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周記(精選33篇)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但不是古人說的“雨紛紛”,而是明媚而燦爛的陽光。我們一家去山上掃墓。
準備好東西后,我們就出發了。路上的風景可好了,到處山清水秀。往水里一看,一眼能望到底,但我們的心情卻很沉重。一想到逝去的親人們,心里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來到掃墓地點,我們各自忙開了。爸爸不知從哪折了幾根樹枝放在一旁,又和舅舅拿起彎刀,抓著墳上的雜草,割了起來。“爸爸,我也想割,可以嗎?”爸爸聽了我的話說:“你還小,一個不小心會把手指割傷的。”爸爸看見我失望的樣子,又對我說:“等我們除完草,你就來插樹枝,掛紙錢。”
等爸爸除完草,就到我出場的'時候了。我拿著樹枝準備往墳上插時,舅舅叫住了我:“等等,樹枝的末端還沒削尖!闭f完,舅舅把樹枝一端削尖交給我。我拿起樹枝,用力地插入墳頭,又拿出黃紙掛在上面。我看見爺爺在點香,燒紙。我又學著爺爺的樣子,拿著香在火中點燃,鞠躬祭拜……
掃墓結束后,帶著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和祝福,我們踏上了歸程。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過去了,又到了這一天。陰雨伴著寒風綿綿地下著“沙啦啦,沙啦啦。”唱著一曲無字又悲傷地歌謠,我疼痛的心再次揪在了一塊……
這是我第幾次掃墓,我也不記得了。只看見其他掃墓者頂著一把或黑或白的雨傘,如沒了神,又像墜入對親人的思念中。我常常覺得,人生就是這樣吧!無論生前是輝煌還是平凡,不都要回到泥土的懷抱嗎?我的腳如灌滿鉛,來到奶奶墳前,抑制不住的思念涌上心頭,淚水也如決堤般的潮水涌出,青煙裊裊,寄托了我的哀思,帶走了我的思念,奶奶您知道嗎?鳥鳴伴著鞭炮聲響起,只是失去了往日的清脆與歡悅,我的心又沉重了幾分。
正準備回去時,我似踩到了什么,我連忙移開腳,一抹綠色映入眼簾,呀!是一株小芽!它顯得那樣勃勃生機,落葉,是落葉成了小芽的養料啊!這時,一陣笑聲在耳邊響起,是一對爺孫倆,看樣子,在講什么笑話呢!是啊,人生輪回就是這樣子,葉子雖落下了,但它成為了小芽的養料,親人雖死去了,但我們依然可以承著他對我們的希望而活著呀!
風停了,雨停了,我抬起著,看見一片新綠,壓抑一散而盡,接下來要走的路,清晰可見……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3
清明節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其中一個,又叫“寒食”節,有掃墓和吃艾餃的風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陰雨綿綿,好像又多了一絲肅穆的'氛圍。今天,大家全家攜帶祭品上山掃墓。山腳下,前來掃墓的汽車排成長龍,挨挨擠擠,行進速度緩慢,還有交警臨時指揮。
大家先來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真誠地寄托對奶奶的哀思。忽然,“嘭啪!嘭啪!”的鞭炮聲傳入耳畔。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有一些人不考慮“文明掃墓,禁燃鞭炮”的倡議,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盡管今天陰雨綿綿,但燃放香燭和鞭炮的失火隱患仍不容小覷。
我陷入了沉思中。
突然,想起老師在課上說過的“網上掃墓”。對啊,老師曾提起過“網上掃墓”既可以緩解交通重壓,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同時也可以便捷網友清明期間不用出門祭掃先人,可謂“一舉三得”。
當天,我就和父親約定明年的清明節大家就在網上祭奠奶奶。今后,大家也會動員身邊的人響應這個綠色的號召,加入到網上掃墓的行列中來。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4
星期五放學后,我們一家人匆忙趕到他們的家鄉,一路開車去馬如龍。我媽說:“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的節日,很重要,所以逢年過節大家都趕回家掃墓!币驗槁飞隙萝嚕职诌@兩個小時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回到老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非常感謝叔叔阿姨為我們做了一張大桌子吃。朋友們知道我回來吃飯了,都來看我,我見到他們很開心。
星期六是個好天氣。今天的日程安排很忙。早上和父母一起去掃墓,去墓地掃墓的人很多。找了半天,爸爸找了個車位,把車停好,拿了點東西祭祖,跟爸媽學了。我也參與過燒香,燒紙,禮拜。
下午,我和我的堂兄弟去看望爺爺奶奶。他們已經80多歲了,堅持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祖奶奶說:“我熟悉老房子,不想搬家。”老房子靠近山。每次來都是爬山玩。這次,我帶著我的表兄弟們去爬山。我發現了很多新出土的竹筍,摘了很多杜鵑花和蕨菜,還幫爺爺奶奶撿了很多干柴。我們笑了,一路上都很驚訝。我甚至不知道我的手是什么時候被抓傷的。直到我媽叫我們回來吃飯,我的手才有點疼。
