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通用24篇)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了解《水滸傳》,我特別到書店買來了原著,并且對其反復研讀了多遍。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接受招安,雖然處于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鏟除奸臣。可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伙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不過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愿要什么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后只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后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悲劇!
讀完這本《水滸傳》后,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么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起反抗昏帝,那么我相信,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108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曲折,扣人心弦。
當我讀完《武松醉打蔣門神》時,我被武松為民為除害的品質打動了:蔣門神搶施恩的地盤,施恩熱情招待武松,并告訴了武松,武松聽說蔣門神搶別人的地盤,一氣之下,一路上喝了十幾碗酒,幾下便把蔣門神打得跪地求饒,蔣門神終于不干壞事了。
記得那一天,我正放學回來,到了馬路邊,我看到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呆呆地站在那兒,并焦急地跺著腳開始我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走過去仔細一看,這老奶奶滿頭白發,雙手掛著拐棍,還戴了一副墨鏡,嘿!原來這老奶是個盲人!現在我終于知道了她不過馬路的原因了。我想:這老奶奶不能過馬路,又是個殘疾人,怪可憐的,我還是去幫一幫她,扶她過馬路吧!我走近幾步,又退了回來,想:她既不是我外婆,又不是我奶奶,我憑什么要扶她過馬路?我正準備走,可轉念一想:老師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熱心幫助殘疾人嗎?我還是去幫幫她吧!我又走了幾步,停了下來,想:我為什么要幫一個陌生的奶奶過馬路呀?反正會有人扶她的。哎呀!我心里的兩邊又戰斗起來了,我該聽誰的呢?我焦急得不知怎么辦。這時,我想到了醉打蔣門神的開松,他樂于助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當時下定決心,也要像武松一樣成為大英雄,我筆直地走向老奶奶,扶老奶奶過了馬路。
我們也要像《水滸傳》里的武松一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3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主要內容圍繞著梁山泊的英雄好漢替天行道的故事。又被稱為《忠義水滸傳》,人們一般簡稱《水滸》,由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全片講述了北宋末年奸臣當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宋江、盧俊義、吳用、林沖、武松等英雄好漢形象。
在《水滸傳》中,梁山泊的好漢們對應天上的星魁,分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六地煞。一百零八位好漢個個身懷絕技,每個人還有一個響亮的稱號,例如: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撲天雕李應……
而在這一百零八個好漢中,我最欣賞的還是宋江。我覺得,宋江這個人物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好漢。他既沒有武松醉打蔣門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的威風,也沒有黑旋風沂嶺殺四虎、關勝降水火二將的英勇,他的聲名遠揚只在于他有著江湖上難得的義氣。施耐庵之所以讓梁山泊前首領晁蓋死去后讓宋江繼位,是因為只有他才能讓其余一百零七位好漢臣服。連脾氣暴躁、難以服人的黑旋風也都心甘情愿地叫他哥哥。宋江將他的忠義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得一百零八將上下一心。當然,光義氣也不能坐穩梁山伯頭領的寶座,還要有謀略,宋江的謀略有時連天機星吳用也贊嘆不已,例如:攻下祝家莊、大敗遼軍等等這些功績都是靠宋江的謀略才取得的。
而宋江的一生中最大特點就是他十分忠,而且這個忠已經到了愚忠的境界,導致在最后被高太尉等人害死。
宋江在故事里體現的忠、義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現在的法制社會里,像武松那樣凡事用武力解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時代的變遷,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盲目地學習其中的處事方法。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4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文學中一部名著,講的是梁山108位好漢起義反抗朝廷,后接受招安的故事,《水滸傳》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字:忠和義。
忠就是對人民對國家很忠心。宋江對梁山事業很忠心,對國家也是忠心耿耿,這就是忠。他打破遼兵,為國出力,這就最好的證明。
忠,也許絕大部分人都能做到,但是,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可是,《水滸傳》里108位好漢每個人都做到了義字,他們都可以為別人赴湯蹈火,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別人的性命都原意。
我記得魯智深看到金氏父女受惡霸鄭關西欺負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三拳打死鄭關西,雖說有些魯莽,但這種為素不相識的人打抱不平的義氣是讓人敬佩的。
再比如說像《亮劍》里的李云龍,他也是一個有忠有義的人。他對祖國人民赤膽忠心,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荒而逃。他也佷講義氣,有一次,他的戰友失血過多,他要醫生把他的血全部抽去給朋友,看的出來他很講義氣。
我愛《水滸傳》中的精彩的故事,我也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但我更愛英雄們身上的忠義精神。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5
最近,我讀了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部小說講述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故事。
