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四是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的局面。通過“三名”創建活動,我縣的衛生醫療資源和人才得到周邊地區廣大群眾了解和認可,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XX年全縣醫療衛生總收入達到55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縣中心醫院、中醫院、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0%、24%和28%。同時,群眾在縣內就診率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開展“三名”創建活動以來,我們了衛生系統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三、要把“三名”創建和“白衣天使、紅心印證”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今年是我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年,是我縣衛生事業大發展、大跨越的一年。我們要繼續以“名院、名科、名醫”創建活動為載體,全力打造區域醫療衛生高地,讓廣大群眾更多享受到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成果。昨天縣里召開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動員會,今后一定時期內,國家對衛生系統的投入將會逐漸增大。
一要繼續深入推進“三名”創建活動,打造區域衛生強縣。我們要在去年“三名”創建的基礎上,大力度持續推進,把創建活動推上更新、更高臺階。要利用更多形式,宣傳動員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三名”創建活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讓創建活動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實現人生追求的重要載體。要通過網絡等多種媒體,大力宣傳創建活動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引導創建活動廣泛深入開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三名”創建活動的關鍵在于“創”,在今年推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評選出的名醫名科要有說服力、公信力,千萬不能徇私舞弊,這樣不但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在去年的創建活動中,就有一些人使用技術手段增加分值。這是一種不光明、不光彩、讓人恥笑的行為。所以,我們的創建活動一定要置于光明之下、置于群眾的監督之下。要體現出民情民意,要客觀公正,要通過開展廣泛的創建活動,真正在醫院發展、專科建設、醫療水平、醫德提升、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確保創建實效。不僅要擇優選拔一批名醫名科名院,更重要的是以此為抓手,推動全縣醫療技術水平和廣大醫護人員醫德醫風的大幅提升,在周邊地區形成較大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吸納力,全力打造區域衛生強縣。
二要強化良知、責任意識,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擔負著社會人和自然人兩種不同的角色,無論作為那一種角色必須要有做人的基本底線、基本價值取向。這種被現實社會普遍認可,并被自己所認同的行為規范和價值標準就是良心。有了良心,就能分清基本的善惡美丑,就有了作為社會和家庭一員的責任感,就能擔負各種不同的責任和使命,于是就產生了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職業操守。作為從事公益性社會事業、以治病救人為天職的醫生來講,這種職業道德對解除廣大群眾疾病困苦顯得尤為重要。古訓說,“德不及佛者,不可為醫;道不及佛者,不可為醫” 。還有“醫者要有父母心”,就是說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患者,幫助他們解除病痛。患者本身疾病纏身,是在人生中遭遇不幸的人,尤其是貧困患者既不幸又弱勢,我們作為白衣天使,怎么能忍心讓他們多花錢,讓他們多受罪。如果我們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脫困苦,就是善行,就是“蒼生大醫”。反之,就是缺少做人起碼的良心、責任和良知。今年,我們要大力開展“白衣天使、紅心印證”活動,繼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希望廣大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今天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要珍惜榮譽,再接再厲,更好地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希望衛生戰線的同志們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秉承大醫精誠的理念,學習他們勤奮學習、鉆研業務、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服務群眾、吃苦耐勞、扎實工作的實干精神,學習他們勤勉敬業、不計名利、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要真正做到 “六個不動搖”:即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一切、為病人終身服務的服務理念不動搖;堅持仁愛救人、赤誠救世的大愛情懷不動搖;堅持不圖私利、忠于醫術的職業操守不動搖;堅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不動搖;堅持謹慎認真、不畏艱苦的從業態度不動搖;堅持虛心好學、相互借鑒的良好品格不動搖,全身心投入到治病救人的高尚事業中去,讓人民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