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山水導游詞范文(通用3篇)
漓江山水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熱拉雍仲林寺。
熱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則南木林縣境內,位于奴馬鄉玉拉杰桑山腳處,距日喀則市90公里。寺院周圍林木環繞,氣候宜人,環境幽靜。熱拉雍仲林寺是西藏四大苯教寺廟之一,由江袞·達瓦堅贊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執政時期。
在參觀熱拉雍仲林寺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苯教。“苯”作為一種早期高原先民的信仰觀,形成年代非常久遠。“苯”是指人對于自然萬物最初的較為朦朧的認識總和,其核心內容包括“鬼、神、精靈、魂魄、命數、運道”等,一切與精神層面相關的東西。苯教沒有獨立的教義、典籍、廟堂及系統理論,其觀念及內容是通過苯教巫師以占卜、祈禱、咒語、幻術,以及種種特殊的儀軌加以表現。
辛饒米沃且,是苯教的第一位凡間創始人。傳說這位祖師是以五色光的形式從天而下,借凡間父母之體受孕而生。辛饒為苯教制定了系統完整的理論和教規,不斷建立和完善了相應的經典、廟堂等。為區別于早期的苯,辛饒所創的被稱為雍仲苯教。
苯教把宇宙分為三層:最高層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住著天神六兄弟和他們的眷屬,創世主是天神“什巴”;中層是人居住的地方;下層是神魔鬼怪兇煞居住的區域。為了解決天神、人、魔鬼之間存在的矛盾,就產生了巫師,也就是苯波。所以其神話的固定模式也就是:神界與魔界對立,神終戰勝魔。為旅游者所熟知的瑪尼堆、風馬旗以及望果節等以祭把土地、驅除冰雹、鬼邪等的儀式節慶,都不同程度地帶有苯教色彩的特征。
公元10世紀左右,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與傳人西藏的佛教為爭奪宗教統治地位,發生了曠日持久的爭斗。此后,苯教作為“落敗方”并未就此退出雪域,其所敬畏和供奉的山湖神及眾多精靈,也仍被不同地區的藏族人所朝拜。藏歷新年和“望果節”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兩個節日。藏歷除夕,人們在自家的大門口用石灰粉畫上象征吉祥、永恒的萬字符號,相傳源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望果節”是藏民在收割之前預祝農作物豐收的節日,已有1500年的歷史。“望”意為“田地”,“果”意為“轉圈”。這個節日的緣起,是苯教教主根據苯教教義,帶農民繞田地轉圈,求“天”保佑豐收。
由于歷史原因該寺曾被毀壞。目前大經堂已基本按原118根柱子的規模修復。現在我們來到杜康大殿,也就是大經堂,這里面積為800平方米,上下兩層,規模宏大,令人費解的是,佛教寺院中的兩部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也成了這里的重要藏書。大殿兩側有“甘珠爾殿”和“丹珠爾殿”。我們在寺里見到轉經人的轉經方向和手持轉經筒的轉輪方向與佛教的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所謂“苯教逆轉非佛門之道”之說。
佛殿面積為80平方米,殿內供奉的主要佛像有約8米的銅質鎏金度母(卓瑪)、金剛橛普巴佛、苯教祖師頓巴辛饒;約12米高的銅質續金勝利佛、念美·喜饒堅贊、江袞·達瓦堅贊以及用金、銀、銅制成的五靈塔、純金供燈等等。
我們從杜康大殿拾級而上來到環形長廊:有僧人的“修行室”,有保存法器的“內庫”,有供奉佛像的“佛堂”,有收藏經版的“印經版藏室”。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雍仲林寺的重要殿堂通追拉康,“通”意為見,“追”是解脫。通追拉康面積為80平方米,殿內有一對銀燈和一個曼陀羅,各用70個銀元制成(1993年鑄造),壁畫中央為江袞·達瓦堅贊的畫像,四周是苯教祖師頓巴辛饒的千佛像;靈塔殿,有40多平方米,供有江袞·達瓦堅贊的靈塔,高5米,據兌用了兩公斤黃金包嵌;還有四川阿壩州送來的千尊頓巴辛饒和本尊及菩薩的唐卡,并設有該寺住持的寶座;修行殿,供奉的是護法神,還有一座江袞·達瓦堅贊的銅質鎏金小靈塔,塔內珍藏著江衷·達瓦堅贊的手、足及法器。
每年藏歷十二月二十九日,該寺舉行驅鬼跳神儀式。熱拉雍仲林寺的參觀就結束了,再見。
漓江山水導游詞范文 篇2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叫龐瑄,是這次你們游覽漓江的導游,很榮幸可以陪同大家一起游覽漓江的山山水水。如果有需要幫助的,請盡管提出來,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
漓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桂林風光的精華,以秀麗的山水著稱于世,早已聞名中外。它發源于“華南第一峰”---興安縣的貓兒山,流過桂林、陽朔匯入西江。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稱漓江。
現在,我們從磨盤山碼頭上船,船下是碧綠的漓江,向上望是高山,云霧繚繞如仙境般美麗。江水靜得象一面鏡子,綠得象一塊碧玉,船在江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請大家往我左手看,這座巨大的山就象舞臺上的帷幕,只要一掀開,漓江的風光就開始了;所以,這座山名“帷幕山”。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揚堤風光”,一片村莊,一片石子地,還有那長年碧綠的鳳尾竹,一陣風拂過,有的鳳尾竹似優雅的舞者,在江邊手舞足蹈;有的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是漓江的重要風景。
船繼續前行,出現在眼前的景象好似九匹馬在山上奔跑,一匹匹體格健壯、肌肉豐滿;有如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所以稱為“九馬畫山”。曾經,有一位詩人用一首詩贊美過這奇妙景致“自古山如畫,而今畫如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過了一陣云霧,熟悉的一幕出現在了眼前。
漓江山水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x旅行社的x,今天由我帶領大家到漓江旅游。
大家知道嗎?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瀏覽區。既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四絕,又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
漓江發原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嶺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茶城河口,全長170公里,是喀斯物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酪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點奇峰人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新版人民幣20元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
瀏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景觀不因時、因地,因氣候受影響,而會各有獨特之處。不同的天氣漓江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云霧;雨天,漓江煙雨。甚至是陰雨天,但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去穿行于奇峰之間,雨幕似輕沙籠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態的墨水畫。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泛秋圖”。
從桂林至陽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稱漓江精華游,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華,令人有“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游乏感”。
今天我就講到這,祝大家在下面旅途愉快,玩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