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項目計劃書(精選3篇)
學校項目計劃書 篇1
一、學校基本情況:
平羅縣*學校創建于*年,位于。校園占地面積*平方米。現有*個教學班,在學校學生**人,教職工**人,其中本科*人,大專學歷*人,中師學歷*人,高級教師**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辦學幾十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嚴教勤學、勇于創新、奮發向上”的辦學宗旨,堅持“樹師表形象,做優秀學生,創文明校風”的校訓,學校全體師生在團結奮進、開拓進取的學校領導班子的領導,團結協作,艱苦拼薄,努力為學校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發展而努力奮斗。(以上標注紅色部分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簡略寫成學校近年來的教學及發展成果)。
二、學校發展規劃:
根據平羅縣教育局規模布局調整規劃,平羅縣*學校為長期保留學校,服務等**村,服務半徑*公里,覆蓋人口*人。根據平羅縣**村人口出生率測算,結合本村學齡兒童數量變化,到x年末平羅縣*學校計劃在校學生數將穩定在**人,其中寄宿生**人。按班額及
教職工編制標準計算,可設臵**個班,教職工編制**人。
三、建設年限
-x年
四、規劃編制依據
1、《國家教育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實施意見》(教基??10號);
2、《回族自治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規劃布局工作的意見》(寧政辦發??148號);
3、《回族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寧教基??12號);
4、《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調整布局調整專項規劃(---20xx)》;
5、《項目規劃編制有關標準》(見附件1)。
五、學校現有辦學條件
1、學校用地。平羅縣*學校現有校園占地面積**平方米,其中:建筑用地**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平方米,綠化用地**平方米。
2、學校校舍。平羅縣*學校現有校舍總建筑面積**平方米;其中: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平方米;平羅縣*學校現有校舍共*棟,具體是*棟教學樓。建筑面積**平方米;*棟學生宿舍樓,建筑面積**平方米;*棟學生食堂樓,建筑面積**平方米;*棟學生廁所,建筑面積**平方米。
3、其他附屬設施。學校大門*個(門衛室**平方米),圍墻**米;籃球場*個,**平方米,其中*個籃球場;學校廁所**平方米。
4、設施設備。課桌凳單人套,教學儀器設備套,音體美器材件,計算機臺,“班班通”多媒體終端設備套,圖書冊,學生用床位,餐桌椅位,廚房設備套……
六、學校應有辦學條件
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平羅縣*學校應設有1至*年級,*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人,其中寄宿生**人。按照《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50099---)及《農村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建標109-)的規定和要求,以生均用地**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平方米的指標測算,學校應具備如下辦學條件:
1、應有校園用地面積**平方米;
2、應有校舍建筑面積**平方米,其中: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平方米;
3、附屬設施應有圍墻**米,籃球場*個、**平方米,學校廁所**平方米;
4、課桌凳單人套,教學儀器設備套,音體美器材件,計算機臺,“班班通”多媒體終端設備套,圖書冊,學生用床位,餐桌椅位,廚房設備套……
七、學校辦學條件缺額情況
根據學校應有辦學條件與學校現有辦學條件對照,該校辦學條件缺額情況如下:
1、缺少校園用地**平方米;
2、缺少校舍建筑面積**平方米,其中:教學及教學輔助用房**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平方米;
3、缺少附屬設施,圍墻**米,籃球場*個、**平方米,學校廁所**平方米。
4、課桌凳單人套,教學儀器設備套,音體美器材件,計算機臺,“班班通”多媒體終端設備套,圖書冊,學生用床位,餐桌椅位,廚房設備套……
八、學校規劃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校舍建設。根據規劃測算的校舍缺額情況,結合學校實際,計劃新建*棟校舍,建筑面積**平方米,共需投資**萬元(按新建校舍平房20xx元/平方米、新建校舍樓房2500元/平方米計算),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具體建設項目實施年度如下:
1、x年:(1.新建教學樓*棟,建筑面積**平方米,投資**萬元;2.新建綜合樓*棟,建筑面積**平方米,投資**萬元;3.新建廁所*棟,建筑面積**平方米,投資**萬元;4.新建教師周轉房*棟,建筑面積**平方米,投資**萬元。)(以上標注紅色部分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規劃)。
