或是什么都不放。最后用棉線麻利地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每次我都會看得入迷,總是忍不住吞幾口口水,想著煮好了的粽子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味道呀!
很可惜,都市里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少了幾分熱鬧。我一直想嘗嘗雄黃酒,從來都沒有機會。大人們也沒有在我的額頭上點過“王”字。因此,端午節的草藥和粽子就成了我記憶里最美的味道,清清的、淡淡的、甜甜的、久久的味道。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6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于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后,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著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著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術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術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后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術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術。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重大節日。屈原見國家走向滅亡了,不想被敵人無俘虜,所以跳河自盡。后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尸體不被魚吃掉,就往河里丟竹筒飯,后來,又成了粽子;為了把魚趕走不讓它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人們賽龍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家家戶戶就會包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還會讓孩子洗艾澡,是為了去濕氣,不讓孩子們容易生病。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一下樓,原來是姥姥在蒸粽子。我和哥哥偷了五個,然后就去“賽龍舟”了。
一到海邊,早已有選手在等候,我和哥哥也體驗了一場“龍舟”賽。首先每個人先找來一個泡沫艇,然后去有水流的地方,然后拿一根船槳,接著坐到艇上,用人的重量和船槳來掌握方向,以此類推,多找一些泡沫艇,新和以和小伙伴們去賽“龍舟”了。三、二、一,開始!我和哥哥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三兩下就打敗了他們,然后我們去領獎時,發現,獎品竟然是粽子。
傍晚,姥姥煮了一大鍋艾葉水,讓我和哥哥洗澡洗頭。艾葉水倒出來,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我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味,然后就跳進桶里泡澡了。泡澡起來,我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清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有益的習俗呢。
晚上,媽媽叫我給大家背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我大聲背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8
“五月初五,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家家戶戶笑哈哈,龍舟下水喜洋洋。”我的家鄉在江西全南,每當端午節時,每家每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插上艾葉,在家里包粽子,吃粽子,看賽龍舟,可熱鬧了!
在端午節那天,媽媽早早地把我叫起了床說:“小鼠妞,快起來包粽子啦!有肉粽,豆沙粽,花生粽,糯米粽都在等著你呦!”我聽到媽媽說的這些粽子,小嘴巴饞得不得了,我連忙跑過去,開始包了起來,媽媽先教我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再把你喜歡的餡放進去,我選擇了肉,接著把粽子捏成一個三角形快要綁繩子時,我一個不小心沒捏住,粽子像一個個調皮的弟弟妹妹一個勁地跳了出來。我很生氣地說:“哼,我不包了,這是老天不讓我包啊!”正在我要抱怨時,媽媽走來說:“好啦,好啦,不要生氣了,再來一次好吧!”我聽了媽媽的話,又有了信心。我再嘗試了一次,還是按照媽媽前面教我的方法,到了綁粽子的時候,我發現桌子上有許多顏色的繩子,我就問媽媽,媽媽說:“你是包的什么餡,就用什么顏色的繩子綁粽子。”我明白了,要用紅色,我包好了一個粽子,我開心極了,我接著包,過了一會兒,媽媽把我們包的粽子拿去蒸了,蒸了半個小時,廚房里傳來了一陣香味,我連叫媽媽去看,媽媽說:“還要蒸15分鐘。”我又等了15分鐘,蒸完了以后。我立刻拿了粽子吃了起來,“啊!好燙呀!”媽媽說:“心急吃不了熱粽子!”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在我吃粽子的時候,從河邊傳來了擊鼓聲,我打開窗戶一看,原來是他們在賽龍舟呀!我連忙拉著媽媽下去看,他們分成了5隊,紅隊,粉隊,藍隊,黃隊,綠隊,每隊都有十二人,其中有一個人在龍頭的前面擊鼓,一人在龍尾指揮,裁判叔叔說了一聲“開始!”,每支隊伍都喊著“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圍觀的都在喊著“加油,加油,加油!”我也跟著一起喊,最后黃隊獲得了勝利。
啊!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還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這一天真令我難忘啊!
初中生端午節心得體會作文800字 篇9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那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扔在汨羅江里,為了防止屈原的身體被侵蝕,另外,人們在河上賽龍舟,各式各樣的活動,分外的熱鬧。
今年的端午節也是不例外,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迎接端午節的到來。我們家呢,奶奶早早地起床,收拾了一番,便到河邊去打仍沾有露水的艾葉,我也瞎湊合,幫忙燒水,等奶奶打好了一大捆的艾葉回來,便直接放到熱騰騰的水里,繼續燒,等著燒開,艾葉的香味在水蒸汽的氤氳下,散開了,滿屋子淡淡的清香,甚是舒爽。
就這樣,艾葉出鍋了,晾了片刻,奶奶便開始修剪艾葉頂端折斷口,修剪完畢,終于開始包粽子了,我在一邊看著,奶奶挑選四片艾葉,兩片墊底,兩片加固,雙手將它們圈成圓錐形,一手捏著,一手去舀事先準備好的糯米,再加一顆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手抖一抖,讓米分布均勻,用多出的艾葉蓋住,包緊,一個粽子就這么包好了。我在一邊看的手癢癢,也想試試,奶奶欣慰地笑了:“難得你有這樣的心啊,現在會包粽子的人越來越少了,都買現成的,哪有自己包的好吃啊。”說著,奶奶便教我如何選取艾葉,如何包扎,手勁使多大,不包不知道,包好一個粽子學問多著呢!
粽子包好了便可以下鍋了,經過兩個多小時,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嘗一口,黏而不膩,甚是爽口。每年端午,“倔強”的奶奶都會親自包粽子,爸媽怕她麻煩,讓直接去超市買,奶奶一直都不愿意,在她眼里,這是一個傳統,傳統怎可丟棄?
在過去,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舉辦活動,包粽子,賽龍舟等等,一起來歡度傳統節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似乎都慢慢開始淡忘傳統,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機械生產越來越普遍,包粽子也變的機械化,越來越少的人親自包粽子,都直接去超市里買現成的,似乎已經忘記了包粽子本身的意義。包粽子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這背后,值得我們去思考。
現在,韓國把端午節列為自己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人憤恨同時,也應該思考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傳統是財富,我們應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虔誠地繼承和發揚。
每年端午節,我都只吃奶奶親手包的粽子,它有一種別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