這個假期過得很開心,感覺時間過得太快,轉眼間就回到了溫州。我很舍不得我的朋友和大山,我很期待下次走之前回去。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5
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眿寢尯臀乙怀缓虾Φ冒职忠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眿寢屨f:“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很多人都會在這一天掃墓。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記得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春游更是最好,因為清明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所以很多人都會趁這時春游。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7
今天上午,我,爸爸,小阿姨,三舅公,小舅公,三舅婆,二舅婆和奶奶一起去山上掃墓。
爸爸把車停在山腳旁邊,拿好東西我們就出發了,一開始爬的時候,三舅公是第一名,小舅公是第二名,我是第三名,我回頭看了一下后面,竟然發現,在我們家視為爬山高手的爸爸竟然落在后面呢!我想,爸爸為何爬的這么慢呢?
我邊走邊想,走到了獨木橋,我看三舅公和小舅公都走過去了,只有我沒走過去,我有些恐懼,所以只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過去才走過了獨木橋。我心里想,剛才好險啊,摔下去肯定完蛋了。
我們繼續爬,終于爬到了外太公的墳墓前,把祭品擺好,奶奶說“先拜土地公公再拜外太公”,接著我們每個人都拜了。拜完后三舅婆就把太太折的元寶燒了。我問奶奶“為什么要把元寶燒掉呢“?奶奶說”這些燒掉的元寶就是外太公的錢,他可以“拿”這些錢去陰間買老酒。我說“哦,我明白了”,燒完元寶之后我們就下山了。
今天上午我過的很充實。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是關于清明的一首唐詩在清明節,這幾天我們都要去祭奠已故的親人。
我也在這幾天去祭奠我的親人,我跟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墓碑前。我一想到“死”,這個字就感到非常的難過,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給已故親人們燒紙錢和我們親手疊好的金元寶,嘴里還說著:起來數錢吧,這樣的`話。我們在哪兒燒紙錢,媽媽把帶來的食物放在墳前,為了讓已故親人們吃,爸爸去給另外兩位親人燒紙錢,燒的差不多了。還得放一打鞭炮,我最疑惑的就是放鞭炮,最后火滅了,就得給去世的親人們磕三個頭才算是祭奠。我一直都在想人死了會到哪里呢?我想應該只有死去的人知道吧,每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祭奠方式,就比如說我媽媽的家鄉,他們那兒都燒紙時不用在地上畫上圈,墳上的小樹都讓活著。在這兒和在那兒也真是截然不同,我發現一般一到清明節,天氣都該轉涼,而且還會下雨,我相信這一定不是巧合,如果天氣好的話,那還叫什么“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我最希望的就是:我已故的親人,能在專屬于他們的節日下,快樂幸福,能夠平平安安,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很想念他們。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問酒家何處喲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的`本義應該是去掃墓的,掃墓是紀念已故的親人的,與往常有些不同,因為清明節只下了一點小雨而不是大雨。清明節要下雨就像一個人在哭一樣,在清明節這天可到先人墓地鏟除墓地周圍然后再獻上鮮花與食品就用這種方式紀念以故的親人。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在清明節這一天,天上總是細雨紛紛,像是上天也感受到了人們的悲傷,留下了哀愁的眼淚,路上的行人都失魂落魄,思念著逝去的親人,給這溫暖的春天帶來了一絲悲涼。
清明是一個充滿懷念的節日,人們在這天都要去掃墓祭拜離世的親人。一大早,爸爸媽媽把我從溫暖的被窩中叫醒,整理好清明節祭拜要帶的東西,我們就出發準備去掃墓了。
我們乘車來到山下,隨后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在途中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看到了萬物復蘇的景象,小草披上了淡青色的衣裳,花兒們也競相開放,一切是那么春意盎然。轉眼間,我們來到了墳墓前,墓前早已長滿了雜草,毫無生氣,與春天的.美景截然相反。