2、x年:
3、x年:
4、x年:
(二)其他附屬設施建設。
具體建設項目實施年度如下:
1、x年:(1.新建校門*個,投資**萬元;2.修建兩個校區連
接道路,投資**萬元;3.新建籃球場*個,投資**萬元;4.改建**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1個,投資**萬元(小學200米200萬元,中學300米300萬元);5.維修校園圍墻跑米,投資**萬元;6.校園美化綠化,投資**萬元。)(以上標注紅色部分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規劃)。
2、x年:
3、x年:
4、x年:
上述**項建設內容,需要投入資金總額**萬元。
(三)設施設備購臵項目
具體建設項目實施年度如下:
1、x年:(1.購臵課桌凳單人套,投資**萬元;2. 購臵教學儀器設備套,投資**萬元;3. 購臵音體美器材件,投資**萬元;
4. 購臵計算機臺,
投資**萬元;5. 購臵班班通多媒體終端設備套,投資**萬元;6. 購臵圖書冊,投資**萬元;7.購臵學生用床位,投資**萬元;8. 購臵餐桌椅位,投資**萬元;9. 購臵廚房設備套,投資**萬元。)(以上標注紅色部分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規劃)。
2、x年:
3、x年:
4、x年:
上述**項建設內容,需要投入資金總額**萬元。
學校項目計劃書 篇2
一、龍河中心小學及紅泥巴少年宮基本情況
龍河中心小學始建于1906年,是炮兵奠基人朱瑞將軍的母校。學校占地80509平方米,建筑面積17933平方米,現有26個教學班,1186名學生,專任教師88名。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禮儀教育示范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巾幗文明崗、宿遷市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等。朱瑞文化建設及紅色德育工作成效顯著,被江蘇省少年兒童研究會評為“江蘇省少先隊文化建設品牌項目”。學校多篇紅色德育類文章在國家、省級書籍、報刊上發表。
學校從20__年開始建設以興趣小組為主要形式的少年宮雛形。經過不斷的探索、完善,20__年9月,正式命名為“紅泥巴少年宮”,并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全國首批中央彩票專項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紅泥巴少年宮組建以來,該校高度重視少年宮建設工作,確立了“突出特色,打造亮點,推出精品”的思路。該校以唱響紅色德育主旋律為少年宮建設主線,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和民間藝術文化,親近紅色經典和草根藝術。
學校突出特色抓活動,以課本劇校園劇、經典誦讀、版畫、兒童畫、竹笛為少年宮特色項目,創辦了文體娛樂、技能培訓、經典誦讀三大類近20個活動項目的少年宮社團,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讀養德。一年多來,學校成功接待了包括省文明辦副主任韓松林在內的各級領導800余人次前來參觀、視察。
二、紅泥巴少年宮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雖然目前少年宮運轉情況較好,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該校的少年宮還存在著規模不大,檔次不高、學生參與面不廣等問題。比較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1、師資匱乏。該校少年宮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匱乏,特別是藝術類的師資,是制約少年宮建設的最大瓶頸。該校現有1000多名學生,目前僅有美術專職教師2名,音樂專職教師1名(非音樂專業,年齡較大),他們還要完成自身繁重的教學任務。有藝術專長的老師更是寥寥無幾。
2、時間較少。農村學生居住分布較散,因為擔心安全問題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嚴格規定,少年宮活動僅僅是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完成,周末和節假日無法正常運轉。
3、社團數量少,質量低。因為師資匱乏和輔導教師自身水平的限制,今年,該校正常運轉的校級社團僅僅10個左右,學生參與面不廣,且效果不太理想。
4、資金短缺。雖然中央財政提供了20萬元的專項資金,但是除了設施設備以及活動器材的添置和部分場館的修繕,要想辦高質量的少年宮,仍然不夠寬裕。
5、館檔次不高。缺乏像樣的場館和大型活動器材,設施比較簡陋。
三、紅泥巴少年宮升級改造基本思路
童年是稚嫩與敏感的,無論學校給予了什么影響,它都會深深地刻在“底色”中。針對目前紅泥巴少年宮存在的問題,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填補農村孩子課外教育管理的“真空”,促進鄉村教育現代化,我們決定對紅泥巴少年宮進行進一步升級改造,給更多的農村孩子以幸福的童年生活。
