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機器人學習心得(精選3篇)
組裝機器人學習心得 篇1
看到《機器人總動員》第一幕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垃圾星球。
這個垃圾星球充滿了無盡的垃圾。天空不是藍色的,而是黃色的。空氣中充滿了垃圾味、灰塵和細菌。這時我看到一個機器人忙著把垃圾壓縮成立方體,然后折疊成高山!當我看到一個人在大屏幕上說話的'時候,我意識到那是地球!簡不敢相信。
地球已經完全退化了。幾年后,人們想回到地球,所以他們派機器人伊娃去尋找植物。垃圾機器人被稱為“瓦力”。當瓦力在清理垃圾時,他用激光切了一個盒子,發現了一株植物。伊娃在瓦力的幫助下把植物送了回來。
一只機器舵把拼命保護植物的瓦力變成了廢鐵。伊娃看到植物時,盡力保護它們。人們看到震撼人心的植物后,船長也站起來反抗機舵,機舵終于關閉。伊娃也趁機把植物扔進了退貨機。后來飛船嗖的一聲回到地球,人們開始播種。漸漸地,地球又充滿了活力。
看來我們必須保護地球,不然就像《機器人總動員》一樣被機器打敗。
組裝機器人學習心得 篇2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 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 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
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使所 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 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 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 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一天的拆裝實習很快過去了,留給我的印象更多的是機床精巧的 內部結構——齒輪相互咬合、軸與套嚴謹配合、運動的完美傳遞、零 件表面工藝的精細……每一項都使我驚奇。我想,一個小小的機床內 部結構就是如此復雜和精巧,那么大型車床、數控車床的結構豈不是 嘆為觀止,所以,機械制造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現在遠不能企及的。 拆裝機床讓我們了解車床的內部結構和運動原理。 實訓給了我們 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感受到了車
間中的氣氛。老師采用先理論后操作的教學方式,先對我們進行理論 教學,對車床的用途、運動、和型號進行簡單的闡述,后續對臥式車 床的主要結構: 主軸箱內有傳動機構、 主軸及軸承、 開停和換向裝置、 制動裝置、操縱機構、潤滑裝置以及外部還有卸荷式皮帶輪;還有進 給箱和溜板箱等,都一一對應的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理論繼后,同學都進車間對 CA6140 型號的車床進行拆卸,拆卸 時按老師事先交代的步驟做,對車床進行拆卸,拆卸完后還必須把零 件和使用工具都擺放整齊,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都很積極,拆卸快 就把進給箱和溜板箱以及里面的內部零件都拆卸完畢。 同學們眼中好 學的目光, 與指導教師認真、 耐心的講解, 構成了車間中常見的風景。 久在課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動手能力重要性,只憑著腦子的思考、捉 摸是不能完成實際的工作的,只有在擁有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熟練 掌握實際能力, 包括機械的操作和經驗的不斷積累, 才能把知識靈活、 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使得通過高考而進 入大學的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較薄弱。因此,處于學校和社會過 渡階段的大學就承擔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任務。 實訓就是培養學生 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基于此, 同學們必須給予這門課以足夠的重視, 充分的利用這一段時間,好好的提高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這里是另 外一種學習課堂。 通過我們動手, 對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與質疑。 這與傳統的課堂教育正好相反。 這兩種學習方法相輔相成, 互相補充, 能填補其中的空白,彌補其中一種的一些盲點。“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這是一個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
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 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
組裝機器人學習心得 篇3
本學期我們上的實訓課是機床的拆裝實訓課,我們上課首先是在教室里聽老師給我們講解我們這次實訓所要拆裝的機床的用途及其結構。
我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實訓工廠見到了我們這次見到了所要拆裝的C620和C618兩種型號的車床。老師首先給我們介紹了車床的運動方式,然后再給我們介紹了它的主要的組成部分,主軸箱、進給箱和溜板箱。還通過實物和傳動系統圖給我們講解了如何改變運動的傳遞的方法來達到車削不同零件的目的。老師在我們大概了解車床的運動規律時,就讓我們開始拆車床了。
我們這組分配的是一臺C618的車床,和C620的車床相比,我們這臺車床的主軸箱要簡單些。操縱桿也少了一根,老師先要我們把兩根桿子拆下來,通過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很快的就把兩根桿子拆了下來。第二天就開始拆主軸箱了,我們先把主軸箱蓋接開,然后再進行拍照,全組成員齊心協力很快就把主軸箱內的齒輪等零件都拆了下來。我們按老師所說的把拆下來的齒輪和軸按拆下來時的樣子放好,我們又開始拆溜板箱了。由于我們拆裝的實訓車床不知到被多少學長、學姐拆裝過,所以我們這臺車床的主軸箱不能正常運行,進給箱不能進給,溜板箱不能滑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了,能修就修,能換的就換,盡量修好。在拆開溜板箱后,我們試了試讓溜板箱運動,我們發現齒輪不能正常的嚙合,還有一個軸上少了一個齒輪,通過我們仔細查找,發現原來是上一批實訓的同學把齒輪裝錯了地方。我們只好把溜板箱拆了,把溜板箱拆開后我們通過仔細檢查溜板箱里面的零件,并且觀察它的運動,最終我們發現是有根軸上少了一個齒輪,通過我們仔細查找,原來是上一批實訓的同學把齒輪安錯了地方。我們拆完后,按我們已知的方法進行安裝,把裝錯的齒輪裝回原位后,我們試了一下溜板箱的運動,溜板箱能動了,我們幾個人都非常開心。我們一邊修溜板箱一邊又把進給箱拆了,我們結合實物與傳動系統圖比較,發現換擋的時候齒輪與齒輪之間不能嚙合,我們對其進行調整,還是不能動,最后有同學提出是不是齒輪裝反了,我們被這話給點醒了,馬上將齒輪換過一邊,終于能正常嚙合了。由于這臺機器好久沒有用了,掛擋都掛不動了,我們給進給箱涂了一層潤滑油后,并將掛擋器往返撥動,最終使得掛擋暢快自如了。我們這組把滑動平臺和尾座都拆下來重新裝好了,所有的東西都能動了,接下來的任務就重了。
俗話說拆東西容易,裝起來難,那是實話。在我們把溜板箱裝上后,一切運動都可以了,但在裝主軸箱的時候,我們把齒輪和軸裝上之后,發現掛擋的時候齒輪不能相互嚙合,經過幾次的推敲,我們發現齒輪的一邊較正,另一邊較斜。較斜的一邊的齒輪有磨損的痕跡,我們就把雙連村里齒輪換了一個頭,裝好之后我們進行了實驗,齒輪終于能夠嚙合在一起了。還有我們在裝最后一根主軸時也碰到這樣的問題,弄得我們把主軸裝了又卸、卸了又裝,反反復復弄了幾遍,最終找到了原因,掛擋的銷子松了、齒輪也裝反了在裝進給箱的時候我們也發現掛擋時不能掛到位,經過調試后發現也是齒輪裝反了。
通過這次拆裝實訓,使我懂得了從機器上拆下來的零件,在安裝的時候一個也不能少,像軸和齒輪之類的零件不能亂裝,不然會導致機器不能動,還要注意細節,在軸套上的滾珠是起軸承的作用同時也使軸被抬高,使齒輪不至于與箱底發生碰撞。我們進行機器拆裝時要注意細心觀察,遇到難題時應該自己先想想怎么解決,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問老師,這對我們學習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