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報告[薦](精選3篇)
可行性報告[薦] 篇1
火鍋作為一種適合多種消費層次的餐飲形式,取材多樣、吃法靈活、價位適中,滿足各類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它作為餐飲業的一部分發展到今天,從品種、檔次、規模、制作、調配、風味等方面已經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
一、火鍋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火鍋店加盟業的發展迅猛,市場上發展比較不錯的品牌有內蒙古小肥羊、重慶小天鵝、秦皇老媽、德莊、蘇大姐、四川譚魚頭、海底撈、北京東來順、云南香草香草、澳門豆撈、中國臺灣呷哺呷哺等等。火鍋企業的連鎖經營步伐逐漸加快,重慶火鍋連鎖店網點數量不斷增加,連鎖經營的區域也日益拓展,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知名品牌不斷涌現,進入餐飲業年度百強榜的企業家數越來越多,為全國餐飲業的快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經營分類細化,特點各有所長,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火鍋的劃分更加細化,按照地域和風味流派來劃分,傳統特色火鍋可分為南派與北派兩大體系,南派以川渝麻辣火鍋為代表,北派以北京、內蒙古的清湯涮肉火鍋為代表,其他還有江浙的菊花火鍋、一品鍋,廣東的打邊爐、粥底火鍋,云貴的酸湯火鍋、菌類火鍋,以及新興的海鮮火鍋、豆撈火鍋等;按照經營模式劃分,又可分為傳統火鍋、時尚火鍋、休閑便捷火鍋、高檔精品火鍋;按照口味劃分,有麻辣火鍋、清湯火鍋、酸湯火鍋、鴛鴦(多味)火鍋;按涮料的商品學分類,有羊肉、肥牛、魚、雞、菌類火鍋等等;按照所用熱源劃分,有炭火鍋、電火鍋、燃氣鍋、電磁鍋等之分。隨著餐飲業交流借鑒的日趨廣泛,火鍋各流派之間的風味差別也逐漸淡化,適應面越來越廣。火鍋發展到今天,已經遠遠超出了以往人們對火鍋的概念,可以滿足顧客不同的消費需求。隨著火鍋行業的發展,一些企業根據自身特色,不斷發展壯大品牌。
二、火鍋市場定位及標準:
1、按檔次分:高、中、低檔,或豪華店、風味店、大眾店、自助店等;
2、按功能分:特色火鍋、快餐火鍋、小火鍋、滋補火鍋等;
3、按來源分:川味火鍋、蒙古火鍋、宮廷火鍋、老火鍋等;
4、按經營分:品牌火鍋、餐廳火鍋、自助火鍋、火鍋吧等
三、火鍋的發展趨勢
總言成都美食名揚四海,又言美味與精華之處深深藏匿在民間所不起眼的小食店內,可謂是真理。如果能再在桌上放一瓶辣椒醬,恐怕我會單純為了味蕾的快意多留居在這個城市幾日。
疲勞一日從巴士上下來,為了填飽腹部,我們沒有過多顧慮地進入了停靠站附近名為“袁記串串香”的火鍋店。店內的裝潢有種古色古香之氣息,靠背椅也很別出心裁地將靠背設計得修長,以柔和地淺棕為主色調使初來之客心曠神怡。
本以為火鍋在哪個省哪個市都一個模樣,這次算是大開眼界了。雖然鍋的設計也是如太極陣格式兩邊分裝著清湯與辣椒湯,火鍋蘸料卻新意迭出。三人傻瞪著桌上一碟碟香菜、辣椒、蔥等佐料不知所措,只有偷偷從眼角觀摩其他座位的食客,將佐料皆分成三等分,澆上包裝如旺仔牌可吸果凍的“袁記特制火鍋油”,再用筷子將多者混合。待筷子做完本職工作后,光是蘸料的香氣已足矣誘我愈加想要進食。
取菜室上方懸著的裝裱書法“菜園子”三字,可謂是詼諧可愛。“菜園子”內部也沒讓各位失望,甚至連可食用植物種類都琳瑯滿目。
沸騰的湯水在鍋內浮動著半球形氣泡,有幾串牛肉與豆腐泡在氣泡中間。肉類材料并無過人之處,只是一經蘸料的洗禮,色香味三者瞬息間超脫平凡,肉香混著濃郁的植物油香彌散在口腔中,油而不膩、香氣四溢,在成都美食中難能可貴的'辣椒錦上添花。所有食材中除了苦芥這種桀驁不馴的,都美味得使食者難以自拔。
可能最喜歡的是被辣椒湯浸泡過的、沾了蘸料的豆腐吧。豆腐本無味——或者說只有極清淡的豆味,投入辣椒湯中,很快便有香辣煮入膏體,又行經一趟植物油,最后在蘸料盤邊角沾點芝麻和蔥,橙黃的膏體被蒸煮得口感爽滑,臼齒輕碾開就能品到辣與油幾近完美的中和,儼然已成人間美味。桶內竹簽二三十,豆腐已占三四分。
若不是車上貪嘴多食了不少薯片,此時桶內戰況或許會要慘烈得多。三人統計起來的竹簽僅有八十余根,只能喟嘆胃的容量過小了。
本想攜著剩余的半包特制火鍋油回家,以方便冬季火鍋時能重溫成都火鍋的美妙,轉念一想若沒有那蘸料,再如何美妙也總會缺斤少兩吧。
可行性報告[薦] 篇2
一、項目概況
建立50畝文武村龍蝦生態養殖示范基地,主養克原螯蝦(小龍蝦),采用“稻蝦”連作寄養模式,探索生態鏈式農業循環經濟建設項目。
1、項目名稱:雙流縣黃水鎮文武村小龍蝦養殖示范基地建設
2、項目地點:雙流縣黃水鎮文武村
3、項目建設單位:雙流文武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4、項目建設性質:初建
5、項目負責人:伍志祥
6、項目依托單位:雙流縣黃水鎮人民政府
7、項目建設期限:2年
8、項目總體目標:
