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區建議書錦集(精選3篇)
和諧社區建議書錦集 篇1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您們好!
當我們正享受溫暖幸福日子的時候,您可曾想過,在紅安還有許多貧困的孩子被人們所遺忘……,他們大多單親、留守、父母智障等等,靠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勉強度日,生活的磨難過早地降臨到他們稚嫩的雙肩上。
他們有的買不起書包,只能用塑料袋提著書本上學;有的用編織袋當雨衣,光著腳丫子在田野里放牛;有的整個冬天一家人蜷在破舊的被絮中取暖……,那些在雨水中被淋濕的稚嫩面龐,那一張張干裂的唇角,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都在觸痛著我們的靈魂……
我們都是普通人,無力去徹底改變他們的困境,但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們一定能盡自己的愛心和力量去播撒愛的種子,使孩子們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終有一天長大成人后會用同樣的方式回報社會。
我們都不缺乏愛心,但缺乏一個讓愛心流淌的渠道。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來吧,用我們閑置在家的舊衣物、學習用品、書籍和小玩具,去溫暖那深山里、春風中一雙雙盼望的眼神!今天,我們在此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這些農村的特困孩子們奉獻出您的愛心,為他們捐獻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床毛毯、一支筆、一把尺、一本書、一個書包、一元錢……
讓我們一起行動,將這愛心的點滴匯成一條奔騰的河流,讓他們的生命追趕春天的腳步,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像春花一樣美麗燦爛,讓這同一片天空下的他(她)和您一樣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幸福……!
捐助形式:
1、對口捐助:對56名特困學生進行一對一對口資助,解決他們這一年中在校生活費,減輕家庭負擔,請您詳細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并給您所選擇的孩子捐助600元。
2、物資捐助:各類學習用具(書包、文具、課外讀物、體育用品等),各類生活用品(床單、被褥、鞋、毛毯、衣服等)
3、資金捐助: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愛心無大小,愛心捐助不論多少,這類形式募集到的捐款將用于為孩子們購買學習、生活用品。
4、資金捐助及物資捐助,請聯系能修師兄、小梅師兄。
5、對口資助(600元/人),請找能修師兄報名后,愛心捐款匯款至: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紅安縣支行營業部 x 到帳查詢電話:
活動時間:20x年5月25日(計劃時間,如有變動將另行通知)
活動地點:紅安上新集鎮黃才畈小學
活動要求:社會各團體、各單位、各界愛心人士自愿參加。
注意事項:
1、本次活動屬個人自愿參加的公益性活動,參加者為紅安愛心志愿者小組成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所有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大家應該具備團隊意識。
2、注意人身及財務安全,服從小組安排,遵守團隊紀律,如違反紀律一切后果自負。
3、如遇小雨活動照常進行,因特殊天氣原因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愛心志愿者小組有權隨時終止活動,擇期再辦。
組織方只提供組織、技術方面的支持,組織方不承擔任何賠付責任及任何法律責任。
4、本次現場活動將限定報名人數。
參與方式為AA分攤活動費用,每人30元。
5、聯系電話
6、武漢物資接收點
武昌接收點地址:
聯系人:
和諧社區建議書錦集 篇2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在人生漫漫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有過輝煌的時刻。
不同的是,老人們的輝煌已成為歷史。
不知不覺,他們的頭發開始變得花白了,堅強直挺的背影在歲月中淡去,腳步也變得逐漸緩慢和蹣跚起來。
他們曾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與無限的關愛,他們用寶貴的青春與汗水澆灌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歡樂,而我們的父母更是為我們的成長傾盡心血。
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電話會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
為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新豐社區聯合鎮有關職能部門以及中國移動等社區愛心機構共同發起“金手杖”關愛老人公益行動。
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我們建議所有的居民朋友們:
一、拿起電話,給家中的老人送去問候,祝福他們身體健康。
二、做好愛心傳遞使者,告訴你身邊的人去關愛老人。
三、建議你一起去探望老人。
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送一份自制的禮物、整理房間,梳頭,洗衣服、端洗腳水、洗腳、捶一捶背、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給老人表演節目等等。
四、關愛老人不需要多么偉大事情,只要常懷感恩之心,用自己一顆真心去關愛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以及身邊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居民朋友們,行動起來吧!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讓你身邊的老人,讓你的家庭因為你而感到幸福!
建議人:
xx年x月x日
和諧社區建議書錦集 篇3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的松臺廣場,處處洋溢著真情,人人充滿著愛心。我們在這里正式啟動20xx慈善日活動,攜手慈善,共襄善舉,以實際行動構建和諧。首先,我謹代表中共xx區委、xx區人大常委會、xx區人民政府、xx區政協,向長期無私奉獻、辛勤工作的廣大慈善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參與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慈善事業是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崇高事業。xx人民歷來有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有著發展慈善事業的良好基矗多年來,我區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發展,不斷拓寬慈善募捐渠道,積極完善慈善救助體系,開展了助困、助醫、助學、助老、助殘等多個領域的慈善救助工作,慈善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企業、機構和個人,為慈善事業捐獻了大量的款物,奉獻了無私的愛心。僅20xx年,全區就募集到善款2330萬元,為各項慈善行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通過多年的實踐,我們深刻地體會到,慈善是一項公益事業,需要全社會更廣泛的參與;慈善更是一種人文精神,需要在每個人心中更深入的根植。因此,我們xx區決定,將每年的1月23日確定為“慈善日”,旨在進一步引導廣大市民關心和支持慈善工作,將慈善行為轉化為自覺的意識,提升為城市的文化。希望全區各級黨政組織和慈善組織,以此為契機、為動力,加強慈善宣傳,壯大慈善實力,深化慈善救助,提升慈善事業發展水平。我們也期待著廣大市民都能以“人人可慈善”的理念,以多種多樣的形式,積極參與到我們的慈善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