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就業的社會調查報告(精選3篇)
關于就業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時間:x年1月13日
調查地點:西安
調查人:
為了開展就業歧視方面的研究,推動就業機會平等,我在西安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通過網絡信息收集、文獻收集、實地調研、調查問卷等方式,主要了解了就業中存在的性別、年齡、戶籍、地域、外貌、學歷等歧視狀況。并且認真研究和分析就業歧視的產生原因、主要表現,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在當前形勢下如何通過立法、執法、司法等法律保障形式來有效遏制就業歧視現象的合理化建議,以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的公平就業權,進而推動社會朝著理性與和諧的方向前進。
一、就業歧視的表現
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單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視和年齡歧視,此外還在政治面貌、性別、戶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視性要求。調查結果顯示,就業歧視主要體現在性別、民族、社會身份、殘障、健康、政治面貌、年齡、身體特征等八個層面。52.98%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性別有明確要求;53.14%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戶籍地域有明確要求;30.34%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政治面貌有明確要求;34.96%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身高長相有明確要求;43.82%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年齡有明確要求;31.07%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有體檢方面的要求;20.45%的用人單位明確要求求職者是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17.67%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有未婚或者生育方面的要求;14.04%的用人單位明確要求求職者身體沒有殘障;4.86%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民族有明確要求;2.08%的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宗教信仰提出過明確要求。
也對具體的歧視現象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調查發現:
1、43.27%的求職者遇到用人單位明確要求是男性,6.16%的`求職者遇到用人單位明確要求性別為女性,可見性別歧視主要是針對女性的;
2、用人單位對于求職者具體身高要求,一般是女性160cm,男性170cm以上;
3、47.88%的求職者在應聘中遇到用人單位要求長相端正,還有13.28%的求職者遇到用人單位對氣質要求優雅?偟膩碚f,應聘時要求氣質和長相的比例達到了51.16%;
4、47.91%的被訪者在應聘時,用人單位對戶籍要求本市或本地戶口。
5、34.83%的被訪者遇到用人單位對政治面貌的要求是黨員,3.71%用人單位要求政治面貌是共青團員。
二、就業歧視的產生原因
在問到就業歧視產生的原因時,認為就業歧視嚴重是勞動力供過于求的原因;第二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第三是受效率第一因素影響。這些認識是非常表面的,有的甚至是不正確的。就業歧視的產生原因是由于我國缺乏全面的反就業歧視的相關立法和政策以及社會傳統觀念原因。
三、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就業歧視課題的調查,是我們對就業歧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解決。
(一)健全和完善我國禁止就業歧視的法律制度,為禁止就業歧視提供法律依據
1.消除現有法律中的歧視性規定。
針對有些地方政府從局部利益出發而頒布的各種影響公平就業的歧視性法規、規章和決定,法制部門應當加強對這些文件的清理工作,對與《憲法》和《勞動法》抵觸的規范性文件,要有計劃、有步驟地予以廢止。
2.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使這些法律法規有可操作性。
如對《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相關的法律進行修訂,使這些法律的責任具體化,對于就業歧視行為的懲罰一定要加大并且要落實到實處,讓用人者或雇主付出更多的成本。
3.制定禁止就業歧視的專門性法律,以保證就業歧視問題的有效解決。
為了徹底禁止就業歧視行為,保證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的真正實現,我國應該在現行《勞動法》的基礎上,根據《憲法》,盡快制定專門的禁止就業歧視的法律。可借鑒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第100號《男女勞工同工同酬公約》、第111號《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以及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如美國的禁止就業歧視的法律規定,吸取其精華,結合我國國情,以《憲法》為基本依據,在現有的《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及其相關的法規、規章有關禁止就業歧視之條款的基礎上,制定一部禁就業歧視的統一性立法,使就業歧視現象得到遏制,就業者的權利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ǘ┙iT的禁止就業歧視機構,準確有效地認定和解決就業歧視問題 我國目前就業管理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來完成,主要有培訓就業、勞動工資和失業保險等職責上的分工。為保持法律的協調,建議當前將禁止就業歧視工作內容納入到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各類就業歧視投訴,參考勞動爭議處理,采用行政處理前置程序,即規定就業歧視受害者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投訴,申請處理。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不服的,在一定期限內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ㄈ┌l揮政府的作用和責任,為平等就業、禁止就業歧視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立法逐漸完善的基礎上,政府必須加強執法以及在憲法、法律的框架下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為平等就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創造一個有利于平等就業環境和空間。同時,加強勞動監察制度,為受害者提供行政救濟。各級政府加強投入,為勞動監察機構配備相應的人員和物質條件,為勞動監察工作提供有利的執法環境,保證勞動監察機構有效地履行勞動監察職責,最終為就業歧視的受害提供有力的行政救濟。
雖然我國存在的就業歧視現象相當普遍。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反歧視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日益增強,公民采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觀念不斷加深,就業歧視在我國一定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關于就業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2
對于今天的大學生,人們已經不太愛用“天之驕子”來稱呼他們,轉軌時期形成的就業壓力更讓大學生還沒來得及體會到考學成功的快樂,就投身到另外一種更猛烈的競爭中。對未來的就業意向來說,哪一類企業最受大學生的青睞?