本項目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以示范推廣小龍蝦為載體,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輻射和引導周邊農業走產業化、特色化發展道路。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資源,凸顯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以雙流縣建設綠色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為契機,遵循農業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基本原則和理念。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稻蝦”連作生態養殖模式,把多效益和多種經營項目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按“整體、協調、循環”的原則,把發展農業生產與第
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通過示范基地建設摸索,帶動和示范
本地農民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進而把雙流縣黃水鎮文武村打造成一個集現代農業綜合開發、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基地。
二、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
1、項目提出背景
小龍蝦原產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因其個體大、肉質鮮美而被譽為蝦中之王,小龍蝦高蛋白,低脂肪,易于人體的吸收,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食品;同時,小龍蝦還有藥用價值,能化痰止咳,有促進手術后傷口肌肉愈合的奇妙作用。目前,小龍蝦在我國主要生長于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江、河、湖泊等水體中,伴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不斷改變,小龍蝦需求量越來越大。
2、相關政策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當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若干意見》說“調整養殖模式,重點發展高效生態型水產養殖業,積極發展高科技工廠化養殖,因地制宜發展水庫和稻田養殖”。小龍蝦項目屬于農業產業化項目之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其發展方向、發展模式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同時也是雙流縣和黃水鎮政府近幾年重視、引導、支持和推介的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為使該項目順利實施,黃水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到文武村,與村組農戶進行養殖基地(稻田)的協調租用工作。
3、市場前景
依托雙流縣和黃水鎮政府支持,示范基地將著力于擴大生產,采取“示范場+農戶”的形式,聯結農戶,以前期50畝為點,以點帶面,通
過租借農戶包產田的方式,產生示范效應,后期引導和幫助農戶學習技術,以便農戶自己進行小龍蝦和稻田寄養,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小龍蝦特色養殖。有效利用本地養殖優勢和豐富的水產資源,帶動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以“摸得著、看得見、學得著”的方式,為農民開創增收致富之路。
三、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
1、區域綜合環境:雙流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大氣環境長期相互作用,形成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春早秋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四季特征。按照氣候學家張保坤劃分四季的方法(平均氣溫10°~22℃之間為春、秋季,22℃以上為夏季,10℃以下為冬季),雙流地區呈現冬夏季長、春秋季短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文武村村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溝縱橫,水源較為充足,且周邊無工業污染,水質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而小龍蝦對水質要求不高,生命力強,最適水溫10~30℃,最適pH值為7.5~8.5,自然條件優越,十分適合小龍蝦養殖。
2、局部環境:雙流縣尚無一個較大型的小龍蝦特種養殖基地,特別是天府新區成立以后,縣內特種水產品種缺乏,且市場需求量大。
