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浙江省臨海市發展民營經濟的經驗體會
三、主要體會
通過在浙江省臨海市一個多月的掛職學習,使我受到了一次如何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教育,受到了一次如何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的教育,思想震動很大。目前,我縣民營經濟的發展規模、層次和效益與臨海市相比,差距還比較大,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更大。認真分析臨海市發展民營經濟的主要做法法,結合我們縣的實際,我認為我們要把民營企業做為全縣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抓民營企業是全縣的大事、匹夫有責的觀念,廣泛宣傳動員,在全縣迅速掀起發展民營經濟的熱潮。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落實第一要務的主題,形成共識和合力。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良好的發展機遇往往在猶豫中喪失。我們必須用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動搖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要求統一思想,緊緊把握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老百姓經濟”、“民心工程”來抓,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體行動,擺到戰略地位,抓緊抓好,務必取得新的突破。認真學習浙江民營企業那種不斷開拓進取和創新的精神,破除“小富則安”的守舊思想,樹立“放水養魚”、“先發展、后規范”的思想,增強發展民營經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的雄心壯志,切實把民營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來抓緊抓好,要用抓招商引資的勁頭抓民營經濟,迅速興起新一輪的民營經濟發展的熱潮。
2、制定一個符合全縣實際的民營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思路。既要從全縣實際出發,又要體現干大事業、求大發展的良好精神狀態,自我施壓,確定好民營經濟的發展目標。在今后若干年內,民營經濟的發展力爭要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并做到速度與效益相統一,要以這個目標作為考核各級黨委、政府政績的主要考評標準,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堅持放開、放心、放手、放膽“四放”的發展的方針;堅持內資、外資、民資一起上,大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的思路。重點放在抓好啟動和激活民資、內資,鞏固提高和大力吸引外資,進一步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實行“公轉民”,推動資本民營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混合型經濟的發展,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制定一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必須制定一套管用的政策措施來體現出我們的比較優勢,推動新一輪的民營經濟發展。要重點研究啟動民資、引進外資的新措施辦法,以及在放寬領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技術改造、提高服務方面的新措施。要借鑒臨海市的做法,在政策方面采取更大的靈活度。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措施出臺之后,各部門要根據職能制定出具體的實施細則,要強化督促檢查工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到底,“決不放空炮,決不掛空檔”,為全縣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機關作風,搞好協調服務。要進一步規范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的行為,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效能,對民營經濟要多支持少干預、多指導少指責、多服務少設卡、多協調少扯皮,真正做到寓管理、檢查、監督于服務之中,減少政府對經濟事務的行政性審批,實施民營經濟發展的暢通工程,堅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對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嚴肅處理,堅決維護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的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5、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管理、引導和組織領導。縣上成立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各級、各部門做好民營經濟的指導工作。經常分析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加大發展民營經濟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根據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及時加強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民營經濟的總結表彰會,及時總結推廣民營企業的先進典型和經驗。重視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的積極作用。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尤其是加強企業家和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外出培訓力度,全面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開創安西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