其中,《武松獨闖景陽岡》令我印象很深刻。
《武松獨闖景陽岡》又名《武松打虎》。講的是武松探親路過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后,醉打害人猛虎的故事。本文通過諸多動作描寫,寫出了武松遇到老虎時的臨危不亂,和與老虎搏斗時的機敏。體現出了武松勇敢無畏的精神,以及他精湛的武藝。
武松的勇猛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同時也覺得,他不顧店家勸告就上山;不去求證那官府告示是真是假就貿然過岡,也實在太不謹慎了。雖說是“藝高人膽大”,但也不是這么樣的膽大呀!“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武松的勇敢無畏值得我們學習;但他的“大膽”可是需要我們引以為戒的。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武松身上該學與不該學的東西。更讓我明白,不能因為一個人是英雄,或被人們傳頌,就盲目地學習他的一切品格和做法。因為人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要有一雙明辨是非的眼睛,分清優缺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進步和成長啊!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6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名人,過著被人追捧的生活。但像宋公明那樣仗義疏財的,屈指可數;像宋公明那樣關心他人的,微乎其微。只因為“江湖”不存在了,取代之的是競爭。像《水滸傳》中大小好漢那樣武功高強的人,可能也不存在了,取代之的是槍炮彈藥。天上的“天罡星”,也變得越來越少。
我也不懂,為什么宋公明在江湖中這么出名,走到哪里都有人認識。什么“只聞其名,不曾見其人”,這“及時雨”究竟做了什么上天入地的事,人們個個都把他捧得比天還高。甚至他死后,吳用和花榮還拋妻別子吊死在他的墓前。總之,宋江一定擁有什么。后來我明白了,做官就要做好官,體貼老百姓;做人就要做好人,樂于助人;做囚也要老實改造,做個好囚,畢竟是自己犯了罪。他擁有的是仗義,是民心。
真希望打聽某人時,人們都會提到這樣一個好人:“莫不是及時雨宋公明?”即使不是宋公明,只要做的是最好的自己,有一群仗義的朋友,是誰也無妨了。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7
每次,當水滸傳中的大小好漢提起“宋江”,就會出現“莫不是及時雨宋公明?”宋江在江湖上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宋江不能文不能武,為什么名號這么響亮?就因為他“仗義疏財”。義氣,在當今社會中,頂多也只能起個輔助作用。可在《水滸傳》中,宋江卻憑義氣做了梁山泊頭領,看來,梁山泊的豪干義氣真不是一般。
《水滸傳》中那一百單八好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很講義氣。有財無友,一生就會變得單調;有友無財,就算饑渴寒酸也死而無憾。這一百單八將,他們都經歷了許多生死之險,才投奔到梁山泊。有的受過重傷,有的被刺配,還有的甚至上過斷頭臺……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團結合作,比那只會踢球的高太尉之流的一幫奸臣強多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陣亡了,其他人都是痛不欲生的,足見其兄弟情深意重。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8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我相信大家都會被里面的英雄人物所吸引。或是宋江,或是路達,或是李逵、亦或是武松……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愛吃肉,他的武器是兩把斧子。有一次,魯達要鎮關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鎮關西明白魯達來學自己晦氣。不愿干,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關西砸了過去。鎮關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關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
魯達踏住他胸脯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戶,竟然稱鎮關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嘗嘗俺的拳頭! ”只一拳,就把鎮關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刮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后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只吊眼白額大蟲(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后。大蟲見沒撲著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著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里按,又舉起拳頭猛擊 “ 大蟲 ” 頭部,終于把 “ 大蟲 ” 打癱了。
李逵是沂水縣人,再戴宗手下當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過樹林子,忽見有人涂黑了臉,拿了兩把板斧喝令留下買路錢。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攔老爺去路? ” 那人說是 “ 李逵 ”。李逵大笑,操起樸刀去戰假李逵,假李逵擋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樸刀,李逵搶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說:“老爺才是黑旋風! ”然后挺著胸脯走了。
讀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我仿佛認識了 108 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說得好:勿已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9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叫《水滸傳》的書,他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主要講了宋江為首領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一起推翻腐敗無能的朝廷,最后以失敗告終的故事,當我讀完這本名著時,我似乎對人生又有了新的理解與認識。
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故事,每當我看著這些好漢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難關時,我都會明白什么是情!什么是義!什么是恨!什么是坦誠!什么是忠義!這一段段故事真令我無限感慨!
