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通用7篇)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1
在這第一個玻璃罩內向您展示的便是本館的鎮館之寶——中華曙猿牙齒化石標本,上面這幅圖便是中華曙猿的復原圖。
這個大的玻璃框內展示的是上黃水母山的地塊標本。在這些標本上您還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的物體,當地人稱之為“龍骨”。60年代,當地農民上山采石時就已經發現上黃化石,不過當時老百姓稱之為“龍骨”,也就是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種,據說是可以止血,身上有什么地方碰破出血了,從“龍骨”上刮些粉末敷在傷口上就能止血。也有好事者把“龍骨”揀來放在花盆里玩賞,更多的是棄之野外,任憑風吹雨打。70年代,在上黃夏林石灰廠工作的廠醫認為,這可能是較有價值的化石。于是就在不斷開采的過程中收集發現的化石,并送到當時的縣文化館。文化館的同志接到這包化石后,曾專程到南京尋找有關部門。但是當時正處于戰爭動蕩時期,許多研究單位基本處于癱瘓和半癱瘓狀態。最后,還是把它留在了南京大學地質系,從此關于化石之事如石沉大海。
后來,中科院林一璞教授應邀到南京作考古講座時,聞訊溧陽上黃發現化石,于1975年到上黃水母山考察。經考證,并由齊陶教授經過分析研究,判斷這些牙齒正是多年來考古學家想要尋找的第三世紀動物化石。從此,上黃動物群化石“石破天驚”,終于走上了科學的圣壇,并顯示出其獨特而重大的科學價值。第二部分,人類社會的發展
從一百多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起,到公元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前夕止,人類社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大部分。在這里您就可以了解人類發展的歷程。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2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目湖的水文化不僅孕育了天目湖獨一無二的魚文化,而且還培育了極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說到茶,大家都知道,它和咖啡、可可并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其中咖啡產于非洲,可可產于美洲,唯獨茶的根在中國。溧陽的種茶、制茶、品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目前溧陽市擁有茶園六萬多畝,每年生產的成品茶達到2500多噸,其中名特優產品就占了1800多噸,遠銷世界各地。有關部門為了以茶為媒,招商引資,從1991年起開始舉辦“中國溧陽茶葉節”。茶葉節上打出的名牌茶葉有南山壽眉、沙河桂茗、水西翠柏、碧螺春等,
尤其值得我們自豪的是,這一系列溧陽綠茶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被指定為唯一的無公害茶,并享有永久冠名權。在天目湖的鄉村田園島上就種有大片茶園,您可以去體會一下采茶的樂趣。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3
從出土的文物考證,溧陽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曾經歷了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時期、商周時的印紋陶文化時期。
春秋時,吳王壽夢元年(公元前585年)建立吳國,溧陽屬吳,此時即有溧陽之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溧陽縣(春秋時縣大郡小,秦漢時縣即郡),鄰近的高淳、溧水等地,皆歸溧陽管轄。
以后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溧陽的名稱和縣治均有變化。三國吳國統治時,孫權廢溧陽縣建制,把溧陽的西郊地區作屯田之用,另一部分設置永平縣,縣治就在今城南15里處的天目湖鎮茶亭古縣村。后來隨著帝王變更,溧陽也數易其名:永世、平陵。后又名溧陽,或屬宣州(今安徽宣城),或屬江寧,或屬丹陽。縣治先后設在平陵(今南渡鎮平陵村)、舊縣村(今屬舊縣鄉)。唐朝天復三年(903年),縣治遷至現在的溧城鎮,迄今已有一千余年。
