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900字(精選3篇)
《童年》讀后感900字 篇1
這段時間,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它講述了作者高爾基在童年時的故事。
高爾基3歲便失去父親,又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后來母親早逝,外祖父辛苦經營的家業也因為一場火災而破產,他小學沒讀完就被迫外出謀生,一直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但是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頑強的精神使他從未而放棄過學習,終于,在他24歲的時候他發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隨后一路勢如破竹,最終,他一舉成名!在這本書里,我認識了暴躁又嚴厲的外祖父、慈祥的外祖母、總是喝酒鬧事的的兩個舅舅、漂亮而又憂郁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總是用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被稱為“綠老太婆”的所謂的“奶奶”、有孤僻而又執著于化學的房客“好事情”、有自殺的小偷彼得大伯、還有那一群玩兒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的小朋友們……尤其是善于講故事,性情樂觀開朗的外祖母,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富有詩意的慈母形象之一。
而作者則以一顆脆弱而又敏感的童心在這群人中生活著,體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在這其中,苦難讓他充滿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頑強的意志則讓他在逆境中成長!一個個的困難都沒有阻礙他學習,他也從不因為自己的條件而氣餒,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地進步,以別人難以想象的姿態走進了文學界,也許很多人都認為名人一定都是名門望族,一定都是一步登天,也許很多的名人都是這樣,但是他——高爾基則是一個“市井小民”,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一點一點的積累,積少成多,逐漸的變成了一個有文化的人,最后大獲成功!我們也要像他一樣,不懈努力,成為一個頑強的人。
《童年》讀后感900字 篇2
這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和一個贖罪男人的故事。“復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脫與釋放。
馬斯洛娃是備受凌辱與損害的俄國下層婦女的典型。從年輕時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會逼上絕路,但她同時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喚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復活,從而成為了新女性的代表,這也表明了俄國民眾的覺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緣的人物。雖然年輕時對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滅的錯誤,但在法庭上再次見到馬斯洛娃時,他的心沒有片刻安寧,他開始走上了為自己贖罪的道路。他的許多舉措,在旁人看來都是那么地瘋狂,他要同馬斯洛娃結婚,他要把她從牢房中救出來。他到底是為了彌補過錯,還是內心真實的情感?我想兩者都有,所以他才如此矛盾。他認為馬斯洛娃現在所遭受的痛苦都應該由他來承擔,是的,那是一個改變馬斯洛娃一生的夜晚。但每每回憶起青年時他們,涅赫柳多夫又會激起異樣的情感。
馬斯洛娃入獄后,涅赫柳多夫經常去看她,并同她講:我要娶你,不管結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我也會跟隨著你。馬斯洛娃對此態度很冷淡,她不太相信涅赫柳多夫會一直遵守他的諾言,因為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個入獄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絕他對她的好,也許是在她生活的那個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僅為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馬斯洛娃的要求,也幫助了許多獄中其他的犯人。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長時間,馬斯洛娃對涅赫柳多夫的態度也逐漸有了好轉,但馬斯洛娃的案子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最終被發配到西伯利亞。涅赫柳多夫把自己的土地交給了農民,這在當時是一個先進的思想,他認為土地不該由個人所有,之后他就準備前往西伯利亞。
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亞的火車上認識了一個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囚犯,西蒙松愛上了馬斯洛娃,雖然他知道她與涅赫柳多夫的關系,但他還是提出了要與馬斯洛娃結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驚,但他還是想要征求馬斯洛娃的意見。與此同時,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努力,馬斯洛娃最終被釋放了,但她還是同意和西蒙松結婚,雖然她真正愛的并不是他,可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結婚,因為她不想讓他永遠活在贖罪的陰影里,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他們兩個得到解脫。
馬斯洛娃結束了原來的妓女生涯和牢獄生活,在新的環境里重新喚起了她對生活的希望。
《童年》讀后感900字 篇3
其實。對于看這本書,自己是完全出于好奇,是誰復活了?之前死了嗎?是如何復活的呢?然而,讀罷全文我才明白,這里所說的復活不是肉體的復活。而是一個墮落的靈魂重回純潔靈魂的一次升華,一個冷漠靈魂重返善良靈魂的一次救助。
整篇小說,講的好比是一場戰斗,精神人性的人與腐敗獸性的人的戰斗,斗爭異常艱辛,所幸的是精神人性的人贏了。
《復活》給人以真實的感覺,沒有一點幻想的,虛構的編造的東西,一切都好似生活寫照。
全書以聶赫留多夫和瑪絲洛娃為男女主角展開聶赫留多夫——一個貴族青年引誘他姑母家的婢女——瑪絲洛娃,致使她懷孕后被趕出家門。后來當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錢而受審判。這個貴族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席法庭,認出她后深受良心的譴責。他向法官申請準許同她結婚,以贖回自己的罪過并為她奔走伸冤,上訴失敗后即賠她去流放。他的行為感動了她,但是為了不損害他的名譽地位,她終于拒絕了他。這樣,男女主人翁都達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復活”
墮落是容易的,但想再次復活過來便很困難。然而,聶赫留多夫卻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了自己的惡習弱點,在一次回到那個精神而人性的人,真的很不容易,更何況,它所處的是一個黑暗的社會1做為學生的我們,我很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
它弘揚人性,歌頌人性,能使我們更懂得善良又多么重要,失去人性的人又是多么可怕。當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日益豐富,然而依然有許多精神徘徊不定,在利益金錢,權力與人性之間,因此這本書更要讓大家看看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被客觀因素干擾,同時,也要擁有一顆謙虛地心和勇于自我審視,檢討批評的勇氣。善與惡總是在于人的那么一念之間,只要人們在做事之前都能捫心自問一下,那么這世上就不會出現那么許多的錯和不幸。
現在的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堅定的意志,絕不“同流合污”,把握住自己,為自己的前途鋪上一條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