我們把準備好的祭品放在了墳墓前,然后祭拜緬懷著他們,此時我們的心里非常的憂傷、充滿懷念……不知有多少說不出的苦楚與哀傷。
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淚水在眼眶里直打轉,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大家也不想把流淚的一面展現出來吧。
雖然有的親人已經離開,再也見不到面,但我們會在清明節的時候懷念著他們,就仿佛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一樣。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為了紀念革命烈士,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同學去渠溝大屠殺紀念館祭掃烈士墓。
一路上,我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紀律嚴明地走著,我們手里的小白花仿佛在為英烈們哭泣,我舉著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鮮艷的紅旗好像烈士的獻血染紅。路旁的行人都用贊揚的目光注視著我們!
步行大約二十幾分鐘,就來到了烈士陵園,陵園里松柏蒼翠肅穆寧靜,不一會悼念儀式開始了,沉痛的哀樂聲響起,全場肅立。我們首先代表全體人員為烈士們敬獻花圈,接著我們靜默了3分鐘。
然后,校長為我們講述烈士們的.光榮事跡,我不禁思緒萬千,那些革命烈士生前勇敢地同敵人搏斗,那種精神是多么可貴呀。為了下一代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舍生忘死地戰斗,終于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和平安寧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內心還在贊嘆那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氣概,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做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通過今天為烈士掃墓的活動,我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2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苯衲甑那迕鞴澥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諝馇艴r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與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與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今天,陽光燦爛,春風拂面,我和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
一路上,我看見了綠綠的小草,五顏六色的小花,好看極了。來到墓地,媽媽把一籃白色的菊花放在墓上。外婆拿出一些食物,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食物干什么用的?”媽媽說:“這是祭祖用的貢品!边@時,爸爸說:“清明節掃墓是我國的優良傳統”。
掃墓結束時,外公拿出鞭炮,我連忙說:“外公,掃墓不能放鞭炮,要安全掃墓!蓖夤α诵φf:“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4
星期天我和媽媽弟弟去了人民公園,人民公園里的花草很漂亮,有粉色的桃花,還有紅色的桃花,有白色的杏花和梨花,還有柳樹、松樹、和一棵好大好大的樹。桃花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里有人在劃船,還有小鴨子在游泳,小鴨子有黑色的、白色的`、黃色的,小鴨子有兩只一塊兒游的,有三只一塊兒游的,還有一只獨自游的,它們游的可開心了。
我們在游玩的時候弟弟看到了一個變形金剛,他很喜歡,媽媽就給他買了一個,然后我們接著走,我看到了一個畫畫的地方,我們就停下來看,我看了半天選了一個雙人的小模型,我超級的喜歡,然后我們就把它買下了,我和媽媽一塊兒坐下來給它圖顏色,弟弟在旁邊玩起了他的變形金剛,當我給小女孩后邊的頭發圖顏色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了這個小模型居然是一個存錢罐,我們一會兒就把它圖的五顏六色了很漂亮,我決定回家后送給爸爸。我和弟弟星期天都玩的可開心了,媽媽看到我們玩的高興也開心的笑了。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靜靜得仰望著那塊莊嚴而肅重的烈士碑.它的屹立,如竹筍拔地而起.幽幽的樹林,沙沙的落葉,每到這時,似乎又平添一分傷感.
