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概況介紹導游詞模板
蘇州婚紗
蘇州虎丘婚紗位于蘇州城北,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虎丘是蘇州專業從事婚紗制造、批發的生產基地,為中國二大婚紗大型生產基地之一。近年來,蘇州婚紗不僅影響了長三角,也日益影響到了全國各地,產品遠銷海外。所生產的產品有婚紗、禮服、旗袍、飾品、結婚相冊、婚禮百貨等上萬種各式各樣的婚禮產品,在蘇州市政府和蘇州虎丘婚紗網的宣傳推動之下,蘇州婚紗街從最初的幾家店已擴大到了現在的500多家。
鹵汁豆腐干
鹵汁豆腐干,既可作蜜餞品嘗,又可作為家常肴或筵席鹵菜,是蘇州豆制品類中的著名特產。它色澤醬紅,香味獨特,飽含鹵汁,鮮甜軟糯,兼有鹵菜和蜜餞兩種風味。
松鼠桂魚
此魚色澤醬紅,外脆內嫩,甜酸適口,乾隆食后大為贊賞,松鼠魚便傳揚出名。 如今,松鼠魚以桂魚作原料。桂魚肉質細嫩,骨疏刺少,經剞花、油炸后、頭大口張,尾部翹起,內似翻毛,形似松鼠,澆上蝦仁、筍干、番茄醬鹵時還會發出嗤嗤如松鼠的叫聲。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三寶即為陽澄湖大閘蟹、河蝦、桂魚。陽澄湖湖面開闊,是陽澄湖大閘蟹生長的理想之地,使陽澄湖大閘蟹形成里與眾不同的四大特點:一是青背,陽澄湖蟹殼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澤;二是白肚,貼泥的臍腹,晶瑩潔白;三是黃毛,腳毛長黃挺拔;四是金爪,陽澄湖蟹爪金黃堅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雙螯騰空。 風光旖旎的陽澄湖畔,地形分為兩個半島:主島和蓮花島,插入陽澄湖中,把陽澄湖分為佛手狀的東、中、西三湖。
陽澄蟹莊的陽澄湖清水大閘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體強壯厚實,煮后呈亮橘紅色,口味鮮甜。在陽澄蟹莊,螃蟹吃法區分大小蟹有所不同:個體在2.5兩以上的母蟹、3.5兩以上的公蟹通常用水煮、清蒸的方法,個體較小的則以面拖、酒嗆為佳。因螃蟹性寒,煮時、食用時多加姜解寒,還需以菊擦手解腥。所謂:“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講究的食客還有專門的吃蟹工具:剪刀、夾、刺、榔頭等,精敲細剝,其味無窮。據說有食蟹高手能把蟹吃完后的蟹殼還原成整蟹!其食蟹功夫,可謂高也。
叫化雞
叫化雞是江蘇常熟名菜,又稱黃泥煨雞。相傳明末清初時,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雞,苦無炊具、調料,無奈,宰殺去臟后,帶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適逢隱居在虞山的大學士錢牧齋路過,試嘗,覺其味獨特,歸家命其家人稍加調味如法炮制,更感鮮美。此后,遂成為名菜,并一直流傳至今。
旅游景點
中國蘇繡藝術博物館、國寶錢幣博物館、古典園林藝術陳列室、虎丘塔云巖寺陳列室、蘇州美術館、楓橋史跡史料陳列館、吳根生錢幣博物館、常熟市博物館、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館、絲綢博物館、民俗博物館、三山文物館、吳東水鄉婦女服飾展覽、吳作人藝術館、蘇州中醫藥博物館、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碑刻博物館、歷史博物館、戲曲博物館、蘇州留園、蘇州獅子林、蘇州網師園、蘇州環秀山莊、蘇州滄浪亭、蘇州耦園、蘇州退思園、蘇州曲園(俞樾故居)、蘇州怡園、蘇州啟園、蘇州可園、蘇州聽楓園、蘇州柴園、蘇州半園、蘇州鶴園、太倉沙溪樂蔭園、蘇州藝圃、蘇州五峰園、常熟石梅園、蘇州惠蔭園、常熟維摩山莊、蘇州虎丘、蘇州盤門、蘇州寒山寺、蘇州楓橋風景名勝區、蘇州西園寺、蘇州北寺塔、蘇州文廟、蘇州瑞光寺與瑞光塔、昆山周莊鎮、吳江同里鎮、蘇州木瀆鎮、蘇州甪直鎮、常熟沙家浜、蘇州光福鎮、昆山千燈鎮、昆山巴城鎮、太倉沙溪鎮、太倉張溥故居、吳江盛澤鎮、蘇州陽澄湖、太倉瀏河鎮、吳江震澤鎮、常熟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常熟虞山公園、常熟虞山鎮、蘇州吳門橋、蘇州淀山湖、常熟梅李鎮、昆山玉山鎮、蘇州滅渡橋(覓渡橋)、蘇州行春橋、蘇州越城橋、蘇州壽星橋、蘇州文昌閣太平軍營壘、昆山錦溪鎮、吳江汾湖鎮、張家港鳳凰鎮、太倉元代三橋、蘇州上津橋、蘇州下津橋、蘇州普安橋、蘇州東山、蘇州西山、蘇州天平山、蘇州石湖風景區、蘇州靈巖山、蘇州崇元寺、蘇州花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蘇州雨花勝境、常熟尚湖風景區、蘇州博物館新館、蘇州名人館,常熟虞山十八景,常熟鐵琴銅劍閣,興福寺
