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精選3篇)
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 篇2
第一日,偶遇"彪悍"居民
邵愛靜,淮安開發區法院員額法官,開發區疫情防控一線志愿者。作為第二批到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上崗第的一天,便早早來到了工作地點南馬廠鄉新東花園一期,正式工作交接后,立刻投入工作。
大伙在小區門口一字排開,有的負責量體溫,有的進行人員登記,有的上前詢問,配合默契且井然有序。“老大哥,你進小區的卡呢”,這是大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當前疫情形勢雖然緊張,居民們都很自覺配合管理,走遠了還不忘和我們打聲招呼。
就在工作有序開展的時侯,門口突然來了一位居民,他雖然佩戴口罩,卻未出示出入證,工作人員要求他出示證件,他稱家里已經辦好證,忘帶了,現在有急事,必須進小區。他剛說完話,就要往里走,工作人員緊忙上前詢問他家住址,但他一聲不吭,繼續往里走。這時,又有兩個工作人員繼續跟上勸阻。突然,該“居民”竟掏出手機拍攝現場照片,就在大家以為就要產生沖突的時侯,這位“彪悍”居民竟轉頭徑直走出小區駕車走了……
大伙猜測這位居民可能是來防疫一線督查工作的,都說:“咱們防疫工作開展扎實,遇到再嚴格的督查,咱都不用怕!”是呀,基層工作繁雜又瑣碎,最需要的就是扎實細致,工作扎實就是底氣!
第二日,大爺們的“土味時評會”
晨起,關注最新疫情,新增病例降幅不少,心情大好。
到崗后,雖然都戴著口罩,但也能察覺大家都是笑臉盈盈的,少了平日的焦慮,工作效率出奇地高。過了居民外出采購的忙碌時間段后,在崗的幾位大爺開起了時評會。
“我今天6點到崗的時侯,天特別冷,但已經有不少上班的人要出門了,看來是要風平浪靜了。”保安大爺邊說邊露出樂觀的笑容。
“你還別說,咱們國家就是團結,一聲令下,全國上下都動起來了,這么短的時間就干成這樣,估計再有個把月,咱們這個點就會撤了,真是好樣的。”物管的大爺笑呵呵的接著話。
聽到兩位的交談,社區管理的大爺探過頭來說:“你們都不知道吧,最近中央又開會了,咱們抗疫又有新目標,既要嚴防嚴控,又要保障企業復工,咱們把這塊工作都干在前頭了,這叫聽黨指揮。”
這時又有一位大爺加入發言:“嗯,其他不說,我們就是要把這個門看好了,把病毒餓死了,讓小區里的人都盡快地去工作,大家都沒法工作,國家損失可大呢,看著都著急!”“依我看,我們還要再堅守上一陣子……”
不斷地有人爭著發言,關注疫情防控形勢。上午的時光就在大爺們的爭論聲中悄然度過了,這樣的土味時評會接地氣,順民意,有聽頭。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真好。
第三日,保障復工記事
當前疫情漸趨穩定,不少企業復工在即,志愿者所服務的社區是這樣做的:
14點10分,完成了外省復工人員健康初檢登記。
14點30分,完成對輸出地健康證明、單位復工證明、批準復工函等手續審查與核實工作。
14點40分,完成與轄區派出所、衛生院等部門的工作上報對接。
14點50分,完成宣講省外歸淮人員防疫政策及復工防疫知識并發放宣傳冊。
15點,居民入住。
15點20分,衛生院派員入戶提供居民居家隔離防疫服務。
15點40分,派出所派員入戶進行人員信息復查。
“辛苦你們啦,沒想到手續辦得這么順暢,你們放心,我們一定遵守居家隔離制度,不給政府添亂。”剛入住的夫婦邊說邊笑著將工作人員送出門外,這時正好是下午4點。這對夫婦今天剛從江西回淮,準備盡快復工,因為擔心辦理手續繁瑣,無法及時入戶居住,所以一上班就風塵仆仆地趕到居委會。沒想到,不到2小時,工作人員就已經為他們辦好了居住手續,并對接完成派出所、衛生院等入戶隔離防疫事務。
據了解,附近工廠的很多外地工人都租住在李席居委會轄區內,為了保障他們復工不受耽擱,社區提前安排謀劃復工保障工作,單獨開設了綠色通道,與其他部門聯動施策,確保外省回淮人員能夠安心入住、提前隔離、盡早復工。目前,社區已為近百名居民辦理復工登記手續,為十余名近期外省回淮居民提供隔離保障服務。該社區提前謀劃重點工作,做細做實復工保障工作,既服務了大局,又得了民心,值得點贊。
第四日,戶外會議進行時
“最近登記復工的居民特別多,這存在風險,咱們應該為這些人提供針對性的防控宣傳。”