我,輕輕地撫摸著那恒古不變的冰冷.粗糙的構造,棱棱角角的手感.地下濕潤的青苔,猶帶幾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如歌如泣.
我,緩緩地瀏覽著那一排排鐫刻的文字.深凹著的符號,一個個充滿靈性的小精靈,飛翔著,訴說著那個千百年的故事.
我,傾聽著...
幻想那個相對古老的年代,是這些有著年輕生命,滾燙熱血的人民戰士們啊,在這片經歷過血風腥雨的荒涼土地上,用希望的種子填充了一個個的彈孔,用春的盎然生機驅趕走了硝煙的彌漫,家鄉兒女終于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無拘無束的時候,可以放心過著安居樂業的太平生活,走自己祖國富強的路,不用擔驚受怕,不用藏來躲去.
他們傳播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是生活的幸福,快樂.
當他們準備離開時,卻怎么都沒有想到,從此,他們再也離不開這塊土地,戰爭沒有帶去他們的生命,但卻讓這些可親可敬的叔叔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才因而永遠得沉睡在了異國他鄉,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如秋日小樹枝疏葉落,飄零的是青春,換來的卻是無數年輕生命筑成的中國號乘架著怒吼的黃河,向前沖去!
總是清明,繚繞著那個永恒的故事......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6
清明節是個小長假,在此期間,我和同學張藝瀚相約一起去附近景點狼城崗玩。
狼城崗里市區不遠,爸爸開著車,我們很快就到了。初春的季節,天氣還不算很暖和,但卻不影響那里美麗的景色,景區在一個村莊附近,那里民風淳樸;附近由一條小河曲折流淌,河水清澈見底,游魚水草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魚兒們東瞧瞧、西看看,環視著岸上的人們,一點也不害怕的樣子。河岸邊上的柳樹搖動著長長的辮子,像是在唱著春天的歌;小草們也紛紛冒出頭來,花朵們也都包成了一簇簇花苞等待著綻放,好像只要有一陣風吹過,她們就會爭先恐后的在人間怒放。這樣的美景,就好像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美的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置身于這圖畫中,在景區設置的燒烤區解決午飯問題。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燒烤,燒烤的有羊肉串、雞翅、土豆、青椒、蘑菇等。我們小孩子在一邊盡情玩耍。時間不長,便傳來陣陣燒烤的香味,我和張藝瀚的口水都流出來了。等到烤熟,我們津津有味的吃著,興奮的心情無以言表。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7
清明既是節日,又是節氣,古時也叫做3月節,有20__多年的歷史。這是網上所介紹的清明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由來,清明節后,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片春和景明之景。
在現代人眼中,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得更緊密。這里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還是節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20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相隔一天,為圖方便,人們干脆在清明節掃墓。然而今年我沒有,十分高興,因為這天下起了蒙蒙小雨,陰雨密布,遮住了太陽,也遮住了我的好心情。其實這雨也挺應景的呢!站在街上體驗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次我沒能去掃墓,很遺憾呢!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穿成一段段濕漉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
清明勾起了每個游子的哀思,勾起了游人的思鄉愁。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8
每到清明的時候人們都要去掃墓,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習俗?墒侨缃袢藗冇辛烁鞣N掃墓的方法,如,坐船在江上拋上一束鮮花,或者在網上進行掃墓,既環保又能防止火災。
而我和爸爸選擇了自己親自去掃墓,這樣以表示對先人的尊敬。第二天早上,天剛剛明亮我們起起來了,因為趕著回巢湖的火車。我們乘坐火車,在火車上往窗外望去,辛苦的農民伯伯們在播種。有這么一句話: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證明了眼前的一切。很快到了巢湖,我和爸爸下了車。又做起策劃會爸爸的老家,在車上我看到了一個湖。我想這就是哪巢湖吧。湖的四周長滿了青草,湖映著天,天映襯著胡,好像綠草中間鑲嵌著一顆巨大的藍寶石,無比的閃亮。