北京世紀藍圖市場調查公司最近針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六所大學的313位學生,做了一次關于他們對外企的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3.9%的調查對象在畢業后有進外企的意向,也許最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如愿以償,但這絲毫不影響同學的熱情?梢姡瑢ν馄螅蠖鄶低瑢W心向往之。
為進外企,包裝自己
畢業后有進外企意向的同學,為了實現目標,自己會做一些什么樣的準備呢?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著意準備的是外語(94.0%)、電腦知識(80.0%);其次是自己的處事能力(79.5%),再其次是了解外企公司內部情況(49.5%)以及國外的文化、風情(39.5%)。值得注意的是,“更加注重學習成績”是選擇最少的。研究人員認為,這至少說明現在的大學教育離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差別。
研究人員認為,大學生對港資、臺資、韓資企業的管理風格認同度較低,說明在企業如何管理方面,華人企業仍需要向西方企業學習。對于有長遠眼光的外企來說,投資中國,不僅是看中了這塊龐大的產品市場,也是看中了儲備豐厚的人才市場,如微軟公司投資80億設立中國研究院,F在不少中國企業在給予人才的待遇、發展機會方面已不弱與人,為什么引不來、留不住“金鳳凰”,這里面是否有不少管理因素呢?
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外企
調查結果表明,在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企業有幾個突出的特點美國公司很受青睞,知名度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美國公司;it企業風彩奪人,前15位中,it企業占11席;排在前面的都是巨型跨國公司,他們對中國經濟、乃至人才的影響可見一斑。
預測未來的社會競爭形態,國家主權間的競爭色彩將越來越淡,而跨國企業的競爭則越演越烈?鐕静粌H資本、技術力量強大,而且管理成熟,對中國現階段的大學生有難以抗拒的魅力。在目前就業困難的局面下,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是單純的說服教育工作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切實提高本土企業的吸引力,這需要很多實實在在的努力,這種努力不能靠諸如“儒商”、或者那些與老板對話中體現出來的空洞的企業理念驅動,而是需要長期、扎實的企業制度建設來完成。
正如調查過程中一位受訪的北大同學所說:“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同時進入外企后有許多培訓機會。目前國有企業不很景氣,發展前景不大,同時缺乏必要的員工培訓,人際關系繁雜。當然,國家的有些措施有利于吸引人才流向國企,如戶籍制度,但就目前狀況,只此一項就不太有吸引力!毖芯咳藛T認為,大學生們渴望更好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但他們并不懼怕競爭,而是渴望公平的、有規則的競爭。為優秀的人才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是比單純的提高待遇更好的“梧桐樹”,也會招來真正的金鳳凰。這是大學生對外企態度調查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關于就業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3
剛剛過去的夏天,當高校畢業生遭遇“艱難就業季”時,我市中職畢業生卻成功逆襲。8月29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今年全市中職畢業生順利就業7110人,就業率97%以上。
就業火爆:熱門專業學生少崗位多
“5月至6月,就有不少用人單位來要學生,咱提供不了這么多學生,不敢輕易許諾人家!碧崞鸾衲戤厴I生就業情況,莊浪縣職教中心負責人說,該校今年就業最火爆的是汽修專業,一些學生被國內知名企業錄用,除管吃住外,基本工資加上業務提成,每月最多能拿到8000元。
“我們和北京商鯤教育集團等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去這些企業工作!逼經龉こ碳夹g學院校長王多利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我市各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火爆!笆濉逼陂g,在初中畢業生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我市職業學校平均每年招生穩定在9000人左右,在校生穩定在2.7萬人左右。20__年畢業7329人,就業7110人,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建筑、機械、汽修等熱門專業的畢業生薪酬都在每月 4000元以上,不出校門就能找到工作。
“全市中職學校11所,有7000多名畢業生,只要愿意工作,幾乎不愁沒有崗位。有企業為了搶人才,提前和學校簽訂協議,并承諾給予優厚待遇!笔薪逃致毥炭瓶崎L王瑾華說。
對口升學:打通中職生上升通道
近年來,除了選擇就業,對口升學也為中職畢業生打通了上升通道。對口升學與普通高中的區別在于:課程難度低于普通高中,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對口升學試卷比普通高考題難度低很多;對口升學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階段就要選好專業,并報考對口招生高校相關專業。
在考入高校后,對口升學考生的待遇與普通高中考生相同,無論師資安排、課程設計、獎學金、畢業文憑,還是學位授予、考研等,都與普通高考生相同。
20__年開始,中職學生技能大賽成績與對口升學考試掛鉤!笆濉逼陂g,我市累計有3641名學生參加國家、省、市中職學生技能大賽,總分始終保持在全省前列,今年總分名列全省第二。
“不少對口升學考入本科院校的學生,中考時成績并不理想。3年后,他們不但拿到了專業技術證書,還考入理想高校!笔薪逃钟嘘P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市中職生高考“對口升學”成績喜人,共1.04萬名中職畢業生參加了對口升學考試,其中有9811人考上了本、?圃盒,圓了大學夢。
政策引導:中招計劃向中職學校傾斜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意義深遠。
去年,全市初中畢業3.1萬人,中職學校招生7309人,占初中畢業生的24%。根據國務院、省、市政府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政策要求,今后,我市中招計劃將繼續向中職學校傾斜,逐步達到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4:6。
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除招生計劃增加外,我市對職業學校的軟、硬件投入也逐年增加,不斷改善教學環境、專業設備,加強對專業教師的培養。
一些家長逐漸消除對職業學校的偏見。目前正值中職院校招生入學季節,部分學校和專業頗受歡迎,一改過去上門找生源的困窘,中職院校在錄取新生時開始限制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