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精選6篇)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1
星期六上午,我觀看了河南省教師節最美教師領獎典禮。使我由衷的對這些教師很敬佩,我敬佩他們為了基礎教育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老師們,他們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是我們學習的楷摸。
這十位最美教師都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捧著一顆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的心,站在這神圣的講臺上,播撒著人間最美的種子傳頌者讓人感動的心靈,觀看我省的最美教師領獎典禮的直播,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教師共同的特點,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從這些教師的故事中,看到的是一名教師放下“自己”的勇氣和擔當。正是這種放下使得教育的基礎不在名利,不在個人的追求,而是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走向人間的大愛與小愛,用心去感受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正是這愛的給予與回報中,他們實現了一種自我價值,獲得了愛的溫暖,成就了他們的“最美”。
通過學習他們的事跡,使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是我們每個教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和學生交朋友,尊重學生,理解和信任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鼓勵和表揚他們,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寬容學生的過失,當學生有缺點時,多給予激勵和贊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學生,寬容、理解每個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我要做這樣的老師,我要擁有這樣的人生!”這是我看完這些老師的事跡后內心的吶喊。這群可愛的可敬的鄉村教師他們做到了,他們強大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都很好地詮釋了教師的真正意義。我們常提教育,常常討論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看了他們,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體力行,就是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什么是人世間的大愛,什么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人生,短短數十載,可以有許多種度過的方式。她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可就是這條路,照亮了許許多多孩子們的路。
什么叫“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些詩詞準確地表達著我們內心的感受。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敬佩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思。執教二十多年,有兩個問題一直到我腦海徘徊:“教師存在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又是什么?”我無數次問過自己。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教師,我要怎樣過我的的教育人生。現在,我終于找到了滿意的答案 。
反思自己的付出。我有著比他們優越的環境,卻做不到他們的最好;我有比他們優秀的學生,卻沒有他們的身體力行。
我曾經抱怨,我曾經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現在我才發現我的工作很有意義,也許會因為我的努力,孩子們就不會誤入歧途,會成為社會中的有用的人才。以前老是覺得教育這碗飯不容易吃,學生難教,學習不認真。可是現在看來,他們真的很可愛,他們會大聲地說“老師,我們最愛你!”以前會覺得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些夸張,現在覺得這樣的方式洋溢愛的氣息。
我頓悟。我就是要擁有這樣的人生!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其實都充滿愛,都向往著美好。只是不經意間丟失了,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呈現了。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讓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熱情。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蕩著我們做老師的心。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不平凡的行動踐行崇高的師德。在無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教育者們總結了身教勝于言傳的道理,而他們就是用無聲的身教,驗證那無法雄辯的道理,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未來教育的希望。
學習中,震撼和感動之余,自己也在尋思,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學習這些先進典型呢?于是無數的糾結、思索中,我決定從以下三個方面學習先進典型:第一、學習他們敬業愛崗、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敬業與愛崗都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教師只有愛這個職業,才能珍惜這個職業;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才能不辱于使命。教育不是一人的事業,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事業,因此教師要具備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把這個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敢于擔當、勇擔重任、盡心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學習他們舍己為人、具致真善美的品質。蒙古族有一句諺語:“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句話蘊含著至善和博愛,這也是最美教師們身上具致真善美的體現。
第三、學習他們甘為人梯、樂于奉獻的精神。人們常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不是職業造就教師的輝煌,而是教師鑄就職業的輝煌,正因有這樣十幾年如一日的無悔執教,堅守那份清貧的職業,堅守那份教書育人的責任,堅守那份無悔的人生,才鑄就教師職業的輝煌,譜寫一曲曲感人的贊歌。向他們學習,就要增強職業道德觀念,強化責任意識,甘為人梯、樂于奉獻的精神,力爭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2