過了不久我們下了車,一起走過了我們家先人的墳墓,我和爸爸燒起了之前,燒紙錢的意思就是希望他們在天能過得好一點。眼訓著我的.眼睛,我留下了淚,而這淚是想念先人而流的。如果沒有了我們的祖先就沒有了我們,所以我就把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了下去。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又乘車回來了。就這樣一天過去了。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19
每到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一些同學到革命烈士園去掃墓,今天我要很榮幸的成了隊伍里面得一員。
早上,我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在操場上集合。沒大一會兒,開著校長便來到我們眼前。我們大吃一驚,平常穿著華麗高貴衣服的校長,今天卻變成了一個“拾破爛”的(因為今天穿的很樸素,所以稱之為“拾破爛”的)“小老頭”。我們笑著問校長:“大貴人變拾破爛的'啦?”校長一身嚴肅,說:“今天我們是去掃革命烈士的墓,穿那么好干嗎!”說完,又向我們擠了擠眼,我們再一次笑起來。
說著,說著,我們便上了車,來到了革命烈士的墓前。我們掃了墓,祭奠了他們。我站在烈士墓前,想了很多:我們之前的先驅們,為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為了能使我們的祖國解放,曾不惜獻出了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我們有什么理由辜負他們的希望,有什么理由辜負他們的期望。為了之前的先驅們;為了自己的父母;為了生我們養我們的祖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使我們愛貪玩。
在清明節這天看到烈士紀念碑上曾經的英勇,和大無畏精神,每個人都為之感動。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0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郑^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清明時節的一種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今年的清明節,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出門掃墓去了,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帶妹妹。吃過午飯后,我們一起去賈魯河畔游玩。來到河邊的一個小廣場上,我看到河邊的柳樹在春風中隨風起舞,有的小朋友在釣魚,有的在跳繩,還有的小朋友在吹一種東西,我不知道他們吹的是什么?爸爸說:“他們吹的是柳笛“,我又問柳笛是怎么做的?爸爸說:“把一根光滑的'柳枝扭一扭,把它里面的芯抽出來,那芯又凉又濕,因為它是柳枝的吸收管。把那個皮的邊緣剪齊之后,再把要吹的一頭的皮刮薄一點就完成了!
這個清明節,我學會了做柳笛,我喜歡過清明節,你喜歡嗎?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1
今天就是清明節,外面下了一天的雨。我看家里大人在議論些什么,我走到媽媽身邊,媽媽讓我去買一種黃色的紙,和一瓶白酒,我因為這樣,第一次拿一張紅色的一百元,我飛快地跑到商店買了這些媽媽讓買的東西。我拿著這些東西回到家,看到地磚上放著一大袋子金光閃閃的小元寶,好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船,便好奇地拿了一個放在水盆里玩,媽媽看見教訓了走一頓,我不知道為什么,想問媽媽可是又不敢只好憋在心里。
我站在窗戶邊看著外面的雨下得洋洋灑灑,我一下子想起老師幼兒讓我們回家背誦的'《清明》詩:“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天晴了,媽媽帶著我,拿著兩個小杯子,還有剛烤好的一只燒雞,還有讓我去買的黃紙和白酒,我們開著車來到很遠很遠的一個墓地,我看見媽媽擺上東西,紙和金元寶一起燒了我還看見媽媽哭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本來沒什么感覺,可是看著媽媽哭就跟著一塊忍不住也落淚了,回到家問媽媽才知道,原來這是家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
我想等自己長大以后,每到清明節,我都會陪著媽媽拿著菊花去祭奠離世的親人。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2
清明節又來了,清明節是祭祖先的日子,在這天里,我永遠忘不了先輩用鮮血換來的和平世界,現在,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我們的光陰去打造更和平,更美好的世界!