“這個提議非常好,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北京日前還報道了復工引發的聚集性病例,所以不能掉以輕心,稍個不留神,病毒就可能傳播擴散,咱們在落實防控政策同時,要重點做好復工對象的防控工作,可以在復工居民辦理手續時,進行防疫知識宣講并發放建議書,同時要與用工單位加強聯系。”李席居委會戶外會議正在召開,書記在采納參會人員建議后,調整了日常工作內容。因會議地點不是在會議室而是在戶外防控點,所以會議也被大家稱為“戶外走心會”。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為保障一線工作力量以及避免了人員聚集帶來隱患,每天下午4點,這樣的會議都會在防控點舉行。社區不僅通過會議通報疫情防控進展、傳達政策精神并進行重點工作安排,還鼓勵包括志愿者在內的一線人員分享好經驗,提出好建議,反饋好事跡。此舉有力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已陸續提出各類建議數十條,為社區提前安排各項防控重點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五日,寫在崗位交接時
今天,第三批志愿者即將上崗,大家都早早地到崗進行交接。這時的我,比剛來接班時多了一份滿足,也多了一份輕松,連前來接手工作的小伙子都比平日里更添了幾分帥氣。
想起在報名參加志愿者時,我市的疫情形勢相當嚴峻,市區的部分小區都發現了確診病例,因對病毒的未知,大家非常焦慮,都想著如何保護好自己與身邊的家人。就在這種情況下,當院里號召年輕干警深入疫情一線開展防控工作時,已經五十多歲的潘其兵第一時間在工作群的留言,“我身體很好,能報名嗎?”在他的帶動下,干警們都踴躍報名,院里很快就成立了三批志愿團隊。
不久,老潘就帶領第一批團隊去了防控點。他們做好防護了嗎?工作危險嗎?下雪了,想到他們還在戶外堅守著,一定很冷吧!每天都關注著他們發回的防控消息。
在這期間,又陸續聽聞我院涌現的感人事跡,志愿者薛源與其家人四處采購緊缺醫療物資,并匿名捐贈給第四人民醫院;孩子尚幼的年輕媽媽趙鳳鳳也報名加入志愿者,老潘主動聯系印刷廠印刷防疫宣傳資料,向社區和企業免費發放,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
當組織關心地詢問,報名到一線是否有困難時,“沒有。”我堅定地回答。同事們的作為感動著我,組織的理解也讓我覺得更有力量,此時困難何存?
話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先不說奮戰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就看咱們身邊,小區的工作人員,院里堅守一線的法警,還有像老潘,薛源這些同事,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大家都時刻想到他人,用自己的行動去溫暖著他人,守護著他人。加入這樣的隊伍,讓我倍受鼓舞,深感榮幸。這份感受也一直陪伴著我在防控點的這些天,盡管每天都要奔波六七十里路,每天都要與居民直面接觸,每天都干著極其普通的小事,從未覺得苦累乏味,心里反倒踏實工作滿足。現在疫情形勢趨于穩定,新的志愿者也不斷加入,相信很快就會迎來戰“疫”的勝利。
來吧,讓我們一起攜手迎接如期而至的春天。
支援疫情防控心得感想 篇3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響應洛陽市委號召,2月15日起,學校在開元大道龍祥街口路南公交站亭持續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學校選派黨委、行政、群團等部門干部職工100余人參與此次防疫志愿活動,協助做好公交乘客體溫測量及乘車秩序維護等工作。
校黨委副書記李漪代表學校向辛勤工作的志愿者表示慰問,并送去了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感謝他們為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叮囑要注重防護措施,做好自身安全防護,還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證個人身體健康。
“雖然天氣很冷,可大家的心是溫暖的!”志愿者感慨道。“疫情防控是當前最緊迫的頭等大事,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為了群眾,我們義不容辭!”“疫情面前,大家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必能打贏這場戰役!”……志愿者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目前正值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學校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嚴格按照上級部門對疫情聯防聯控的部署要求,結合實際,認真分析研判,落實防疫志愿工作的具體措施,迅速行動,主動作為,積極擔當,彰顯了河科大人勇于奉獻的志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