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四絕導游詞(精選5篇)
黃山四絕導游詞 篇1
黃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古稱黟山,唐改黃山,今屬黃山市,橫亙于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南北約40公里,東西約30公里,風景區方圓154平方公里,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黃山風景區被譽為國之瑰寶、世界奇觀,已成為中華民族壯麗山河的象征。
黃山素有中國第一奇山之譽,山脈延綿25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山勢峻極而險幻,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__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崢嶸秀麗。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溫泉、松谷、北海、玉屏、云谷-白云五大景區,風光殊異,各爭其勝。黃山又是天然動、植物園,亦是文化山。山中林木茂密,古樹繁多,森林覆蓋率達86.6%,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亭閣、寺廟、摩崖石刻多達200余處。
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恒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于一體,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世界級的旅游勝地,19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受世界保護的.人類自然遺產目錄,已成為全人類的瑰寶。
黃山之峰,座座陡峭挺拔,偉岸險峻。群山之中,奇形怪石密布。猴子石,位獅子峰頂,形若石猴,仿佛極目遠望,又似縱身跳躍。飛來石,位飛來峰,金雞獨立狀,根部和山峰截然分開,似天外飛落于峰,故名。松鼠跳天都,為耕云峰上一巧石,酷似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尾巴,想越過萬丈巨壑,躍上高聳云霄的天都峰,故名。望夫石,位玉屏峰西側,巖壁邊有一巧石,如少婦立足石臺,盼望遠行的丈夫歸來,故名。金雞叫天門,在半山寺前仰觀天都峰腰老人峰上,一石如雄雞,頭朝天門坎,振翅欲啼。醉石,溫泉至湯嶺道中,近鳴弦泉,有一斜立巨石,上刻醉石兩字,舊傳李白曾在此飲酒聽泉,樂而忘返,醉臥石旁,故名。夢筆生花,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頂巔巧生奇松如花,故名夢筆生花。一線天,在文殊洞下方,有一狹長石巷,寬處2米,窄處僅半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人行其中,窺天一線。此外,蠟燭石、鯽魚背、仙桃石、采蓮船、天橋、童子拜觀音,等等,均趣味盎然,舉不勝舉。眾怪石為黃山增添樂趣不少。
黃山奇松,遍布峰壑,一般成長在海拔800-1800米以上的高度,是植物學上著名的獨立品種。它盤根于危巖峭壁中,挺立于峰崖絕壑之上,破石而生,蒼勁挺拔,虬枝盤結。那姿態美得奇又奇得絕。巨松高數丈,小松不盈尺,由于大自然的造化之工,是黃山松蒼勁而多姿:或聳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行云流水;或虬根盤結,如蒼龍凌波;或矯于威武,如猛虎歸山。現游人可觀賞者,約有24名松。還有許多奇松與怪石相映成趣,分外瑰奇,如夢筆生花、喜鵲登梅、仙女打琴等,都是由松石組成的著名景觀。
黃山云霧甲天下,平均每三天,便二天有霧。漫天云霧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巒間,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呈現云海奇觀。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現身時,好像滔滔白浪,淹沒深谷溝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危島在海中沉浮;轉瞬之間,又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尤其在雨雪天氣之后,日出或落日時的霞海光華絢麗斑斕,令人眩目,蔚為壯觀。潔白云霧的飄蕩,使黃山呈現出靜中寓動的美感。動、靜結合,造化出變幻莫測,氣象萬千的人間仙境。看云海,以玉屏樓的文殊臺觀前海、獅子峰頂的清涼臺觀后海、東海門的白鵝嶺觀東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頂看天海最宜。
黃山日出氣勢磅礴,宏偉壯麗。在黃山看日出最理想的地點是北海的清涼臺和獅子峰,其次是光明頂和玉屏樓。觀黃山晚霞的最佳地點是西海的排云亭和丹霞峰。
黃山溫泉,古稱湯泉,常年保持在攝氏42度左右。水質清澈,其味甘甜,可用來洗澡,也可飲用。在紫石峰麓,湯泉溪濱,海拔650米處。隔溪為迤邐十里的桃花峰。溫泉出露口有兩個,一個已經建成貯水池,泉水經過管道,供給各個浴室和室內溫泉游泳池;另一個露口匯為沙池。泉邊石壁上,有明萬歷年間所題刻的天下名泉四字。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沐浴,皺坼消除,返老還童,而泉名大振,稱為靈泉。
錫泉,位于松谷景區之溫泉,海拔560米,與前山溫泉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相距約7.5公里。出露口有兩組,屬裂隙泉。三股泉水,從裂隙中涌出,水質成分與溫泉大體相同。
錫杖泉,又名靈錫泉。位于黃山丞相源。傳缽盂峰下云谷寺前,有一清泉,南朝宋時,有東國僧在此結茅,用錫杖搗石,泉水破石而出,故名。現寺已湮沒,但靈錫泉仍泉涌不枯。
洗杯泉,位于黃山南部,醉石上方,泉水自巖壁淙淙而下,清澈甘甜。傳唐詩仙李白在醉石賞景飲酒,曾于泉中洗杯而得名。巖壁上鐫有李白手書洗杯泉三字。
黃山四絕導游詞 篇2
黃山奇松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松。黃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松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 , 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里,不怕貧瘠干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松等等。它們是黃山奇松的代表。
黃山怪石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黃山云海
再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恒,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云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黃山溫泉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游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
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后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飲;過云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松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徽州不僅有天下名山黃山,還有燦爛的徽州文化。
黃山四絕導游詞 篇3
大家知道黃山四絕是哪四絕嗎?對啦!是:怪石、奇松、云海、溫泉!
