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毛豐美先進事跡的體會(精選3篇)
學習毛豐美先進事跡的體會 篇1
4月8日,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沈陽盛京文化藝術中心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潘利國,市人大會主任趙長義,市政協主席姜宏出席報告會,并會見報告團成員。
潘利國在會見時向報告團成員為宣傳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他說,毛豐美同志是新時期遼寧大地上成長起來的先進典型,是優秀基層干部的代表,是沈陽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毛豐美同志帶領大梨樹村人民通過苦干、實干、巧干,過上好日子的感人經歷和奮斗歷程,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好毛豐美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于推動沈陽全面振興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毛豐美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由毛豐美同志的同事、親人及長期對其進行跟蹤采訪的記者等5名同志組成。報告會上,成員們分別以《讓全村人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用“干”字精神建成“中國美麗鄉村”》《把清廉作為一種習慣》《老百姓的貼心人》《讀懂父親深情的愛》為題,通過一件件感人實事、一個個動人故事,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毛豐美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展現了毛豐美同志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群眾的大愛、對清廉的堅守。他們的精彩報告多次贏得全場的熱烈掌聲。報告會現場還穿插播放了毛豐美同志的影像資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使不少黨員干部留下了淚水。在場黨員干部紛紛表示,報告團的宣講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思想得到了啟迪、靈魂得到了凈化、身心受到了鼓舞。
報告會上提出,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把開展向毛豐美同志學習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深刻理解其精神實質,并結合學習身邊典型,不斷強化黨性觀念,嚴格修身律己,弘揚擔當精神,銳意開拓進取,全力打造過硬隊伍,為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市領導王翔坤、馬占春、劉桂香、李松林、馮守權、邢凱、許文有、閻秉哲出席報告會并參加會見。市四大班子有關領導,區縣(市)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代表,鄉鎮村、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書記代表等約1200人共同聆聽了報告。
學習毛豐美先進事跡的體會 篇2
榜樣的事跡不能輕易復制,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借用的。我們學習榜樣,就是要認識榜樣身上的力量,并將這種力量借過來,通過自己的行動發揚出去。通過學習,我從毛豐美身上借過來的力量,就是斗志昂揚的“干”字精神所蘊藏著的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有的忠誠、干事、干凈和擔當。
“干”字精神,就是一面對黨忠誠的旗幟。改革浪潮,浩浩蕩蕩,砥礪著我們中流擊楫、激流勇進。所有人都在船上,而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是一名船員,每個人每一次的擊楫,都是前進道路上的一份力量;每一次的停頓,也都意味著晚一點渡過當前的困境。當前,我省經濟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這提醒著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拿起船槳,奮勇前進,用行動將“干”字精神發揚起來,用行動把“干”字精神樹立起來,把對黨的承諾和情懷融入每一次的工作中,在率先垂范中踐行對黨忠誠的誓言。
“干”字精神,就是一股咬定青山的勁頭。有些時候,工作復雜繁重,戰線會拉得很長,需要我們長時間地付出和努力,甚至需要“5+2”“白+黑”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做好工作。而這期間,難免會有畏難情緒、松懈思想作祟,每當這時,多想想毛豐美“苦干———彎大腰、流大汗,實干———重規律、求實效,巧干———講科學、闖市場”這種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給自己些鼓勵和鞭策,把松懈了的發條再緊一緊。只要愿意“苦干”、想要“實干”、追求“巧干”,并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們必將戰勝眼前的困難,在一次次克服困難中站得更高,工作質量也將提得更高。
學習毛豐美先進事跡的體會 篇3
這個噩耗驚動的不止他一個人。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第二天就驅車千里趕來參加毛豐美的追悼會,無數當地居民從凌晨起就陸續自發打著送行的條幅站在街上等待著靈車的經過,而他的靈棚里則擺滿了來自全國人大會、當地黨政機關、全國各大名村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挽聯與花圈。
毛豐美是誰?在這靠近中朝邊境的小山村里,為什么一個村支書的逝世竟會贏得如此哀榮?在與他打過交道的人口中,他是一個古道熱腸、坦蕩無私、極富人格魅力而常常被人喚作"老毛"的好人;在當地村民的眼中,他是帶著大伙兒把窮山惡水治成了花果滿園、從一窮二白建出了"遼東第一村"的好干部;在全國農民的心中,他是一直在全國人代會上為農民切身利益大聲疾呼的那個"最敢為農民說話"的好代表。
替農民說實話,為農民爭利益
在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這件事上,老毛堅持了整整8年。老毛說,城鎮居民月收入超過800元才起征個人所得稅,可農民只要種地打糧就得交"公糧",折算下來農民的實際負擔是很重的,"這對經濟實力處于弱勢地位的9億農民來說是有失公平的".此后的幾年里,老毛每年都會向全國人大提交相關建議,向主要負責部門反映情況、開陳利害。直至20xx年起國家免征全部農業稅,從而結束了中國農民兩千多年"交皇糧"的歷史,老毛心中的一塊石頭這才落了地。
在老毛連續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任期里,他一共領銜提出建議153件,絕大部分都直指現實中存在的"三農"問題。
代表不是榮譽,是責任
"讓我非常震驚,十來萬人喝了十多年這樣的水,這老百姓過得也太苦了!"老毛說著就激動地拍了桌子,并指著他帶來的兩瓶黃黑色的污水,"這樣的水今天來開會的代表誰敢喝一口?"
這是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出現的一幕。老毛帶來的兩瓶水是他20xx年1月參加遼寧省人大會組織的代表視察活動時裝的,當時老毛調研到遼寧鐵嶺市昌圖縣條子河,發現本該在數九寒天封凍的河面,居然因為嚴重污染而凍不上冰。河道兩岸的村民家家備有三口大缸用來將水過濾沉淀,可用處理過的水煮出的大米是紅色的,泡出的茶水是黑色的,部分村莊村民最高壽命才65歲,多年沒有青年能夠體檢合格參軍入伍。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條子河流經吉林、遼寧兩省,上游吉林省四平市大量化工廠排入污水,卻因為跨省的緣故遲遲無法協調治理,于是老毛便帶著兩瓶污水到了北京。當時,在場的國務院領導聽完他的發言后說:"老毛,這兩瓶水你給我,我帶回去一定給你落實。"當年,政府就開始安排資金打深井,3年時間內,喝水的事解決了。
老毛作為農民代表的名聲越來越大,也深受農民群眾的信任,十里八村、甚至全國各地慕名找他反映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擔任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一些客貨司機曾特地向他反映本溪千金溝交通崗亂設路卡、亂收費的問題。為查實情況,老毛親自坐車來到本溪市,發現情況果真如此,便寫信給了省政府、省公安廳和遼寧日報,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并迅速整改。
代表視察、聯系群眾、執法檢查,這些都是人大代表的法定職責,可是有些代表嫌麻煩、怕得罪人,對這些分內的活動并不上心。對于老毛來說,嗓門大、脾氣直的他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北京拍了桌子之后,就曾有人善意地提醒他那樣做像是給中央和有關部門出難題。可老毛有自己的說法,他說,既然人民給了這個權力,就得用這個權力為人民說話。
老毛從來沒有把代表的身份僅僅當做是國家給予的榮譽,而是看做一份必須盡到的責任。擔任全國人大代表20余年,竟然沒有耽誤過一次代表活動,哪怕是20xx年腸癌病情加重、已經安排出國就醫的情況下,他還是不顧眾人的勸告,來到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會場,繼續為農民的事情說真話、擺問題。對此,他一直都相信他的履職正在真正推動現實進步,就像他曾在采訪中說的:"真正的領導還是愿意聽點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