今天和同事們一起在多媒體教室里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晚會光盤,心潮起伏,頗受感動。
這些被評為最美的鄉村教師的榮譽稱號的,有男有女,有年輕的,有年老的,有教語文,英語,體育的。他們的雖然個體不一樣,教的學科不一樣,教的學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最平困的山區,高原,甚至冰天雪地,在最艱苦的條件下,在教學設施殘缺的條件下,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貢獻給學生,他們在最艱苦的環境里一待就是一輩子,為了山區的孩子能走出大山,有更好地發展,他們甘愿一輩子默默無聞的貢獻自己的青春,甚至在那里安家落戶,生根發芽,他們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一位教師,他幼小時不小心被開水燙傷,失去了雙手。通過不懈的努力,長大后他成為一名教師,他就用雙臂夾著粉筆板書,畫畫。用雙臂夾粉筆畫畫,也許你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吧,可他做到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雙臂要是夾太松,粉筆就會從兩臂之間掉下;夾太緊就會斷掉,他必須平衡力量,使出全身的力量去寫,每次一節課下來,地板上除了有很多的.粉筆頭,同時也有很多的汗水,學生心疼老師,跟他說:“老師您念就好,我們自己來寫,但是,老師還是堅持板書,看著那一地的粉筆頭,一地的汗水,誰能不為之動容呢。
這些老師真正配得上是最美的鄉村教師,他們的德位相配,一輩子受學生,家長,社會的認可。他們挑李滿天下,美名滿天下。當然,在這群龐大的教師隊伍中,也有不乏德不配位的敗類。經常可以看到媒體報道:哪個校長帶學生開房,哪個教師猥褻學生,哪個教師體罰學生等等。還有很多的老師,他們身在教育事業上,卻一山望過一山高,身在曹營心在漢,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實在令人扼腕痛惜。
今天中午,抽空看了圣賢教育的光盤,其中看到一個老師,竟然在同行面前這樣說,他說,他只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教書上,學校給他多少工資,他就花多少精力。他開著寶馬來上課。當有同學在課堂上玩手機,他不是循循教導,而是炫富起來:“趕緊把你那破手機扔掉吧,你玩的手機我前年都玩過了,我的手機有八個數字是8,你買得起嗎?”這個只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在教書上的老師,還是三家私企的董事長,怪不得他說話會那么囂張,但是,他自己不愿做個稱職的教師,實在沒有必要在同行面前潑冷水,大炫其富。
所以說,其實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不難猜測,拜他所賜,他教出來的學生必定是充滿拜金主義的學生,也絕對不會安心學習,更談不上對國家對社會能有什么貢獻了。
我也是一名中學教師。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頒獎晚會光碟,我深深感受到,我與他們的差距還很大。雖然我不拜金,從不干有償家教的勾當,課余閑暇時間也從不間斷學習,充電。但是,我的意志還不夠堅定,做了一點事情,就會覺得,自己比同事辛苦多了,負責任多了,只是滿足于跟同一年段的老師比,沒有更高去要求自己,取得一點成果就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是全校最負責的人,很對得起教師職業,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長,真是無知得要死,典型的井底之蛙之見。要是遇到一點挫折,就會怨天尤人,抱怨學生素質差,抱怨學校教學設備落后,抱怨學校領導不重視,從不會從自己身上去尋找原因。雖然學校沒有坐班制,同事們也絕少在沒課時坐在辦公室批改作業,我也以此為借口,不帶作業回家批改,又一直抱怨沒有時間批改作業……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要改變錯誤的想法,比以前更加刻苦專研教材,對學生要更加熱情負責人,在批改作業方面要更加盡心盡力,再也不以任何的借口推卸自己應該負起的神圣使命了。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3
昨天中午我們觀看了這個節目,其中的情節和鏡頭令我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樸實鄉村教師的執著與博愛,印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崇高,為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可敬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最美鄉村教師"那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
首先我們學習他們忠于職守精神。在惡劣的環境下不顧自己的安危,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他們敢于擔當的精神。向他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責任,把工作當作事業,踏踏實實地、兢兢業業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身的價值。
其次我們學習他們的大愛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心中有大愛,生活是富足的,工作是愉快的,人生是美麗的。
最后學習他們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贊歌。向他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我們的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我們的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鄉村教師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條件艱苦的鄉村里,他們用不知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堅持和守望,"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從一個個的故事里,我們看到了"最美鄉村教師"的堅持和責任,體會到了他們那份始終不變的執著情懷。因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受清貧、病痛而無怨無悔。正是這些最美教師的執著堅守,照亮了農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也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4
感動,無時無刻。
宋玉剛和父母相擁而泣,見證了人間最樸質的真情,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他的付出無與倫比,不可言說。
印象最深的是鄧麗,一身運動衣,總是那么健康,那么快樂,像個天使,將笑聲帶給每一個孩子。那個溫暖的手勢“我們和你在一起”,也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是啊,孩子,如果你的腳步慢了些,別怕,我—們—和—你—在—一—起!
