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干部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井岡山干部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自7月15日到井岡山學習以來,感觸頗深,收獲甚多,現小結如下。
一、袁王被錯殺帶給我的深思:
1、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我們有的干部依然習慣于憑經驗辦事,不深入基層,不調查研究,喜歡聽一面之詞,喜歡官僚和主觀臆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雖然事后進行了平反,但失去的生命和給當事者及后人和當地老百姓造成的傷害又何以償還和彌補?!舉一反三,在今天的工作,如果因為某一個領導或某一個干部的決策失誤而造成的損失又該誰來承當?誰來負責?所以我們的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在做出任何決定前一定要深思熟慮,反復思考,認真調研,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不能草率,要本著對事業和工作負責的態度嚴肅認真。
2、我們和老百姓是魚水關系:因為我們黨對袁王的錯殺,造成老百姓對我黨的失望和不信任,使我黨、我軍在井岡山失去了群眾基礎,以至于以后幾次我黨、我軍在井岡山沒有立足之地,至到20xx才重新回到我們的懷抱。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老百姓是天,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如何為民服好務,為民做實事,人在做,天在看。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出發點,我們只有做好了,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我們不要一天到晚怨天怨地,不要把老百姓看成是刁民,不要把老百姓搞成敵對,多到群眾中去,多關心群眾疾苦和訴求,多為民辦事,才能得民心、得天下。老一輩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江山才能永葆青春。
3、實事求是,知錯能改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袁王被錯殺,后來我們黨知道殺錯了,及時糾正了錯誤而嚴重的決定,給袁文才、王佐進行了平反,并追認為革命英烈,充分表明了我黨實事求是,知錯能改的態度,這對重樹井岡山老百姓對我們黨的信任和信心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直至今天,依然對我們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的工作有失誤不要緊,關鍵是我們要能夠知錯而改,多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
二、紅軍劇場給我的啟迪:
1、紅軍劇場重現了當年革命戰爭的場景,形象直觀地再現了當年革命的艱苦卓絕,對我們如何堅定信念,如何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的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形象而生動。
2、600多名群眾演員,每演出一場只有20元報酬,演出時間一個多小時,還要自己來回走幾里甚至十多里山路,但他們沒有抱怨,而是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很有自豪感
和滿足感,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社會讓人震撼!我反復在思考:我們有的同志拿著國家的俸祿和高薪,還喋喋不休,老是抱怨,難道不覺得羞愧?難道不應該知足常樂?我們的思想覺悟到哪里去了?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不認真履職?讓人思考,發人深省啊!
三、紅色旅游與生態文明帶給我的思考:
我注意了幾個細節,一是老師和景點一再強調不準抽煙,剛開始我覺得奇怪:就是到香港在露天的地方還可以抽煙嘛,為什么井岡山就不一樣呢?后來我才發覺這一條規定不僅是為了景區的防火,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少產生垃圾,為了生態文明。這和中央的生態文明建設是相吻合的,有戰略眼光,注重生態與紅色旅游合一;二是景區的垃圾箱很漂亮,而且在垃圾箱的上方還有一個不銹鋼的煙灰缸,如果在青白江早就被人拿走了;街道很干凈,但很少看見環衛工人,這說明了紅色教育對當地老百姓的教育很深,大家素質很高,也充分體現了老區人民崇高的思想覺悟值得我們學習;三是宣傳氛圍很濃厚和自然,讓人看不見半點作樣子的地方;四是連駕駛員、出租車司機都知道什么叫井岡山精神,八項規定等等,說明宣傳深入人心,而不是走過場。
四、什么是井岡山精神?我們來究竟學些什么?胸懷理想、堅定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艱苦奮斗、勇于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
1、實現中華民簇偉大中國夢,我們頭腦一定要清醒: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來不得半點動搖。有了這個靈魂,我們的工作才會有動力、不懈怠。
2、我們不能教條主義,我們的建設和發展要符合我們自己的實際,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抓住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敢于探索自己的新路,不慣性思維,解放思想,用新眼光看新問題,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新發展。
3、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我們不能丟,我們要有吃大苦、耐大勞,勵精圖志、埋頭苦干的精神,不要只圖自己的安樂享受,要以大局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井岡山干部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科學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改革的方向,開啟了新的改革窗口,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里程碑意義。這為新時期財政工作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提出了鮮明要求。