在這一百零八將中,我最喜歡的梁山好漢就是及時雨宋公明了,故事開始時,宋江出場,從他先上梁山泊(故事開始時,梁山就叫梁山泊),在與好漢結拜,再到成為了梁山頭領,最后再有替天行道的作為,宋江始終是宋江。他仇恨朝廷,每一次與朝廷打仗時,他都考慮周全,沒有一點疏忽,這樣一個英勇的好漢,我喜歡他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但是,當我讀到最后時,令我十分遺憾!他們沒能過斗高俅那些奸詐小人,雖然他們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形象、事跡我永遠記在心中!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0
《水滸傳》這部長篇巨制,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被官兵逼得“揭竿而起“
書中所描寫的世界,包含了所有的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間全部的英雄氣概。如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沖、小李廣花榮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們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執,有的義氣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聰明伶俐、足智多謀,有的仗義疏財、公正忠義……總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個個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真英雄、真好漢。
書中好漢們的品格、特質,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也正是我所要學習的。機智勇敢、知錯能改、忠心耿耿、仗義疏財……然而,水滸里有一種更可貴的精神――講義氣。在水滸里,最貴重的東西,就是義氣。《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哪個不是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他們這樣做只為了一個“義“字;他們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這些好漢,不都是因為宋江等人義氣深重,才上梁山泊的嗎?“義氣”在梁山好漢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平日里,我們對朋友也要重情重義。這樣,友情才能長久。
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劫富濟貧的正義精神,不屈服于惡勢力反抗到底的精神,都令我深深折服。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1
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們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他創作的《水滸傳》則更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水滸傳》是我國一部
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地歌頌了農民的革命斗爭。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了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么讓人神往啊!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的故事,遠都在我們的心中。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2
第二回是“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此章回,話峰迅速的從宋仁宗到英宗、神宗、哲宗,由哲宗引出全書最要緊的人物,哲宗的弟弟九天王,端王。這個端王就是哲宗死后當了皇帝的徽宗。
說端王,先說高俅。高俅是端王的拐杖,端王是高俅的梯子。
說一百零八個妖魔,也是先說高俅。金圣嘆對此評曰:“乃開書未寫一百人八,而先寫高俅者,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評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罪過都加在了高俅的身上。
高俅成了亂自上作的代表人物。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高俅陷害,被逼逃往延安府,途中成了九紋龍史進的師傅,到此,水滸傳就言歸正傳,一場大戲就此拉了大幕,各色人等,都漸漸登場亮相。
表面上看,這一章回的題目提到的人物是王進和史進兩人,實際上全文寫了兩大場景,一是官場二是民間。看官場是如何玩法,民間又是一番怎樣景象。王進被官方所逼,遠走他鄉,就將這二個場景聯系了起來。
官場景象是由端王,也就是后來的皇帝徽宗,端王的姐夫,駙馬王晉卿和高俅為主角。以高俅的發跡史而說明官場的腐敗,以蹴鞠,和一對羊脂玉的鎮紙獅子,筆架等來表現皇家的奢華。高俅能為皇家所用,正是官場墮落的寫照。
民間的景象是民匪不分,史進在不知不覺中同少華山的強盜成了一家人,法已不服眾,官府的管控能力下降到極點,史家村和少華山強盜合做一處了。
這二個場景,正預示著天下大亂。是誰亂了大宋的江山呢?故事慢慢道來。
故事從此開始,一百零八個妖魔先后出場。
以《水滸傳》為鑒,今日景象如何?不做評論,還是評《水滸傳》吧!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3
