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安全經驗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分享安全經驗的心得體會 篇1
旅行前,應當準備好旅途中所需要的食物和水,充滿電的手機及備用電池等。
在選擇住宿時,盡量選擇正規的酒店或旅館,切忌下榻在偏僻的小旅社。如果需要露營的話,就得提前準備好帳篷、睡袋和生火工具。露營最大的敵人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蛇蝎蟲蟻等,這些應當注意防備。
去旅游景點游覽時,一定要去景區售票處購票,不要輕信景區附近票販子的花言巧語,以免上當受騙。
在爬山時,應當注意安全。一般山上都鋪有石子路、水泥路或者登山石階。如果游客選擇穿越樹林登山時,既要注意防止被樹枝刮傷,又要小心爬山時因跌倒而滾落山下。
選擇景點時要提前調查景區附近是否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盡管登山時坐纜車會節約很多時間,但恐高者或患心腦血管疾病者盡量不要體驗。我們也可以在網上搜索網友對某景點的評價,瀏覽他們的旅行安全心得體會,做到心中有數。
每一次的旅行,都會有一些安全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和朋友們分享,這對他們的旅行安全也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安全經驗的心得體會 篇2
校園的食品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健康教育。原先的體育課現已改成體育與健康課,并將營養、健康、食品衛生方面的知識納入其中,通過體育與健康課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懂得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相關的技能。二是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包括校園板報、校園網絡、宣傳欄,甚至閉路電視、廣播等途徑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的教育。三是開展主題活動。
新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正式實施,一方面要堅持食品安全法治建設,將食品安全治理納入法治軌道;另一方面,要加強“尚德守法”教育,真正做到“三心”。
所謂“三心”即指一要有愛心。校園管理者和食堂經營者要像關心自己孩子健康和安全一樣關心校園食品安全,保證校園食品安全。二是要有良心。校園相關人員務必要有起碼的良心,要做到不糊弄人,不采購變質食品,時刻把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要有職責心。校園食品安全關系到校園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環節都務必嚴格遵照規章制度執行、操作、把關,這要求從業人員務必以高度的職責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分享安全經驗的心得體會 篇3
有多少次警鐘長鳴,就有多少個血淚辛酸的故事。白發蒼蒼老母的悲痛欲絕、弱妻幼子的孤苦無助、社會的無形損失……眾多的事故統計表明,除客觀的社會緣由和自然災害外,主要的責任者事故源于人們的安全意識淡薄,違章違紀。每一次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都有當事人僥幸心理下的嚴重違章行為。如此淡薄的安全意識,如此淡薄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僅直接傷害了自己,更對家庭、親人造成了傷害。
安全常記心中就是要做到“人人事事保安全”。人人事事保安全,關鍵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事事保安全,重視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只有每個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安全技術能力提高了,才能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從“要我安全”轉向“我要安全”、“我應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這是安全意識的飛躍,這種飛躍只有通過經常的反復的安全再教育,再學習才能實現。而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風,熟練掌握安全專業知識,以及崇高的敬業精神則是實現這個飛躍的必備前提。
作為公司的一員,在對安全生產方面我認識到:我們應當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正常生產組織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不斷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消除僥幸心理,了解掌握必備的應急安全防護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因該積極面對各級安全單位的的各項檢查規定和考試,做到時時自查、整改,時時學習,刻刻注意。
“安全無小事”,防微杜漸是關鍵。安全不是面子功夫,而是要落到實處;安全不是喊喊口號,而是要真正行動;安全更不是只為自己,而是為了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時時把安全記心中,刻刻把安全重落實,這樣筑起一座思想、行為和生命的永遠不倒的安全長城。