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和諧社會專題報告的心得體會
2、培養和諧互信的稅收征納關系。誠信友愛是社會成員之間關系的本質特征。構建和諧稅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提高納稅人對稅收工作的滿意度,并以此確保納稅人自覺納稅、誠信納稅。具體應抓好以下幾點:
一是更新服務理念,全面推進納稅服務向深層次發展。要充分認識到納稅服務不僅僅是職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范疇,而且是行政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牢固樹立“以民為本、以客為重”的服務型思想,確立“為納稅人服務、讓納稅人滿意”的觀念,使稅收工作由“監督打擊”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
二是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速納稅服務信息化,全面提高辦稅效率。依托網絡平臺,實現辦公自動化,試行網上涉稅審批,擴大網絡申報、電話申報、銀行網點申報等多元化的納稅申報方式,開辟網上服務系統,發揮網絡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優勢,推進稅收管理現代化和稅收服務社會化,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優質服務。
三是創新服務方式,實現納稅服務的個性化。針對不同的納稅人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使納稅服務在普遍化的基礎上兼顧個性化,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實現辦稅服務零距離、辦稅程序零障礙、辦稅質量零差錯、辦稅對象零投訴、規定之外零收費。
四是完善考核機制,建立納稅人合法權益和服務質量保障機制。設立服務投訴電話和征求意見箱,聘請特約監察員,印發服務監督卡,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確保社會各界意見反饋渠道的暢通,最大限度地保障納稅人合法權利的實現。嚴格執行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相銜接的監督機制,建立健全納稅服務評議評價機制和服務質量、效果的保障制度,建立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長效機制,將納稅服務工作質量作為考核稅收工作的主線。
3、打造和諧穩定的稅務干部隊伍。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素質,是做好新時期稅收工作的保證,也是建設和諧稅務的重要因素,對新時期稅收事業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
一要加強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構建和諧稅務文化建設為主線,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提高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心,提高引領稅務干部樹立共同理想的能力;堅持圍繞稅收中心工作,提高為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的能力;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調動工作積極性的能力;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切入點,提高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的能力。
二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稅收事業的蓬勃健康發展,領導班子建設是關鍵。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稅務機關領導班子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工作責任機制、考核監督機制,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三要加強教育培訓。實施“人才興稅”戰略,把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由單純追求提高全員學歷層次向提升全員崗位技能轉變,以業務知識、崗位技能培訓為重點,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不斷豐富培訓形式,提高培訓效果。
四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兩權”監督,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的要求,嚴格執行各項廉政規定,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的侵蝕,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切實加強對重點崗位、關鍵人員和薄弱環節的監督,加大懲處力度,重點查處以稅謀私、執法犯法、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不斷提高社會滿意度。
五要鞏固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構建和諧社會,為實踐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提供了廣闊舞臺。保持黨的先進性,要求稅務系統的每名黨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踐中,在稅務工作實踐和自身工作崗位上,積極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做到“聚財為國、執法為民”。
4、營造和諧統一的稅收執法環境。要牢固樹立“心中有法、思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的思想,把依法治稅貫穿于國稅工作的各個環節。
一要加強稅收執法。認真執行各項稅收程序法,通過嚴格履行程序,提高稅務部門執法質量,把深入貫徹落實《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作為提高稅收執法水平的突破口,加大學習、宣傳、貫徹力度,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并狠抓落實。認真執行各項稅收實體法,落實好各項稅收政策,充分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切實維護稅法的嚴肅性、統一性,堅決防止和糾正越權減免稅收行為。依法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認識納稅人的法律地位,加強法律救濟,為納稅人創造依法誠信納稅的良好氛圍。
二要強化執法監督。加強事前監督,嚴格執行稅收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查備案制度;加強對重點環節執法行為的事中監督,認真執行重大稅務案件集體審理制度,對大額減免稅實行集中審核制度,做好行政處罰聽證工作;加強對執法行為全過程的事后監督,強化稅收執法檢查,嚴格執行稅務行政復議制度。
三要加強稅法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治稅環境。充分發揮稅收宣傳的輿論導向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廣泛、持久地開展稅收宣傳,培育全社會依法誠信納稅意識,提高稅法遵從度,營造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