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雷峰塔的導游詞(精選3篇)
寫雷峰塔的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歡迎你們參觀雷峰塔。這天就由我給你們說雷峰塔。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北。雷峰塔相傳是吳越王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焚毀了雷峰塔,只剩下塔身。清代時重建,正因夕陽照塔,塔影橫在空中,彩霞披照,景象十分漂亮、美麗,因此康熙御題為“雷峰夕照”,成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最后轟然坍塌。那時,“雷峰夕照”勝景從此名存實亡,只是一片廢墟。此刻我們所看到的雷峰塔,是20__年10月25日政府重建好的。家長寄語
黃昏時,大家就能夠欣賞到著名的景點“雷峰夕照”了。
最后,祝大家玩得開心!
寫雷峰塔的導游詞 篇2
九月六日,我們來到雷峰塔游玩,一進雷峰塔我們看見了老雷峰塔很久多年前倒塌后的廢墟,主要就剩下了個地基,都是古代的青磚組成。這個廢墟是沒有被大幅度動過的,被玻璃圍著,新雷峰塔在它基礎上再建造的。新雷峰塔有七層,可以乘電梯上下。
我們乘電梯到了雷峰塔塔頂,從塔頂向下看,北面是西湖湖面,清楚的看到了三潭印月、柳浪聞鶯等景點。向東望去,能看到一座小小的橋,聽導游說,這座橋叫長橋,但是它那么小,怎么能叫長橋呢?原來,有個傳說的故事,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在那座橋上分手的故事,雖然橋很短,但情意長,所以叫長橋。抬頭繼續遠處望去,一座山,山上一座古式的建筑,那座山叫吳山,那座建筑叫城隍閣,我還能用望遠鏡看到城隍閣上的游客呢。由于這天有霧,雖然雷峰塔很高,但很多景點沒有看到。
通過和爸爸在雷峰塔上的聊天,還有聽導游的講解。我知道了雷鋒塔的一些特點。第一,在雷峰塔上可以看到整個西湖,是游覽的好去處,推薦大家以后要是想看整個西湖的話,可以登上雷峰塔觀賞。第二,雷峰塔歷史悠久,圍繞著它有許多故事,最著名的就是《白蛇傳》中最后把壞人海法壓到了塔底。
這次是我第一次去雷峰塔,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了整個西湖。還有就是,爸爸批評我說不太注意觀察事物,譬如塔里有很多名人字畫、金碧輝煌的歷史遺跡等等,我都沒有好好參觀,留下了一些遺憾,不過,這也刺激了我下次還要去。
寫雷峰塔的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島十景而聞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損毀又恢復的景點,此刻咱們所來到的便是剛對外開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區。
雷峰塔景區是于20xx年冬奠基,20xx年秋竣工,于20xx年11月20日開始對外開放,目前還屬于試運營階段。整個景區的造價達1。5億元人民幣,新塔的下半部是遺址保護層,通高9。85米,塔身五層,高61。9米,建筑面積達三千三百多平方米,塔身采用鋼結構框架,外墻包銅,全塔共用銅280噸。
各位可能還記得在兩年前,也就是20xx年3月11日,中央電視臺和浙江電視臺曾連袂直播了發掘雷峰塔遺址的過程,當時在雷峰塔的地宮還發掘出很多文物,其中最珍重的就是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發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咱們此刻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遺址之上,這樣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護了原塔的遺址,而這種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屬首創。此刻就請大家跟隨我走上電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
(第一層)
好,各位游客,咱們此刻所來到的是雷峰塔的遺址保護層,在咱們面前用玻璃罩罩著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遺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原本為吳越國王錢淑為奉藏佛螺髻發舍利子以祈禱國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為磚木結構。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與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白蛇傳》密切相關,故事中白蛇的化身白素貞因追求人間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聲明遠播。歷史上的雷峰塔曾兩次遭遇大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間,因方臘起義,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結構塔身加以焚毀。到了南宋年間,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個時候流傳的。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燒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間,當時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濱。這種情形一向持續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終因不堪重負而倒塌了。關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歷史上也很有爭論,一般來講有兩種說法,前兩年在清理雷峰塔遺址的時候,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塔磚一側有一個小洞,在洞里有佛經。而在過去,老百姓們以訛傳訛將經磚傳成金磚,紛紛將塔磚拿回家,從而導致塔的倒塌。此說法之一。說法之二,由于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而杭州又是絲茶之府,歷史上的杭州就盛產絲綢,而每年蠶寶寶吐絲結繭之時由于多種原因,往往有超多的蠶繭死亡,過去的人迷信,誤以為蠶繭中了邪,而雷峰塔
是鎮妖的(白蛇),以為將雷峰塔的磚放在家里,就能夠抵擋妖邪的侵蝕,你家養蠶拿一塊,他家求財拿一塊,久而久之,塔身個性是塔基由于老百姓的破壞,加上當權者的漠不關心,雷峰塔最后在9月25日下午1點40分轟然倒塌。
透過玻璃罩,咱們能夠看到塔的遺址,在正前方有臺階能夠上去的就是塔的正南門,老塔共有八個門,分別對應八個方向,而咱們此刻游覽的新塔,塔門也是和老塔相對應的。旁邊有木臺階的是前兩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時,專家學者們走的。
《看后可從塔內樓梯步行上至二層,俯瞰老雷峰塔遺址》
各外可能要問,這座塔為何叫雷峰塔呢?其實也很簡單,在過去那里叫夕照山,山上有個姓雷的老翁,老百姓也就稱這座山為雷峰山,山上的塔也就稱為雷峰塔。當然,這個雷峰和領悟雷鋒好榜樣的雷鋒但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
各位游客,看過雷峰塔遺址后,咱們從外面的臺階上到塔的第三層,這層也是新塔的第一層。在那里,咱們將直接乘電梯上到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