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爸爸五年級作文(精選3篇)
我愛爸爸五年級作文 篇1
那是一個可憐而又落寞的夜晚,本應是一個充滿歡笑的夜晚,可在我看來,卻是多么的無賴呀。我孤零零地從老師家里走出,背后襲來一股涼意,寒颼颼的。突然,眼前一線光明刺痛了我的眼。我嫻熟地打開車鎖,推起車,便走了。
一路上我不敢怠慢,馬不停蹄地急行,很快進入了無燈區,心里不免有點緊張,這時,我發覺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蹤我,不會是不測之隱吧?不會是父親來接我回家吃團圓飯吧?不!不!他是絕對不會來的。我拼命往前騎,一股淡淡而熟悉的味道——月餅的味道,香飄四溢。
我用余光向后瞥去,發現那身影不緊不慢地與我隨行。歹徒?流氓?壞蛋?。“算了,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回家。”我嘟嚷著。在路上,我的腦海里重現著那幅畫面。我忍不住回頭張望,卻被一個樹樁絆倒,“哎呀!”我一聲尖叫。“沒事吧?”“爸爸!”我的心中陡然蹦出幾個疑問。“您怎么在這?”
爸爸每天早出晚歸哪有時間啊!而且他每每說:“你每天自己回家都多大的人那這點獨立心都沒有,你看看別人成績又好,又不用父母操心。你呢?真是讓我操碎了心!”。想到這些,我更是疑惑不解。
“傻女兒!只要爸爸晚上在家,都要來接你的,我看到了你是個自理能力很強的乖孩子!”爸爸的話讓我感到震驚!我一向認為他是個冷血動物,沒想到……我驚愕地看看父親,在瑟瑟秋風中,那原本挺拔如松的腰,卻不知在何時被家庭的重擔壓彎了。我心頭一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父親那寬厚的懷抱里。父親張皇失措地說:“到家了。走,我們回家過中秋,吃團圓飯!”“嗯!”
父親拉起我的小手,那一瞬間,我看見了父親橡樹皮一樣的手上寫滿了滄桑,眼淚撲簌簌地布滿了我的臉蛋。在晶瑩的淚光中,我分明看到了父親頭上斑駁的頭發和布滿皺紋的臉!
那一刻,我明白了:“父親,我身后那座大山!”
我愛爸爸五年級作文 篇2
我的父親是一個很愛干凈的人,雖然他是一名體育老師,但這絲毫不能降低他對自己干凈程度的指標。
有一次,連著兩節課都是他的課,因為那天是六一兒童節,所以,我也在家。忽然,爸爸氣喘呼呼出現在我的面前,只見他沒有多說話,飛快拿起來了滾毛器,飛快的滾完,飛快拍了拍身上的土,飛快拿上鑰匙,飛快地跑下樓去,我看了一下表,整個過程只花了不到3分鐘,課間可只有10分鐘啊,我的父親為了干凈,偏偏回到家,整理他的運動服,可見,我爸那么愛干凈啊。
父親很愛干凈,我自然也臟不到哪去。
記得那一次,我們上體育課,老師叫我們跑步,忽然一陣漫天飛舞的“沙塵暴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弄得我們睜不開眼,沙塵暴過去后,同學們都接著跑,而我卻邊走邊拍身上的土,有些拍不到的地方,我就叫好朋友幫忙,拍完后,我從前5名滑到了后5名,誰叫我受到我父親的影響呢!
我父親很愛干凈,而我也收到了父親的影響,變得很愛干凈,雖然有時干凈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我也和父親一樣,誰叫父親對我有很大的影響呢!
我愛爸爸五年級作文 篇3
人們都說父愛如山,那是說正常情況下,很多時候父親的表現很讓子女失望,尤其是兒子,他們在父親面前得不到鼓勵支持,更感受不到來自父親的愛。
前幾天接待了一位來訪者,是一個年輕的小伙。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較爽朗自信,辦事果斷。但在后來個人情況介紹中發現:他的表現正是內在有這方面缺失,而想要掩飾的結果。
他自述自幼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父親的教育方式是非打即罵,且不論對與錯,使他形成了壓抑不自信的性格。后來通過考大學離開了家,并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自卑與不自信一直影響著他的人際交往,尤其是在領導老師或比他年齡大的男性面前,常會緊張不安,不知該怎么和他們交往和交流。和同齡人交往也因此而讓人誤以為是他清高、傲慢,很為自己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而苦惱。
這是一個從小由于父親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內心受到重創的男孩。父親的打罵嚴重地打擊了其自信心,即使他做的再好,父親依然會用打罵的方式來表現他的絕對權威。表面上看,來訪者不自信和自卑的原因是怕別人笑話自己,不接受自己,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所導致,但深層原因是從小沒有得到父親的關愛和支持鼓勵,只感受到傷害有關。
在咨詢中,咨詢師問來訪者:“每次父親打你時,你是什么感受?”,他毫不猶豫地說:“是恨。”,咨詢師說:“這與你父親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有關。”他立刻說:“哦,對,我爺爺對他也是這樣的方式。”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教育。我們的父輩們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家長制男權社會里,所遵循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他們沒有更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認為父輩這樣教育自己,自己也理應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雖然這樣做在不同程度上傷害了孩子,但這也是父輩們所能采取的自認為是最好的方法了。
后來,來訪者也表示理解自己的父親,因為父親也是這么過來的,而且中國的大部分父母都是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來訪者對父親的理解,心底里其實是希望維持表面的和平,對父親權威的服從。他不能也不敢面對父親曾經給他造成的傷害,同時還要為父親自圓其說。在中國的道德觀里,子女反對或違抗父母是大逆不道的事,這也是他不愿面對父親的過錯的原因。但這種怨恨的情緒壓抑在心靈深處得不到釋放,轉而內化成為一種習性反應,即面對年長男性和權威時緊張害怕,進一步則演變成與陌生人不能自如交流。同時由于這種負面的經驗,使他很容易投射,即怕別人不接受自己,笑話自己。
但是,如果想要解決深層的自卑,必須要讓過去父親傷害自己的怨恨情緒得到宣泄,只有這樣才能與心底里對父親的愛重新保持聯結,當兒子與父親之間的愛的能量開始流動時,他就能從生命之源的父親那里獲得力量,重新自信起來。咨詢中運用空椅法很好地宣泄了情緒,與父親的能量聯結。同時也可以找父親談話,說出內心對他過去打罵自己的感受。通過這種方法釋放來訪者內心壓抑多年的情緒,才能真正與父親和解。因為沒有人可以藏著心底的怨恨而去愛一個人。
父親的角色,意味著他是男性力量的源泉,是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的動力。如果兒子和父親之間的愛被阻塞,那么,即使兒子再有成就也不會感到快樂和滿足,因為他沒有得到父親的認可。同時,由于父子之間能量的流動被切斷,給孩子造成傷害后,孩子的自信心與尊嚴都會受到重挫。因此,來自父親的支持和鼓勵對兒子來說是成為重要的。
另外,對女兒來說,如果她童年時沒有得到父親足夠的愛,那么在她未來的戀愛婚姻生活中,會不滿足于丈夫正常的愛,她的夫妻關系是一個小女孩和一個成年男人的模式,她的內心會停滯在童年。同時她可能會不自覺地插足別人的家庭,以期獲得更多的愛,來填補她童年缺失的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