1949年4月25日溧陽解放后,成立了溧陽縣人民政府,先后屬常州專署、鎮江專署管轄。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溧陽屬常州市管轄。1990年12月8日,溧陽撤縣設市,稱溧陽市。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4
天目湖地處江蘇省溧陽市境內,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天目湖是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濕地公園。下面是一篇寫天目湖的導游詞,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天目湖的景點。
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天目湖旅游度假區位于溧陽市境內,由兩塊狹長型水域所組成,一南一北,總面積為32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超過3億立方米。其中,天目南湖是天目湖旅游度假區一期開發中的主體,它長13.5公里,蓄水1.2億立方,水位最深處為28米,平均深度為11米。目前天目湖旅游度假區的中心旅游區是天目南湖的山水園景區,現在的山水園景區有五大板塊組成,分別是:歷史文化區湖里山、海洋世界、動感娛樂區山水絕佳、田園農莊區鄉村田園和生態保護區龍興島,游船項目將這五大板塊連成一體。
天目湖三絕(水、魚、茶)
天目湖位于溧陽市南八公里處,有沙河、大溪兩座國家級大型水庫,因屬天目山余脈,故名“天目湖”。天目湖景區開發建設始于1994年,是一處集森林度假、農業觀光、環境保護和湖上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區。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5
天目湖全長有13.5公里,它的上游一直往南可以到達安徽廣德境內,而且在上游有48條澗流和8條支流的水匯入天目湖。由于這些水匯入湖中之前就經過植被凈化和沙石過濾,因而顯得特別的清澈甘甜。在這里即使在夏天也不允許下湖游泳,這一方面是考慮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因為湖水較深——平均深度在12米左右,最深處達到28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溧陽人民的飲水之源。溧陽有79萬人口,其中三分之二的居民都是直接飲用天目湖水,所以當地的老百姓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上蒼賜予的這片優美的生存環境。經過國家環保部門鑒定,天目湖水至今還保持著國家二級甲等飲用水的標準,可以直接飲用。
勤勞智慧的溧陽人不僅精心呵護著這片麗山秀水,而且還把她釀成了美酒,制成了佳肴,來招待四海賓朋。江蘇省的名牌啤酒、同時也是人民大會堂的特供啤酒之一的“天目湖牌啤酒”就是用天目湖水釀造的。俗話說:美酒配佳肴,馳名中外的砂鍋魚頭湯就是用天目湖的水和天目湖盛產的灰鰱煨制而成。這種湯的最大特色就是:湯汁乳白,鮮而不腥,肥而不膩。因此曾多次受到黨和的高度贊揚。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6
請大家向上看。在每個凌空飛翹的出檐上,都蹲座有一個小動物,這幾個小動物的統一名稱為“辟邪獸”。這種辟邪獸一共有十種,要將這十個動物看全,必須到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它只在太和殿的檐上才齊集在一起,按序站班。在乾清宮和養心殿大家可以看到九個,而到坤寧宮和慈寧宮就只有七個。除太和殿外所有建筑上的辟邪獸均為奇數,所減之獸為減后不減前。作為狀元為天下文人的表率,每三年才出一位,所以古時帝王為優寵狀元,攏絡天下文人的心,破格允許在屋檐上站五個小獸,這五個小獸從前向后分別是鳳仙人、龍、
