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精選5篇)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 篇1
9月30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20__年,我國設立烈士紀念日。自此,每年的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出席紀念活動,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深切緬懷英烈豐功偉績。
“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崇尚英雄、緬懷英烈,一直是總書記情之所牽、行之所至。
這些年,他在不同場合多次深情講述英雄的動人故事,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段段悲壯的往事,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奮勇前行。
在第八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總書記講過的英雄故事,致敬英烈、傳承精神。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是9月30日,是第八個國家烈士紀念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進行現場直播。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凝結了無數英雄烈士鮮血的奮斗史。一個向上的國家與民族,從不會忘記捍衛國家尊嚴、保護人民利益的英雄烈士。以國之名致敬英雄,緬懷英魂,山河無恙,英烈不朽!鮮花美麗,獻給英烈,是對英烈最崇高的敬仰;鮮花芬芳,賦能奮斗,是對英烈的告慰。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對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鮮艷的花兒獻給最崇高的靈魂,深深的致敬敬仰最偉大的生命。烈士紀念日,敬獻花籃,是敬仰,是思念,是感恩;現場直播,是責任,是擔當,是課堂。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熠熠生輝,鐫刻著中華民族對先烈的敬仰。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中華民族是英雄的民族,致敬英雄、銘記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是時代正氣、民族崇尚、社會風尚。“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烈士紀念日是英烈的時間紀念碑,我們用鮮花致敬,用美麗仰視,致敬他們的壯美生命,仰視他們的豐功偉績。
鮮花芬芳賦能奮斗,用弘揚英烈精神奮斗新征程。鮮花芬芳是英烈精神的芬芳,是我們拼搏奮斗新征程的能量。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講述英烈偉大故事。劉仁堪烈士就義前,敵人割下他的舌頭,他用腳蘸著流下的鮮血寫下“革命成功萬歲”,這是對勝利的堅定信心;湘江戰役中,陳樹湘烈士“斷腸明志”,這是對革命信仰的壯烈展示;楊靖宇說,“革命就像火一樣,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只要我們有火種,就能驅趕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這是對正義事業的偉大追求。“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革命英烈的事跡是勵志教材,革命英烈的精神是紅色基因硬核。我們應該弘揚英烈堅守真理的正氣精神,為理想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及拼搏奮斗的精神,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上,堅守人民至上,堅決同各種丑陋現象做斗爭,浩然正氣;探索創新,披荊斬棘,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義無反顧,奮勇向前,把熱血和生命融入到偉大事業中。
理想之光不滅,代代相傳;信念之光不滅,永遠傳遞。萬千忠骨,萬千熱血,紅色基因,激勵今人。烈士紀念日,中國航展在飛行表演中,空軍兩個機型的飛行表演隊在現場以特殊的方式拉煙,向烈士致敬,向英雄致敬。英雄是星,照亮征程;烈士如燈,照亮人生。英烈精神,激人奮進。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 篇3
烈士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氣節象征。多少英雄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興亡、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奮發努力、鞠躬盡瘁。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不尊重英雄的民族是可哀的。如何對待逝去的英烈,將影響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命運。民政部門此次出臺《辦法》,就是為了推進烈士公祭活動規范化、法制化,以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倡導奉獻意識。奏唱國歌、行鞠躬禮、敬獻花籃……莊嚴而隆重的形式,彰顯了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觀和價值導向。
公祭英烈告慰忠魂,需要今人心懷感恩,奮發有為。不忘卻歷史,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先烈不懼崢嶸,以身許國,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民族獨立、國家振興。今天的我們唯有居安思危,奮發有為,才能用實際行動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公祭英烈告慰忠魂,并非要大操大辦,更不能變為走走過場的形式主義。能否善待烈士的安息之地,還烈士陵園一片肅穆;能否解決烈士遺屬的實際困難,切實保障他們的權益;能否廣泛的宣傳事跡,讓烈士精神深入人心,才是公祭之外更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
歲月流逝,英烈忠魂不朽。用公祭向開創今天幸福生活的英烈致敬,更應在公祭中繼承英烈們的崇高志向,為了國家的美好明天揚鞭奮進!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 篇4
無名英烈事跡,讓人無限感慨。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炮火連天和槍林彈雨,但具有許多新特點的斗爭一天也沒有停歇。從脫貧攻堅到科技創新,從反腐倡廉到轉變作風,改革開放的每一項重要舉措,都離不開共產黨人敢于擔當、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精神。
驅使英雄默默無聞奉獻和犧牲的,是他們的堅定信仰和斗爭意志。一個個無名英雄,構成了一個偉大的群體。“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一曲《祖國不會忘記》,表達了人們對無名英雄的致敬之情。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國各個行業領域,一個個英雄不斷涌現;默默無聞的犧牲精神在祖國大地上涌動。科學家黃大年,毅然放棄國外的優渥生活,多少年如一日投身國內科研,堅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廣西扶貧干部黃文秀,在扶貧的工作中,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當年的長征路上,英勇的奮斗和犧牲精神,讓紅軍一次次絕境逢生,取得一次次勝利。在新的長征路上,仍需弘揚這種大無畏的奮斗精神。無名英烈,人民不會忘記;奮斗精神,世世代代傳承。
今天鮮花獻給英烈直播心得體會 篇5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彰顯烈士的高尚品質,也體現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氣質。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我國約有20__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捐軀。為他們設立國家紀念日,組織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正是為了以國家的名義向他們致敬,深切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學習傳承他們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敢于犧牲的寶貴精神。在國慶節前夕開展烈士紀念活動,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豐富了國慶的內涵,有利于全體國民更好地表達愛國情感、增強國家意識、激發奮斗動力。
沿著先賢英烈用生命和鮮血開拓的道路,一代代中國人民的不懈奮斗中,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但歷史的足音也警醒我們: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立足“三個沒有變”的基本國情,邁向“兩個百年”目標,前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氣呵成,我們還需要繼續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秉承先烈遺志,發揚先烈精神,用先烈的精神品質引領社會價值取向,將先烈參與開創、為之奮斗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近年來,我國的烈士紀念工作日益得到重視,烈士公祭活動不斷走向常態化和正規化。每年上億人次的祭奠,讓我們體會到群眾緬懷的深切之情,感受到民族血脈中升騰而起的復興動力。方此之時,我們需要充分認識開展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的重要性,把烈士紀念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倡導社會各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形成緬懷紀念烈士、學習烈士英雄事跡的良好社會風尚。我們紀念烈士,就是要用烈士精神凝聚黨心軍心民心,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就是要用烈士精神傳播社會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開展紀念日活動,如同點燃一支火炬。”在國慶65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無數先賢英烈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緬懷他們的歷史功勛,挺起我們的時代脊梁,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改革發展的大潮,共同創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