3、周邊環境:黃水鎮位于雙流縣南部窗口地區,距縣城15公里左右,是雙流縣基礎條件最好的生態園區重鎮,地處新津崇州雙流三縣結合部,是中國西部航空港輻射地帶,商貿活躍,信息暢通,區位優勢獨特,國道318縱貫南北,已經建成的成綿樂高鐵橫貫其中,鐵路高速公路如網狀分布,可以說交通四通八達,非常便利。
四、項目建設內容與計劃目標
本項目通過“基地+農戶”的方式在20xx年內建設50畝小龍蝦養殖示范基地,并培訓5戶以上農戶進行初期養殖學習。后期通過以“協會+基地+農戶”的方式在20xx年內發展小龍蝦養殖100畝,其中3畝以上的農戶至少達20戶。項目建成后,文武村小龍蝦養殖將成為雙流縣的一個鮮明的特色水產養殖業。
五、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
1、項目建設目標
按照"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采取小龍蝦稻蝦連作寄養結合模式,在20xx年成立小龍蝦養殖協會,由協會與養殖農戶簽訂生產銷售合同,并負責協調聯系技術服務。致力將文武村打造成為雙流縣一個特色小龍蝦養殖基地,并在創綠色水產品品牌的同時,努力為雙流縣生態園區建設增添一個新亮點。
2、實施方案
實施為20xx年。投資30萬元,開發面積50畝,按國家標準建設內容為回形池開挖、溝渠疏通、道路平整、生產棚搭建、防逃設施修建、蝦種投放、優質無公害水稻栽植等。項目建成后,農田畝平增收3000—5000元以上,成為全鎮推廣蝦稻連作的核心輻射源。(后期發展預想:20xx年計劃投資30——60萬元,開發面積50———100畝,建成100———150畝小龍蝦稻田寄養的整體連片大板塊。同時爭取各方投資20萬元,健全產品銷售網絡和完善加工服務體系建設。
六、投資預算與效益分析
1、投資估算:建設基地50畝,總投資35萬元。土地流轉費:1800元/畝×50畝=9.0萬元
基礎建設費(含防逃設施):1500元/畝×50畝=10.25萬元
蝦苗成本(兩造):50元/千克×34千克/畝×50畝=8.5萬元水稻種植成本:300元/畝×50畝=1.5萬元人工管理費:150元/畝×50畝=0.75萬元流動資金:5萬元
2、項目收益收入:
蝦(以市場平均預期回收價格40元/公斤來計):250千克/畝×50畝×40元/千克=50萬元
水稻:300千克/畝×40畝×4元/千克=4.8萬元收益:(50+4.8)—30=24.8萬元b、項目投資回收期:1年。
七、投資估算與資金來源
資金籌措的方式與來源:項目總投資35萬元。
八、經濟、社會效益
(一)農戶增收情況:
(1)以1畝水田計,養一造蝦約需蝦苗34公斤,一年蝦種成本為1700元。
(2)以1畝水田1造產蝦100公斤計,一年可生產小龍蝦兩造,年產量可達200公斤,以保價回收價格30元/公斤來計,1畝水田產蝦年銷售收入6000元,除去蝦苗及其他費用3000元,每畝水田養蝦年可創收3000元。
(二)社會效益
項目發展的是高產值的小龍蝦,通過加大資金及科技的投入,變粗放型為集約型,是農業綜合效益成倍增長,為走農業產業化道路指明了路子。一方面既可以豐富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它還能增加財稅收入,對強鎮富民,保證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
意義。同時解決了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強農民的商品意識,引導農民轉變觀念,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并依據市場行情,利用高科技生產養殖技術來指導水產養殖,以獲取最大經濟效益,此外,示范基地的建成還可以帶動其它服務行業的發展。
(三)生態效益
項目示范基地水源、水質保護較好,農戶養殖的農田使用農家肥料和低毒農藥,不會對蝦和環境造成污染,符合綠色環保產品的要求,并且小龍蝦能吃掉蟲害,保田豐收。
可行性報告[薦] 篇3
第一部分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項目總論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二)擬設立銀行的名稱
(三)擬設立銀行的注冊地址
(四)擬設立銀行的組織形式
(五)擬設立銀行的注冊資本
(六)項目發起人及出資情況
(六)項目聯系人
二、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簡介
(一)銀行市場定位
(二)銀行服務特色
(三)發展規劃與業務范圍
(四)銀行經營方略
第二部分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項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項目必要性分析
二、項目可行性分析
第三部分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項目發起人介紹
(一)公司介紹
(二)經營狀況
(三)誠信狀況說明
(四)公司控股股東介紹
(五)關聯公司介紹
二、其他發起人介紹
(一)公司介紹
(二)經營狀況
(三)誠信狀況說明
(四)公司控股股東介紹
(五)關聯公司介紹