交通情況
蘇州自古有京杭運河貫穿而過。現有京滬鐵路以及312,204等多條國道經過蘇州。蘇州周邊有無錫蘇南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等。其高速公路密度達到德國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蘇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有491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數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路網密度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軌道交通
蘇州市已確定在“十五”期間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這一工程的前期準備從1997年就拉開了序幕,并于去年6月份正式委托法國索非圖公司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詳細規劃。經過二輪專家審查后,最終報告于近日正式形成。
蘇州軌道交通規劃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如果一切順利,到20xx年后,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都有望建成通車。11月21日,從由建設部委托省建設廳具體組織實施的《蘇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審查會上傳來消息,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蘇州非常有必要盡快建設軌道交通”,是國內第一個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據悉,省建設廳將根據此次專家組意見進行討論,成文后交建設部,建設部再與國家發改委對蘇州軌道交通規劃進行會簽,最后上報國務院進行立項審批。市軌道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順利的話,20xx年,軌道交通1號、2號線有望建成通車,20xx年,3號、4號線也有望建成通車,并逐步實現與上海、無錫等周邊地區軌道交通的接軌。
蘇州市遠期(2030年前)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將建成9條線。總長為318公里,其中,中心城區265公里。其中中心城區為220公里。中心城區站點數量181座,換乘站37座。
蘇州組合港:蘇州位于長江南岸,建港條件優越,建有張家港港、常熟港、太倉港,均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20xx年,由原張家港港、常熟港和太倉港三港合一組建成的新興港口蘇州港,原三個港口相應成為蘇州港張家港港區、常熟港區和太倉港區。張家港港務集團現有萬噸級泊位16個,常熟港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太倉港已建成集裝箱、件雜貨、石化等各類大小泊位5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24個。蘇州港繁忙的業務,使蘇州成為我國重要的水(海)運城市。蘇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4634.1萬噸,比上年增長21.1%,集裝箱吞吐量272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8%。20xx年末蘇州港已建成萬噸以上泊位105個。
蘇州為中國第一個獲批軌道交通的地級市城市,目前獲得國家批準正在建設的有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軌道交通1號線于20xx年12月26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20xx年底通車。蘇州地鐵2號線于20xx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預計20xx年6月通車。
高速公路