我國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吧!在學校的讀書節活動中,我認真的讀了這本書,書中的英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是施耐庵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長篇小說,它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敘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
在《水滸傳》一百零八將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敬佩,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吳用為晁蓋獻計獻策,智取了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祝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三國演義》里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我覺得吳用和諸葛亮一樣的深謀遠慮,不愧為“智多星”。
除了吳用、戴宗、魯智深,書中還有許多英雄,他們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性格,如:玉麒麟盧俊義、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如果大家也想領略這些英雄的風采,就去讀一讀《水滸傳》這本書吧!“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更加令我敬佩。魯智深雖然表面上粗魯、野蠻、暴烈如火,但他性格率真、為人正直。為了救助那些受苦受難的窮人,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他總是勇猛地揮動著幾十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在強敵面前,他從來都不會退縮,他這種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著我。在我的心里,他就是真正的英雄。
“神行太保戴宗”也令我很敬佩。他有一種驚人的道術,走路時,只要把兩個甲馬雙在兩條腿上,作起神法來,一日能走五百里;若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走八百里。戴宗真不愧為“神行太保”啊!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4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后,我認為這是一本是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它真實地描寫了北宋時期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爐火純青的社會歷史畫卷,說明造成農民權益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在書中,奸臣當道、貪官橫行的北宋,一百零八位好漢各有不同的原因和情況,先后聚義,紛紛被逼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劫富濟貧,走上反抗的道路:“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粗中有細,非常直率,卻俠骨柔情,救窮苦人于水火的真漢子;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官府的剝削而生活不下去,在“智多星”吳用為“托塔天王”晁蓋獻計,聯手智取生辰綱;武松出身貧民,他疾惡如仇,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于造反;宋江三打祝家莊;英雄排座次;大鬧大名府,大敗高太尉,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盧俊義、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呆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
讀了這本《水滸傳》,使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傳》又是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它展示了北宋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景觀,將當時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面貌囊括其中,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梁山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及統治階級的罪惡。林沖、呼延灼、關勝等朝廷官員一心報效國家,卻被奸臣所害,可惜!宋江為了當朝廷命官而不惜犧牲曾多次出生入死的結拜兄弟的性命,最后落得被朝廷奸臣毒死的下場,真是死有余辜,活該!
《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它確實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好書。通過看《水滸傳》這本書,使我更好得領略到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讓我更加喜歡看古典文學。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5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也描寫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敗,
。在梁山聚義的一百零八好漢個個英勇善戰、有勇有謀。先說說綽號“及時雨的宋江吧”!!