第四部分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市場前景分析
一、張家港市當地經濟金融發展情況分析
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分析
三、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目標市場分析
四、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市場前景分析
第五部分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分析
一、公司治理結構
(一)股東大會
(二)董事和董事會
(三)監事和監事會
(四)經營管理層
二、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組織架構
三、擬聘高級管理人員
四、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籌建方案
(一)籌建工作計劃
(二)籌建期間費用支出
(三)籌建工作小組
第六部份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業務發展
一、經營機制
二、目標市場
三、資金投向
四、發展戰略
五、網點布局
六、業務規模及資產組合
第七部份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一、內部控制
二、風險控制策略及控制目標
三、新增貸款質量控制目標
四、資本補充機制
五、準備金提取方案等
第八部份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發展目標
一、盈利能力
二、利潤分配預案
第九部份 張家港市農村商業銀行開業后經營風險分析。
第十部分 附件
圖表目錄(略)
附:農村商業銀行籌建審批申請材料目錄:
一、申請書。內容包括擬設立機構名稱(中英文)、住所、性質、組織形式、擬注冊資本、業務范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清產核資、資產評估、驗收整改、凈資產處置、老股金處置等情況,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一般風險準備占比、貸款集中度等各項主要監管指標情況(包括清產核資基準日和考慮清產核資因素后的最近一期季末數據),發起人基本情況、資質、出資比例、入股資金來源的合法合規性、企業發起人在本機構貸款情況,不良資產處置合法合規性,政府扶持情況等,是否符合農村商業銀行的設立條件。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當地經濟金融發展情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基本情況,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場前景分析、未來業務發展計劃(包括擬設機構開業后3年的業務發展目標、風險管理目標、財務發展目標。業務發展目標包括轉換經營機制、目標市場、發展戰略、業務規模及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目標包括加強內部控制、風險控制策略及控制目標,新增貸款質量控制目標、資本補充機制、準備金提取方案等;財務發展目標包括盈利能力及利潤分配預案)、開業后經營風險分析。
三、籌建工作方案。內容包括籌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注冊資本、股本結構、股權設置、征集發起人方案,公司治理架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董監事會下專門委員會設置及具體構成,以及獨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配備情況),部門和分支機構設置,從業人員配置,主要管理制度起草計劃,籌建工作步驟等。
四、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東(股東代表、社員、社員代表)大會同意組建為農村商業銀行的決議。決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同意取消法人資格組建或與其他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新設合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新設立的農村商業銀行承繼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債權債務;成立籌建工作小組;通過籌建工作方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和凈資產處置工作方案,授權籌建工作小組組織實施籌建工作方案、聘請中介機構進行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清產核資報告中的委托人應與此一致)、處置凈資產等工作;清產核資基準日至開業期間經營成果的處置意見;原股東(社員)股份(股金)處置意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東(社員)委托授權其法定代表人簽署有關法律文件。股東(股東代表、社員、社員代表)大會決議應由董(理)事簽名。決議后附上原股東(社員)股份(股金)處置意見的議案和清產核資基準日至開業期間經營成果處置意見的議案。