蘇州是江蘇省通往上海、浙江的“東南門戶”。蘇州市區共有4個長途客運站----蘇州客運北站,蘇州客運南站,蘇州客運西站,蘇州吳中區客運站。
鐵路
蘇州站是上海鐵路局直屬站,是辦理客貨運輸的一等站。位于蘇州城區北端外城河北岸。地址:蘇州市平江區車站路27號,郵編:215031。
滬寧城際軌道交通工程,是繼合寧城際鐵路之后,江蘇省又一條城際鐵路專線。它將成為長三角地區城際交通的重要快速通道。這條時速350公里的城際鐵路從現在的南京引出,經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等21個車站,全長300公里,其中,江蘇省境內269公里,工程建設總投資約400億元,由鐵道部、上海市和江蘇省共同出資建設。
在建的京滬高鐵正線全長約1318km,線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經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滄州西站、德州東站、濟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東站、滕州東站、徐州東站、宿州東站、蚌埠南站、(定遠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鎮江西站、丹陽北站、常州北站、無錫東站、蘇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橋站。
體育事業
蘇州世界冠軍有16人,包括本土運動員和外地交流運動員。產生了張軍、陳艷青等奧運冠軍。近年通過交流獲得很多外地運動員,并取得優異成績,其杰出代表之一是北京奧運會跆拳道冠軍吳靜鈺。
蘇州狀元
我國封建社會科舉考試制度自隋朝大業二年(620xx年)創始,至清朝光緒三十一年()結束,歷時一千三百多年。這期間共產生狀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國時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另外,遼、金二代也以名列榜首的進士為狀元,遼有18人,金有15人。張獻忠的在順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有狀元14人。如將這些狀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狀元算在一起,則中國歷史上歷代狀元共有552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0xx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后一個狀元是清朝光緒三十年()甲辰科的劉春霖。
蘇州南浩街萬人碼頭處,有一塊蘇州狀元碑“姑蘇歷代狀元名錄”,上面銘刻了蘇州狀元共50名(其中有5名武狀元)。如此算來,占中國總狀元數的大約10%左右。一說蘇州出了60名,而碑上只有50名,因為其余10名狀元的是歷史上曾屬于蘇州行政區但現在不屬于蘇州的縣級行政區的人。所以不予銘刻吧!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轄境相當今蘇州市及吳縣、常熟、昆山、吳江等縣市),共有狀元28人。明清時期一共產生202名狀元,蘇州地區就有35名,占全國狀元的比例達17%。
從中國隋代開始科舉考試以來至清末廢除科舉制度,蘇州地區(包括隋代以來至今的蘇州城區和下屬的縣級行政區[1] )有記載的獲得文、武進士科第一名(俗稱“狀元”)的人物,共計文狀元55位、武狀元5位,合60位,數量之多遙居全國各城市首位,蘇州也因此被稱為“狀元之鄉(狀元之城)”,狀元甚至被稱為蘇州的特產。[1] 亦包括歷史上曾屬于蘇州但現在不屬于蘇州的縣級行政區,如清世宗雍正二年(1720xx年)以前屬蘇州府的嘉定縣(包括現上海市嘉定區、寶山區)、蘇州府太倉州崇明縣(現屬上海市)等。蘇州各朝狀元人數:1、唐代(文狀元14位)2、宋代(文狀元5位、武狀元4位)3、明代(文狀元8位、武狀元1位)4、清代(文狀元28位)
蘇州不僅在古代出了眾多狀元,到現代也是按人口比例計算出院士最多的城市。兩院院士中,蘇州籍院士有近百位。
考中狀元是很不容易的。第年應試的考生有幾十萬,如宋朝每年約有40萬考生應試,40萬人中出一個狀元,可謂難得。狀元中還有“連中三元”,是指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得第一名。據統計,一千多年的狀元考試中,只出了17名“連中三元”的狀元。
考中狀元所得封的官位并不高,一般只封一個六品或七品的官位,即使被皇帝看中,選為駙馬都尉,也不過是個三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