先說怪石吧!黃山的石頭形態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形態各異,形象逼真。更讓人稱奇的是,從不同的位置觀看怪石,竟是情趣迥異、感受不一。比如站在半山寺前看天都峰上的一塊大石頭,形如一只巨大的公雞在展翅啼鳴,故名“金雞叫天都;”但繼續登山,到了龍蟠坡回首再看,剛才的大雄雞變成了五位長袍飄飄、扶肩攜手的老人,所以這里就有了“五老山天都”之名。
再來看看奇松。黃山最為著名的當然是迎客松了。黃山松樹的奇特,在于它生長在高山巨巖的裂隙之中,生長速度特別緩慢,一棵高不到一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都是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正因為根部很深,黃山松才能
堅強的立于巖石之上,雖然環境惡劣但照樣是蒼翠濃密、千姿百態、美麗奇物。
云海那才更叫人陶醉呢!黃山是云霧之鄉,因為霧之多才有了“云海”之名。全山有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三大主峰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都是觀云海的最佳位置。隨便一處都可以讓你領略到“海到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
為峰”的佳境,特別是奇峰怪石和古松在云海中若影若現,更增加了神秘的美感。
溫泉為黃山增添了許多靈氣!溫泉,古稱湯泉,其源頭處子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是天然的碳酸飲料,可飲可浴。傳說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淋浴了七七四十九日后返老還童、羽化飛升的,故又為“靈泉。”
黃山四絕,可真夠絕的呀!
黃山四絕導游詞 篇4
黃山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它憑“四絕”號稱天下第一山。
一絕是奇峰。黃山奇峰羅列,怪石嶙峋。蓮花峰是最高的山峰,遠看,它向一朵盛開的蓮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瓏的寶塔。天都峰是最險的山峰,它拔地而起,四面懸空,從峰頂向下一看,真叫人頭暈目眩,兩腿打顫。羅漢峰是最奇的山峰,從左邊看,它像一個羅漢挺著大肚子,咧開嘴大笑,從右邊看,它又像七個羅漢盤腿坐下來,雙手合十,仿佛在念經呢!
二絕是怪松。黃山松柏四季常青,姿態奇特。它們的枝干大都向著一邊生長,矮矮的,壯壯的,看上去像一把奇特的傘,奇妙的是,它們的根長在懸崖峭壁的石縫里,緊緊地抓住崖縫,頑強的生長著,憑著風吹雨打,它自巋然不動!其中,最有名的是迎客松。迎客松粗壯挺拔,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它有一股又長又粗的枝丫伸出來,仿佛是一只巨大的手臂在熱情地歡迎客人的到來。
三絕是云海。上黃山的人,差不多都以一睹“云海日出”為快。“云海日出”的情景與巴金爺爺筆下描繪的《海上日出》的景象大致相同。到處彩云翻滾,美妙無窮,宛如到了人間仙境。黃山的云海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來也快,去也快。來時鋪天蓋地,群峰遮沒,眼前是云的世界:眨眼間,流云退盡,群峰重現,游人又可以飽覽周圍的美景。真是變幻莫測,氣象萬千。
四絕是溫泉。在黃山,游覽一天,下山后,人會感到又累又臟。不過,沒有關系,黃山有溫泉,在里面洗個澡,別說有多美了。游人常常泡在水里,半天還不想起來呢。洗過之后,人便會感到便身輕松。
來吧!朋友!黃山“四絕”一定會給你留下終身難忘的美好的印象。
黃山四絕導游詞 篇5
黃山奇松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是奇松。黃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莊稼,而黃松則是從堅硬的黃崗巖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 , 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壑幽谷,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千百年來,它們就是這樣從巖石迸裂出來,根兒深深扎進巖石縫里,不怕貧瘠干旱,不怕風雷雨雪,瀟瀟灑灑,鐵骨錚錚。你能說不奇嗎?其次是,黃山松還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從總體來說,黃山松的針葉短粗稠密,葉色濃綠,枝干曲生,樹冠扁平,顯出一種樸實、穩健、雄渾的氣勢,而每一處松樹,每一株松樹,在長相、姿容、氣韻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種奇特的美。人們根據它們的不同的形態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龍爪松、探海松、團結松等等。它們是黃山奇松的代表。
黃山怪石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也還有些怪廠,在不同條件下看,會產生不能的聯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觀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黃山云海
再說云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云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證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恒,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的大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云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黃山溫泉
最后,介紹一下溫泉。我們常講的和游覽的溫泉是前山的`黃山賓館溫泉,
古時候又叫湯泉,從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溫泉景區,是進入黃山南大門后最先到達的景區。溫泉水量充足,水溫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質良好,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對皮膚病,風濕病和消化系統的疾病,確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飲;過云說它可以飲用,是不科學的。
其實,黃山溫泉不止一處。在黃山北坡疊嶂峰下,還有一個溫泉,叫松谷庵,古稱錫泉。它與山南的賓館溫泉水平距離7。5公里,標高也近,南北對稱,遙相呼應。這也夠奇的了。不過因為它地處偏僻目前還未開發利用。
徽州不僅有天下名山黃山,還有燦爛的徽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