本次升級改造的基本思路是:繼續突出紅色文化品牌,唱響紅色教育主旋律,親近紅色經典和草根藝術,打造文化濃、特色明、高品位、覆蓋廣的鄉村學校少年宮。通過對場館的改造及設施設備器材的添置,全面提升少年宮建設和管理質量,促進紅泥巴少年宮現代化、規模化、品牌化,以惠及更多的農家子弟。
四、紅泥巴少年宮具體改造計劃
根據中央、省、市關于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文件精神和該校的實際情況,計劃整體投資30萬元左右的專項資金用于升級改造鄉村學校少年宮。其中10萬元用于場館改造,20萬元用于設施設備添置。具體改造計劃如下:
1、修繕、改造活動場所,提升場館層次。
綜合樓是少年宮的主宮所在地,我們計劃對綜合樓的各活動室進行進一步的修繕和改造,整體提升場館的層次。我們將根據該校的少年宮活動項目的需要,對室內設施設備進行改造、添置和修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以滿足師生活動的需求。
改造重點:體育活動室、科技活動室、舞蹈室、書法教室、琴房、語音室、圖書閱覽室、紅星劇場。
具體改造計劃為:根據各室的教學需求,添置必要的設施設備,整修場館,建設較高標準的活動室,提升場館的內涵和層次,滿足師生的活動需求。
2、增加社團數量,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進一步擴大社團規模,增設部分藝術類和富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社團項目,創辦更多孩子喜歡,貼近孩子生活的社團,吸引更多的孩子主動參與到社團活動中來。
準備增設的特色社團:二胡、竹笛、葫蘆絲、古箏、鋼琴、戲曲、舞蹈、國畫、剪紙、書法、刺繡、貼畫、編織、秸稈畫、武術等。
3、優化師資配置,加強師資建設。
通過以下途徑,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補充: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補充一批有藝術專長的教師;
(2)挖掘:挖掘、發揮現有教師的潛能、特長;
(3)培訓:聘請專業人員,對本校現有的教師進行培訓;
(4)聘請:外聘部分專業藝術教師作為校外兼職輔導教師,定期到少年宮授課。
4、添置部分設施設備,擴大社團規模。
5、擴展社團活動時間和空間。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爭取上級領導支持節假日和周末向孩子們開放。
6、搭建多樣化的展示平臺,給孩子們創造更多的展示機會。如在校內增加宣傳專欄;利用網絡、報紙、電視等現代媒體宣傳孩子們的活動;舉辦藝術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校內活動;積極參加各級教育、文化部門組織的競賽、展示活動等。
五、具體措施
(一)強化一個“管”字,全面加強少年宮陣地建設
為保證少年宮各項活動有序開展,落實到位,強化一個“管”字,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全面加強少年宮建設。
1、健全管理網絡
2、落實活動場所
3、完善設施設備
(二)立足一個“合”字,全面提高少年宮活動質量
“紅泥巴少年宮”既是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的活動場所,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該校將利用這一平臺,精心設計各項活動,統籌安排各個項目,呈現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景象。具體要做到三個“結合”:
1、活動與課程相結合
2、基礎與提高相結合
3、常規與拓展相結合
(三)突出一個“實”字,全面豐厚少年宮活動內涵
有人呼吁:“學校應該給學生振奮人心的校園生活。”的確,教育就是一種生活。為了讓少年宮活動振奮學生的心靈,學校將突出一個“實”字,想方設法豐厚活動內涵,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活動中收獲成功,逐步成長為“合格+特長”的小學畢業生,并為他們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合格公民奠基。
1、打破班級界限,讓學生學會交往
2、創造成功體驗,讓孩子充滿自信
3、強化檢查評比,讓活動更有成效
4、改進評價辦法,讓學生提高興趣
5、提供互動平臺,讓家長共同成長
(四)著力一個“精”字,全面凸顯少年宮個性特色
★經典誦讀,讓學校書聲瑯瑯
1、創設書香環境,濃郁閱讀氛圍
2、豐富閱讀活動,享受閱讀快樂
★紅色德育,擦亮學生精神底色。
幾年來,該校一直以紅色德育—朱瑞文化作為該校的辦學特色和品牌來打造。他們組織編寫了校本教材《炮兵之父朱瑞》,創作了校歌《炮兵之父的啟迪》,校本劇《站在黑土地上》,詩朗誦《故鄉孩子頌朱瑞》,定期開展朱瑞文化系列活動。如校歌比賽、讀校本教材活動、講朱瑞故事比賽、校本劇創作比賽等,讓朱瑞文化落實到學生們的言行之中,影響到孩子們的靈魂深處。
該校將繼續唱響“紅色德育”這一主旋律,將紅色文化發揚光大。
該校將創辦、完善“合唱團”“解說團”“話劇團”“科技團”等特色社團,傳播紅色文化,打造品牌特色。
六、領導小組
由區文明辦具體組織,組建紅泥巴少年宮升級改造組織網絡
顧問:市區文明辦、教育局有關專家、領導
主任:駱軍
副主任:王云臧
組員:朱海兵 張二娟 盧宏博 程剛 蔡建偉 戚典利 陸艷 李雪 靳永 陳妍 陳利利 徐曙 王培建 劉月平 劉昀媚
小學教育的重要責任是讓兒童享受本應屬于他們的色彩斑斕的童年,在童年里享受快樂,孕育幸福的種子。我們真誠地期盼著“紅泥巴少年宮”能為龍河的每位孩子的人生抹上厚重的底色,能讓他們的生命呈現亮麗的精彩!我們將為此目標不懈努力!