徐德光,一匹白馬,敘寫了一段傳奇。老徐的肋骨折斷,老馬的左眼受傷,這是歲月給他們留下的痕跡,更是他們為孩子送上的一份赤誠。這份赤誠,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一切。最后一個鏡頭,徐老師掩面而泣,為何而泣,因愛縱橫。高山上,一個人,一匹馬,永遠定格在腦海!
于貴琴,你是老師,是校長,是鍋爐工,是心懷大愛,是媽媽!
他說:老師就是學生的標桿,這標桿立得多高,學生就能看得更遠。他說:我永遠記得媽媽說過的那句話:我這個孩子,將來肯定肯定會有出息的。他用雙臂,寫下一行行帶血的文字,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他是一個雖然身有殘疾,但無所不能的老師,他站在領獎臺上,含淚對媽媽說了一句:媽媽,你放心吧。
陳萬霞,她把溫暖的霞光照向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上。她說: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是老師無法取代也不能取代的。她盡到了一個老師恪守的本分,他溫暖了一個個殘缺的家。
阿里甫夏,這個老師,更像是一個探險家。他跋山涉水,跨越雪山,只為把孩子送到父母身邊,讓他們感受到團圓的幸福。回身的一刻,孩子不舍得呼喚就是阿老師守候的幸福。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然而,這,不就是最美最貼心的幸福嗎?帕米爾高原的花朵,會因阿老師的澆灌,更加茁壯,美好!
80,90,同樣加入了這樣的團隊。人的一生不能過得太順遂,你必須要不斷地遇到很辛苦的事情,從困難挫折中得來的成長,才是最美好的。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會得到很多。這是一次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感受,有一份回憶在那里。人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青春這樣過,滋味如何?我覺得做這件事,很辛苦,也很幸福,也最最貼近我們的內心。
路很漫長,因愛,得以延續……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5
頒獎晚會上的十位鄉村教師用他們的行動詮釋著對學生無私的愛,偉大的愛。在他們的眼里,他們所做的一切是應該的,是微不足道的,是小美,然而他們給予孩子的溫暖、關懷、愛護,是大美。
他們的美是崇高精神。貴州遵義的徐德光用刀砍出一道本沒有的求學之路,他和他的白龍馬每天跋涉在崎嶇泥濘的山路接送學生上學,放學;阿力普夏八年護攀懸崖峭壁護送孩子開學和回家,他冒著生命危險,忘記了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可貴;青海的馬復興無雙腳雙臂幾十年如一日擔任著任課教師這一角色,寫出了比常人漂亮的字。
他們的美是全部責任。湖北的青年教師鄧麗是學生快樂的興奮劑,她用她的笑容、肢體語言、歌聲、舞蹈,告訴孩子學習是如此的快樂;創辦有三百多名留守兒童學校的陳萬霞,她忘記了自己是一位校長的身份,每天幫助孩子洗澡,洗衣,告訴孩子離開爸爸、媽媽一樣健康成長,快樂幸福;孤山小學的校長兼鍋爐工一年如一日“燒”出溫暖,告訴孩子學校比家更暖和。
他們的美是無私奉獻。湖南29歲的吳金成,每天清晨要親自碾磨豆腐四個小時后賣到的錢全部用作學生的學習經費;漢族青年宋玉剛把根扎在了雪域高原十五年,把青春留給了日多鄉;中國臺灣青年林子宏放棄年薪20萬,承擔著達祖小學校長的重任,做了8年的志愿者。
這些鄉村教師有著純潔的情感,純凈的心靈,純粹的生命,他們為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詮釋著當今復雜的社會中的真實美。反思自己當了17年的教師,我也有小美但沒堅守著大愛。我雖在農村小學任教十年但沒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情。我雖主動申請支教但沒堅持留守。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但愿我的愛永遠堅守在三尺講臺,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中。
最美鄉村教師學習心得 篇6
在我國偏遠的山區,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煙稀少的島上,生活條件艱苦,教學環境惡劣,工資待遇低下,卻有那么一群人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那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孜孜不倦。他們就是最美鄉村教師,在他們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我們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的感觸很深,同樣的軟硬環境,人和人的差異差異確如此之大!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最美老師,美在強烈的責任心。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向她們學習,就是視教育為自己神圣的職責,用滿腔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把有形工作和無形工作用心做好,讓我樸素的人生煥發出它應有的光輝,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視學生為自己的子女,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媽媽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于父母。感受到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快樂中成長。
最美鄉村教師的學習也讓我重新思考對于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應該向他們一樣有愛心,有責任心。讓愛與責任同行,讓更多更美的大愛傳遍全國各地并代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