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團101周年節目2023心得感悟(精選3篇)
建團101周年節目2023心得感悟 篇1
青春的力量總是無限好的,轉眼間我們在20__年里迎來的共青團的101周年的紀念日,在這青春無限好的時光,我們能夠感受到祖國日益的強大,也同樣明白著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祖國未來的發展離不開我們。
然而在共青團成立101周年的期間里,我們共同觀看了這次的建團百年特別節目,在視頻當中,我們明白了青少年的力量早已成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此當下身為學生的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成長,才能為祖國未來的發展鋪墊更好的基礎。
當下身為學生的我,作為祖國新時代的青少年,新一代的領航者,我們要與那些民族英雄和各位先輩們一樣,堅持學習為個人本分不斷學習新知識,這樣祖國將來需要我們的時候,才能貢獻出一份力量。
本次的建團101周年特別節目上給我們帶來了祖國最為光榮的一面同時還能了解到一些經典的人物事跡,觀看了這次的建團百年大會,使我受益很多,每一個故事無疑都體現出了祖國強大的一面和民族英雄那種為國爭光的精神。看看我熱血沸騰了,希望將來長大后的我也能夠為祖國做出一份微薄之力的貢獻。
建團101周年節目2023心得感悟 篇2
20__年,這是中國共青團建團101周年的一年,這也是體現著數代青年為建設美好的祖國而堅持努力了100年,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也都期望著會有成真的一天,但是,并不是每個人的夢想都會實現,因為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可能會經過無數次的坎坷與挫敗,從而導致以前的夢想變得破碎不堪,或者精疲力盡后選擇了放棄,那么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你是否還記得最初的夢想,是否還在堅持著曾經的執著,是否還能找到自己最初的樣子。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與青年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力量。作為共青團員、共產黨員,自我感覺到有點自豪。入團以來,我堅持不懈地學習,在思想、學習、工作和組織生活上都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為了迎接建團101周年節目,我將勤儉節約,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經常與同事交流,討論黨中央和團中央的重大決議,在交流中宣傳我們黨的思想和決定,跟群眾保持必要的聯系。
作為聯盟成員,我時刻關注當今世界時事政治的變化。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親民路線,不僅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更讓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向往更加強烈。在當今的中國夢中,中國共產黨永不屈服,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從容體現大國風范!中國共產黨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做出了最靈敏的反應,制定了務實的政策。中國不再是一頭睡獅,傲立于世界萬國之林!事實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建團101周年節目2023心得感悟 篇3
“深圳培養了我敢闖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態度,通過奮斗改變命運。”
見到戚卓,是在深圳電視臺“都市調查”欄目錄制時。專業的分析、縝密的邏輯、從容的談吐,讓人很難將她與20年前的打工妹聯系在一起。
“深圳培養了我敢闖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態度,通過奮斗改變命運。”坐在記者對面的戚卓,眼神里透出從容與自信。
戚卓與深圳結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她的父親在深圳打工,常說起深圳發展速度、溫暖的大海、世界之窗……從那時起,這些點點滴滴就刻在戚卓的心里,到經濟特區去,成為戚卓心中的向往。
20__年,這個生在東北、長在東北的女孩一路南下,來到了心儀已久的經濟特區。剛到深圳的她,在北郊公明鎮的創維電子城找到了工作,“印象中廠區很大,一進來就看到很多身著藍裝的工友,都很年輕、有活力,來自全國各地,為了各自的夢想打拼。”戚卓說。
就這樣,戚卓在創維集團電視機廠有了第一份工作——生產部統計員。每天,她要跟進生產計劃表,在插件、機芯、整機等不同工段之間進行協調,滿車間跑上跑下。
雖然對打工生活的艱辛有心理準備,可讓戚卓沒想到的是,上崗第一天就忙到晚上11點。“在老家,大家晚上10點就休息了,可這里的人們卻依然精神抖擻。”戚卓說,廠里會給加班到夜里的人發加餐券,可以領牛奶和面包。“那段時間,大家相互鼓勵著。晚上碰到加班的同事,都會相視一笑,說‘一起去領券吧’。”
“老家的日子很安逸,但我更喜歡經濟特區的氛圍,來深圳就為拼一拼!”戚卓說。
“記得當時一個新項目啟動,工藝圖繪制工作需要有人兼職承擔,我下了班連飯都沒吃,就去鎮上買了一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教材,一邊自學一邊做。”戚卓記得,那時候經常和辦公室一位來自江西的同事“比賽”,看誰晚上在辦公室留得更久、學到的東西更多。
“在深圳,企業普遍提倡內部選拔和招聘,只要你努力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機會。”戚卓說。
由于表現出色,創維集團成立品牌部時,戚卓作為其中一員來到位于深圳南山區的集團總部工作。從郊區來到摩天大樓林立的市區,這段路,戚卓走了3年。深南大道、地王廣場、華強北……這些曾令她艷羨的景觀成為生活中的日常。
繁忙工作之余,戚卓保持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20__年,一次偶然機會,她參加了海之夢心理咨詢中心組織的體驗式沙龍,受到很大觸動,對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心生向往,開始著手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學習相關知識。
那時,已經101歲的戚卓沒有任何心理學基礎,她能行嗎?
“最初我也很猶豫,覺得自己早過了學習的年齡,但在同一個學習小組里,既有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也有50多歲的職場資深人士,大家的相互鼓勵讓我燃起信心。”戚卓說,從那時起直到現在,只要有空余時間,她都會約朋友去圖書館看書學習。“深圳的圖書館里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在學習充電,來晚了就會找不到座位,只能‘轉戰’咖啡館和書吧,正是這種氛圍激勵你去學習。”戚卓說。
20__年,101歲的戚卓決定,離開創維集團,挑戰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看到這座城市在改變中進步,身邊朋友在改變中成長,我也想改變一下。”戚卓說。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除了要取得資格證外,還得經歷長期的實習鍛煉。20__年,她進入海之夢心理咨詢中心開始實習。然而,實習非但沒有工資,還得“倒貼”學費。
“前半年的實習期,各類理論學習、接受培訓的費用加在一起,我一共花了近兩萬元。由于還沒達到簽約條件,后半年的實習期,我給自己加大了學習和培訓強度,又花了三四萬元。”戚卓說,盡管那段時間經濟壓力和學習壓力都很大,但她還是堅定地往前沖。
功夫不負有心人,20__年,戚卓通過了海之夢心理咨詢中心考核,正式成為簽約心理咨詢師,開啟了自己人生的嶄新一幕。“在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人、競爭激烈的深圳,有很多人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戚卓深深地熱愛著這份工作。
戚卓喜歡騎車去深圳灣公園,沿著濱海棧道騎行,涼爽的海風吹過,視野中的大廈高聳入云,近處的公園草木蔥郁,讓戚卓更加熱愛這座城市。“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但我還是想不斷奔跑,因為深圳的活力、朝氣給我力量,讓我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