學校項目計劃書 篇3
一、項目名稱
二、項目實施單位
三、項目背景
1、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概況
會寧縣位于甘肅省中部,是甘肅省的地域和人口大縣,是中國革命圣地,是西北教育名縣,是綠色產業基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總流域面積6439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總人口58.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5.8萬人。20__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0億元,完成縣鄉級財政收入19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5元。
會寧因自然條件嚴酷,地域經濟基礎薄弱,人民群眾生活困難。截止20__年底,全縣仍有重點貧困鄉23個,占全縣鄉鎮總數的82%;有重點貧困村212個,占全縣村(居)總數的72.4%;有絕對貧困人口7.32萬人、低收入11.41萬人,加上因學返貧人口5.68萬(其中絕對貧困人口3.69萬人,低收入人口1.99萬人),實有在冊絕對貧困人口11.01萬人,在冊低收入人口13.4萬人,貧困人口總數24.41萬人,占農業人口
的44%。11萬絕對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在676元以下,13萬低收入人口人均純收入在676元至942元之間。
會寧歷來就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耕讀傳家的思想濃厚,僅明清兩代全縣就有進士20人,文武舉人115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全縣上下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教育規模逐年擴大,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會寧實現了“兩基”達標的歷史性任務。自恢復高考以來,累計向全國各大中專院校輸送優秀畢業生4.5萬余名,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500多人,碩士學位的近3000人。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75所,在校學生155792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4所(公辦學校2所、民辦2所),在校學生5263人。按照會寧縣發展規劃,到20_年,全縣職業教育學校將達到5所,在校學生達到18000人。
2、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情況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對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每年發放1500元助學金(2年),緩解了學生一時的困難,減輕了家庭負擔。但因會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貧困面大,現有助學金標準低,資助需求與實際資助項目之間矛盾突出,資助金額與學生實際支出的費用差距很大。
在所有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占總數的80%以上,僅特殊情況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就有1033人,其中孤兒35名,城鄉低保家庭子女149名,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子女201名,父母殘疾或學生殘疾217名,因病因災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431名。一名中職學生每年在校需支出5000元左右,其中生活費用每人每月至少300元。全縣的人均純收入僅為1805元,貧困家庭不到1000元,農民家庭微不足道的收入和中職教育支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致使一些經濟困難家庭不堪重負,在校就讀的貧困學生生活拮據,營養不良,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甚至面臨失學的困境。同時,因群眾難以承受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稱的教育支出,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居民經濟支付能力的直接約束,不能快速發展。
四、項目內容及資金概算
針對會寧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就學難、生活難的實際,為了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上得起學,接受良好的中等職業教育,更大程度上體現教育公平,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特申請國家設立會寧縣中職學校助學金項目,加大對會寧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每年安排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助學資金4500萬元,資助學生1800人,每人每年2500元,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學雜費和生活費補助。
五、項目效益
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減輕全縣中等職業學校貧困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入學率;有助于改善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生活拮據、營養不良的現狀,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將能最大限度地體現教育公平,促進我縣教育事業的均衡、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