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母語日
為了紀念孟加拉國人民為爭取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權利而作出的犧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9年決定將每年2月21日確定為 “國際母語日”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
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于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國際母語日
為了紀念孟加拉國人民為爭取使用本民族語言的權利而作出的犧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9年決定將每年2月21日確定為 “國際母語日”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
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都不僅有助于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1998年底,聯合國人口司根據人口統計資料用數學方法計算出世界人口將在1999年10月的某一天達到60億。1999年2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把10月12日定為“世界60億人口日”,旨在提醒各國政府和全世界人民關注人口問題。...
1999年3月11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場抗議侵犯人權的活動吸引了全世界為促進全人類尊嚴和尊敬而努力的人們的目光。當年被診斷為麻風病(漢森氏病)的人們被迫與家人分離、改名,集中居住在路易斯安那州卡威爾。...
1999年12月17日,在54/120號決議中,聯合國大會贊同主管青年事物部長世界會議(1998年8月8-12日,里斯本)提出的建議,將8月12日定為國際青年日。2006年紀念國際青年日的主題是“共同對付貧窮:青年人與消除貧窮”。...
地球的表面約有71%的部分被蔚藍色的海水所覆蓋,幾乎是一個海洋的星球.浩瀚無邊的海洋,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各類資源:海水中存在80多種元素,生存著17萬余種動物、2.5萬余種植物.1997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將"海洋——人類的共同遺產"作...
云南大姚縣等地彝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節期3天。海拔3600米的大姚縣華山開滿了山花。當地彝族摘來各色鮮花,編扎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愿五谷豐收,六畜興旺;人們也互相插花,...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中國大部地區天氣涼爽,雨水減少,秋熟作物將先后成熟登場。...
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太陽黃經達330度時,雨水節氣開始。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雨水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顯著減弱,長波槽脊調整轉換周期變短,蒙古高壓和阿留申低壓明顯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