清明節不僅是紀念祖先,更是思考未來的一個美好而特殊的節日,我們應該利用這年少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與理想,我們應該發奮讀書,努力學習!
祝各位先輩清明快樂!
廣東東莞恒星小學六年級:劉楊楊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3
今天早上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要升國旗,因為清明節快要到了,我們同時又要去烈士陵園去掃墓,我懷著好奇心來到操場升國旗期待著去那烈士陵園看一看?墒堑搅酥笪也胖侥莻讓我興奮了幾天夜夜睡不著覺的烈士陵園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只是參觀一圈掃掃墓給烈士們獻一朵花,唉,唉!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4
今天四月五日,星期一,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它就是清明節。
早上,父親說:“今天是清明節,我們要去鄉下掃墓!弊谲嚿希彝高^窗戶,向遠處看,遍地都是綠油油的麥田和金黃色的油菜花。到了鄉下,父親說:“要準備去掃墓了!闭f著我們就出發了,“咦,這是什么花?”我指著一種紫色的小花好奇地問。母親說“這叫滿天星!弊吡耸喾昼姾螅K于到達位于建湖縣恒濟鎮苗莊村的烈士陵園,只見白色的漢白玉上刻著幾個鮮紅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父親告訴我,這下面埋藏著四十幾位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向紀念碑進獻了鮮花和花圈。
在回家的路上父親又帶我去了雙湖公園,只見湖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湖里有許多小魚在自由自在嬉戲,可愛極了。湖邊的柳樹拖著長長的辮子在隨風搖擺,游人們陶醉在這美麗的圖畫里。
這一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沒有革命烈士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5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去了我奶奶家。我祖母的房子住在郊區。那里的空氣很新鮮,風景很美。所以我非常喜歡去我奶奶家。
下午午飯后,我和姐姐去了奶奶的老房子,那里有一個菜園。我們先去菜園收集蔬菜。菜園里品種豐富,如綠色蔬菜、香菜、大蒜、韭菜和菠菜?看來收集蔬菜并不容易!你看,我的媽媽、嫂子、姐姐、爺爺和奶奶都在不停地收集蔬菜:奶奶他們在收集蔬菜,只有我拿著一把小剪刀在切菜。我首先把蔬菜連根拔起,然后把根和土壤都切掉。因為我切得太多,所以我切了很多菜葉。我姐姐說我很浪費,但我什么都不能削減。我不得不放棄,帶我妹妹去山脊上放風箏。山脊兩邊都有金黃色的油菜花。我和姐姐在山脊上快樂地奔跑,油菜花的氣味撲鼻而來。
回到老房子,我和姐姐在雞群下喂雞,還帶了蔬菜和樹葉給雞吃。果然,許多雞聚集在一起吃。就連窩里的`老母雞也出來吃東西!袄夏鸽u下蛋了!”爺爺對我和我妹妹大喊大叫,并趕緊拿出雞舍里的兩個雞蛋。看,還有一個有雙黃雞蛋的!我沒想到會通過養雞學到一些新知識。非常好!