一要結合財政實際,認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當前,全市財政系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準確全面嚴謹地理解全會精神,尤其是關于財政改革的重要論述,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熱潮。要認真學習宣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科學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重大部署,結合市情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和周五全體職工集體學習時間,認真學習、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研判形勢,把握走勢,把學習落實在全力推進年度各項工作上。要樹立強烈的“四爭”意識,把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轉變作風見行動我為“四爭”作貢獻主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主動作為,自覺落實。要在做好全會精神宣傳的同時,深入學習系列講話精神,更好推動講話精神深入職工、凝聚人心,形成做好各項財政工作強大的思想武器。要認真總結近年來全市財政工作好的做法和經驗教訓,理清思路,明晰方向,為財政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堅持科學理財,倡導發展財政、民本財政、績效財政、誠信財政和務實財政,為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財力支持。
二要結合財政工作,切實把握財政改革方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這為下一階段中國的財稅改革確定了新的基調和戰略目標。作為財政工作者要正確把握這一科學論斷,深刻理解財稅改革與國家治理、財稅改革與制度建設和財稅改革與政府、市場關系,特別是公共財政的三大制度—稅收制度、預算制度和政府間財政關系,對深化財稅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為此,作為市級財政部門要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突出財政工作重點,體現財政職能,重新定位市級財政目標,拓寬財政發展空間,理順財政管理體制,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做實財政增長基礎,確保財政增長有序、財政支出行為合規、財政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公眾基本滿意。同時,加強債務管理,體現融資能力,有效防范債務風險和財政風險。理順財權與事權關系,建立新的市縣區財政管理體制和機制,探索適應園區發展的財政運行模式,集約財力,集中資金,支持大企業、大項目發展,積極培植財源,建立健康、穩健、可持續的收入結構,增加地方可用財力。優化支出結構,加強支出管理和績效評價,在整合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盤活存量,用好增量,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現代財政制度。
三要結合財政惠民,主動發揮民本保障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財政部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事業的綜合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堅持民本財政理念,從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就業、社會保障、住房、養老和殘疾人服務、法律服務等領域入手,集中財力開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性、公益性服務。主動深入社會、深入群眾,征集民意民情,制定較為完善的民生工程項目采集目錄,將更多資金惠及城鄉居民的現實需要。要改善民生,發揮民生工程的牽頭作用,組織實施好35項民生工程,開展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把現有的民生工程工作落實好,把前瞻性民生需要謀劃好,把急需解決的民生項目安排好,少安排一些不切合實際的項目,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要建立好“保基本、兜底線”的機制,把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托起來,做到資金有績效,群眾能滿意,民生工程有效果,知曉率明顯提升。
四要結合財政實踐,突出履職盡責基本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作為財政部門要自覺建立和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明晰工作要點,開門預算、上門預算,會商預算單位,實施財政績效管理和差異性財政政策;要嚴格財經紀律,按制度和程序辦事,杜絕關系財政、人情財政,謹慎花錢、節約花錢;要公開財政信息,堅持公開是原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審計監督;要突出重點、難點和死角,有針對性、有選擇地開展創新試點工作,爭取有所突破,并取得階段性成果;要樹立過緊日思想,堅持以收定支,統籌預算執行,壓縮一般性支出,公開“三公”經費支出,增強預算監督力;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創建機關精神文明、行業文明和系統文明,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加強風險防控,提高工作效能,增強工作預見性、操作性和規范性。要更加注重財政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要按照“雷厲風行、言行一致、嚴謹創新、勇于擔當”的要求,認真做好新時期財政的各項工作,為實現“四爭目標”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