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班班通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班班通”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的極大的改變,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顏色、聲音、動作時空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因為它充分滿足了學生眼睛和耳朵的感官需求,兼顧了學生學習參與行為,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勿用置疑,利用課件憑借“班班通”模式教學,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形成信息空間,改變了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信息方面的傳授方式,同時改變了交流方法以及教師備課、學生自習等方面受到的限制。
“班班通”把現代化的信息教育技術與學校教育、及學科教學有機的整合,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效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學校在開學初及教研活動中多次對教師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及交流活動如集體培訓、分散練習、年輕技術熟練的教師帶老教師等。通過學習培訓、相互交流,使全體教師認識了‘班班通’設備系統;知曉了遠程教育各資源的類型及來源;讓每位教師熟練掌握、會獨立操作基于‘班班通’建構下各資源如何使用。掃除了教師用“班班通”設備運用遠教資源的技術障礙。
為了真正發揮“班班通“實效,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班班通”,對應用情況定期進行檢查,鼓勵教師多用、用好“班班通”。經過近一月的運行,如今,通過引導和嘗試使用,教師逐漸認識到使用的好處,嘗到應用的甜頭,從而從強迫使用到自覺使用,從不習慣到離不了。語文課上,學生可以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欣賞到老師搜集的課文背景材料、圖片、課文朗讀、解說及疑難解析等內容;數學課上,抽象的理論已變成形象的畫面,枯燥的'知識已轉化為豐富多彩、賞心而悅目的立體動態圖象,帶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體驗。現在教師均能自覺使用課件或網絡資源備課、上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自覺學習和自我發展意識明顯增強,人人會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較大提升,課堂教學面貌有了很大改變,整個學校教學呈現出一種新氣象。
目前,我校教師利用“班班通”使用網絡資源已斐然成風,許多教師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施展,技術嫻熟、脫穎而出,如危紅燦、馬永貴、李瑞花、牛麗霞等,就是五十多歲的王煥英、王桂芳老師也不甘落后,經常虛心向年輕教師問這問那,甚至讓年輕教師手把手的教她們如何使用。課堂教學也基本上告別了“粉塵”,增添了色彩,增大了容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增濃,學習效果得以提高。
在享受這些設備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在使用中也產生了很多困惑。
目前,我們學校教師對多媒體基本操作技能能夠掌握,但還有待加強訓練;教師配備的筆記本電腦還沒到位,學校可供教師備課、制作課件的電腦太少;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教師及網絡管理人員,“班班通”設備管理兼職人員有時既要上課,又要幫其他老師調試機器無法應對。另外教學中,不知屏幕還是主機愛出故障,致使教學無法進行。有時開機都要開很多次。
使用課件輔助教學時,由于多數課件是從網上下載的,和自己的教學設計不是很吻合,用起來也不是得心應手。因此,就需要我自己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設計、去改動它;就覺得自己精力不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我一直思考的。
這些都是班班通工程實施的瓶頸,也是下一階段應該解決的問題。
總之,實施“班班通”是促進我校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圍繞“班班通”校園信息化平臺,不斷推進信息化應用水平,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用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真正使后下牛小學成為一顆璀燦耀眼的明珠。
班班通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我們學校添置了多媒體設備,使每個教室都能實現上網、演示課件和進行視頻節目的播放,真正實現了“班班通”。教學環境的改善,教學手段的更新,沖擊著教師的傳統觀念,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法,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班班通”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顏色、聲音、動作時空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因為它充分滿足了學生眼睛和耳朵的感官需求,兼顧了學生學習參與行為,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勿用置疑,利用課件憑借“班班通”模式教學,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形成信息空間,改變了傳統教學手段在教學信息方面的傳授方式,同時改變了交流方法以及教師備課、學生自習等方面受到的限制。
一、豐富了教育教學途徑
我們教室的每臺超大彩電既是電腦的另一個顯示屏,又相互聯通校園網和互聯網。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我們想方設法挖掘這些設備的潛在功能,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
第一,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播放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卡通英語教學VcD,一方面豐富了學生單調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一些簡單的英語會話,培養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可播放兒童喜聞樂見的音樂節目或動畫節目,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特別是當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第二,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有了多媒體,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有選擇地播放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片。
二、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手段
第一,改變了教師的備課方式。
“班班通”的實施,促使教師“換筆”,從原來的手寫走向鍵盤輸入,從純本文方式實現超文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教師備課資源的共享。教師可以通過學校的電子備課系統進行備課,進行課件的設計和制作,當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中進行備課和制作課件,在局域網內通過網上鄰居上傳下載信息。在家中,將自己的教案、課件等直接上傳到學校網站的交流論壇欄目,一方面供自己調用,還可供互聯網上的其他同仁共享。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是通過搜索引擎,直接從互聯網上檢索自己教育教學上所需要的教案、課件或論文等各種有用資源,再進一步加工整理,為我所用。