轉眼間,已經是晚上了,我該回家了。我坐在公交車上,心想,“清明節去遠足真好。我必須在未來多去遠足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6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濱海古園看外婆。
因為我媽媽耽誤了時間,所以我們到10:50分才出發。當我們到了A30往濱海的出口時,道路上堵成停車場了。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去濱海古園掃墓的人太多了,當我們到達時已經下午3:00了。正好我帶了背誦古詩11、12的紙,在堵車的時候背。背完了以后,感覺已經饑腸轆轆,媽媽去買了點吃的。我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風景。雖然鄉村的風景沒城市的風景好看,但是我看到了城市里沒有而鄉村里有的金燦燦的油菜花。
到了濱海古園,我們看到了宣傳環保的地點,我問叔叔:“我能去簽名嗎?”叔叔回答:“你可以去簽名,還可以拿一個環保袋!蔽液灪妹艘院,媽媽說:“寶寶,把我的名字也寫上。”我又把媽媽的名字也寫上了。爸爸來電話了,說:“我在給外婆掃墓的地方。”“我們馬上來!眿寢尰卮,“我們去租桶!蹦菚r候,我媽媽已經哭了。在外婆的.墓碑前,我給外婆上了三炷香,還給外婆獻了一束花。
我的感受是:我是外婆帶大的,我很想念她,我還常常去翻看小時候和外婆在一起的照片和錄像。爸爸說:“通過清明掃墓,我們表達了對先人、親人的思念,也釋放了感恩的情懷!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7
今天是清明節,正巧是老姥爺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日。上午一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遠遠的我就看到一個棚子,爸爸告訴我那是“靈棚”,是人們舉行紀奠儀式的地方。我在靈棚前看到許多人分批進行紀奠,每個人都十分悲痛。
在靈棚的.周圍還擺放著很多用彩紙糊的東西,有樓房、花園、汽車等,爸爸告訴我那是為了紀念去世的人,建造生活用品。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8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稓v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種的大好時節,固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敝f。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體育活動,相傳這是為了防止寒食傷身。
有關清明的詩詞有杜牧的《清明》、宋之問的《途中寒食》、王禹的《清明》……
我老家是溫州的,溫州過清明節時除了要掃墓,還要做清明餅。清明餅和其他餅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餅在入鍋前要在餅下墊一張柚子葉,這樣做不光是為了防止沾鍋,還能讓清明餅有一股柚子的清香。
掃墓俗稱上墳。現在去掃墓是不能燒香、燒紙錢的,因為這樣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所以我們去掃墓時,不能燒香、燒紙錢,我們可以帶一些酒啊什么的,去獻給長輩。
清明節跟寒食節是緊密相連的,在寒食節這一天,大家可要遵守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吃冷食。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29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前一天早把要拜祭的食物買好了,到了九點多的時候,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后面的食物一直散發著香氣,我回頭一看,那些食物仿佛一直在和我招手,還叫我趕快吃它,可是還沒拜好不能吃,我只好把口水吞回去.
到了目的地之后,我們就把東西放好,過了不久拜好了之後,就開始放鞭炮,我怕被鞭炮炸到就躲在柱子后,但還是被炸到,我痛得快忘的也快,一放完鞭炮後我就開始狼吞虎嚥的吃了,一直吃到肚子漲了起來才休息,到下午我們要回家的'時候我卻看見一個幾乎身不見底的大池塘,池塘里的魚都好漂亮喔,真想把它們都抓回家,正當我看的入神的時候池塘裡卻出現了一條蛇,那條蛇的花紋很漂亮,但頭卻是三角形的,真可怕.
下午的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姑姑家養的狗一直在我腳邊轉圈圈,好可愛喔!