另附上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內容包括對會議的召集、召開程序,出席會議人員的資格,表決程序、決議內容的'合法性,表決結果有效性的見證意見)(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資質證明材料由受理機關保存,不報送決定機關)。
五、征集發起人說明書。內容包括本次股份發行概況(股權設置、每股票面金額、發行定價、股份總數),發起人的條件、權利和義務,機構基本情況(業務發展、內部控制、公司治理和主要財務會計指標等),農村商業銀行發展預測、面臨風險因素及主要對策、認購資金運用、未來股利分配政策,發起人認股預先登記日期,本次認購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時發起人可撤回所認購股份的說明,附錄和備查文件說明等。
六、發起人協議書。內容包括總則、經營宗旨、機構性質、名稱(中英文)、住所、業務范圍、注冊資本、股本結構、股權設置、發起人入股金額、股份和入股比例、發起人權利和義務[如主動聲明資金來源真實合法性及關聯入股等情況的義務(約定:如果存在任何欺騙或隱瞞,則該發起人在本行的投票權受到限制或限期轉讓股權)]、附則。發起人應在發起人協議書上簽名蓋章,或委托代理人簽名蓋章。
七、籌建工作小組成立文件和成員簡歷。
八、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及凈資產處置工作方案。內容包括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認定的對象、目的、原則,基準日,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程序,凈資產處置意見,工作安排等。
九、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包括清產核資報告書、資產評估報告書。清產核資報告書應主要包括清產核資報告摘要、清產核資依據、逐科目清產核資方法和過程(重點要反映貸款風險分類、前十大戶貸款、貸款集中度、不良資產置換、資產風險和損失、準備金提取等情況)、各科目清查確認并表結果、賬務調整理由、賬務調整分錄、需要說明的重大問題、清查明細表等。資產評估報告書應主要包括資產評估報告書摘要、資產評估依據、逐科目評估方法和過程(重點要反映貸款風險分類、前十大戶貸款、貸款集中度、評估增減值、不良資產置換、資產風險和損失、準備金提取等情況)、各科目評估確認并表結果、評估明細表、評估詳細說明等。其中,擬合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單家清產核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由受理機關保存,不報送決定機關。
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報告有效期為6個月(清產核資基準日至受理機關出具行政許可受理通知書之日)。
十、中介機構的資質證明,包括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土地估價師)的相關執業證明。(資質證明材料由受理機關保存,不報送決定機關)
十一、凈資產確認書,由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籌建工作小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三方簽字確認。
十二、籌建工作小組出具的凈資產分配報告。
十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或《企業名稱變更通知書》。
十四、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于清產核資前2年內存在與政府進行不良資產置換的情況,應提交地方政府和籌建工作小組關于不良資產置換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承諾,如以非貨幣資產置換不良資產的,應提供該資產的權證以及地方政府和籌建工作小組關于置換資產在農村商業銀行開業前變現的承諾書等材料。如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所有者權益小于股本的,應提交彌補缺口的現金到賬證明。如地方政府出資彌補缺口的應提供彌補缺口措施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承諾書等材料。
十五、銀監會按照審慎性原則規定的其他文件。
十六、申請人的聯系人、聯系電話、傳真電話、電子郵件、通訊地址(郵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