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師的心得體會怎么做(精選3篇)
做老師的心得體會怎么做 篇1
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
通過網絡學習,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從古止今但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于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于有一種精神。
二、教師要尊重幼兒,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
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后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當孩子們盡情地流露他們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們讓他們互融這種本性,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們感染社會惡習。讓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
三、教師要會寬容孩子
如果說,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這是針對幼兒認識的不穩定而言。允許幼兒的認識反復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
寬容,還應為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指出實實在在的。讓幼兒“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提高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在與幼兒一起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助,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少一點責難、懲罰!這樣會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美好。
四、教師要學做會反思
應該說,反思對于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思考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有本質性的提高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作為骨干教師首先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并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二次學習。教師的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更靈活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反思中不斷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長。
五、要做終身學習型教師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并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做老師的心得體會怎么做 篇2
最近我拜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老師——我的生本教育實踐之路》,讓我特別感動的是荊老師對教育教學的那份執著和對學生的那份愛。他說:人生有兩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第二,快樂有大家分享。人的意義在于活的有價值,有價值并不在于擁有多少金錢和榮譽,而是要讓別人生活得更有價值!
一轉眼,我的教師生涯已有20載。有時我很懷疑:這是真的嗎?想想那個青澀的我踏上講臺好像就在昨天。20xx年不長,它只是人生的一個段落;20xx年也不短,比我任教班級學生的年齡都大。仔細數來,20xx年的教學歷程中,大約有20xx年我一直在擔任班主任工作。自從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更是深深的感受到:當一名教師不容易,當一名班主任更不容易。這些年來,我清楚地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繁忙的、更是具有挑戰性的。學生每天的學習要班主任關心,班級的紀律要班主任費心,就連班里的衛生也要班主任操心,每天下來,我經常是筋疲力盡,身心疲憊。還有,現在教師不但要忙于各種各樣的工作:備課,上課等等,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名目繁多的檢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做教師的幸福感驟減。
當我讀完《幸福地做老師》一書之后,思考了很多。我想,我們很多人往往是在人生的路上,在行走途中,錯誤地把行走當做目的,而忽略了觀賞沿途的風景,造成人生的遺憾。荊志強老師書中的一句話“如果你把學生當作魔鬼,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學生當作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讓我終于找到了答案:自尊、自信、自強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源泉,只有老師自己感覺到幸福,才能讓學生幸福。而我,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如果我們每天都心存報怨,心懷厭煩,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們的眼睛里都會看不順眼,一切工作都會顯得了無生趣、索然無味。而當我們把教書育人變成一種事業而非職業的時候,即使疲憊寫在臉上,我們也會感覺到幸福如午后的陽光懶散而寧靜。只要帶著愛心走進課堂,那么再調皮的學生也會是可愛的;只要帶著快樂走進課堂,那么再枯燥的課堂也會變得快樂。
細細想來我們做教師還是非常幸福和快樂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會讓我們有很多的驚喜,幸福無處不在:當迎面聽到無數聲“老師好”時,當教師節來臨時收到學生無數的祝福時,當我的課堂上所有學生都在認真研究問題時,當我們批評過的學生不記恨還主動給我們打招呼時……,難道不讓我們覺得幸福嗎?只要能帶著一顆愛心去觀察,幸福其實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其實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自己要能守住心靈的寧靜,有樂于奉獻之精神;對學生有著大愛和寬容之心;要熱愛這份教育事業,對社會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因為有愛,我們才深深的感動;因為有愛,我們才不懈的追求;因為有愛,我們才無比的幸福。任何一項創造都是需要代價的,教師的幸福人生需要我們用幸勤的汗水與淚水來滋潤,當一切成為往事的時候,倘若我們能夠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過的每一位學生的笑臉,那才是教師幸福的最高境界!
做老師的心得體會怎么做 篇3
讀了荊志強老師的《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我也對他的思想入迷了,也給我帶來了教學的春天。我國當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創始人郭思樂對荊老師中肯的評價,這也說出了我的心聲。
記得以前最頭疼的事是遇到調皮,違反課堂紀律,偏執的學生。自己的想法是做思想工作,還有從老教師那習得的經驗是吵,吵完了再哄。自己本來都不會吵人,也得拿出架子,裝著發怒的樣子去吵學生。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你越說他就越不聽你的。自己還時常委屈,感覺我自己也全心全意投入了,付出了。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期待的那樣好好學習,但收獲并不大,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是教過的一個學生。我上課時講到0.88....循環時,我重復念了幾遍,那學生竟然答應。我當時都氣炸了,我作為老師的尊嚴一掃而空,我摸著良心說善待我的每一位學生,無論好壞,但是他卻如此對我。我有點想不開了,精神有點抑郁。老頭暈還跑去安陽看病,跟醫生說我不能看學生,一進教室就頭暈,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大的困境。
自己以前也經常嘗試各種讓學生學習快樂的方法,但由于沒有科學的理論做指導,并不成功。荊老師“生本教育”中具體闡述了開展生本課堂的方法,思想,為我注入了科學的理念,我也不在為那些淘氣包犯愁了。其中介紹了一個方法,拍學生的馬屁——好感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立場說話,研究學生關心什么,喜歡什么,讓學生上了賊船下不來。尋找與學生們的共同語言,盡量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答成一致,面帶微笑進課堂。但是自從我讀了《幸福地做教師》這本書之后,我就開始對自我進行反思了。時常念起荊老師的那句話:給學生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欣賞的動作,一句贊賞的話語,給學生一份關懷,一次肯定,一種信任。新學期開始我告訴學生我喜歡花草樹木,并給班里買了幾盆花。我讓學生幫我養花,樹立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在數學課上開始了我最喜愛的數學實驗課,手工制作教具,讓他們對數學充滿興趣。
我現在經常對學生說:“以前你的老師愛你們,但是不會愛的方法,F在你的老師學會了愛你們的方法,尊重、贊賞你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前幾天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上課時一個偏執的男孩在做小動作,不聽課,讓改錯題不寫。當我看到這種情況時,壓住心中的不滿把他叫出來。我沒吵他,沒講大道理,只問他為什么不寫。那孩子見我沒生氣,沒批評,跟我說老師咱以后別這樣寫錯題,我覺得太無聊了。我接著問他想怎樣寫。學生說想讓同桌把錯題中的數變變,然后再寫,舊題換新題。我當時欣慰的說他的建議非常好,以后我們可以按你的想法試試,但是這次先按我的要求做。學生滿臉興奮,高興的把作業寫啦。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與學生交往真是門藝術,方法確實重要,孩子需要用贊賞,理解的眼光去看待,打開他心靈的那扇窗,你將給他一片藍天。這可真得感謝荊老師支的招。
還有,荊老師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我的啟示是教育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沒有原則性。開展生本教育也要有公平公正的獎勵制度,評價制度,畢竟是孩子,要規范他們,規范課堂。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人做任何事,認真做好都有獎勵,做的不到位都有處罰。只要有要求就要有評價,評價就是引領,久而久之,效果自然會好起來。
在我看來,任何一個人只要到荊老師的課堂都會被喚醒激情喚醒,看到學生的精彩,體會到做老師可以這樣神奇,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像經歷了一場頭腦和心靈的洗禮,即使是傳統教學思維的頭腦會掀起巨大的風暴。最后我想說的是:生本教育給我的啟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來想要快樂教學的理念。謝謝荊老師的書給了我方向,解決了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