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教學能手評選大賽觀摩心得
xx年5月7日,學校領導鑒于我是新上任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特意給了我一個增長見識的學習機會:派我去德州參加山東省第六屆歷史學科教學能手評選大賽觀摩學習。接到通知我的心里充滿了感激,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栽培,我一定好好地學習優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優點,并吸取別人的優秀教學經驗來充實自己,力爭把這些好的東西都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作中來,以期達到能夠提高自身能力和學生學習成績的目標。
一、通過觀摩了參加本次比賽的數名優秀教師的精彩課堂教學,我獲益匪淺。現將幾點自己認為優秀的地方列出來,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前輩教師們批評指正。
首先,參加比賽的教師本身的基本素質普遍極高,學案課件的設計科學、合理、實用,在目標的制定上也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結合,目標教學貫徹課堂始終,達成度較高。而且參加比賽的教師在課堂上個個教態自然、語言隨和、親和力強,與學生的關系十分融洽,課堂氣氛十分和諧。比如第一位說課的陳靜老師,在課前與學生們做了充分的交流,和藹可親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課堂上老師們收發自如,特別是在組織學生討論相關問題的環節方面,體現了較強的課堂組織與駕馭能力,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激發,課堂上學生學習與合作氛圍較濃,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而且動得有序而不亂。
其次,“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現代課堂教學理念體現得較為充分。本次參評的19節課,沒有一節是“一言堂”,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始終貫穿著學為主體的課改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穿插小組內的合作與小組間的競爭。執教老師通過設計難度遞升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入討論與交流,并通過給小組賦分評比優勝組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小組間的相互競爭。特別是濟南外國語學校的侯淼老師在這一方面很值得我學習,她講解《難忘九一八》的過程中,對于西安事變各方的態度要求學生分角色飾演并大膽闡發自己對于自己所飾演的覺得態度,有一個學生飾演何應欽,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時超出老師的想象,思想極度開闊,且思路正確,贏得了老師們的贊賞和好評。所有參賽的教師都制作了精美的電腦課件,生動直觀,真正起到了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而且在課堂上對現代教學手段使用之熟練讓我贊嘆不已。
再次,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方面,都注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環節設計有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出與突破。授課過程中講究學以致用,體現學史明智、服務于現實的理念,拓展提升到位,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與今天的現實結合起來,培養并提高了學生的歷史應用能力。其中有一位老師,講解《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一課,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意拿去了本課中提到的從西域傳入中原的物種,如:石榴、核桃、葡萄。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把這些物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性高而且回答問題準確率高的同學,由此極大的鼓勵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課堂效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這一方面還有陳靜老師表現得極佳,她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金字塔,把學生分成紅藍兩隊,按學生表現看哪個隊的學生能率先達到金字塔的頂端,由此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極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而且對于課堂中得重難點問題教師講得較為透徹,先學后講,把講融入到教師對學生的檢查和學生的展示活動中。
第四:深入挖掘教材,不拘泥于課本。每一位老師都能夠從深層次的地方發掘課本知識。他們挖掘教材知識的深度之深令我感嘆,他們自身具有的豐富的歷史內涵也讓我由衷地佩服,所有參賽教師對教材的分析挖掘深入細致,材料補充豐富,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第五:注重當堂檢查學生識記情況,并配有隨堂練習。每一位教師都在課件的最后設置了隨堂練習,不僅充實課堂內容,而且還可以用來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把握程度
二、作為新任教師,我覺得每個老師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這我班門弄斧地簡單的就一節我自己覺得優秀的課進行簡單的介紹。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就是第一位講課的陳靜老師,她的身上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她語氣溫柔,態度和藹,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其次,她自身對于本學科的修養極高,對課本挖掘的深度極深。再次:講課條理清晰、連貫,她所講的是七年級上冊第12課《大一統的漢朝》,她把全文分為三部分:第一是廢墟篇,第二是思變篇,第三是鼎盛篇。按照這個順序有條理的講解整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