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大地灣遺址導游詞(精選3篇)
甘肅大地灣遺址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
你們好!
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大地灣遺址。我在這里,就大地灣遺址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大地灣遺址位于天水市秦安縣東北五營鄉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遺址分布在清水河與閻家溝交匯處的第一、二、三級臺地上,總面積約達32萬多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至1983底,發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窯址30多座,共出土各類文物8000多件。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發掘所獲資料看,大地灣遺址,是甘肅東部地區目前發現較完好的一處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距今4900—8120年。
從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顯地反映出生產技術由粗到精的發展過程。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紅陶、灰陶、彩陶;有手捏制、敷貼模制、輪制;有夾砂陶,泥質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如缽、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裝飾紋有繩紋、弧線、三角、條紋、勾葉紋;有變體魚紋、鳥紋;有兩獸相樸的寫實紋、蛙紋;有圓點、條線、弧線、組成的幾何圖形等;有紫紅色、黑色、白色和朱色彩繪。特別是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
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規模較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截至1984年,共揭露面積13700平方米,遺址總面積為110萬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個,墓葬79座,窯38座,灶臺106座,防護和排水用的壕溝8條,各種骨、石、蚌、陶器、裝飾器和生活器物共計8034件。大地灣遺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連續,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在我國考古史上亦屬罕見。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藝術珍品外,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大地灣的房屋建筑遺址,不僅規模宏偉,而且形制復雜。尤其是屬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000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門開和帶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積270平方米,室內面積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墻,其復原圖為四坡頂式房屋。這一房屋的規模在我國新石器時古學文化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還給有地畫,圖案由人與動物構成,是我國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畫,這一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繪畫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大地灣遺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種柱礎的建筑方法,充分顯示了當時生產力的提高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大地灣遺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很多,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的建造,大型陶甕、缸、罐等貯藏器的大量出現,都說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于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
大地灣遺址根據地層可分四期:即大地灣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發現,在考古學上不僅對探討甘肅東部地區考古編年與序列有著現實意義,也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資料。
甘肅大地灣遺址導游詞 篇2
看山的老人步履矯健,一步一梯地邊登山邊介紹說:“八百年前,抗金英雄岳飛帳前大將牛皋為抵御金人進犯曾據守此山。老人指著山腳下的村莊說此村名為“牛家莊,村民多為牛皋后人繁衍至今”。老人的話語所感染,緩緩拾級而上,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有邢臺市志記載,公元1120xx年(宋宣和七年)12月,金太宗完顏晟以兩路兵大舉攻宋,是月,金將率軍圍攻信德府城(原順德府)經激烈戰斗,信德府終陷敵手。(后面的話為杜撰的內容)牛皋率眾邊戰邊退,一路向西,眼見得金兵掩殺過來,情急中猛見一山,怪石嶙峋,陡峭無比,一干人馬遂攀援而上據此天險,守而避敵數月,此后不知所終。
自宋以來,九百年天梯閱盡人間蒼桑,寒來署往,云卷云舒,今天站在山腰俯首山下,仍依稀可聞戰馬嘶鳴,殺聲陣陣,耳畔,如蝗的箭簇帶著冷風,被深深地射進巖壁石縫之中,及至山頂,更見其險要,一條古棧道咽喉般設卡在通往上、下的必經之路,人欲通過,必側行,之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對此真可說是絕好的形容。
向上,穹廓形的山頂正中,一個幾十米的通天大洞,像是通往天街的入口, 可立足之處分布著幾條迷宮般的山洞,深遂莫測,且洞洞相連,可能是幾千萬年前,大自然既為這些將士們安排好了藏身之所,石洞壁上有兩處石刻,字跡至今仍清晰有力,簡略地記載了那個冬天天梯山所發生的事情。
石刻是歷史最真實的見證,石洞里的地上,還散落著當年宋將們沒掃凈的米粒還未腐朽,洞壁的石梯前,將士們祈求平安的香火尚未燃盡,山風陣陣,洞中仿佛傳來他們的低語聲,置身其中,仿佛宋將們又現身在洞內洞外,他們三三兩兩,舂米、做飯,修整弓劍,休養生息,只待重旗鼓,把金賊驅逐出其不意中原大地。
天梯山漫山遍野草木蔥蘢,一石一木默默傳情,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一個個精忠報國的英靈,賦予山永恒的生命,循山而下,回望天梯,身心俱純而凈,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會成為歷史交響曲中的一個微小的音符,相信后人們也會像讀史詩一樣,從那些被凝固的大自然中讀出曾經的存在,就像今天登天梯懷古人一樣,一切都將不朽,不管是對還是錯。只要曾經做過。永恒都屬于萬物之精靈的人類!
甘肅大地灣遺址導游詞 篇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的五營鄉邵店村,分布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相接的緩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2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距今4900-8120_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地灣遺址以文化類型多、延續時間長、歷史淵源早、技藝水平高、分布面積廣、面貌保存好而備受考古界關注。
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20_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20_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20_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灣遺址清理發掘出房屋遺址240座,灶址98個,灰坑和窖穴325個,墓葬71座,窯址35座及溝渠12段,累計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動物骨骼1.7萬多件,清理房屋遺址240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42個,窯址38個,墓葬79座,壕溝9條。
常山下層文化是仰韶文化向齊家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它的發現對于探討渭河流域仰韶文化的發展方向以及齊家文化的淵源提供了重要啟示和新鮮資料。大地灣遺址對于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產生、發展以及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