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讀書活動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參與讀書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1
20xx年12月11日,在雙語實驗學校開展的“蓓蕾讀書工程”活動,對我們來說,這確實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觀摩了四位老師風格不一,各有特色的課,以及聽了的關于課外閱讀課的報告,我受益匪淺。置身于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贊嘆。高蕾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李桂花老師幽默的語言,劉淑慧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以及代尊榮老師的舉止大方,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贊嘆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勤于記讀書筆記,注重表達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于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于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我們要求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并指導培養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挑選一些既貼近生活又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段,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學生想知道的社會內容、熱點問題,又文字優美,指導學生閱讀,積累自己的資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學中根據課本里學習的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引導學生溝通課內、課外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廣泛的閱讀,很多學生因閱讀量的迅速增加而產生質的變化,閱讀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華。
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開展非富多彩的活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贊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瑯瑯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于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在平時課外詩歌指導時,安排每周背一詩(詞)。在每首詩詞拓展引進時,采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同人異文”(同一作者的詩詞)、“同意異文”(同一情感類型的詩詞)等途徑擴大古詩文的閱讀量。在進行詩文感悟時,以感受為主,理解為輔。主要以誦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美讀,去背誦,去想象,讓學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志。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游了藝術殿堂,
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并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的處理。
參與讀書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2
一年多來,“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越來越深入每一位同學的心,也漸漸地成為我們四(2)班的一種氛圍。為了讓學生走進書的世界,播下愛讀書的種子,我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優良的環境和條件下快樂地讀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現將書香班級讀書活動總結如下:
1、建立班級圖書角。學期初向學校圖書館借來一些書放到班級的圖書角里,每天中午讓學生借閱。為了充實圖書的數量和內容,學生還從家里帶來上百本自己的藏書放供同學自由借閱。為了更好的保管圖書,提高圖書的使用率,我們還成立了“班級圖書管委會”,確保圖書借閱的正常運轉。
2、做好摘抄筆記。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現在每個學生的“采蜜本”“誦讀本”已初具規模,能做到及時摘錄,并運用到作文當中,還能做到圖文并茂,從孩子們的日記本中發現運用了好多書上及課外書上的優美詞句,寫作方法及修辭方法,使文章大增其色,重要的一點是有許多孩子原來一聽說寫作文就頭疼,現在變得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不是那么討厭寫作文了,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正是由于平時的積累,內化,才一步步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安排讀書時間:為了讓讀書活動有序開展,我認真制訂了“書香班級”的讀書時間。每天每節課課前三分鐘為班級集體誦誦的時間,讓學生一起誦讀經典詩歌及《弟 子規》。每周的閱讀課上請一至兩名同學上臺向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好書,摘讀其中的優美字段或讀書的心得。中午兩點半到三點這一段時間是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讀一些課外書籍。
4、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為了讓孩子在家也有個看書、讀書的環境和氛圍,在家長會上我與家長共商創建書香家庭的相關事宜。部分家長能積極為孩子購買圖書,周末帶孩子去書店看書,經常讀書讀報以做好孩子的榜樣,有個別家長還能和孩子共看一本書,共同談讀后的感想和體會,為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做了很好的鋪墊。
5、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班每月舉行一次圍繞閱讀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學生踴躍參加。如:舉行“我愛讀書”手抄報比賽,開展成語接龍,“小故事大道理”——講寓言故事比賽、閱讀紅色書籍征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的開展,在班級中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走上閱讀之路,從心底里愛上閱讀。
6、取得的成績。我班開展讀書活動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從總體上來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每個孩子都從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在整個讀書活動中,同學們在書海中盡情地遨游,不斷吸收知識,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知識面也擴大了。并做了很多讀書筆記,寫出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讀書心得與讀后感。如周雨馨、袁媛等同學在學校開展的征文比賽中獲獎,并在學校的網站上發表他們的讀書作品。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閱讀課外書籍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他們看到一個魅力無窮的大千世界。讓每個孩子暢游書海,讓每個孩子都能從濃濃的書香中汲取營養。豐富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體驗:我讀書,我快樂!
參與讀書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篇3
為了響應教育局提倡的讀書活動,切實提高我班學生語文素養,本學期我班組織學生開展了“我讀書、讀好書,營造書香班級”的活動。現將我班的讀書情況略作小結。
一、激發興趣,師生共同翱翔書海
我常想,如果老師都不能安靜地在書桌前讀書,又如何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讀書、做讀書筆記呢?假如老師能與學生一起讀書,那么學生定能“不令則行”。所以,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我決定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學們一起讀書。我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展示給學生看,并將自己所寫的讀書筆記內容讀給學生聽。當我夜晚在燈下一口氣讀完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后,第二天就揮筆寫下一篇讀后感,然后利用晨會課的時間讀給學生聽。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大有提高。
二、指導方法,教師不過是引路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是搞好讀書活動的關鍵。本學期,不僅僅告訴學生讀書的重要性,還告訴學生讀書的許多方法。專門在班級里上了一節閱讀指導課,從網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介紹給學生聽,再引導學生品讀魯迅的讀書名言,從而讓學生懂得了讀書要有選擇,要廣泛,要善于擠時間,更要善于思索、質疑等道理。在此基礎上,我又結合用一篇文章,具體指導學生該如何展開閱讀。方法如下:
(1)告訴學生讀書要在心中有個自讀提綱:比如①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么?②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③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
(2)然后重點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①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②做批注。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一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
三、給足時間,教師牽線搭橋
為了將讀書活動開展下去,我首先保證給足學生閱讀的時間。我要求學生每天中午只要作業完成后,就可以閱讀書籍,尤其在周三和周五,更是雷打不動的閱讀時間。除此以外,每周還利用一節語文課或班隊課的時間進行閱讀交流,及時將讀書后的>心得體會與同學分享,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讓學生們有好書讀,我一方面將學校發放的《閱讀》《小主人報》《未來科學家》掛在班級圖書角上,一方面還引導學生將家中的優秀圖書帶到班級中,相互之間交流。對于班級圖書角,專門配備1-2名學生作為班級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圖書的借閱、登記、歸還等工作。當然,學校圖書室老師的支持也給了學生們很好的閱讀機會,很多時候,我常常私自向圖書室的沈老師打招呼,給我班學生多幾次借閱圖書的機會。而學生們也格外喜歡。他們借來的書籍,不僅僅是各人自己閱讀,還在班級里互相傳閱。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讀好書的機會。
有付出必有收獲。本學期,雖然我班學生讀書并沒有多少可供量化的成果,但從很多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了也可見端倪。雨果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確實好書就如同是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教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我的學生們能在我的引導下,變得熱愛讀書了,變得喜歡思考了,學會怎樣做人了,這,或許就是他們讀書后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