宋江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以及時雨而天下聞名。因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及晁蓋等上梁山后,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閻婆惜之手。無奈,宋江怒殺閻婆惜,發配江州,與李逵等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頭領。后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頭把交椅。日后,宋江率眾為朝廷招安。在歷次討伐其他起義軍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甚眾,宋江本人也被所賜御酒毒死。
宋江雖然是個底層的小吏,但是有能力、有名望、有手段、有方向;為人還仗義、善于用人這些東西也是許多人所需要的。水滸傳不僅豐滿地塑造了高俅、西門慶、鎮關西所代表的惡勢力形象,也成功的塑造了宋江、林沖、魯智深等人的形象。
梁山好漢聚集在梁山是因為“ ”,他們其實也想過上平靜的生活,他們與朝廷的對抗深刻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和腐敗。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6
我讀過許多中外名著,比如,情節一波三折的《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危機四伏、扣人心弦的《詹姆士與大仙桃》、還有充滿生活趣味的《綠野仙蹤》……每一本書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它們為我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增添了無限的快樂。
最近,我又迷戀上了我過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是家喻戶曉的武打類小說。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中國元末明初小說家,號子安,興化(今江蘇興化)人,原籍蘇州。故事主要內容是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一起反奸臣,替天行道的英勇斗爭故事。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小李廣-花榮,因為它具有“百步穿楊”的功夫。他原本是清風寨副知寨,使一桿銀槍,一張弓就射遍天下無敵手。因此他被比作西漢的飛將軍李廣,人稱小李廣。在第十四回里曾說到過花榮救宋江,他首先用箭射中了門神的骨朵頭,后來他又射中了門神的朱纓,我當時心想他可真是神箭手。當他說要射隊里穿白的教頭心窩時,只聽見“哎呀!”一聲他就一命嗚呼了。把眾人嚇得一哄而散,這場景我感到非常驚奇,暗自贊嘆道到,花榮呀花榮百發百中!不愧是小李廣。
豹子頭-林沖他是經歷曲折的人,他曾是率領八十萬進軍的教頭他有勇有謀嫉惡如仇,但卻被小人高俅所誣陷,最后被害的遠走他鄉,家破人亡最終只得上演一出風雪山神廟的復仇記。那個社會實在太混亂了黑白顛倒,讓人氣憤。關于他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誤入百虎堂”,“棒打洪教頭”也許是因為大家都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所以他的故事都被演繹成評書和戲曲……
這本書里每個人物都性格獨特,身懷絕技,武藝高強。還有原先坐第一把交椅的黃蓋英勇善戰;力大無窮的魯智深,足智多謀的吳用……都深深的映在我的腦海里。總而言之,《水滸傳》不愧是文學經典!里面的故事栩栩如生,人物跳躍在紙張之間,故事情節五花八門,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令人泣不成聲,還有的則令人怒發沖冠。如果你也像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就也來讀一讀《水滸傳》吧!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7
今天,我讀了欣欣教育基金會贈給我校的一本課外書——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這篇小說的一小節《武松打虎》。
武松到“三碗不過崗”的酒店里喝了十八碗酒,武松付了錢轉身要走時,店小二攔住武松說道:“客官,岡上有一只大老虎,如果你去了它會把你吃了。”武松不信,硬要往岡上走。
武松乗著酒興走到岡子來,走不到半里多路看見一座已敗落的山神廟,武松走到廟前,見這廟門口貼著一張印信榜文,讀了印信榜文后武松才知道這景陽崗真的有一只大老虎。他準備轉身回到酒店里去,心想:“我回去時,店小二肯定會恥笑我,所以我要把老虎打死了才能回去,這樣就不會被恥笑。”
走了一陣,太陽便落下山了,武松的酒力發作,渾身焦熱起來,便一手提著梢棒,一只手解開衣服,跌跌撞撞地往一片亂樹林走,見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便把梢棒放在一旁,躺在上面就要睡覺。忽然,發起一陣狂風,樹葉亂飛,風過后,只聽見亂樹背后“撲”的一聲響,跳出一只睛白額的老虎來。