鳳、獅子、麒麟。鳳仙人為領班。龍、鳳代表乾坤、天地、男女,也代表著至高無尚的尊貴,獅子是獸中之王,有權利和子嗣的意思。麒麟善辯曲折是非,有正大光明,清平公正之意,同時它是我國古代四靈獸之一,是賜吉祥與福澤給人間的神物。這些小動物們都象征著尊貴、吉祥、威德、智慧,也具有鎮懾妖魔、消災避禍的含義。小獸端坐檐角還有很強的裝飾作用,是整個建筑物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了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這座樓閣的頂部,還有一個紅色的大葫蘆的攢尖頂,這是取漢字葫蘆的諧音,為“福祿”之意,喻意上此樓閣之人皆為有福有祿之人。
“狀元”名稱是從唐朝開始的。當時舉人們到京師應禮部的會考時都必須先投狀文,因此能得到第一名的人就稱為“狀元”。“狀”指“狀文”;“元”指“第一”、“魁首”的意思,所以就此開始了我國千年的“狀元”之稱。它是我國從隋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到清光緒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這1300年間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在這1300年間共經歷了8個朝代開科725科,也就產生了736位進士科狀元。這8個朝代中唐代狀元最多,為270位,按所取人數的多少排序,分列第二、三、四位的是兩宋時期118位、清代112位和明代是88位。這四大朝代也是我國文風最盛的時期,不過在唐宋兩代時狀元并不是獨有一科可得,唐代時除了會考外,還有博學宏詞科、明經科、賢良方正科等,在宋代時還開過武科,這些科考的第一也是都稱為狀元。到了明清二代時科舉考試才正式改為一科,只有會考后由皇帝欽點的才稱為狀元,這些狀元在那些數以萬計的讀書人中,僅僅是滄海一粟,九牛一毛,但正因為他的稀少才成就了他的珍貴。自古人們就愛把考上第一的進士稱為鰲頭獨占的“元”,把考上的所有進士稱作登龍門,成為光宗耀祖的萬世之榮,成為改換門楣的轉機,也就成了所有讀書人的唯一追求,趨之若鶩,樂不知疲,窮盡一身。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泛舟湖面,去撩開天目湖那美麗而神秘的面紗,領略天目湖水的柔美清純。借此和大家聊聊天目湖“三絕”:水甜、茶香、魚頭鮮。天目湖水由8條支流及48條溪澗匯集而成。湖水澄碧透亮,沒有一絲污染。天目湖水至今仍保持著國家二級飲用水的標準。經過省環保部門的測定,天目湖水也是江蘇省境內目前水質量最好的。
“魚頭鮮”是指砂鍋魚頭,它的特點是“鮮而不腥、肥而不膩、湯汁乳白、原汁原味”。1985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巡視江蘇,由天目湖魚頭大師朱順才師傅帶上天目湖的魚和水在南京東郊賓館為首長制作這道菜肴。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登上的是鄉村田園島。它又稱猴島,這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島上放養了一百多只活潑可愛、機敏好動的小獼猴,它們是沒有圈禁,自由活動的,這給這島可增加了不少自然野趣,這個島占地360多畝,鳥瞰此島,會發現島上的大片松林如一只雄獅伏地,因此這片松林就被稱為“雄獅林”,它和對面的那座圓形小島就構成了天目湖的另一景“雄獅滾繡球”,所以對面的小島也因此得名“繡球島”,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座橋是連接猴島和繡球島的唯一通道--逍遙橋,它是用鐵索鐵鏈連接,鋪上木板而成的走在上面搖搖擺擺,逍遙自在。
現在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把茶壺名曰“天下第一壺”,它已經得到吉尼斯上海總部的認證,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紫砂提梁壺,它高3.5米,壺內徑1.8米,容水2.7立方米,是10余名藝工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制作而成,因為它制作于20__年,所以又稱”世紀之壺”,這可是繡球島的標志性景物。繡球島上主產的是茶葉,溧陽的茶葉一般一年只摘春、秋兩季:春季以開園采摘日起至農歷的小滿之前為止;秋季則從農歷立秋起到霜降止。夏季因氣溫高,日照強度大,所出茶葉芽葉瘦小,條索輕飄,味澀欠香等弊病,故夏茶為我市所不取。春天氣溫適中偏低,光照強度較弱,有利于茶樹氮的代謝;而碳的代謝和糖類化合物合成較為緩慢,所以這個季節所出的茶葉葉嫩質柔,富有光澤;葉肥毫多,色澤翠綠。秋季所采的秋茶品質則要略低于春茶。溧陽所產的茶葉條索緊,色澤翠綠,毫白而多,沖泡的茶香氣清純,優雅持久,滋味鮮爽醇和,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均勻成朵,有“形美、色翠、香濃、味純”四絕之稱。