第二,改變了教師的上課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使教學活動集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過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利用配套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可以全方位地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在潛力,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同時優化教學過程,幫助拓寬加厚學生的認知基礎,并形成遷移、創造和實踐能力。對于教學中出現重點難點時,更可利用課件形象、直觀的效果,展示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畫面展示達到以往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如學生答題后,教師點擊按鈕,大屏幕會出現各種鼓勵性的語言或動作,若學生答錯了,電腦還會出現“你準行,請再試一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倍增。
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讓網絡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網絡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改變著人的學習方式,對網絡知識的掌握,能否快速正確有效地通過網絡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成為衡量現代人信息素養的一個重要標志。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發展一瀉千里的同時,不免泥沙俱下,不可否認,網上海量有益信息中夾雜著不少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由于網絡而造成負面影響的實例不時地出現在各類媒體。如何正確地對待網絡,如何使引導學生健康上網責無旁貸地落到了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肩上。通過“班班通”設備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討論上網的利與弊,讓學生健康上網。
總之,“班班通”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班班通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迅猛發展,班班通逐步普及實施。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要推進語文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素質,就需要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進行整合。班班通的實施不但提高了語文教學和學習的效率,同時對語文教學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根據我近幾年使用多媒體的工作經驗總結,班班通實施后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隨著課改的深入進行,如何推進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素質,早已擺在日常的教學工作議事日程上。由于網絡的普及,信息技術在不斷的發展,信息技術課也是學生們喜歡上的課程之一。如何利用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的心理為語文課堂教學服務,也是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研究的課題。信息技術在產生發展的同時也與教育教學接下了淵源,它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也成為現代教育的熱點。整合即一個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協調、相互滲透,使系統內各要素發揮最大效益。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以這知識的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以實現高效課堂,發揮最佳效益。班班通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教學手段,將給傳統教育帶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
班班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①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體現教學的個體化和因材施教。
②還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彌補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之間教學條件的差異。
③為教師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④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改善教學管理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提供豐富的課外讀物,開闊學生的視野。
通過近年來的使用多媒體的實踐證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班班通技術,可以為學生打開一個充滿活力的語文世界,增強教與學的主動性,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能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下面我就這方面淺作以下論述。
一、“班班通“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具體化。
在語文課本中有些知識是抽象的,學生很難理解,單從課本內容理解,學生好像摸不著頭腦,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去輔助教學,那么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因為多媒體課件在輔助教學方面有著其他教具所不能比擬的優越性,他突破了傳統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束縛,使教學活動更生動、更形象。如教學《長城》一文時,學生對這一工程的“雄偉”與“巧妙”體會不深,對我國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的感受也很膚淺,我用屏幕出示了長城的遠景圖,近景圖包括條石、方磚、垛口、了望口、射口。學生通過欣賞著形象逼真的圖片,從長城遠景圖片等能很深地體會到這一工程的“雄偉”,從長城的結構能深深地體會到工程的巧妙。學生這時會情不自禁地贊嘆我國人古代勞動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二、“班班通”可以促進了師生的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遠程教學系統,可以讓學生在網上完成作業,而教師在網上批改作業。同學們也可以通過網站閱讀其他同學的文章。提高了教師批改作業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經常讓學生把自己寫得比較成功的文章發到我的郵箱里,利用休息時間幫他們修改并作出客觀的評價,然后,通過班班通設備,讓大家一起閱讀。給了學生展示與交流的平臺,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也可以從別人的文章中學到不少東西,了解其他人的寫作經驗和感受。不僅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快提高,還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創作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