武松見了,叫聲:“呵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起那條梢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老虎又饑又渴,見了武松,急不可耐地把兩只前爪在地上按一按,當我看到那老虎捉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氣性先自沒了一半,而武松對付這三招只是三次躲開,我覺得武松好聰明。
老虎吼了一聲,轉過身來,這時武松輪起梢棒,盡平生力氣,猛地劈了下來,只聽見“咔嚓”一聲巨響,一顆枯樹被折斷,沒打著老虎,梢棒去折成了兩截。那老虎咆哮著,性發起來。這時,我真為武松擔心,后來沒想武松居然把老虎打死了,我真佩服武松。
我想向武松那樣很勇敢,機智,我受到的啟發是:我以前看到困難就害怕,很想躲,現在我要向武松那樣勇敢、機智,在學習的方面上,也有困難的時候,就像一只攔路虎擋住了我在學習方面上的思考,所以我要向武松那樣打敗擋住我學習方面的攔路虎。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8
寒假,老師推薦我們讀《水滸傳》,在讀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它是什么?它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文學罕有的一部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精彩的長篇小說。
北宋末,宋江等一百單八人揭竿起義。到了南宋,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持續劇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這些起義英雄為人民群眾傾心愛慕,廣泛流傳,以致紛紛起而效尤。待對外屈降,對內鎮壓的北宋亡國了。南宋統治者卻是更加無恥的投降主義者,但好在當時南北廣大人民群眾對金統治者侵擾是堅決抗戰的。他們建立山寨水寨,對金反侵略、反擴張,對宋反投降、反壓迫;與南宋統治者相對立,形成大是大非的黑白分明的陣線。當年侯蒙的獻策“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自然而然成為茍延殘喘的南宋統治者安內最好的政策。
《水滸》以至史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百單八人,每人都有別號和姓名,而且有性格和故事。關于水滸故事部分,有花石綱、楊志賣刀、取生辰綱等精彩段子,所記情節曲折,人物豐富,性格生動。人物故事發展起來了連接緊密,流暢自然。這些都是從南宋百多年來所謂“街談巷議”,慢慢積累起來,而后被采取過來,經作者深思加工,成為這流傳百年的名著。
在《水滸》中,一個個英雄形象都創造成深刻的社會典型,他們通過斗爭和考驗而走向革命,最后把自己無保留地融合在農民革命的洪流里,這就是水滸英雄逼上梁山的道路。在水滸英雄中,一些人物出身于中上層階級,滿心指望為封建朝廷出力,以期博得個封妻蔭子,這本來是一種封建的正統愿望。可是,在腐朽的趙氏王朝的沒落年代里,全部政權都掌握在排除異己的“六賊”手中,就是這樣一部分文官武將的忠心的正統的愿望,也都難以實現。像關勝、呼延灼、等人做夢也想不到“背反朝廷”,去梁山落草。可是,在封建統治階級與農民義軍的尖銳的矛盾里,作為維護封建政權的“打手”,他們不可避免的命運,就是要把生命卷入到這場你死我活的斗爭里。而正義是在農民義軍方面。《水滸傳》為廣大讀者展示一個別樣精彩而真實的宋代社會。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19
《水滸傳》中所描繪的108位英雄好漢,雖說是曾經盛極一時,可由于他們分別來自各種不同的階層,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動機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憑借梁山這股力量,作為和朝廷討價還價的資本,以實現自己“升官發財,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盡管梁山也有少許如李逵、阮氏三雄這樣的貧苦農民出身的好漢,反對“招安”,希望能夠有朝一日改朝換代,可由于沒有掌握主要的領導權,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個“兔死狗烹”的悲劇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眾好漢接受朝廷的招安后,為了表達對統治者的忠心,竟然充當了鎮壓另一支農民武裝——方臘農民起義軍的急先鋒,幾經鏖戰,可嘆那一百零八位好漢,只余下27人隨他班師回朝。即使這樣,滿以為從此可以論功行賞,向朝廷乞討到個一官半職的宋江,盡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賞賜的官位,由于當權者擔心他們“賊心不死”,有朝一日還會再度造反,以賞賜御酒為名,將他和吳用等主要頭領毒殺。即使像盧俊儀這種地主豪紳出身的頭領也不放過,也以賞賜“御膳”為名暗下水銀以其中,使他因水銀中毒而“溺水身亡”。