來到我們溧陽,也了解一下我們溧陽的特產,在這里可以用一首詩來概括:溧陽白芹水中花,天目魚頭味絕佳,竹簀風鵝平橋栗,南山冬筍北山茶,戴埠狗肉香萬家,周城羊肉茶亭瓜,后山本雞上黃雀,長蕩螃蟹謝天下。好了,我們天目湖的游覽即將接近尾聲,那我的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
常州天目湖的導游詞 篇7
各位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景點是天目湖。天目湖旅游度假區開發于1992年4月,1994年7月成為江蘇省政府批準的省級旅游度假區,20xx年底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度假區,并于20xx年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認證。天目湖旅游度假區主要由兩座國家級大型水庫組成。它們分別是我們現在游覽的“沙河水庫”和距此向北僅三公里的“大溪水庫”,這兩大水庫的總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總儲水量達3億立方米,它們同時都處于天目山脈的余脈上,如果從高空向下看,我們大家會發現它們猶如人的一雙亮麗純澈的眼睛,所以我們在開發之初將其改名為“天目湖”
湖里山的狀元閣,將溧陽歷史上的名士、近代以來科技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跡集錦介紹,永示后人。同時它也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座以宣傳狀元文化為主題的仿古建筑,此中集中展示了我國從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20xx年)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這1300多年間封建科舉考試制度中所產生的736位狀元的名單和簡歷。溧陽在封建科舉制度中所產生的“三鼎甲”六位,即“狀元”馬世俊;“榜眼”宋之繩、任蘭枝;“探花”陳名夏、黃夢麟、任端書。我們現在看見的這一建筑,就是剛才向大家介紹的狀元閣,它是一座仿古型建筑,建筑面積350多平方米,樓閣高22米,共分三層,與普通四方樓堂不同的是他共有24角,每層8角,凌空飛翹。 這種建筑格局為中國古典建筑格局的“亞”字地基。看到這個建筑,很自然就使大家聯想到湖北武漢黃鶴樓。狀元閣匯集了我國1300多年科舉考試制度中所出現的736位狀元,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座以宣傳狀元文化為主題的建筑物。
常州天目湖
請大家向上看。在每個凌空飛翹的出檐上,都蹲座有一個小動物,這幾個小動物的統一名稱為“辟邪獸”。這種辟邪獸一共有十種,要將這十個動物看全,必須到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它只在太和殿的檐上才齊集在一起,按序站班。在乾清宮和養心殿大家可以看到九個,而到坤寧宮和慈寧宮就只有七個。除太和殿外所有建筑上的辟邪獸均為奇數,所減之獸為減后不減前。作為狀元為天下文人的表率,每三年才出一位,所以古時帝王為優寵狀元,攏絡天下文人的心,破格允許在屋檐上站五個小獸,這五個小獸從前向后分別是鳳仙人、龍、
鳳、獅子、麒麟。鳳仙人為領班。龍、鳳代表乾坤、天地、男女,也代表著至高無尚的尊貴,獅子是獸中之王,有權利和子嗣的意思。麒麟善辯曲折是非,有正大光明,清平公正之意,同時它是我國古代四靈獸之一,是賜吉祥與福澤給人間的神物。這些小動物們都象征著尊貴、吉祥、威德、智慧,也具有鎮懾妖魔、消災避禍的含義。小獸端坐檐角還有很強的裝飾作用,是整個建筑物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了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這座樓閣的頂部,還有一個紅色的大葫蘆的攢尖頂,這是取漢字葫蘆的諧音,為“福祿”之意,喻意上此樓閣之人皆為有福有祿之人。
