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習心得(精選3篇)
中醫外科學習心得 篇1
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簡潔的換藥,其實忽視掉患者傷口,換藥是個很藝術的過程。自己動過手,心里才會踏實點,想想以后假如身邊有什么人消失了這種類似的疾病與傷口,我想基本的清理和操作我還是可以做到的。其次,這里的外洗方很有效,這是經過很多病人驗證過的,所以我對這里的中藥外洗方還是很有好感的,地膚子,蛇床子,地骨皮,海桐皮,土荊皮等為主要草藥,煎水擦洗傷口會對防止感染有很大關心。
再就是我看些關于外科的古籍,以及最近在抄老師的跟師手札,里面多次提到轉氣和導邪的理念。這使我想起古籍里對外科疾病,格外是腫,多用到黃芪這味藥,之前以為是扶正氣以利水,后來發覺或許真如王老師所說,黃芪與其說是補氣,不如說是轉氣,而且是轉三焦之氣,在《四圣心源》里提到:“癰病淺而疽病深,淺則輕而深則重。癰者,營衛之壅于外也,疽者,氣血之阻于內也。營衛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腫有大小。穴腧開而風寒入,寒郁為熱,隨孔竅而外發,故其形圓。疽之外候,皮夭而堅,癰之外候,皮薄而澤,陰陽淺深之分也。”許多腫,不是體內水多了的問題,而是堵住了的`問題,一味清熱利濕不是很可取,而且在醫院實習過程中,我也觀看得知許多四周血管病患者都是寒熱分踞,一般下肢,格外是腳,血管遠端,冰涼,即使是開頭瘡瘍腫痛發作時紅腫熱痛,但到后期腳基本溫度偏低。但是從上焦辨證就有許多熱象,我個人覺得很明顯中焦也需要轉轉氣,四圣心源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中焦脾胃的中心作用,像一個軸承轉動,讓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一旦消失不和諧,格外我認為寒熱分踞就是陰陽升降不調的表現,以脾胃為中心。四圣心源提出的治法是上清下溫。在醫生老師為一個病人開的方子里,附子,黃柏,滑石等劑量大些,肺主全身之氣,佐以桔梗、麻黃宣肺,牛膝引藥下行,茯苓健脾利水,其他就是些清熱利濕藥了。總體來講,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我始終覺得可以加上黃芪和柴胡,我問診病人的時候,病人有提過右脅痛。圓滿的是,我完全沒有學會寫打病史,電腦有限,讓一個新人打電腦是一個會讓科室整體速度變慢的事情,再加上我對打病史這件事不是很熱衷,所以一個不愿打,一個不愿挨,我就在打病史方面一片空白了,不知道老師會不會覺得我太不求上進,在辦公室的時間大部分不是幫學姐學長們分擔打電腦的工作,而是躲在沙發上看書。不過我覺得能學到東西就好,能自己試著為病人換藥,那點小小的成就感就足以讓我滿足了。
中醫外科學習心得 篇2
眾所周知,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與西醫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醫的優勢在于精密儀器的檢測、超群的.外科手術、簡單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薄弱的方面,中醫的辨證施治既精準又敏捷,奧妙無窮,對診治很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群眾對中醫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群喜愛中醫中藥。隨著___的飛速進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醫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醫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醫,盡管本領平平,都可以稱老中醫,甚至夸大一點稱“名老中醫”,這說明白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醫是終身制的職業。那么,我們應當怎樣才能學好中醫呢?《扁鵲倉公傳》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醫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說明中醫難學。有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又說:“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學中醫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醫就必需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斗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依據我個人學醫的體會,主要在于兩點:一要仔細讀書。中醫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醫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很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需學好《內經》。讀中醫的書,要擅長融會貫穿,中醫學的理論均源于《黃帝內經》,中醫的各科臨床,均源于歷代醫家的閱歷積累和實踐總結。
舉例說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系,下與《溫病學》相聯系,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系。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于少陽經脈癥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為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癥見“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悄悄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系溫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郁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濕熱郁閉少陽。如此聯系比較,自然融會貫穿。
中醫外科學習心得 篇3
我們來xx區人民醫院快六個月了。當初從學校來醫院實習的場景就好象發生在昨天一樣。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現在實習生活的今天是很多生活到昨天的人得不到的明天,是我們明天回不來的過去。我倍加珍惜這里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轉眼在普外科的實習又要結束了,細細回想我們的實習生活。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三查八對制度,做什么事都非常努力、小心翼翼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錯。感覺很累每天下班的時候感覺腳很沉重,晚上很想把腳墊高了睡,我們的那些女孩子們身子骨每天散了架吧。打開QQ看著同學們的實習感悟,心里多少回產生幾許的共鳴。每次回家還想看會兒書,可拿起書就睡著了。想起當初在學校老師在說到未來的時候搖搖頭說出的哪句“漸漸變好!”現在的我們算是夢里看花。于是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燦爛的微笑,對自己說“漸漸變好”,笑一笑。盡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我覺得這不管是護士還是其他行業的工作人員都必須具備的。我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定要給病人最大的舒服,讓他們早日康復,看到那些手術后的病人一天天的精神漸漸變好起來了,我們感到很是開心,感到一點點工作的成就感。每天都有點進步,我的進步離不開帶教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雖然自己現在懂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我在不斷的努力。
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論是知識、為人處世,還是面對生活的態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與改變。了解到普外科工作流程,各個班次所做的工作以及普外科常見的手術護理,比如胃潰瘍穿孔、乳房包塊、結腸腫瘤、闌尾炎、腹股溝疝、靜脈曲張等等的護理,學會做手術前準備工作和術后準備工作及手術前后交接班。靜脈留置針、頸靜脈留置針、留置胃管、尿管、術后各種引流管等各種管道的護理。
學會了灌腸、插胃管、導尿管、烤TDP烤燈、霧化等一些基礎護理技能。對于剛出來的我是一個莫大的鼓勵,老師經常教導我作為一名護士,一定要有責任心,要細心,有愛心,有耐心。在這里,我非常感謝醫院能給我提供實習的機會,也非常感謝普外科的老師們給我們的關心與教導,我們會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努力去提升自我,讓自己學到更多的東西,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