盡管本書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立場上來寫這本小說的。小說對宋江的招安,極盡美化渲染,對宋朝的主要當權者一力庇護,把一切責任都歸咎于蔡京、童貫、高俅、楊戩這“四大奸臣”。我們從小說的字里行間,還是能看到封建統治的腐敗和罪惡。試想,如果沒有皇帝的默許并充當這“四大奸臣”的后臺,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橫行?我覺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命運,“招安”顯然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推翻那種腐朽的統治制度才是農民起義的唯一出路。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0
合上最后一頁,蕩氣回腸的字段化作一縷皓煙在胸膛中翻滾,悲涼不甘的吶喊化作一陣煙雨在天地間飄散,得意張狂的笑聲亦隨風遠去……
翻開《水滸傳》,120回章節道盡了封建王朝的腐敗無能,佞臣的貪污自利,有志之士欲報國而無門,令人心酸惋惜,這是時代的縮影,但這又何嘗不是時代的悲哀。宋江的深明大義,魯智深的嫉惡如仇,武松的智勇雙全,李逵的忠厚率真。卻遭奸佞的殘害,化作森森白骨,但精神永存。這108個好漢用一生詮釋了何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高俅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又是對佞臣仗勢欺人,污蔑忠良的譴責。那個戰火紛飛,流離失所的年代,那個昏暗沉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王朝化作飽含遺憾的文字記入歷史,令我倍加珍惜這用血淚換回的和平,但有些人卻冷眼觀世間冷暖,事不關己,漠然視之,沒有了108個好漢的憤憤不平,這又何嘗不是這些人人性的悲哀。
前段時間有一段轟動一時的新聞,嬰兒在馬路中遭卡車碾壓,路人卻漠然視之,匆匆走過,或許是因為怕幫助了嬰兒,卻遭家人誣告,或許是秉著事不關己的原則,但眼睜睜地看著一條鮮活的生命飽受折磨,他們又是多么殘忍,只要一通電話,幾句話到最后卻只有一位清潔女工報了警,若是水滸傳人物看到這場景,會不會嘆一聲物是人非事事休,人竟會淡漠至此啊。
但有些人黯淡了人性的光輝,總有些人再次點亮人性的光輝,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毅然張開手臂接下從10樓墜落的嬰兒,自己卻失去了一條臂膀,在記者訪問時,卻只是安然地回答著:“這只是下意識地動作,若是換了別人也會這么做的。”她失去了一條臂膀,換回了一條生命,她也是幸福的,但為何上面的路人連一通電話也不愿意打,更何談最美二字。不錯,吳菊萍是名副其實的最美媽媽,她的人性是美好的,絢麗的。若是水滸傳之中的人物也一定會這么做的。
合上《水滸傳》,書中的章節似壯美的圖畫在眼前徐徐浮現,忘不了那些人物所表達出對世間弱小的同情憐憫。水滸傳,又何嘗不是一個詮釋真善美、假丑惡的傳奇。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1
最近我最愛讀的書是《水滸傳》,這本書讓我著迷,已經達到了人書合一的境界,每天早上我要看,中午吃飯的時候要看,就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
我喜歡愛惜人才的宋江,俠義魯莽的李逵,聰明過人的吳用,心地善良的武松,魔法無敵的公孫勝,還有關羽的后代巡檢大刀關勝,奮力殺敵的呼延灼,雙槍將董平,這些英雄人物讓我感到驚心動魄,覺得男兒當自強,有的時候還恨不得去跟他們一起并肩作戰。
我感覺他們充分表現出了英雄男子漢的氣概和大氣的胸懷,他們劫富濟貧,替天行道,最后還盡忠報國,他們經過浴血奮戰,捉了方臘,平了田虎,逮了王慶,平定了三大草寇,但損失慘重。而且最后被奸臣毒害,結局非常悲慘。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2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于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于水火的真漢此文來源于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水滸傳》,明代長篇小說,是民間無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體創作的成果,其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水滸傳》描寫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6),因聲勢極盛,便在民間產生許多奇聞異說,流傳中不斷得到無名作者的加工增飾。施耐庵就是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說話藝術和元雜劇水滸戲的基礎上加工成書的。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社會景觀。梁山好漢最引人注目,他們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寫出了復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滸傳 》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由于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于表現力和想象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善于通過人物的行為、語言來揭示復雜的內心世界,它不允許對人物外貌、內心活動做游離情節外的過多交待,而要求通過語言、行為、矛盾沖突表現人物的個性。《水滸傳》不僅繼承,而且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3