晚上九點的時候,我們就回去了。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30
清明節放假,我們回到了媽媽的老家——淮陽,給姥爺、姥姥掃墓。媽媽經常說姥爺、姥姥在天堂里,可為什么他們還在地上的墓里呢?爸爸、媽媽給我講,可我還是不明白,媽媽說等我長大就懂了。
淮陽是個美麗的小城,四周有美麗的湖水環繞。我們和姨媽、姨夫還有冠陽哥哥一家到東湖劃船,這次坐的是用竹竿撐的船,竹竿又長又粗,在湖水里一撐,船就走了。我還是第一次坐這種船呢。坐在船上,我伸手就可以摸到湖水,湖水還很涼呢。我和哥哥在船里每人找到一個小竹竿,也學著撐船,可竹竿太短了,根本摸不到湖底,我們就興奮地劃著湖水玩。
晚上,我和媽媽、姨媽出來散步,看到了兩家做燒餅的。我們就站在做燒餅攤前看起來,兩家做燒餅的`方法還不一樣呢,媽媽說一個是傳統的做法,一個是在傳統上改進的做法。我們各買了些嘗一嘗,芝麻很多,吃著香著呢。姨媽說,燒餅里如果夾上淮陽的麻花、豆腐皮會更好吃呢。
淮陽不僅風景美,還有好吃的食物,可惜這次我們沒帶相機。你們有時間也來玩玩吧。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3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又到清明節啦,是該去掃墓的日子啦。以往,每次去掃墓的時候,都是給自家人上墳,可今天跟爸爸媽媽掃墓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了“烈士陵園墓”。
這里埋葬的都是參加過革命戰爭的人們,我心中熱血沸騰,想到許多,在幾十多年前,這些烈士們為了大家,為了我們,更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無數人倒下了,又有無數人站起來了。難道不是他們浴血奮戰才有啦我們今天的幸福么?面對他們,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呢?
站在這些烈士墓面前,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八路軍與日本鬼子奮戰的情景,像電視劇里放的那樣,八路軍們奮勇殺敵,把鬼子們殺個精光!肮毕氲竭@里我不禁一笑。要是這些八路軍們沒死該多好呀。不,他們并沒有死,他們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心中掀起巨浪。
想想現在,這一切一切的東西,都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這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讓我們努力吧。發奮學習,為祖國增光,為祖國添彩。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32
清明節的活動真是又多又豐富:有祭拜祖先、制作清明果、踏青等。其中我們過節的習俗是制作清明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吧!首先來看看需要哪些材料吧!
不一會兒,穿著綠衣服的青團子,有著長長卷發的肉松,甚至住在非洲的芝麻、豆沙都來了。
我先拿一些青團子揉圓。快看呀,青團子立刻變成了一個皮球,真好玩!接著把皮球壓扁,皮球又如孫悟空一般霎時間變成了一個大肉餅,然后把大肉餅捏成碗狀的,在里面放上自己最愛吃的'餡。把餡兒包裹起來,哈!餡兒寶寶正舒舒服服的裹著被子睡大覺呢!最后把青團子搓得圓鼓鼓,并放入模具當中,過一會兒再把清明果拍出來。但是我力氣太小了,根本拍不出來呀!正當我被急得團團轉時,又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的,他們有的在用拳頭敲,有的用手指甲把清明果摳出來,還有的和我一樣被急得直跺腳。
于是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用盡力氣敲磨具,這次我終于成功了?!清明果的花紋多漂亮呀!
雖然清明節是一個悲傷的日子,但是做清明果可真有趣呀!
關于清明節的周記 篇3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鼻Ч琶姡词惯^了幾百年,但卻依然千古流傳,永傳于世。
清明,作為中國特色的節日之一,所含的知識可是無窮無盡,比如說清明的由來,這個由來便選自一個故事。
相傳在春秋末年,晉公子重耳和隨臣一起逃難,重耳走到半路,餓的連走路的力量都沒了。隨臣們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心急如焚之際,隨臣介子推從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塊肉,給重耳做了肉湯喝。重耳得知是介子推割肉做的肉湯時,感動的`哭了,并發誓要在稱王后大大的獎賞介入推。
之后,重耳成為了晉文公,給當年的隨臣們一一獎賞了,但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計功利,和老母親一起隱居深山了。晉文公有天終于想起了介子推,親自去山上找他,但找一個人談何容易,便有隨臣建議,讓重耳放火燒三面山,留一條路下山。逼介子推下來。但等山燒完后,也不見介子推下來,晉文公一找才發現,原來介子推和老母親已經在樹下被燒死了,悲痛之余,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即清明節。
而清明節我們也應該去祭拜烈士和死去的家屬,就和當年晉文公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