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零距離服務百姓
(二)創新惠民便民舉措,延伸服務觸角。牢固樹立“民生優先、服務第一”的理念,把踐行群眾路線融入法律服務體系、特殊人群管理等工作實踐中,切實把教育實踐活動辦成惠民工程,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推出公證服務6項便民措施。針對群眾反映的辦證難、辦證慢等問題,創新工作舉措,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制定預約辦證、首辦結制、郵寄送達、網上在線咨詢等措施,極大方便了群眾,提升了為民服務效能。
二是加大法律援助服務力度。針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無力支付訴訟費用的弱勢群體,我局先行墊付法律援助案件訴訟費,案件訴訟程序完畢后視情況處理。在區看守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聘請專職律師定期值班,無償為在押人員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為符合條件的人員無償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做實特殊人群幫扶工作。對全區1100余名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信息核查并開展幫扶活動,為特困人員發放救助金、申請低保,解決未成年子女入學等困難。將幫教工作前置,對600余名本區戶籍在押服刑人員家庭逐個開展走訪和幫扶,截止目前已走訪274戶,為1戶家庭申請低保,協調解決1名在押服刑人員申領結婚證事宜。
(三)落實為民服務要求,搭建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基層司法所窗口和服務平臺作用,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把基層司法所打造成司法行政機關服務基層、體察民情的前沿陣地。
一是建立村(居)司法工作室。采取“一村(居)一室”模式,整合公安、司法行政職能,將社區警務室與司法工作室聯合辦公,為群眾提供解決糾紛、法律服務、法律咨詢等服務。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工作方針,力爭在今年6月底之前,工作室設立達50%以上,搭建了司法行政與群眾零距離服務的有效載體。
二是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將基層司法所干警黨組織關系由各街道收回到局黨總支,成立5個支部,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重點,加強基層司法干警培養,使基層司法所黨組織成為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是開展處級領導蹲點、干部下基層活動。建立和完善局領導干部聯系點工作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重心下移,深入基層司法所蹲點調研,了解基層工作情況、服務機制和存在困難,深入走訪了解群眾訴求,切實化解矛盾和解決問題。選派機關6名干部,充實到基層司法所,幫助解決基層警力不足問題。
(四)加強規范化建設,提升群眾滿意度。以實踐黨的群眾路線為主要內容,以規范化建設為著力點,把服務態度專項整治作為重要抓手,推進窗口服務規范化、基層司法所規范化、機關建設規范化,全方位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和能力。
一是促進窗口服務規范化。完善法律援助和公證工作程序和服務標準,落實辦案責任追究制度。組織參加區窗口單位和行政執法人員教育培訓,將思想政治、業務禮儀、勤政廉政、業務知識納入培訓重點,強化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紀律要求。
二是加強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以建設“五好司法所”為契機,在區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協調解決業務用房、人員配置等難點難題,從隊伍建設、業務工作、所務管理等方面加大規范化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