“狀元”名稱是從唐朝開始的。當時舉人們到京師應禮部的會考時都必須先投狀文,因此能得到第一名的人就稱為“狀元”。“狀”指“狀文”;“元”指“第一”、“魁首”的意思,所以就此開始了我國千年的“狀元”之稱。它是我國從隋帝大業二年(公元620xx年)到清光緒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這1320xx年間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在這1320xx年間共經歷了8個朝代開科725科,也就產生了736位進士科狀元。這8個朝代中唐代狀元最多,為270位,按所取人數的多少排序,分列第二、三、四位的是兩宋時期118位、清代112位和明代是88位。這四大朝代也是我國文風最盛的時期,不過在唐宋兩代時狀元并不是獨有一科可得,唐代時除了會考外,還有博學宏詞科、明經科、賢良方正科等,在宋代時還開過武科,這些科考的第一也是都稱為狀元。到了明清二代時科舉考試才正式改為一科,只有會考后由皇帝欽點的才稱為狀元,這些狀元在那些數以萬計的讀書人中,僅僅是滄海一粟,九牛一毛,但正因為他的稀少才成就了他的珍貴。自古人們就愛把考上第一的進士稱為鰲頭獨占的“元”,把考上的所有進士稱作登龍門,成為光宗耀祖的萬世之榮,成為改換門楣的轉機,也就成了所有讀書人的唯一追求,趨之若鶩,樂不知疲,窮盡一身。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泛舟湖面,去撩開天目湖那美麗而神秘的面紗,領略天目湖水的柔美清純。借此和大家聊聊天目湖“三絕”:水甜、茶香、魚頭鮮。天目湖水由8條支流及48條溪澗匯集而成。湖水澄碧透亮,沒有一絲污染。天目湖水至今仍保持著國家二級飲用水的標準。經過省環保部門的測定,天目湖水也是江蘇省境內目前水質量最好的。
“魚頭鮮”是指砂鍋魚頭,它的特點是“鮮而不腥、肥而不膩、湯汁乳白、原汁原味”。1985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巡視江蘇,由天目湖魚頭大師朱順才師傅帶上天目湖的魚和水在南京東郊賓館為首長制作這道菜肴。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登上的是鄉村田園島。它又稱猴島,這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島上放養了一百多只活潑可愛、機敏好動的小獼猴,它們是沒有圈禁,自由活動的,這給這島可增加了不少自然野趣,這個島占地360多畝,鳥瞰此島,會發現島上的大片松林如一只雄獅伏地,因此這片松林就被稱為“雄獅林”, 它和對面的那座圓形小島就構成了天目湖的另一景“雄獅滾繡球”,所以對面的小島也因此得名“繡球島”,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座橋是連接猴島和繡球島的唯一通道--逍遙橋,它是用鐵索鐵鏈連接,鋪上木板而成的走在上面搖搖擺擺,逍遙自在。
現在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這把茶壺名曰“天下第一壺”,它已經得到吉尼斯上海總部的認證,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紫砂提梁壺,它高3.5米,壺內徑1.8米,容水2.7立方米,是10余名藝工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制作而成,因為它制作于20xx年,所以又稱”世紀之壺”,這可是繡球島的標志性景物。繡球島上主產的是茶葉,溧陽的茶葉一般一年只摘春、秋兩季:春季以開園采摘日起至農歷的小滿之前為止;秋季則從農歷立秋起到霜降止。夏季因氣溫高,日照強度大,所出茶葉芽葉瘦小,條索輕飄,味澀欠香等弊病,故夏茶為我市所不取。春天氣溫適中偏低,光照強度較弱,有利于茶樹氮的代謝;而碳的代謝和糖類化合物合成較為緩慢,所以這個季節所出的茶葉葉嫩質柔,富有光澤;葉肥毫多,色澤翠綠。秋季所采的秋茶品質則要略低于春茶。溧陽所產的茶葉條索緊,色澤翠綠,毫白而多,沖泡的茶香氣清純,優雅持久,滋味鮮爽醇和,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均勻成朵,有“形美、色翠、香濃、味純”四絕之稱。
來到我們溧陽,也了解一下我們溧陽的特產,在這里可以用一首詩來概括:溧陽白芹水中花,天目魚頭味絕佳,竹簀風鵝平橋栗,南山冬筍北山茶,戴埠狗肉香萬家,周城羊肉茶亭瓜,后山本雞上黃雀,長蕩螃蟹謝天下。好了,我們天目湖的游覽即將接近尾聲,那我的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