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黨員理論學習計劃_2023黨員學習理論計劃范文(精選3篇)
2023黨員理論學習計劃_2023黨員學習理論計劃范文 篇2
7月14日下午,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紀黨支部按照上級要求和本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方案,召開“新時期共產黨員思想行為規范”專題討論會,交流研討學習黨章黨規的心得體會。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錢素華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會議,并帶頭作交流發言。會議由黨支部書記張圣峻主持。
局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王衛清作重點發言,其他黨員結合各自思想、工作、生活實際進行發言。大家表示,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黨規是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黨章黨規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遵循,也是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根本規矩。通過學習,大家對黨章黨規的豐富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對學習黨章黨規的現實意義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增強了黨章黨規意識,提升了尊崇黨章黨規、敬畏黨章黨規、遵守黨章黨規的思想自覺。
大家感到,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嚴格遵守黨章黨規,重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銘記黨員身份,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牢記誓言、履行義務,勇于擔當、恪盡職守,遵規守紀、永葆清廉。總的一條,就是增強黨性修養,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就是為黨工作,并在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作為共產黨員,無論在什么崗位、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把合格的標準立起來,把做人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信仰的力量。黨紀支部的黨員都是處以上干部,用行動體現信仰的力量,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要在對重大問題的思考上,體現應有的政治素養和政策水平;要在對群眾的感情上,體現應有的品質和情懷;要在對待名利地位的態度上,體現應有的境界和格局;要在處理復雜問題的過程和結果上,體現應有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一名有信仰、守紀律、敢擔當的合格黨員領導干部,努力把“兩學一做”的成果,體現在為把我局黨紀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作出應有的貢獻上。
2023黨員理論學習計劃_2023黨員學習理論計劃范文 篇3
眼下,一個學習的熱潮正在華夏大地蓬勃興起——近8000萬共產黨員投身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大課堂”,接受這一觸及靈魂的“心靈洗禮”。
學習這個歷久彌新的“法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廣受關注。
人這輩子,誰都離不開學習。學習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臺上的鹽,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學習也是發展的需要,就像漫長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種能量的補充。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一個人不堅持學習就會落伍,就會被遠遠拋離在時代車輪的后面。
學習之于普通人尚且如此,對作為先進分子的共產黨員來說,意義則更為深遠。一個合格的黨員,不光需以學習提升素質、修養身心,更應以學習推動工作、促進事業,為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貢獻心力。反之,不重視學習、不堅持學習,黨員便無以保持先進性,更談不上發展先進性,也就失去了做時代“弄潮兒”的資格。90年漫漫征程,我們黨之所以始終葆有旺盛的生機與活力,黨的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正是由于有千千萬萬名共產黨員始終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始終永不自滿、永不停滯。
學習態度與學風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員學習成效的大問題。當前,雖然絕大多數黨員學習的態度是端正的、學風是扎實的,但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也有一些黨員干部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
有些黨員干部不愿學。他們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一學起來,往往浮光掠影、浮夸虛報。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多半只是應付差事、敷衍塞責。
有些黨員干部不勤學。他們熱衷應酬、忙于事務,一說具體工作就精神抖擻,一說讀書思考便意興闌珊。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多半只是閑來為之、可有可無。
有些黨員干部不真學。他們把學習場面搞得很大、聲勢搞得很壯,熱衷于出頭露面,結果卻華而不實。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多半只是裝點門面、走走形式。
有些黨員干部不深學。他們心浮氣躁、淺嘗輒止,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甚至張冠李戴。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多半只是時髦工具、夸耀資本。
有些黨員干部不善學。他們學而不思、學而不用,或是食而不化、學用脫節。一到解決實際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多半只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這些不良傾向,充分反映出一些黨員干部的學習意識不濃、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方法不對、學習約束不強,在諸多方面存有“病灶”,值得高度警惕,必須加以糾正。“不注意學習,忙于事務,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說要變質,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鄧小平同志當年的話現在聽來仍發人深省。
如今,我們正身處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面對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我們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東西還很多,或者過去懂得的、熟悉的東西,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的迅速更新,又變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歷史與現實反復告誡我們:只有重視學習、堅持學習、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每一位黨員才能擔當起歷史賦予的使命與責任,不負人民的期待與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