梁山泊108位好漢果然名不虛傳啊!他們對兄弟的情義,另人嘖嘖稱贊。所謂什么水果一條心,此乃香蕉,這好比梁山泊108位好漢一條心。
在這個大家庭里,他們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為了兄弟,他們可以兩肋插刀;為了親人,他們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他們從不打家劫色,從不干偷雞摸狗的事,總是心系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他們就是這樣的山賊.他們嫉惡如仇,決不允許惡人當道,對騎在農民身上的,把農民當牛馬使喚的,他們就會怒從心上來,惡向膽邊生,把他們給除掉,替百姓謀福利.他們狹骨柔長,路見不平,拔刀相住,對于貧苦農民他們從不吝嗇,慷慨解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梁山泊108位好漢各有各相,各有各性,各有各的看家本領.對于兄弟所求,他們會囊以相授,互相切搓,互相指點,共同進步.對此,百姓怎么不愛戴他呢?對于國家的興衰成敗,他們無不放在心上.以宋江為頭領的好漢義勇當先,走在最前面,替國家出力,打退外敵,推翻反叛者的政權,救明于水火之中,使國家太平,人民安居樂業.但當今朝野惡人當道,皇帝聽信小人的話,對為頭的宋江及盧俊義進行毒害.
梁山泊好漢忠心義膽,日月可照,他們配得上鄭板橋所寫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流清白在人間.這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講述關于水滸傳的讀書心得 篇24
這是一個流傳了600多年的故事,這是一本講述了偉大民族精神的名著,這是一顆中國歷史上的明珠。它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這本書就是膾炙人口的《水滸傳》。
《水滸傳》全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在水泊梁山起義,以及起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書中出現的人物有一百零八將等眾多貪官污吏,是世界文學歷史上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說。其中,我最感興趣的人物就是一百零八將中的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在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中排第十三位。原名魯達,因為曾經出家當和尚時法名叫智深,所以大家都叫他“花和尚魯智深”。他長得面闊耳大、鼻直口方,十分強壯。性格也非常豪爽直率,與他交朋友的人很多。他還嫉惡如仇,除惡揚善,經常慷慨解囊,幫助黎民百姓,深得大家的喜愛。
使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這個故事了。當時,魯智深到酒樓喝酒,忽然聽到隔壁傳來陣陣哭聲,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賣唱的金老漢和女兒金翠蓮。因為金翠蓮被迫嫁到鄭家為妾,飽受欺凌,被鎮西關的妻子趕出了門,到酒樓賣唱才能把彩禮錢還給鎮西關。魯智深為此打抱不平,下定決心一定要為金家父女報仇。并立即把銀兩給了他們,幫助兩人脫身。第二天,魯智深親自到狀元橋的鎮西關攤前,先借買肉故意刁難他,激怒了他,于是就打了起來。只見鎮西關右手拿刀,左手便來要揪魯智深,卻被魯智深就勢按住左手,往肚子上一踢,騰地踢倒在街上,魯智深又踏住胸脯,猛打一拳,三拳就打死了鎮關西,為民除了害。
魯智深的勇敢、正直、慷慨以及他愛憎分明、見義勇為和扶危濟困的優秀品質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忘懷。
除了魯智深的故事,《水滸傳》還成功的塑造了許許多多經典的人物,講述了許許多多人盡皆知的故事,其中的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等眾多人物形象和他們的故事都家喻戶曉,使之成為了震驚世界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歷久不衰,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場景,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令我震撼,恨不得一口氣就讀完。《水滸傳》批判了那些貪官污吏、權臣小人的丑惡一面,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也贊揚了一百零八將的優秀品質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歌頌了梁山好漢的正義、光明和勇敢,也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我要學習他們,做一個坦坦蕩蕩,勇敢無畏的人。我相信,這個文學史上的奇跡,這顆璀璨的明珠一定將永遠發光發熱,照耀著整個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